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7.38 KB
- 文档页数:7
婴儿食品标准2023
2023年2月22日起,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简称配方奶)新国标开始实施。
新国标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三大标准。
新国标将原有的《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拆分成了2个标准,即“较大幼儿”和“幼儿”,等于是将6-12月龄宝宝的口粮标准与12-36月龄宝宝做了细分。
新国标调整了二、三段配方奶中乳糖含量应≥90%的要求,细化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并明确了限制果糖和蔗糖的添加等。
此外,新国标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维生素D、铁、锌等进行了更严格的限量。
同时,新国标还对生产过程、标签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标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三大标准原文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国标
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国标是2008年发布的国家新版规定。
它以“宝宝们的健康放心”为宗旨,以营养搭配主导和食品安全、婴儿末稀释喂养等原则来制定的,旨在确保婴儿配方奶粉在营养和安全层面比之前有更高的标准。
根据国家新版规定,婴儿配方奶粉必须具备:一定的营养价值,其各项营养素耗量应在一定范围内;口感令宝宝更容易接受、更易消化;使用安全、优质原料;符合政府食品安全标准,根据不同宝宝需求设计不同口味;提供宝宝末稀释喂养指南,提示宝宝稳定、安全的使用配方奶粉;多重安全控制体系,确保宝宝的健康安全。
婴儿配方奶粉国标的出台,推动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品质和更安心食品,保证了宝宝有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奶粉新国标和旧国标
奶粉新国标和旧国标,是指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的《乳品中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与营养评价》(GB 10765-2010)和
《婴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08)两项标准。
新标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旧标准自此废止。
新国标相对于旧国标,在配方、品质、安全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对奶源、生产工艺、添加剂等方面进行更加严格的规定和监管。
比如,新国标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要求更加细致,要
求添加在奶粉中的各种添加剂数量和种类都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得
超过规定的限量,并且严格规定了奶源的控制标准和生产工艺流程。
新国标实施后,奶粉生产商需要更加严格地掌控整个生产流程,
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符合新标准的规定,给予消费者更加放心、安
全的产品。
中外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对比
中外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对比如下:
1.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分类标准
中国标准:根据适龄分为0-6个月、6-12个月、12-36个月三类。
国际标准:根据蛋白质含量、能量密度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类。
2. 蛋白质含量标准
中国标准:规定每100千卡的能量应该有1.8-3.0克的蛋白质。
国际标准:根据年龄和用途不同,蛋白质含量有所不同。
例如,欧盟规定0-6个月婴儿的蛋白质含量为1.8-3.0克/100千卡,6-12个月为1.6-2.9克/100千卡。
3. 能量密度标准
中国标准:根据适龄分为三类,能量密度分别为66-75千卡/100毫升、60-70千卡/100毫升和50-60千卡/100毫升。
国际标准:能量密度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欧盟规定0-12个月婴儿奶粉的能量密度为60-70千卡/100毫升。
4. 营养成分标准
中国标准:规定了奶粉中必须含有的营养成分,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国际标准:根据婴儿的年龄和需要,还会要求添加其他的营养成分,如核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
总的来说,中外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存在一些差异。
不过,这些标准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的,旨在保障婴幼儿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应该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需要进行选择,并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同时,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或过期产品。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对比奶粉,作为婴儿和小孩的重要营养来源,一直备受家长们的关注。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对比国内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以了解各自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奶粉的安全标准1.1 国内奶粉的监管机构和标准国内奶粉的监管机构主要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
CFDA对于奶粉的生产、销售和进口实施了一系列的监管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和《婴幼儿配方食品标签使用管理办法》。
1.2 国内奶粉的安全标准内容国内奶粉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营养成分标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配比要求。
1.2.2 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要求奶粉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2.3 微生物指标:要求奶粉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2.4 防腐剂和添加剂:对于添加的防腐剂和添加剂,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1.2.5 检测方法和抽检: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奶粉的检测方法和抽检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
二、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2.1 国外奶粉的监管机构和标准国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奶粉监管机构和标准存在差异。
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例,其监管机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
FSANZ负责监管该地区的奶粉生产和质量控制。
2.2 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内容国外奶粉的安全标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2.1 营养成分标准:国外奶粉的营养成分标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配比要求。
与国内标准相比,国外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2.2.2 残留物标准:国外奶粉对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等残留物的标准相对较为严格,要求奶粉中的残留物含量远低于国内标准。
2.2.3 防腐剂和添加剂:国外奶粉对防腐剂和添加剂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婴幼儿配方奶粉审查细则
为了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会制定相应的审查细则。
下面从成分、添加剂、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细致审查。
首先,成分是婴幼儿配方奶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婴幼儿配方奶粉应含有牛奶、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提供婴幼儿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各国对成分的审查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产品中必须含有特定的营养成分,例如乳清蛋白、乳糖、葡萄糖等。
其次,添加剂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添加剂一般包括调味剂、防腐剂、增稠剂等。
审查人员首先会对添加剂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添加剂对婴幼儿的安全无害。
同时,还要求添加剂的用量不得超标,以避免对婴幼儿产生过多的负担。
最后,安全性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审查的重中之重。
婴幼儿配方奶粉应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确保产品无任何致病菌、重金属、农残等有害物质。
此外,对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也会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在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审查时,各国还会参考国际标准和法规,比如国际标准组织(ISO)的相关标准和欧盟的相关法规等。
这些标准和法规定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要求、生产工艺要求、质量控制要求等,有助于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婴幼儿配方奶粉审查细则需要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添加剂、营养价值、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查。
只有严格按照审查细则的要求生产和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国内与国外奶粉的营养标准对比奶粉作为婴幼儿辅食的重要部分,其质量和营养成分对孩子的发育至关重要。
国内与国外奶粉的营养标准是母婴健康保证的重要环节,下面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国内奶粉的营养标准国内奶粉的质量和安全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标准》是对国内奶粉营养成分的规定,其确保了婴幼儿食品的安全和营养需求。
1. 蛋白质含量国内奶粉对蛋白质含量有明确限制。
根据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应符合年龄段的需求,并确保提供足够的必要氨基酸。
蛋白质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国内奶粉标准对其把控较为严格,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发育。
2. 碳水化合物含量国内奶粉标准对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一定规定。
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能量来源的主要成分,国内奶粉标准要求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符合婴幼儿的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
3. 脂肪含量脂肪作为婴幼儿大脑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对婴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国内奶粉标准规定了脂肪含量的范围,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脂肪供应,支持其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国内奶粉标准还规定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范围。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宝宝健康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国内奶粉标准要求合理的补充这些营养素,以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
二、国外奶粉的营养标准与国内奶粉相比,国外奶粉的营养标准也十分重视。
以下以欧盟标准为例介绍国外奶粉的营养要求。
1. 欧盟标准欧盟标准规定婴幼儿奶粉要求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
欧盟对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以保证奶粉的品质和安全。
2. 碳水化合物类型与国内奶粉相比,欧盟标准对碳水化合物的类型有更具体的规定。
欧盟标准要求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乳糖,并限制了添加其他类型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以确保奶粉的安全性。
3. 铁元素含量国外奶粉标准还对铁元素含量有特定要求。
铁元素是婴幼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国外奶粉标准规定了铁元素的含量,保证宝宝获得足够的铁补充,促进其血红素的合成,预防缺铁性贫血。
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是两种不同的标准,分别适用于中国和欧盟地区的奶粉产品。
国产奶粉标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制定和管理的,其中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和《婴幼儿配方乳粉》(GB 10767-2010)等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奶粉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国内奶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欧盟标准是欧洲联盟制定和管理的,其中包括欧洲委员会颁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EU Directive 2006/141/EC)等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奶粉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等内容,以确保欧盟地区奶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虽然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对奶粉配方、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欧盟标准对某些成分和添加剂的使用有更为严格的限制,而国产奶粉标准可能对某些国内特有的成分和添加剂有特殊规定。
配方要求: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对奶粉的配方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食品安全标准: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对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限制和检测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添加剂使用: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对某些添加剂的使用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例如,对于某些防腐剂、色素、香料等添加剂的使用限制可能不同。
生产工艺要求: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灭菌处理等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此外,国产奶粉标准和欧盟标准在标签要求、产品包装、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
消费者在购买奶粉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地区标准选择适合的产品,并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国内与国外奶粉的品质认证标准比较近年来,奶粉质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特别是在中国,消费者对奶粉的品质和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奶粉品质认证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内与国外奶粉的品质认证标准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差异和影响。
一、国内奶粉品质认证标准1.国家标准中国奶粉的品质认证主要依据《婴幼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GB 10765-2010)。
该标准对奶源、食品安全、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这一标准,国内奶粉厂商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的检测和认证,才能生产和销售产品。
2.进口标准对于进口奶粉,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特殊的规定和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奶粉进口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规定》规定了进口奶粉的检测要求、标签标识、生产企业准入等内容。
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对进口奶粉进行抽检,确保其符合标准。
二、国外奶粉品质认证标准1.欧洲标准欧洲国家奶粉品质认证标准较为统一,以欧盟委员会颁布的法规为主。
例如,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与特殊配方食品标准》(EC 141/2003),其中包括了对配方、制造工艺、营养需求等的详细规定。
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知名的奶制品出口国,其奶粉品质认证标准较为严格。
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实行乳品出口认证制度(DAIRY EXPORT CERTIFICATION),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流程进行生产,并通过相关机构的检测和认证。
三、国内与国外奶粉认证标准的差异与影响1.营养成分标准国内奶粉品质认证标准相对较为宽松,对于营养成分的要求较低,主要强调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方面。
相比之下,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奶粉认证标准更为严格,对于营养成分的要求更加细致和严格,例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求更高。
2.生产工艺标准国内奶粉的生产工艺标准相对较宽泛,没有明确规定生产企业必须采用某种特定的生产工艺。
而在国外,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产工艺标准要求更为严格,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低聚果糖的标准
低聚果糖的标准含量在奶粉新国标中规定为0.4-1.0g/100g之间。
而在欧盟食品专业委员会在婴儿阶段性配方食品中添加短链碳水化合物、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的研讨会上,确定在婴儿二阶段配方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添加量为不大于0.8g/100ml。
此外,根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670-2019《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规范》,低聚果糖属于可添加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其添加量为0.5g/100g~1.5g/100g之间。
另外,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准低聚果糖为新食品原料,可用于普通食品中,但需注意婴幼儿、儿童等特定人群使用量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谨慎添加。
总的来说,低聚果糖的标准含量在不同法规和标准中略有不同,但都经过了充分的科学研究和风险评估,以保证其在食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的碰撞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产品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之间的差异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的碰撞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在技术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欧盟标准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往往更加严格,而中国标准则相对宽松一些。
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中国则相对宽松。
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国产品在进入欧洲市场时需要进行调整,以符合欧盟的技术要求。
其次,认证标准也是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碰撞的一个重要方面。
欧盟对产品的认证标准要求严格,通常需要通过CE认证才能进入欧洲市场。
而中国的产品认证标准则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认证才能达到出口标准。
这就给中国企业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增加了不小的成本和时间。
另外,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碰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的标准制定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而欧盟的标准则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负责。
由于标准制定机构的不同,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冲突。
此外,标准的执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在标准执行方面的监管相对欠缺,而欧盟对标准的执行要求更加严格。
最后,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碰撞也给双方的贸易往来带来了一些挑战。
双方在标准认证、产品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给双方的贸易往来增加了一些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和欧盟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逐步消除双方标准之间的差异,为双方的贸易往来创造更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的碰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要求、认证标准、标准制定与执行等多个方面。
双方需要加强合作,逐步消除差异,为双方的贸易往来创造更好的条件。
希望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往来能够更加顺畅,双方经济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与欧盟标准比较(表)
我国现行涉及婴幼儿奶粉的标准主要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欧盟(香港)标准采用《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婴儿配方食品》(CODEX STAN 72-1981)2007年修订版。
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标准对比
成分/营养单位
食品法典委员会标
准—欧盟
备注国标GB 10765—2010 备注
能量
千卡/100
克60-70千卡/100毫
升
60-70千卡/100毫升
蛋白质
克/100千
卡1.8-3.0 1.88-2.93
乳基婴儿
配方食品
中乳清蛋
白含量应
≥60%
总脂肪
克/100千
卡4.4-6.0
婴儿配方食品不能
使用商业性氢化油
脂,月桂酸和肉豆
蔻酸是脂肪成分,
但二者相加不能超
过总脂肪酸的
20% 。
反式脂肪酸
的含量不应超过总
脂肪酸的3 % 。
反
式脂肪酸是乳脂肪
的内在成分。
反式
脂肪酸达到3% 可
4.39-
5.86
终产品脂
肪中月桂
酸和肉豆
蔻酸(十四
烷酸)总量
<总脂肪
酸的20%;
反式脂肪
酸最高含
量<总脂
肪酸的3%;
芥酸含量
允许用于婴儿配方食品的乳脂肪。
芥酸含量不应超过总脂肪酸的1% 。
磷脂的总含量不应超过300 mg/100 kcal (72 mg/100 kJ)。
<总脂肪酸的1%;总脂肪酸指C4~C24脂肪酸的总和。
亚油酸
毫克/100
千卡
300-1400* g/kcal0.29-1.36
a-亚麻酸
毫克/100
千卡50-NS
亚油酸/a-亚麻酸
比例最低5:1最高
15:1
50-NS 备注同右
总碳水化合物克/100千
卡
9.0-14.0
乳糖和葡萄糖聚合
物应是牛乳蛋白和
水解蛋白配方食品
的首选碳水化合
物。
除非必需,蔗
糖和果糖应避免以
配料成分添加到婴
儿配方食品,因为
患有不能识别的遗
传性果糖不耐症的
婴儿可能发生危及
生命的症状。
9.2-13.8
乳糖占碳
水化合物
总量应≥
90%
维生素A 视黄醇当
量
微克/100
60-180 59-180
千卡
维生素D3/D 微克/100
千卡
1-2.5 1.05-2.51
维生素E a-生育酚
当量
毫克/100
千卡
0.5-5* 0.5-5.02
维生素K/K1 微克/100
千卡
4-27* 4.2-27.2
维生素B1
微克/100
千卡
60-300* 59-301
维生素B2 80-498
核黄素
微克/100
千卡
80-500*
烟酸
微克/100
千卡
300-1500* 293-1506
维生素B6
微克/100
千卡
35-175* 35.6-188.3 维生素B12
微克/100
千卡
0.1-1.5* 0.105-1.506 泛酸
微克/100
千卡
400-2000 402-2000
叶酸
微克/100
千卡
10-50* 10.5-50.2
维生素C
毫克/100
千卡10-70*
这里设定的 GUL
是根据液态配方食
10.5-71.1
品中超过货架期后
可能损失的量计算
的;粉状产品应按
较低和较高量执
行。
生物素
微克/100
千卡
1.5-10* 1.5-10
铁
毫克/100
千卡0.45-140*
(CAC没有定最高值
由各国具体情况确
定)
0.42-1.51
钙
毫克/100
千卡50-140*
(钙磷比最低1:1
最高2:1)
50-146 同右
磷
毫克/100
千卡
25-100* 25-100
镁
毫克/100
千卡
5-15* 5.0-15.1 纳
毫克/100
千卡
20-60 21-59
氯
毫克/100
千卡
50-160 50-159
钾
毫克/100
千卡
60-180 59-180
锰
微克/100
千卡
1-100* 5.0-100.4 硒
微克/100
千卡
1-9* 2.01-7.95 铜微克/10035-120* 在供水中含有高含35.6-121.3
千卡量铜的地区生产的
婴儿配方食品,可
能需要调整这些值
锌
毫克/100
千卡
0.5-1.5* 0.5-1.51
碘
微克/100
千卡
10.5-58.6
胆碱
毫克/100
千卡
7-50* 7.1-50.2 可选肌醇
毫克/100
千卡
4-40* 4.2-39.7 可选L-肉碱
毫克/100
千卡
1.2-NS 1.3-NS 可选
可选配料标准对比表
可选配料单位
食品法典委员
会标准—欧盟
备注国标GB 10765—2010 备注牛磺酸
毫克/100
千卡
最多12 NS-13
二十二碳6稀酸DHA 脂肪酸中%
含量
0.5*
如果婴儿配方食品中添
加二十二碳六稀酸
(22:6 n-3) ,花生四稀
酸(20:4 n-6) 的含量
应至少达到DHA的同等
浓度。
存在于LC-PUFA
源中的二十碳五稀酸
(20:5 n-3)含量不应超
过二十二碳六稀酸。
国
NS-0.5
家官方机构可根据以上条件,确定营养需要量。
二十二碳4稀酸AA 脂肪酸中%
含量
NS-1
如果婴儿配
方食品中添
加了二十二
碳六烯酸
(22:6 n-3),
至少要添加
相同量的二
十碳四烯酸
(20:4 n-6)
氟化物氟化物不应添加到婴幼
儿配方食品。
任何情况
下,生产商推荐的婴幼
儿配方食品在食用时的
氟化物不应超过100
μg /100 kcal (24μ
g/100 kJ) 。
无要求
有食品添加剂的标准表
其他指标单位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盟国标GB 10765—2010 水分% 无具体指标5*
灰分无具体指标乳基粉状产品4*
杂质度无具体指标粉状产品12*
污染物限量标准对比表
污染物限量单位
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
盟
国标GB 10765—2010 铅mg/kg 0.02* 0.15*
硝酸盐mg/kg 无具体指标100*
亚硝酸盐mg/kg 无具体指标2*
黄曲霉毒素M1 ug/kg 无具体指标0.5*
菌落总数无具体指标1000-10000 大肠杆菌无具体指标10-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具体指标10-100
阪崎肠杆菌无具体指标m0/100g
沙门氏菌无具体指标m0/25g
注:NS=未规定
*=最高指导水平
#含量超出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