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在英语世界中常用缩写字STS来表示。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STS研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召唤而表现出其生命力:1)从和平运动、环境运动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2)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到生产力的第一因素;3)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到自然社会科学技术革命交叉。

结合我国实际,特别是世纪之交的宏伟建设任务,进行"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研究领域(STS)的形成

科学,从来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从来是社会中的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

系,早已为一些思想家和所重视。

"知识就是力量"是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F·培根的名言,他看到了科学技术革命社

会功能和价值,认为凭借以建立和扩大人类对自然的权力和统治。

马克思、恩格斯亲身经历了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考察了科学技术对

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他们把科学誉为"历史的有力杠杆","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曾把从中国传至欧洲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称为预告

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他还指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进入人的生活,

必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恩格斯对18世纪的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作出了的

理论概括: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实践结合的结

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他们认为,排除掉自然工业,就不能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论述甚丰,他们把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

重要因素的观点有机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把科学技术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有一个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

193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苏联物理学家盖森宣读了长篇论

文《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他从牛顿所生活时代的经济、技术善和社会思想背景

上分析牛顿力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局限性等,被认为是科学史的研究从"内史"跨向"外史"的开始。也就是说,人们开始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条件来控讨技术发

展的规律性。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R·K·默顿在著名科学史家G·萨顿的指导下写出了颇有影响的博士论文:《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英国物理学家J·D·贝尔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关于科学的社会性质、作用

和科学技术革命政策、管理、发展战略等问题的研究,于1939年出版其名著《科学的

社会功能》。还出版了《19世纪的科学与工业》(1953)、《历史上的科学》(1954)等书。这些著作开始比较全面的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的,亦即自然

社会交尺的研究领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一方面,科学技术

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物质文明行益于科学技术获得空

前的提高和发展,技术成为人们崇敬、赞美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人武器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技术社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日益暴露出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革命价值、技

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社会上出现了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两种思潮。在

哲学、理论界则有所谓科学论义和反科学论义两种思想。在发达国家掀起的反科学浪潮中,现代科学技术沦为被批判的对象,遭到了来自社会、哲学不同层次的和来自政治、

经济、文化、伦理、生态等各种方位的激烈批判,反对科学技术的不受限增长,反对国

家资助科学技术发展,反对生物技术、核技术等许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然而在一片反

对声中,按照它们自身的发展不可阴挡的国家、社会的大量需求以更加快得惊人的速度

突飞猛进,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更新和广泛应用,以更深刻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

人类的生活面貌。这一现实迫使人们,特别是一些学者们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

会的思。并且要求认真研究:怎样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又怎样预防

和克服由于科学技术运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负面的有害后果。正是这种社会需要促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应运而生。

在英语世界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常用英文缩写字STS表示,在国际上逐渐流传和通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STS研究也给予重视和支持。本文下面拟采用STS这一简称。

二、STS研究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发展

这里从三个方面说明STS研究的发展适应着时代的需要和呼唤。

(一)从和平运动和环境运动的兴起,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

科学家们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先后发起了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和保护人

类环境的运动,后者也称为绿色运动,以后又有所谓广义的包括和平运动在内的绿色运动。

和平运动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扔原子弹所造成的毁灭性破坏,

化学武器、细菌武可怕后果,以及杀伤力越来越强的军事武器的不断出现,激起了一些

的极度不安和严正谴责。美国和苏联研制氢弹成功,世界两霸核军备竞赛开始,更是一

片恐怖气氛笼罩全球。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B·罗素率先发起和平运动,人们要关心能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一倡议得到爱因斯坦的赞同。1955年7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号召用和平办法解决世界上一切争端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在宣言上还有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优秀科学家签名,如美国的布里厅曼、缪勒和鲍林,英国的

泡威尔和罗特布拉特,法国的约里奥·居里,波兰的英费尔德,日本的汤川秀树等人。

在美籍加拿大实业家伊顿的赞助下,第一次由科学家讨论世界和平问题的会议于1955年7月在伊顿的家乡--普格代许小渔村举行。我国的周培源教授与会,任普格代许会议的理事,直到1993年去世。

科学家们发起的和平运动以后就称为普格代许运动,其宗旨是要科学技术革命为

世界和平服务,为人类的利益和进步服务。这一运动以每年召开一次"普格代许科学与世界事物会议"的形式延续至今。

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关心的永恒主题。自1989年起,联合国规定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几十年来,科学与和平的研究为STS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运动自40年代起,人们通过一系列严重的污染事件,感受到了由工业

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正象1962年在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书中根据大

量事实所指出的:"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已写下了一部令

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由水、土壤和植物构成的大地的绿色斗篷"已被严重污染。从而唤醒人们自觉关心生态环境问题。

1972年6月,联合国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秘书处委托经济学家B·活德和微生物学家、病现学家R·杜博斯撰写一份类环境问题

的报告,为此成立了由58个国家的152位专家组成的通讯顾问委员会,其中包括自然

科学家、人类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实业家、建筑师、银行家等各领域中的权

威人士。会议秘书长说:这份报告的最大价值在于"当人类活动对环境正在产生深远影

响的时候,使世界上第一流的专家和思想家,就人类于其报导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面,都能表达出知识和主张"。这份报告出版时的书名为《只有一个地球》,副标题

是《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这次会议和这份报告成为人们称今天的时代为"环境时代"的起点。此后,保护环境运动在世界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开展起来。

通过对人口、粮食、气候、环境、资源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人们

认识到,人类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球和资源短缺,不但

给人类社会当前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而且对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于是,人们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发展观,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末来》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

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

1992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闪

国际会议,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其中有102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我

国的李鹏总理团参加了会议。可持续发展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承诺,目的是要通过对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

革,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地坏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发展相适应。

由环境问题引起的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研究,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

技术如何促进,人、科技、自然、社会如何直辖市发展,很自然地,都成为STS的热点课题。

当前,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从各种角度、依据各种案例对科学技术与

和平、发展这两大主题的互动关系作各种理论的和实际的探讨,构成了STS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第一因素。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就越来越表现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进入20 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值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据经济学家测算,在发达国家,

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值,在世纪之初仅占5%-20%,到世纪中叶以后,就上升到了50%左右,以后更加快速上升到60%-80%,以至80%以上。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来越显示为最有活力和起决定性作用的首要因素,而资金、人力、物

耗、能耗等其它因素的作用均居于后位。世界许多地区陆续进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第一因素"的时代,亦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不但社会的生产方式在

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管理方式、教育方式,也都在不断

变化。科学技术作为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它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价值、

思维、管理、教育、宗教等等诸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涌现出许多实际问题和理

论问题需要进行研究。研究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于,社会各类现象的发展变化往往滞后

玩弄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或者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匹配,而这种"滞后"或"不匹配"不但有碍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更有碍于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碍于社

会的前进。而STS则是能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作出一定贡献的,因为STS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相互关系。

(三)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在过去,靠个人志趣,少量资助,有小规模的实验室,经过少数人的艰苦奋斗,

就能作出划时代的科学成就。而在20世纪中叶以后,重大科学成就大都是大科研集团

的产物,或者是大集团协作的产物。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一般已不再是个

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并且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工程"或"社会事业",即所谓"大科学"、"大技术"。众所周知,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登上月球的阿

波罗计划,都是巨大的科学工程,如果没有国家的财力支持,没有把各有关社会力量很

好地组织起来,没有部严密的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其成功是想象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基础科学、应用是开发研究,都需要国家在政策上、

资金上给予支持,也就是需要有政府行为的参与。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也需要社会的多

方面、多渠道的支持。怎样构成推动科学技术事业有效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这就产生

了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技、科技投入、科技立法、科技奖励,以及科技

发展的人文环境等一系列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STS研究的内容。控讨这些问题是为了寻求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作为参考或指导,从而使各种决策更加科学网

上行和有效化。

近些年来,大科学、大技术之"大",已不仅表现为其规模和建制之庞大,也不止

表现为其对人类社会作用之巨大,"大"还大在由于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之复杂和综合,

使得科学的内涵越来越体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技术的实施则越来越需要各

种工程技术和社会技术的结合。过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分离割裂的避面已经完

全不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大趋势。1959年C·P斯诺在一次关于"两种文化"的演讲中就要求改变这样的状况:两种互不相通的文化之间存在着鸿沟,一边是科

学家,一边是人文学家。斯诺积极呼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并积极推动

STS研究的开展,因而被认为是STS的先驱者之一。事实上,STS正是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交叉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到研究成果,都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

术革命结合。STS这一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在自然科学与社会很好地起到了架桥边

通和填沟铺路的作用。

STS研究在时代的召唤中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日益成为一种决定性的

力量,在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但是,科学技术不是一个孤立的独立

的因素,不可能孤立地独立地起作用,也不可能孤立地独立地向前发展,只有同政治、

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三令五申同配合,才能显示其作用和力量,也

只有获得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和进步。所以,在科学、技

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这就是为什么STS研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三、结合我国实际开展STS研究

在中国,人们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所关心的问题同西方很不一样。因

为在古代中国曾有世界公认的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然而近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却

是诞生在西方。人们自然要问"为什么中国近代以来科学落后了?"这一问题也在国际上引起关注,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明确地提出这个问题,即所谓"李约瑟"问题。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贯穿整个20世纪,而且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科学为什么落

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是从科学本身找原因,还必须从长期停滞、封闭的封建社

会找原因。

爱国志士们探求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力图改变科学落后的状况,总是与谋求中

国的现代化的宗旨联系在一起的。1914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杨杏佛、任鸿隽、胡明复、赵元任等人,深感"当时欧美各国实力的强大,都是应用科学发明的结果,而且科

学思想的重要性,在西方国家的学术、思想、行为方面,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而中国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陈独秀在《敬告青年》

一文中写道:"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地气风水之谈,乞

灵枯骨。家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弃货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一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理之分析,毒菌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

阴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于是,他们发起创办《科学》

杂志,组织"中国科学社",目的就是宣传和提倡科学,主张以振兴科学来救中国。许多

知识分子都抱着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到"科学救国"的行列中。

倡导科学和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以及许

多五四的旗手们都认为中国之所以还处在"蒙昧时代",就是因为科学技术太落后。在1 933年7月《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号》专辑中,人们有这样的认识:"中国现代化应有的努力方向是:第一,发展自然科学,这是现代化的根本基础。第二,促进工

业发展,一个国家若无现代工业,平时无法生活,战时无法戟。第三,提倡各种现代学

术,没有现代学术也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第四,思想方法的科学化,以使我们

的思想、态度、和做事的方法都现代化、效率化、合理化。"

然而历史的事实证明,要发展科学,需一定的社会条件,没有一定的政治前提和

经济基础,振兴科学,更难以振兴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成立了自然科学座谈会,有一大批有造诣的科学家潘菽、

梁希、金善宝、卢于道、涂长望、曹日昌、丁瓒、钱保功等参加。1945年初,在周恩来的指导下,座谈会的成员起草并通过了发起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文件:《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缘起》,其中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探讨了科学技术服务

于我们的国家、民族的途径。《缘起》指出:"因历史的前进,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人类

社会中的一个主角。科学和技术日益具有决定前途命运的力量。"并说:"中国既然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所以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处境是特别艰苦的。大多数同胞还根本不知道

科学为何物。其余一部分也很少真正了解腿的性质和生要性以及培植的方法。就一般讲,中国社会中还很缺乏科学的空气。因此中国科学工作者所受的物质待遇是很不足的,所

受的精神待遇是很冷漠的,所有的工作环境是很困难的。要在缺乏科学的社会中进行科

学的工作,建立科学的传统,真像是逆水行舟,费力十分而至多只能希望一分自反。...... "科学工作者的处境之所以艰苦困难,就是因为缺乏发展科学的社会环境。《缘起》明

确认为"民主运动与不可分",号召科学工作者要成为变革社会的发主运动的中坚。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发展科学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和社会条件。中国共产

党和各级政府组织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发展,培育人才。如果说,直到1945年,中国还是"大多数同胞还根本不知道科学为何物"的"缺乏科学的社会",那么,5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情况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有了科学,而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建国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与我国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制

定和联系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内容,也是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我国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科技管理部门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作了许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对于制定我国的科技政策、科技规划和推动我国的

到了很好的作用。而在科技政策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实际问题又常常成为科

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1958年从提出"四大关系"的研究:自然科学与

生产,自然科学与群众,自然科学与政治,自然科学与哲学。这些都是重要的理论研究

课题。

近几十年,我国科学技术仍然相当落后,而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第

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比较低,现在平均只有30%左右。许多技术要从国外进口,目前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存度高达50%以上。第二,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

了曲折的道路,既有"科学的春天",科技工作蓬蓬勃勃、欣欣向荣,也有"科学的严冬",科技工作困难重重、停滞不前。科技工作者仍然常有"逆水行舟"之感。第三,我国公众

的养相对差些,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的浓厚空气和良好环境

尚未完全形成。在这样的实际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始终围绕着"怎样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怎样尽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这样的主题是属历史

必然。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一心一意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已用前

十年的时间,完成第一步战略部署,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人民的生活基本上达到温饱水平。

世纪之交,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完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地13亿以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我国以崭新的

姿态跨入21世纪。并且要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即要为地下一世纪中叶达

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我国跨世纪的

建设纲领。地《纲要》中提出了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实现国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地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纲要》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

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

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纲要》还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

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为21世纪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提出的两个重大国策。现

地,全国上下都地为实施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两大战略国策而努力。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探 讨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市场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西蒙;有限理性;意义;实践价值? “有限理性”理论是由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赫伯特·亚·西蒙教授针对理性决策而创立的决策过程分析理论。以“理性有限论”为基础的“满意决策理论”是西蒙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是他毕生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理论和经验探索的主题。西蒙教授对管理决 策理论所作的贡献是管理决策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人们往往称西蒙开创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为现代决策理论。他的有限理性理论奠定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管理组织的决策过程的研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誉为“划时代”的作品,有限理性理论因其在现代决策理论中的基础地位,一直是决策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理性决策源于“经济人”理论,与理性决策相比,有限理性决策更

具现实性和动态性,对实际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满意决策论”、“适度利润”等概念的普遍运用,关于信息经济学和企业行为理论的研究,无不表明西蒙“有限理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试就“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行探讨。? 1 “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 “有限理性”理论的要点在于:“理性就是用评价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令人满意的备选择行为方案”,而理性决策所要求的那种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人的决策行动不仅受到外部因素(如时间、信息、技术等)的限制,同时也受到作为信息收集者和问题解决者自身条件的限制,因而他主张用“满意”代替最佳。?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 ”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他不可能也不企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西蒙认为,相比“经济人”而言,“管理人”有两点根本转变:①经济人寻求最优方案;而管理人则寻求满意 方案,即符合决策目标的方案。②经济人同真实世界的一切复杂事物打交道,而管理人只同他头脑中所感知到的世界打交道,而把那些与决策无关紧要的因素置之不顾。西蒙指出

论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模板

论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模板 选题意义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你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个人建议你从以下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来写,切不可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论文选题的意义一定要叙述得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 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一、论文题目: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个性化激励 二、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的竞争。人是企业的灵魂,是一切企业竞争力的原动力,是一切企业利润的源泉。如何激励企业中员工,从而发挥其自身的潜力,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掌握的技能。现在有不少企业管理者已经开始重视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工作,建立起一套激励体系,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未解决的问题。如:由于所有制差别、行业差别、员工身份差异,尤其是文化的差距所产生的影响。应该如何针对上述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有效激励,是激励工作中的难题,仍待研究解决。因此,研究探讨企业管理中的个性化激励问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以空前的规模和巨大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智慧,科学知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高得极快。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日益紧密和更加多样的联系。科学正在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进程迅速发展。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双重性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科学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在广义上说与它相关联的还包括人的本质力量能够达到的人化世界,在狭义上说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和科学家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观念的影响程度,科学团体因公平的洞察力而得到的声誉,给予科研和教育的优先权,都已对国家的成功做出贡献。科学的前沿领域从未像现在这样前途远大,充满机会。从纳米技术到生物工程、弦论、空间科学,我们正处在一个发现与创新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尽全力改善人类健康、福祉和安全,并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尊重和鉴赏科学。我想引用古希腊人所谓的“集市”这一简单隐喻来说明这些概念。它是历史上社会各阶层和“一般大众”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场所。政府占据四分之一,包括决策者、立法者、官僚、管理者、法院以及法律本身。工业和私有经济部分,从商人到公司,占据它们自己的财产份额。宗教部分,即教堂、清真寺、犹太教会堂、寺庙,占据它们在集市上的位置。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学术界——塑造未来的教育家和学生。这种集市就代表了社会关系。这个集市是公众选择“真理”(或者换种不同的说法,社会将接受的“事实”)的地方。这是领导者做出公开政策决定的地方。但是,科学在扮演着什么角色?科学家在这个舞台上处于什么地位?科学家的作用如何决定公共政策的形成即科学与社会的实际关系?在我们试图用图来表示我们这个时代——21世纪初——的集市之前,理解若干关键趋势的趋同是十分重要的。趋同现象深深地嵌刻在科学和工程研究本身,即多学科性倾向。想一下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如果之前有人让你为军人设计更有效的装甲,你会以研究分子水平上的物质操作作为开始吗?可能不会。然而,纳米技术——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操作物质的技术——的研究者已经在为军人开发能够在战场上迅速活化的“动态盔甲”形式的坚固防护服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还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 出一种自组装蛋白凝胶,它可以刺激加快细胞增长的生物信号。利用细胞、工程材料和生物化学因素的一种组合,这种凝胶可以替换、修复已损坏的组织或使其再生。因此,在许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多学科性中,存在一种固有的联系。

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无动力集装箱吊具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位低、摘钩互换迅速等特点,被广泛配置在大型货场通用门式起重机上,用于集装箱的装卸作业。但随着近年来集装箱运输量不断增大,此类吊具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无动力集装箱吊具占用起升高度较高,而大部分货场受场地的限制要求堆码箱层数增多,普通门吊(加吊具)起升高度不够,难以满足需求。其次,由于该吊具不能实习伸缩功能,在对位及通过门吊支腿时不便,以不适应火场提高装卸效率的要求。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场急需一种作业效率高,能伸缩对位,便于通过门吊支腿的新型集装箱吊具。伸缩式集装箱吊具通过钓具长度的自动改变,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集装箱的起吊作业。吊具长度的条街范围一般在20英尺至40英尺之间,便于起吊20英尺和40英尺的国际标准集装箱。伸缩式吊具虽然自重较大,由于它长度调节方便,操作灵活,通用性强,圣餐效率高,因而使用广泛。 二、本课题在国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状况: 吊具方面的研究已开展许久并取得许多卓有成效的改进。 比如在缩短时间方面,双调式集装箱吊具发展前景广阔。其中Bmmma公司已退出了AS-T6型,清醒BS-T4型,BS-T6型和智能型等对系列的双吊式吊具,特别是在吊具框架转角的圆弧花以及装卸作业中货物重心的调整功能方面作出的改进,使得双吊式吊具得以拥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吊具进行准确定位方面现今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吊具减摇装置,它起初作为司机的辅助装置,是用来协助一般的司机能像一个熟练的司机一样完成工作。据试验,当小车行走速度达180m/min以上,如无减摇装置,在小车制动停止后,吊具及其集装箱的摇摆幅度可达2M,要半分钟左右才能停止。随着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大型化,这样的辅助装置就显的更加重要了,甚至熟练的司机也需要这样的辅助装置,以使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达到应有的高生产率。可逆起重机公司对欧洲三个港口和美国两个港口进行了研究,包括起重机的整个工作循环,重点为起升运行和小车及吊具运行情况。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现在生产的吊具增加吊具减摇功能,同时在制动、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也都作了改进。经过20余年的发展,集装箱吊具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其总体设计、金属结构设计、部件造型以及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接近了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 存在问题: (1)企业设计水平低: (2)生产集装箱吊具业规模小: (3)产品可靠性差、故障率偏高: (4)技术服务不到位,水平不高。 3.发展趋势: (1)轻型化。 (2)高强度耐磨材料的采用。 (3)开发出更高可靠性的液压与电气元器件。 三、研究重点 随着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迅猛发展,门式起重机在港口、码头、货场起着不

浅析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浅析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摘要:科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本文以四大发明的发展史为引子,就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阐述,并浅析如何处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科技;社会;相互关系 A brief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ear and develop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while they have an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is paper,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were elaborated briefly, and how to deal with this relationship was analyzed simply.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Relationship 科学技术[1]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是人们发现自然并利用自然的表现形式。从古至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开始出现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如钻木取火、四大发明、蒸汽机等的出现。中国的四大发明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四大发明的出现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使得四大发明得以发展和完善。 一、四大发明的发展史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火药,中国人于9世纪发明,是炼丹的副产品,除了可制作烟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种炸药,被运用到战争上成为军事用途。13世纪,由阿拉伯国家传至欧洲,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改良,主要是粒状火药和火帽等发明,黑火药兵器才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陆地战争战术、攻城筑城技术以及海军战列舰的发展和战术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响。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的航行依据。 13世纪初经过了阿拉伯人有效改进后才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谈谈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教育科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增强研究的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教育科研呢?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 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到定向、规范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教育科研必定起点低、盲目性大。 教育科研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每一项教育科研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研的永无休止的任务。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揭示教育规律,使人们按教育规律办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老师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学生成绩提高上去了,何必搞教育科研?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是从事教育科研还是不从事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什么好处。 二、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1、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位老师,可以说,从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尊重、领导认可,并有相当知名度的好老师”,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可以说都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名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呢?上海市浦东区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时期。 职初期: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工作(如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谈心等),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如作息制度、生源情况、备课组情况、教师情况等),与同伴形成工作关系。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是对教师职业的好奇、向往以及学校管理的压力(如教案、作业检查,听评课,各种材料的撰写,学生成绩的对比等)。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教师职前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是1到3年。 第一次专业成长期:教师们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1)是进一步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其主要方式是边教学边熟悉教材,其主要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学科式”掌握,尚未发展到对教材的“教学式”掌握。 (2)是对教学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成长方式是模仿,其成长标志是能够熟练驾驭和控制课堂,但主要是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上,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则思考不多。 (3)对学生的关注。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这种学生观并未受到审视和提炼,但教师的教学开始考虑学生。 这个阶段的教师,渴望校长和同伴的认可,他们成长的动力很大一部分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郑海洋 江泽民同志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强调,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强调以德治国,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而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作为治国方略来论述,无疑在理论上是升华和创新。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执政党必须依法治国,才能避免因“人治”而出现的随意性,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执政党又必须以德治国,才能避免因“法治”调整不了的社会关系出现无序、混乱,才能保证社会生活有秩序地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德治国又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因为,以德治国,主要依靠教育的手段、社会的舆论、依靠人的良知来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动机,而这种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引导和约束,正是法治强调人们“守法”,强调人的行为“合法”的前提。因此说,江泽民同志强调以德治国,并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方略加以论述,是对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和创新。 其次,强调以德治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为公众所认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曾经由于思想道德建设不到位,而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这就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来维护,而且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维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日趋尖锐化,又给我们党提出了如何正确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这不仅需要法治、需要政策来解决,而且更需要德治来引导和解决。至于高尚的道德对于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更是具有决定的意义,因为,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员的世界观、政治品德问题;政风与政府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而全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养成则是良好民风的基础。可见,把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作为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对于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姓名:王青芬班级:11级会计学号:114A1140 科技的发展能加快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同时引起科技改革。两者相辅相成。 从古到今,人类历史进过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科技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是科技发展的体现。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

诚信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诚信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科研诚信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这直接暴露出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体制性缺陷。只有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科研诚信建设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郭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开展科研诚信建设。我认为,只有将其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首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研诚信建设应从“加强教育、完善规范、严肃惩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滋生,虽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但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可能与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对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够了解有关。因此,建议在大学生或研究生中,开设关于科研活动中基本道德规范的课程,对青年人进行系统的教育。此外,为有效预防和惩戒科研不端行为,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科研道德规范标准,并切实作为判断与惩戒的依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际学术组织的做法,例如,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跨国学术组织——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剽窃行为的识别、轻重级别的认定和处理办法都有相应的具体规定。总之,对科研诚信建设,只有加强预防教育、明确判断标准、规范处理程序,切实落实监督和惩戒的责任人,并形成严肃的惩处制度,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 其次,从深层次来讲,如果科研不端行为在较大范围发生并且屡禁不止,往往反映出管理中存在制度性缺陷。鉴于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环境所起的决定性导向和制约作用,在当前状况下,应及时考虑从宏观层面进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其更加符合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大力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为此,提出以下3点建议。 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设立国家科技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加快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转变。

2021年论文开题报告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鼓励员表现出抑制性进谏行为,研究结论可以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员工与直接上级的高质量关系能促进员工的抑制性进谏行为,那么组织管理实践中实施措施来培养员工形成与直接上级的高质量关系非常重要。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讲,则说明工作团队的直接上级对员工抑制性进谏行为的表现有重大影响。因此,从直接上级的角度来看,本研究结论对组织管理实践的启示有三点: 首先,直接上级可以培养与员工的高质量关系(例如Burrisetal.,xx),这能减少员工进谏前的顾虑,激发其表现出更多的抑制性进谏行为.其次,直接上级对进谏者的反馈也值得考量,合适的行为反馈反过来会鼓励员工的抑制性进谏行为,例如领导者即使不采纳意见也要对员工表现出进谏行为给予肯定,反之则会挫伤员工进谏的积极性。最后,组织开展面向领导者的培训课程,让领导者明白团队成员的多样性看法和观点对于团队运作的价值,使领导者养成对员工进谏的接纳态度。 第二,建立高水平的团队认同意义重大。建立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任务,从员工新加入团队开始到长期在团队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要不断强调员工的认同感。尤其是当新员工加入团队时,他们经历的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过程对于团队认同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Hogg,xx)。成功的组织社会化过程会让员工第一时间把团队身份纳入到自我概 念中,为员工更深入的认同团队起了锅定作用。在随后长期的团队互动过程中,管理者也不要忘记加强个体对团队的认同感。这时,开展团队集体活动、设置共同的团队目标等可以强化个体的团队认同(Mael & Ashforth, 1992)。 第三,自我审查会妨碍员工抑制性进谏行为的产生,现实组织中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创造积极开放的氛围来提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Kahn, 1990),减少员工的自我审查。只有当个体感知到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有着积极的进谏氛围时,才可能经历少的自我审查过程,从而利于进谏行为的发生。为了激发团队内的抑制性进谏行为,工作团队要努力建立支持员工“与众不同”行为的团队氛围。 本研究为抑制性进谏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证素材,其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组织内的员工往往对周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或者是团队内的任务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虽然私底下他们总是对这种种的问题议论纷纷,但是不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领导者面前,我们都鲜少看到员工进谏的身影(Milliken et al., xx)。员工内心

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启示

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启示 摘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涵义,及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科学技术社会启示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回顾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竞争,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牵引机”,而人类社会发展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验室”和“加速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涵义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 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文采用的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科学”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即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改造关系;第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第三,科学是生产力;第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认为“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1] (二)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别的,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这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从直接的人与人来看,一个人的肉身生存直接来源于作为对象的另一个人的赋予,———或者自然的赋予,这都是一回事,因为自然具有人的本质。他作为人的生命则直接来源于无数人的赋予。而这种赋予同时也赋予了赋予者自身以生命。这种“赋予”绝不是来源于某种“之间”,而是确有所源。第二,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从而社会的物具有双重的人格。第三,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即从内在历史方面来看,“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因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2] 以上阐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概念,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正确理解它们的涵义,以及把握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是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现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人类科学与技术实践历史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并以此作为观察社会、研究问题、建立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心是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其中许多深邃的思想和

科学研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在学习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之后,明白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回顾往昔,六十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探索,其间,也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几经波澜。百年之交,千年之会的今天,终于迎来当今这个凭实力兴国强民的21世纪大发展时期,回首过去远至几百年近至几十年的悠悠历史,我们不难总结,20世纪乃至近代几个世纪从来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率先完成科技革命,把国家经济推向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繁荣的经济进而将国家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向更高层次。可以说,繁荣和成就来源于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又直接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国家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大了国家利益。对科学的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根源,科学研究进行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革新的速度和程度,无疑这会影响国家大局利益。 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科学研究能够产生新领域的发现,新发现势必会对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产生助推作用,韬光养晦的民族和国家都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当今,科学研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了科学研究。对于我国来说,迅速提升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018年论文开题报告学习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怎么写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论文开题报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怎么写 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那么开题报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怎么写?下面是风林网络为您带来的解答,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单元1 环境与资源 1、资源的特性与合理开发 1)b.关注本地区资源的特性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 1)a.知道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粉尘)) 2)a.知道水体污染与防治(富营养化、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3)a.知道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 3、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泊措施 1)a.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的措施(如水旱灾害、风灾、地震、虫灾、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 4、可持续发展 1)a.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意义 单元2 现代农业与基因工程 1、现代农业技术

1)a.知道生态农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 2、基因工程 1)a.列举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单元3 通信与交通 1、现代通信技术 1)b.关注现代通信技术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交通 1)b.关注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单元4 材料 1、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 1)a.举例说明传统材料(钢铁、铜、铝、水泥、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a.举例说明新型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单元5 空间技术 1、航天器技术 1)b.关注航天器技术(例如运载火箭、人选卫星、载人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 2、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污染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摘要: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问题一直只是分别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象而被研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学者都愈加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得到统一的理解。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非线性的互动关系,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与思考。 关键词: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社会发展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因此,自然科学则是指“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真理性认识,集中体现在恩格斯所称的“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的发现;二是剩余价值的发现。这两大发现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把社会发展问题置于理性的科学认识上,立足于事实思考,探索社会发展的各种实然问题;同时始终突出人的发展这个中心,回答对于主体来说社会发展的目的、尺度、价值选择等各种应然问题,从而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指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概括地说,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科学以空前的规模和巨大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智慧,科学知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高得极快,这是21世纪与上世纪的主要区别。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日益紧密和更加多样的联系。科学正在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进程迅速发展。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简要阐述笔者对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首先,技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系统知识,是人类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方法。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技能,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法宝。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扩散使其商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 科技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便现在对生产力功能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过程中。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旅游等诸方面都离不开科技,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到产品中。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消费品,并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早期人们只能驾马车出行购物.但后来有了汽车乘汽车.有了火车乘火车,有了飞机还可以空运,完全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现代科技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使得人们向着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 同样,社会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一方面,社会进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特别是对待科学的态度,从原始社会盲目的崇拜神灵,到近代社会人们对科学的探索,正是社会进步打开了科技的大门,引导更多的人关注科技,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变革着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从古代落后的天文台,到今天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正是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科研方式和手段的进步。 人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发展的模式是利用科学技术来认识与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再用这些物质资源来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出现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

当代大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往往要经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复归到实践等阶段,而各个阶段都有与各种具体内容的相对应的科学方法。所谓科学研究方法,即是指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横向性学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人们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的认识工具。 当代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担负着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与此形式相适应,大学教育理念面临一次重大的转型,即大学生科研意识的激发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为我们获取科学认识提供充分的规则和手段系统,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 本学期我们开了科学研究方法论这门课,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科学研究方法,对我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虽然书本内容不多,只是小小的一薄本,但对于以前一直学理科的我来说,理论性太强,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很多,刚开始觉得这门课很枯燥无味,学起来没有兴趣,随着老师循循善诱的讲授课程内容,还有自己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我渐渐提

起了兴趣,同时认识到研究方法在大学学习中的至关重要性。方法是前行的指路灯,导引着我们研究细节问题时哪些方面的不足问题需要处理,以此来减少甚至避免误差。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大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感受:大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很枯燥、乏味,很难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果能参与到实际的科研中,把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指明研究方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更为深刻。科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科研就是“催化剂”,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才能学以致用,将创新运用于实践中,科学在此过程中才得以逐渐发展。 科研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的事,提出问题,首先,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工作,反复的思考,做科学评估,最终提出一个科学课题;收集数据,重视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解释,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评价结果,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检验结果,交流和验证解释。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不知要耗费多少精力,很多时候我们会知难而退,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学术造假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学术造假的确令人失望,不仅仅是研究时间与资金被惊人地浪费了,与此同时,不论惩罚的结果如何,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及相关杂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实际上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在知识经济、信息数字化的社会中,在一个对各种价值观充满怀疑和嘲弄而又缺乏真正批判性建设性的时代里,在一个轻视民族历史文化,不屑人文教养的现实中,社会对于重塑人文精神的呼唤日益迫切和重要。科学与人文始终是人类进步的两面大旗,一架马车上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否则社会发展这辆马车就要出问题。现实中我们过于强调科学理性与技术能力,应试教育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人不应该是被技术与科技异化了的工具,特别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应更多增强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2、实践意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时代要求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反复陈述“死”的社会发展历史,而是为提高学生现实及未来的生命质量,发挥其价值的一种全新历史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教学开拓时,如何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新课标考试大纲,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近几年高考在命题时,加强对能力考查,注重史料分析,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对人文素养考察。这一变化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同时也为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的,越是重点高中其教育教学目标越是整齐划一,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常常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课堂应试教育开展得扎扎实实,课堂更多追求的依然是记忆与分数,配合以大量的练习,甚至有的学校校长也认为文科特别是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临时搞突击,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而不能回避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导目标是追求高考升学率,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