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34
计算机联锁系统文章一:计算机联锁系统简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机器自动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铁路、石化等现代化系统控制领域。
它主要通过计算机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组成的系统来实现对机器的自动控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作用在于依靠对机器设备的实时监控,对其运行状态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来,并且制定相应控制策略和调度计划,保障机器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
此外,计算机联锁系统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事故发生率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具备高度技术难度和复杂性的重要技术系统,它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同时需要合理的设计算法和运行模式。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才能够推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文章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联锁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而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控制单元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核心,它主要用于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监控和调度。
常见的计算机控制单元有PLC、DCS等。
PLC具有运行速度快、稳定性好、通用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现场控制;而DCS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强、协议通用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执行单元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控制执行部分,用于执行计算机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
常见的执行单元有机电执行机构、液压执行机构、气动执行机构等。
机电执行机构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运输设备等领域,具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可靠性;而液压执行机构适用于重载设备、大型机器设备等领域,具有运行平稳、执行精准等特点;气动执行机构主要用于轻型机器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具有运行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输入/输出单元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交互环节,用于将外部信号输入到计算机控制单元中,同时将控制单元输出的指令传送到执行单元中。
01-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01-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铁路交通的系统,由多个计算机节点组成,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在控制区域中实现互相通信和数据传输。
联锁系统具有使铁路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作用,是铁路运输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节将对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构成要素和工作原理。
一、定义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用数字技术进行装置控制的铁路信号系统,可以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信号设备的正常工作。
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多个计算机节点,实现对所有信号装置和列车的实时监控和控制,能够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轨迹,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和信号交叉,并能够快速发现和排除故障。
二、构成要素1.计算机:计算机是整个联锁系统的核心,负责信号设备状态检测、列车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并传输控制指令。
计算机还可以根据信号设备和列车数据,进行自主判断和控制,当发生异常时及时进行报警处理。
2.信号系统:信号系统包括轨道电路、信号机、道岔、引导信号灯等一系列设备。
信号系统将车辆的行驶情况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信息,进行列车运行状态的预测和判断,以便正确制动或护送车辆。
3.网络:联锁系统的各个计算机节点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互相通信和数据传输。
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将信号设备和计算机连接起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处理。
同时也可以避免信号设备某一部分故障时,导致数据不准确或传输失败的情况。
三、工作原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前方列车信息收集-计算机判断-指令下达-信号机与道岔控制-列车运行控制。
具体流程如下:1.前方列车信息收集。
信号设备可以通过轨道电路、道岔检测等方式,实时获取列车的行驶情况,包括车速、车号、位置、表示方向等,将这些信息传输给联锁系统的计算机。
2.计算机判断。
计算机可以根据前方列车信息和运行状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调度控制,如通过对信号机和道岔进行控制,确定列车行驶的道路。
1、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车站联锁控制系统是车站信号的基础设备,在计算机联锁系统开发之前是基于布线逻辑的继电联锁装置。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场信息技术大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可靠性和冗余容错技术的深入研究,车站信号联锁安全技术也正在不断地更新、发展。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联锁系统在瑞典哥德堡问世,随后从80年代起各国竞相开发研究计算机联锁,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90年代已有不少国家开始大面积推广计算机联锁系统。
如日本、英国已制定技术政策,不再发展继电联锁,而由计算机联锁取代。
1984年中国铁路开发出第一台计算机联锁,此后取得迅速进展。
截至2005年底,据中国铁道部统计,中国国家铁路使用计算机联锁的车站已有1247个。
计算机联锁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
硬件包括联锁计算机(完成联锁功能和显示功能)、彩色监视器、微型集中操纵台、安全继电输入输出接口柜、计算机联锁专用电源屏以及现场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等室外设备。
软件是实现进路、信号机和道岔相互制约的核心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参与联锁运算的车站数据;二是进行联锁逻辑运算,完成联锁功能的应用程序。
车站数据库包括车站赋值表、车站联锁表、按钮进路表、车站显示数据等。
应用程序由多个程序模块组成,即系统管理程序模块、时钟中断管理程序模块、表示信息采集及信息处理程序模块、操作命令输入及分析程序模块、选路及转岔程序模块、信号开放程序模块、解锁程序模块和站场彩色监视器显示程序模块等。
计算机联锁的操作方法与继电联锁相似,操作人员办理进路时,只需先按进路始端钮,再按进路终端钮即可完成。
此时计算机就执行操作输入程序和联锁处理程序。
根据输入的按钮代码,从进路矩阵中找出相应的进路,然后检查是否符合选路条件,只有完全满足选路条件后,程序才能转入选路部分。
之后,先检查对应道岔是否在规定位置,再将需要变换位置的道岔转换位置,接着锁闭进路。
一、什么叫计算机联锁?答:计算机联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采用通信技术、可靠性与容错技术以及“故障—安全”技术实现铁路车站联锁要求的实时控制系统。
二、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哪些功能?答:其具有的功能有:1、联锁控制功能: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联锁功能与继电式电气集中相同的,能根据车站行车安全的需要,在规定的联锁条件与规定的时序下自动对进路、信号与道岔实行控制。
具体包括:(1)进路的控制。
包括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的选排、锁闭与解锁;引导进路的控制等。
列车进路的办理方法与继电联锁设备办理方法基本相同,仍沿用按压双按钮才形成操作命令的规定,这样可避免因误动一个按钮而产生错误操作命令的可能。
一些系统为办理慎重起见,对原封按钮的相应办理作了一些改动。
(2)信号的正常开放、关闭、人工重复开放以及防止自动重复开放。
(3)道岔的单独操纵、锁闭与解锁。
2、显示功能: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大屏幕显示器取代表示盘,可以向操作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显示信息。
具体包括:(1)站场基本图形显示(2)现场信号设备状态显示。
主要有:道岔的定、反位与四开位置,道岔单独锁闭与封闭状态;信号机的开放与关闭状态,灯丝断丝;轨道电路区段的空闲、占用、锁闭状态。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
(3)车站值班员按压按钮动作的确认显示。
(4)联锁系统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显示。
(5)时钟显示,必要的汉字提示,如操作错误提示、联锁状况提示、执行失败原因提示等。
3、记录存储与故障检测与诊断功能: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存储容量大的特点,计算机系统为实现系统维护、行车管理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这主要是表达在;( 1 )系统可按时间顺序自动记录与储存车站值班员按钮操作情况、现场设备动作情况与行车作业情况。
电务维修人员只需根据功能菜单提示,按压相应功能键,将前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运行状况或作业情况按规定格式显示出来,作为查找故障、分析故障的参考。
这些信息也可打印出来。
(2)提供图像再现功能,即系统可将前一段存储的数据以站场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按照实际操作与车列运行情况再现出来,以便更直观的查找故障与分析问题。
简述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功能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机电设备和工艺过程的自动监控和控制,以保证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具体而言,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状态监测:通过对系统的各种设备和工艺参数的监测,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响应。
2. 自动控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通过计算机算法控制各种设备的运动,调节系统的输出量,保证系统能够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运行。
3. 故障诊断:通过对系统各个组件的状态监测和故障反馈分析,及时诊断设备的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根据系统的情况和运行状态,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故障分析、性能评估和优化调整的依据。
5. 信息报警:通过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出异常情况的警报,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故障。
总之,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一种高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处理数据、自动控制、故障诊断和信息报警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地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联锁)是一种新型的铁路车站自动控制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劳动条件,设备可靠、维修方便,便于联嗣。
计算机联锁根据作业情况可以办理列车和调车作业、溜放作业,单独操纵道岔,单独锁闭道岔,储存溜放进路。
具有检查、修改、增钩、减钩的功能,所有作业均在数字化仪上通过点压按钮进行操作,通过彩色监视器显示。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双机设备,故障自动倒切,倒切时不影响进路。
也可人工倒切,人工倒切必须由电务和车务人员共同确认全场没有排列任何进路肘才能进行,并记录倒切原因。
人工倒切后全场锁闭,由电务和车务人员共同确认机车、车列完全停止行走时,通过“上电解锁”按钮进行全场解锁。
进路的办理方法和继电设备办理相同。
点压始端→终端——开通基本进路。
点压始端→变更(或多个变更)→终端——开通变更进路。
(一)列车进路列车进路办理保留了原电气集中的办理方法。
先点压始端信号按钮。
例如,点压X信号,相应的X信号名称绿色闪光,并在屏幕下端提示:“始——X"。
再点压终端信号按钮,例如点压S1信号,相应S1信号名称绿闪,屏幕下端提示变为:“始——X——终——S1”。
若满足选路条件则开始动作道岔,锁闭进路,开放信号;若选路条件不满足,则在上提示后面加“——按钮不符”,或“——走不通”,或“——有区段锁闭”,或“——有区段占用”,或“——有道岔要点”等等,并给出道岔或区段名称。
正线通过进路通过需先点压进站信号机按钮,再点压出发咽喉的列车终端按钮。
(二)调车进路调车进路同样点压始端(变更)、终端按钮办理。
反向单置信号可做调车变更,并置或差置信号可做同向进路变更,变更按钮不受此限。
调车进路的办理方法和显示与列车进路相同。
(三)对原铅封按钮的相应办理为办理慎重起见,相对于原铅封按钮点压后,屏幕将提示输入口令,点压口令后操作才被执行,微机系统自动记录,并且在屏幕上方出现记录提示,该提示在数字化仪上无法消除,只能由电务人员在微机室内用键盘清除,记录提示的出现对操作无影响。
西南交通⼤学《计算机联锁》期末复习纲要西南交通⼤学《计算机联锁》期末复习纲要题型:填空20、选择20、判断10、简答和分析50第⼀章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概述1、联锁、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定义为了保证⾏车安全,通过技术⽅法,使进路、进路道岔和信号机之间按⼀定程序、⼀定条件建⽴起的既相互联系,⽽⼜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即联锁。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段,结合信息、控制、容错、故障-安全等技术来实现车站联锁的信号系统2、车站信号机开放的基本条件信号机开放的基本条件为:●防护进路在空闲状态;●进路中的道岔位置符合进路开通要求,⽽且锁在规定状态;●没有办理与本进路相冲突的进路(敌对进路),⽽且将敌对进路锁闭,不再办理;●信号必须在值班⼈员操纵下才能开放,⽽且每开放⼀次仅对⼀次列车或车列有效。
3、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本概念4、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常⽤指标安全性完善度等级,平均危险侧输出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作温度,先对湿度,⼤⽓压⼒5、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操作显⽰,联锁逻辑运算功能,任务调度和安全管理功能,冗余管理,驱采功能,通信功能,诊断维护功能6、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特点4个⽅⾯,⾼可靠性,⾼安全性,信息共享,节约资源7、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层次结构,每⼀层的具体含义主要从硬件结构,⼈机会话层,连锁层,接⼝层;每层的内容和具体含义;采集、驱动接⼝电路等⼈机会话层:与控制台相⽐,丰富了图像显⽰的颜⾊,增加声⾳报警与提⽰,还可增加安全性预检查、操作提⽰、信息记录、历史回放等功能联锁层:技术上:进⼀步完善了联锁控制功能;提⾼可靠性、安全性;便于系统维护、升级、改造。
经济上: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节省基本建设费⽤接⼝:接收联锁层的控制命令,改变信号设备状态,将信号设备状态反馈给联锁层。
必须是故障-安全的。
8、6502电⽓集中联锁、计算机联锁与全电⼦计算机联锁的区别需看表;主要从4个⽅⾯作了介绍,最⼤的区别是:从继电联锁到逻辑关系软件实现,再到继电器全部被软件所取代第⼆章现代⼯业控制计算机技术1、⼯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实时性强、具有充分的过程输⼊与输出能⼒、标准化与系列化、⾼可靠性、系统结构模块化、系统开发环境、通信与联⽹能⼒、质量与服务保障体系2、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总线标准、种类IEEE总线标准、STD总线标准、ISA/PCI总线标准、VME总线标准、嵌⼊式PC及其栈接式总线标准系统总线内总线,系统总线是各种模板插件之间信息传送的通路STD、ISA/PCI、VME通信总线外总线,⽤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设备之间的通信并⾏通信总线-速度⾼,但距离短串⾏通信总线-速度低,但成本低,⽤于长距离现场总线开放式实时系统,⼀种串⾏数字通信链路,处于现场与⾃动控制装置之间控制器局部⽹CAN3、开关量输⼊/输出通道由哪部分构成,及其信号形成电路的作⽤是什么?放⼤,室内室外隔离等组成:总线接⼝逻辑、输⼊缓冲器、输出锁存器、I/O电⽓接⼝信号形成电路的作⽤①变换。
【原创】DS6--11学习一、计算机联锁概述1、计算机联锁的发展概况。
车站联锁设备经历了从机械联锁到继电联锁的发展过程,并进行过电子联锁的试验,目前正在向计算机联锁发展。
20世纪年代中期,有些国家从设计可靠的计算机硬件入手,应用故障-安全元器件构成计算机联锁,但因价格昂贵,没有得到推广。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可靠性技术的进步,各国相继研究计算机联锁,从软件入手,采用通用计算机,通过软件冗余来实现故障-安全。
我国第一套计算机联锁设备于1984年在南京梅山铁矿地下运输线正式开通,后陆续在冶金.矿山等铁路试用。
1989年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研制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首先在郑州北编组站峰尾开通,这是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于国家铁路的开始。
以后,铁科院通号所于1993年又在拉滨线平房站安装计算机联锁,通号总公司于1994年在浦口交通站安装计算机联锁,至此,我国铁路开始在铁路干线采用计算机联锁。
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研制的TYJL-Ⅱ型.TYJL-TR9型计算机联锁于1997年12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研制的DS6-11型.DS6-20型计算机联锁于1999年1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研制的JD-1A型计算机联锁于2000年5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卡斯柯公司研制的VPI型计算机联锁于2000年8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在此过程中,还相继引进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的计算机联锁共20多个站。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应我国铁路运输和联锁的特点,实际运用中大多数不理想。
我国的计算机联锁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有数百个车站安装了计算机联锁设备,有的区段已发展为成段计算机联锁。
2、什么是计算机联锁(1)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车站联锁的系统。
(2)用微型计算机和其他一些电子.继电器件组成具有“故障-安全”性能的实时控制系统。
(3)采用计算机控制并实现道岔.进路和信号机之间联锁的设备称为计算机联锁。
计算机联锁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将多个计算机联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通常由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通过网络通信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管理。
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公共安全、能源管理、工业自动化等等。
它的目的是维护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并及时完成管理和控制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成本。
交通运输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
铁路信号系统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将不同的信号机、道岔和车站设备联合在一起,控制列车的行驶和停车。
全国铁路联锁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协调全国铁路运输计划,确保安全和高效。
公共安全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联锁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和警报设备,实时监测和处理各种公共安全事件,例如火灾、地震、爆炸等。
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可以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和机构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能源管理也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电力系统可以通过联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例如调节电压、功率和频率等,同时监测电力设备的状态和损坏情况,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在工业自动化中,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提高制造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联锁系统可以自动监测生产线上的各种机器设备和工艺流程,并根据测量数据和生产计划,自动调整和控制各种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
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例如,在网络通信方面,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了各种标准和协议,包括以太网、无线网络、TCP/IP协议等等。
在安全保障方面,联锁系统也采用了各种技术和策略,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等,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资源成本的优化。
它不断更新和发展,使其功能更加强大和智能化,成为现代工业与交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原创】DS6--11学习一、计算机联锁概述1、计算机联锁的发展概况。
车站联锁设备经历了从机械联锁到继电联锁的发展过程,并进行过电子联锁的试验,目前正在向计算机联锁发展。
20世纪年代中期,有些国家从设计可靠的计算机硬件入手,应用故障-安全元器件构成计算机联锁,但因价格昂贵,没有得到推广。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可靠性技术的进步,各国相继研究计算机联锁,从软件入手,采用通用计算机,通过软件冗余来实现故障-安全。
我国第一套计算机联锁设备于1984年在南京梅山铁矿地下运输线正式开通,后陆续在冶金.矿山等铁路试用。
1989年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研制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首先在郑州北编组站峰尾开通,这是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于国家铁路的开始。
以后,铁科院通号所于1993年又在拉滨线平房站安装计算机联锁,通号总公司于1994年在浦口交通站安装计算机联锁,至此,我国铁路开始在铁路干线采用计算机联锁。
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研制的TYJL-Ⅱ型.TYJL-TR9型计算机联锁于1997年12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研制的DS6-11型.DS6-20型计算机联锁于1999年1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研制的JD-1A型计算机联锁于2000年5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卡斯柯公司研制的VPI型计算机联锁于2000年8月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在此过程中,还相继引进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的计算机联锁共20多个站。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应我国铁路运输和联锁的特点,实际运用中大多数不理想。
我国的计算机联锁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有数百个车站安装了计算机联锁设备,有的区段已发展为成段计算机联锁。
2、什么是计算机联锁(1)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车站联锁的系统。
(2)用微型计算机和其他一些电子.继电器件组成具有“故障-安全”性能的实时控制系统。
(3)采用计算机控制并实现道岔.进路和信号机之间联锁的设备称为计算机联锁。
一、实训背景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铁路信号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我国铁路信号行业对计算机联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原理、操作和维护方法,我们进行了计算机联锁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技巧;3. 学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号设备控制的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联锁机、输入/输出接口、信号显示设备、通信设备等组成。
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自动化:计算机联锁系统能够自动完成信号设备控制、故障诊断和报警等功能;(2)可靠性高: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冗余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3)智能化:计算机联锁系统能够根据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决策,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2. 计算机联锁系统操作(1)熟悉操作界面:了解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操作界面,包括主界面、故障显示界面、报警界面等;(2)掌握各表示灯位置、名称、显示意义:了解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各种表示灯的含义,如道岔表示灯、信号表示灯、进路表示灯等;(3)掌握各按钮的功能:了解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各种按钮的功能,如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复位按钮等;(4)熟练控制列车、调车运行: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列车、调车运行的调度和控制方法。
3. 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1)故障现象分析:了解计算机联锁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如表示灯异常、按钮失效、通信故障等;(2)故障诊断: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人为操作错误等;(3)故障处理:针对不同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硬件、修复软件、改正操作等。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了解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熟悉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操作界面和设备;(3)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
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对于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工作原理,以便读者对其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系统结构概述DS6-60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是由计算机、接口板、输入/输出设备、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
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现对列车信号、道岔和闭塞区段的控制和监测,以及对车站设备的管理。
系统采用了双机热备份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
二、系统工作原理1. 信号输入列车信号通过传感器传输给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根据列车信号的情况进行控制指令的输出。
2. 控制指令输出根据计算机系统的逻辑判断,系统将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其传输给相应的执行机构,如道岔执行机、闭塞区段信号机等,实现对列车运行的控制。
3. 系统监测系统会对各个执行机构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计算机系统。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将立即做出相应的处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4. 备份系统切换系统中的主备份机通过网络实时进行通讯,一旦发现主机发生故障,备份机将立即接管主机的工作,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
5. 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将对列车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以备需要时进行查询和分析。
三、系统工作过程1. 列车信号输入当列车信号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系统。
2. 控制指令生成根据列车信号的情况,计算机系统进行逻辑判断,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3. 控制指令输出计算机系统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执行机构,比如道岔执行机、闭塞区段信号机等。
4. 状态监测与处理系统会对执行机构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将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5. 备份系统切换系统中的主备份机进行实时通讯,一旦发现主机发生故障,备份机将立即接管主机的工作,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
6. 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将对列车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以备需要时进行查询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