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59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计算机的定义、用途、特点、发展历史、分类,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常用外设的使用。
[课时安排]本章总教学课时为8节,其中理论课时6节,上机课时2节。
[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使用计算机设备进行实践训练。
[教学内容]1.1 计算机概述1.1.1 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且自动地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数字化电子设备,它能够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高效准确地处理信息。
1.1.2 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称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
计算机”是一种非冯·诺伊曼型计算机,其目标是使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使其能模拟甚至替代人的智能,具有人—机自然交流的能力。
1.1.3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1.1.4 计算机的特点1.记忆能力强2.运算速度快且精度高3.具有逻辑判断能力4.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各种操作1.1.5 计算机的分类电子计算机是一种通过电子线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其计算功能的机器,按照不同的原则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形式划分2.按计算机的大小、规模、性能划分3.按计算机使用范围来划分4.按计算机的字长位数来划分1.1.6 计算机的应用1. 科学计算2. 数据处理3.辅助技术CAI、CAD、CAM等。
4.自动控制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7.多媒体技术1.2 数制与编码1.2.1 计算机中的进位计数制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创造了多种表示数的方法,这些数的表示规则就称为数制。
为区分不同的数制本书约定对于任一R进制的数N记作:(N)R。
如:(1100)2表示二进制数1100,(567)8表示八进制数567,(ABCD)16表示十六进制数ABCD。
高一计算机第一章知识点高一计算机第一章知识点回顾与总结导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高中计算机课程中,第一章通常会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本文将回顾和总结高一计算机第一章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者能起到巩固和增强理解的作用。
一、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执行各种操作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数据来完成任务。
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如键盘和鼠标)、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控制硬件的操作,应用软件用于完成具体的任务。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算盘。
近代计算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电子管计算机,如ENIAC。
接着发展出了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微处理器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通常采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
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它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CU)和寄存器。
ALU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CU负责控制计算机指令的执行,寄存器用于暂存数据和指令。
(二)内存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内存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是计算机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其容量通常较小但读写速度非常快。
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
(三)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负责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结果显示或输出给用户,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四)总线总线是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通道。
主要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四、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是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诞生于 1946年 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特点: 5000次加减法 / 秒、占地 170平方米、重 30吨、电子管 18800、继电器 1500、耗资 40万美元。
2、 1946年 6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 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原理,其设计思想有以下3点:⑴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⑵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⑶将指令和数据都存储起来,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即“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
(二)发展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而划分为四代。
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时代(出现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科学计算、军事研究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时代(出现系统软件、高级语言,数据处理、事物处理提出操作系统,磁芯作为主存)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主存采用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采用半导体、第四代1971年至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算机网络)(三)计算机分类1、按计算机工作原理分类: 数字式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2、按计算机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3、按计算机性能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巨型机:①运算速度在亿次以上的计算机,由多个CPU组成。
②应用领域:高科技领域。
如:航天航空、天气预报、医药等尖端科学研空和战略武器研制中的复杂计算机。
小巨型机:①允许相当多的用户同时使用,也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大的存储容量,价格相对于巨型机便宜。
②应用领域:同巨型机大型机:①一般用作网络服务器,可连几百到上千个终端。
②应用领域:大型商业、银行、科研、高校的计算中心。
小型机:①运算速度在几百万次左右,一般用作主机,可连几十个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