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物体的质量与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28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测量物体的质量。
我们将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工具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有:1. 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3. 质量的单位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熟练使用天平和量筒。
难点: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砝码、测量物体(如石头、金属等)。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例如称量一包糖果的质量,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介绍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给定物体的质量。
5. 讨论:学生交流实践中的发现和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换算关系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及其用途。
答案:千克、克、吨,分别用于表示不同大小的质量。
2. 一本书的质量大约是多少?请说明你的估算方法。
答案:一本书的质量大约在0.2千克到0.5千克之间,可以通过观察书的体积和重量进行估算。
3. 请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一块石头的质量。
答案: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石头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记录下质量数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天平和量筒。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解答,学生加深了对质量概念和单位换算关系的理解。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不同测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电子秤、台秤等。
6、1物体的质量和6、2测量物体的质量知识点1、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t—g—mg3、常见物体质量:一个初中生50kg, 一个鸡蛋质量50g,一个钩码质量50g,一张邮票质量50mg,一头大象质量6t4、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生活中常用磅秤、杆秤、案秤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6、托盘天平的使用⑴测量前:一放:水平台面上,二调:先调游码,即游码归零;再调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⑵测量过程:①左物右码②使横梁平衡的方法: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③物体质量计算方法:m物=m砝+m游7、天平使用注意事项:①用镊子取砝码②向右盘加砝码顺序是由大到小③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只能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④待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⑤天平与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⑥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⑦天平移动后,必须重新调节才能测量物体的质量⑧判断横梁平衡两种方法:一是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二是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摆动的幅度相同⑨游码的示数以游码左边的示数为准⑩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里增加砝码8、测量液体质量的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空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总③计算液体的质量m夜=m总-m空9、测量一枚回形针质量的方法和步骤,方法:测多算少法;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100枚回形针的质量为m总②计算一枚回形针质量m1=m总、/10010、对测量值影响的几种情况:①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②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③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偏大。
hpb61-2 化学成分hpb61-2是一种常用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铝(Al)、镁(Mg)、锰(Mn)和锆(Zr),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成分的作用和影响。
1. 铝(Al)铝是hpb61-2合金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通常在92-96%之间。
铝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同时,铝还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固溶体,增加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
2. 镁(Mg)镁是hpb61-2合金的主要强化元素,其含量通常在5-7%之间。
镁能够与铝形成Al-Mg相,有效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镁还能够细化合金的晶粒,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然而,镁的过量添加会导致合金的脆性增加,因此镁的含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3. 锰(Mn)锰是hpb61-2合金的次要强化元素,其含量通常在0.6-1.2%之间。
锰能够与铝形成Al-Mn相,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锰还能够提高合金的耐蚀性,减少晶界腐蚀的倾向。
然而,锰的过量添加会降低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因此锰的含量也需要适量控制。
4. 锆(Zr)锆是hpb61-2合金的微量元素,其含量通常在0.08-0.12%之间。
锆能够与铝形成Al-Zr相,进一步细化合金的晶粒,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此外,锆还能够抑制合金的晶界生长,提高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hpb61-2合金的化学成分铝、镁、锰和锆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铝作为主要成分,不仅提供了合金的基本性能,还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固溶体,增加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
镁和锰作为主要强化元素,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同时细化晶粒,提高塑性和韧性。
锆作为微量元素,能够进一步细化晶粒,提高塑性和韧性,同时抑制晶界生长,提高抗应力腐蚀性能。
hpb61-2合金的化学成分的合理调配和控制,能够使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合金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方面。
合金的耐蚀性主要包括抗应力腐蚀性能和抗晶界腐蚀性能等方面。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质量的定义及单位;2. 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3.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及单位,了解质量的国际单位制;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提高测量精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2.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测量容器、砝码、细线、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思考如何测量它们的质量。
2. 知识讲解:介绍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
讲解天平的结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强调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质量,记录数据。
5.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如测量一书的重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天平的结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习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2)练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记录数据;(3)思考如何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提出解决方案。
2. 答案:(1)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3)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读取右盘砝码的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掌握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掌握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
难点:托盘天平的调节平衡,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托盘天平、砝码、测量筒、细线、剪刀、胶带。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每组一份。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称量水果,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测量物体质量。
2. 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介绍天平的结构、调节平衡的方法、称量物体的步骤。
3. 示范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包括调节平衡、放置物体、加减砝码、读数等步骤。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与交流: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测量结果,交流测量方法。
6. 讲解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介绍积累法的原理,讲解如何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
7.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 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托盘天平测量下列物体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1)一颗苹果(2)一包食盐(3)一瓶矿泉水2. 答案:(1)苹果的质量:_______g(2)食盐的质量:_______g(3)矿泉水的质量:_______g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用积累法测量物体质量的掌握程度如何,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