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 格式:pptx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46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是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第13课,介绍了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进程,本课以“朝发夕至四海通达”为主题,以此呈现现代交通运输的速度之快、覆盖之广,借以本课让学生领会到历史学科涵盖内容的广泛性,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讲授面对的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且所讲述的现代史内容距离学生较近,交通这一方面又与学生息息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在带领学生梳理完善现代交通发展线索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2.能通过史料分析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意义(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能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对现代生活的意义(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能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总结,梳理中国乃至世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素养目标:时间观念、历史解释)。
5.认识现代交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领略新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新成就(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现代交通运输对民众生活和社会变迁的意义(二)教学难点:无突出难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随堂检测、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朝发夕至四海通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交错纵横:陆上交通的发展二、劈波斩浪:海上交通的发展三、天际遨游:航空交通的发展四、便民利民:交通与社会生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视频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提高学生观看《中国高铁》旨在让学生领略中国高铁的发展,领略祖国的强大学习兴趣一、交错纵横:陆上交通的发展1.汽车工业发展通过史料和图片,讲述汽车工业的诞生: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近代交通运输新变化的影响。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了解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认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一条更便捷的途径。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运输技术的发展,认识人类的海陆交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认识交通的发展缩短了旅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结通过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铁建设、航运、造船业的发展,认识中国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教学难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多重影响。
四、教法学法1.教法:正面讲授、史料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研读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图片港珠澳大桥师:同学们,在 2024 年的今天,我们一同来回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座宏伟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
这座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辽阔的伶仃洋上。
它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
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璀璨标志。
它的建成,凝聚了无数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
那么,现代交通运输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去一探究竟。
【自主学习】1、梳理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2、梳理世界及中国航空的发展概况?3、探究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有哪些特点?对于中国发展有何意义?4、思考:交通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授新课】本课分三大部分:(一)海陆交通的发展(二)航空的发展(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一)海陆交通的发展师:展示表格,让学生自学梳理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师:展示材料,让学生探究: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有哪些特点?对于中国发展有何意义?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