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与人为善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懂得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体验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在与人交往中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真诚、友好地与人交往。

通过寻找身边助人为乐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在实际生活中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和谐的生活,都希望得到他人友善的对待。想达到这点,讲礼貌、平等待人,理解、宽容、尊重他人必不可少。而如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孩子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有个“好人缘”,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呢?本课从“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的观点入手,让学生学会“与人为善”。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永存善良之心。

主要强调“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以善良的心对待他人,真诚关爱他人,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真诚的友爱。

第二站:做一个友善的人。

本站主要从方法上强调怎么做才能成为友善的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好地对待陌生人等。从导行的角度向学生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既有原则性,又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图示:

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为要求

善良是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善良的人最易赢得友谊和朋友

永存善良之心需要真诚

善良的要求

善良是相互的、有限度的

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换位思考

做一个友善的人不凌弱欺生

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友善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

乐于助人

2.内容分析

第一站:永存善良之心

辅文:

材料“小佳真的傻吗?”通过讲述事例,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进而引出本站教学内容。

材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不做别人不喜欢、不接受的事情”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补充说明。

材料《披着羊皮的狼》的故事,用以说明伪善终究不长久。建议教师找到原课文,并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课时安排情况,排演成短剧。

正文包括11个自然段。

前三段主要强调:人要存有善良之心,首要就是对别人不怀有恶意,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四自然段主要指出善良的人有何特点,特别强调“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

第五自然段主要指出善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侧重在“善良的人最易赢得友谊和朋友”。

第六至九自然段主要强调怎样才能成为善良的人。首先应该付出真心,拉进心灵之间的距离,回报他人的友善之情;其次要注重量的积累,从日常生活点滴入手。

最后两段从法律的角度明确指出:公民在受到伤害时,要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侧重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知识链接”:《名人论善恶》选取外国名家关于善良的经典语句,不仅很精炼地说明“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学知识。

“活动平台”:“助人行动”。

号召学生为同学做一件好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将所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发展为“秘密伙伴”游戏:教师在每张纸上写下班上同学的名字,分别装在信封中。由学生抽签,抽到内装哪个同学名字纸条的信封,就是哪个同学的秘密伙伴。然后帮助你的秘密伙伴解决你发现的他的困难。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助人的快乐,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第二站:做一个友善的人

辅文:

材料“士辉在赛后让大家一起喝淡盐水”的事例,用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每个同学的家境不同,怎样维护同学的自尊心?进而指出在人际交往中要换位思考的观点。

材料“给父母洗脚的家庭作业”,可以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体验。亲人是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人。通过亲身体验可以给学生创造回报父母的机会,增加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正文包括10个自然段。核心内容是要成为友善的人必须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第一自然段指出为什么需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经历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观念也必然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为了获得和谐社会生活必须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讲解怎样才能做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了解他人的境况、处世方式。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受到自身特点的影响,要以他人能接受的态度、方式表现出来。

第五、六、七自然段主要讲解怎样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包括陌生人、亲人。礼貌、充满爱心地对待周围的人,也体现了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学生往往具有两面性,对待陌生人与对待自己的父母不是同一种态度,甚至截然相反。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认识到所有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从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后三个自然段主要强调“与人为善的根本是助人为乐”。从理论上要让学生明确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从实践上要让学生知道助人为乐不一定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可以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各抒己见”:通过比较自己为家庭做了什么?父母为家庭做了什么?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从情感上亲近父母,从行动上关爱父母。

“社会观察”: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乱给游客指路的事例,引发对“如何对待陌生人”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

“活动平台”:“我们都不喜欢……”在学生反思“别人对自己的哪些行为、方式是自己不能接受的”之后,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推己及人,最终得到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方法。该活动可以将本站的教学内容统一起来,因此可以用来导入新课,并贯穿始终。

“扩展阅读”:《生活的艺术》选用名家精品文章,既补充说明教学内容,又扩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让学生明确“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与人为善是基本的交往品德。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友善的对待。友善是善良的人对待他人的基本态度。如果公民不能怀有友善之心,不能以真诚、民主的方式对待他人,就会影响国家的繁荣发展,影响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一般来说,能够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