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的超声的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20
胆道蛔虫的超声诊断
胆道蛔虫送肠道内的蛔虫经过vater壶腹钻入胆道系统引起的疾病,蛔虫多位于总胆管内,也可进入胆囊或肝内胆管。
虫体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阻塞导致胆管扩张和继发细菌感染。
超声表现
1.肝外胆管,特别为胆总管扩张明显,这是胆道蛔虫病的明显声像特征。
2.扩张的胆管内有数毫米宽的“双线”状长条形的平行强回声带,又称通心粉征,形态自然,边缘光滑,前端圆钝,光带中间可见暗区,是蛔虫的假体腔。
3.超声探测到虫体在胆管内移动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异性表现。
4.肝内胆道蛔虫,可见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可见平行条状强回声带,活虫可见蠕动。
5.胆囊内蛔虫,可见弯曲状条状平行强回声带。
6。
蛔虫死亡裂解成断不易观察。
典型的胆道蛔虫症
胆总管内蛔虫
胆管内蛔虫
胆管蛔虫伴胆管扩张
胆囊与胆总管内蛔虫
病例分享
病史:中上腹“钻顶样”疼痛六小时,恶心、呕吐、血淀粉酶、
尿淀粉酶显著升高、WBC显著升高。
病例分享
患者女,38岁,右上腹痛半天,剧痛难忍,呈阵发性。
B超示:肝内胆管、胆总管上段扩张,肝内Ⅱ级胆管内径约0.7-0.8cm,胆总管上段内径1.0cm,于右肝管及其分枝、胆总管上段内见多条条索状稍高回声结构,直径约0.5cm,偶见其蠕动。
肠腔内亦探及多条“空心面征。
”
图片来源:中国超声医师网论坛版权声明:本文为公益性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广大粉丝投稿,所转载文章均已标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胆系蛔虫症超声诊断与分析目的探讨胆系蛔虫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2例病例,动态观察蛔虫存活时的蠕动状态以及蛔虫死亡裂解后声像图变化。
结果年龄组~16岁占320例,居住山区农村患病率居首位,胆系蛔虫声像图呈“双线征”和“乱麻绳”样特征。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系蛔虫的首选方法,检查时必须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并随访观察,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标签:超声;胆系蛔虫Ultrasound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gallbladder ascariasis SHEN Wei-xing, GUO Xi-kai, MA Hai-bo. People s Hospital of Pingshun County, Changzhi 0474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properties of gallbladder ascariasis sonography.Methods Five hundred and two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ascariasis who had accetped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 since 1988 were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wriggle status of living ascariases and status when they had been dead and broken.Results There were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belonging the age group from 8 to 16.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getting ascariasis for people living in mountainous country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others, and there existed“double-line” and “disordered flaxed-rope” properities in thecorresponding sonography.Conclusion Ultrasound sonograph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gallbladder ascariasis, and the patients should be detected timely, carefully and correctly to avoide making the wrong diagnosis.【Key words】Sonography; Gallbladder ascariasis胆系蛔虫为急腹症之一,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
胆道蛔虫症【别名】胆道蛔虫病【概述】胆道蛔虫症(ascariasis of biliary tract)是寄生于肠道的蛔虫逆行进入胆道而引发的疾病,在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多见,发病率占胆道疾病的8%~12%。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患者有典型的蛔虫引起的胆绞痛症状,有肠道蛔虫史,高度怀疑胆道蛔虫,经B超或ERCP、MRCP检查可确立诊断。
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痛,向右肩背部放散,出大汗,可突然缓解,此时患者无任何症状。
症状可反复发作。
并发胆管炎症时,则表现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的三联征,蛔虫死于胆道后则裂解分段,蛔虫体成为结石的核心,形成胆管结石,而表现胆系结石的症状。
2.体征蛔虫初进入胆道时,表现右上腹深压痛,并发胆系感染时,有皮肤、巩膜黄染,体温升高,墨菲征阳性,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嗜酸细胞升高,并发细菌感染的病例,中性粒细胞升高。
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于胆管或胆囊内可见双管征象,活虫可见其蠕动。
2.逆行胰胆管造影可于乳头处见到下段虫体,于胆管或胆囊内存在条索状边缘光滑的负影,虫体死后可见条状结石。
3.磁共振胆管成像与ERCP表现一致。
【治疗概述】药物治疗确诊为胆道蛔虫后,可用山莨菪碱、阿托口、度冷丁、吗啡等止痛药;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补充水、电解质,纠正患者因呕吐导致的水电解质失衡;促进胆道排虫,如口服50%硫酸镁30ml,3~4/d,同时使用肠道内驱虫药物。
手术治疗对驱虫、取虫无效的患者或并发严重胆道感染、胆囊化脓性炎症、肝脓肿,胆囊、胆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者,可行手术治疗。
治疗技术内镜下取蛔虫在十二指肠镜下,将取石网篮插入胆管,套取蛔虫,简便易行;对并发胆道感染的患者,可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放置鼻胆引流管,但此法对胆囊内蛔虫效果不佳。
胆道蛔虫症的超声诊断与分析目的对胆道蛔虫症的超声表现进行探讨,分析其准确性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0例胆道蛔虫症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观察超声影像学特征。
结果20例胆道蛔虫,胆总管内9例,胆囊内5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
2例最终证实仅有胆道结石而无胆道蛔虫。
胆管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性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
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
结论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症简便、快速、经济、实用,使诊断更准确,治疗目标更明确,并及时发现有无并发症,对临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标签:胆道蛔虫;超声表现;误诊、漏诊治疗胆道蛔虫症是由于寄生在人体中下段小肠内的蛔虫,当其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胃肠道功能紊乱、饥饿、发热、妊娠、驱虫不当等,蛔虫可上窜至十二指肠而进入胆道所致,并引起胆道阻塞和继发感染。
多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绞痛,阵发性,常伴恶心呕吐,甚至吐出蛔虫,病程长时可出现发热、黄疸。
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进入胆道内的蛔虫,及时发现胆道蛔虫引发的并发症,降低胆道感染引发急腹症的发病率。
本文对不同部位胆道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再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经超声诊断的胆道蛔虫症病例共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5~76岁。
发病距超声检查的时间4h~15d左右,多数病例都有典型的上腹部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疼痛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病程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有5例分别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4年、9年。
1例2个月前曾因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胆囊结石而行手术治疗。
1例3年前曾因胆总管内蛔虫而行胆总管切开取虫术,1年前又因胆总管内蛔虫而行非手术治疗成功,此次亦行非手术治疗成功。
18例小儿胆道蛔虫症的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胆道蛔虫症中的声像学特点,提高临床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18例患有胆道蛔虫症的儿童作为讨论对象,18例患者均患有小儿胆道蛔虫症,医疗人员采用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相对的检查,同时对超声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结果18例患儿虽然均患有小儿胆道蛔虫症,但是蛔虫位置有所不同。
其中,蛔虫位于肝内胆管仅1例;蛔虫位于胆囊有2例;蛔虫位于胆总管患儿较多,共有11例;蛔虫位于胆总管至肝内胆管有4例。
另外,患有胆囊炎和胆管炎的患者也有4例,经过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双现状强回声。
结论18例小儿胆道蛔虫症的患儿,经过多普勒超声诊断后,患病情况可以清晰查看,并且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
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确诊率高、无痛等特点,符合诊断儿童患者的需要,未来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标签:胆道蛔虫症;儿童;超声诊断蛔虫是儿童身体当中常见的寄生虫,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低,并且农村儿童的卫生条件较差,因此患有胆道蛔虫症的概率在很多地区都比较高。
从胆道蛔虫症本身来说,主要是因为蛔虫钻入胆道导致胆道蛔虫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部分患者由于突发,在上腹部会突发疼痛。
根据患儿体质的不同,部分患儿表现出阵发性的特点。
多数患儿在患有胆道蛔虫症的时候,持续一段时间的疼痛后可自行缓解,在间隙期的时候,甚至完全不痛。
临床上的胆道蛔虫症并不容易诊断,多普勒超声诊断是常见的诊断方法之一。
本文根据18例患有小儿胆道蛔虫症患儿的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研究,总结了胆道蛔虫症的超声影像学的特征,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18例患有胆道蛔虫症的儿童作为讨论对象[1],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8±0.9)岁。
蛔虫病(Ascariasis)的超声诊断痛苦的记忆笔者来自山区,1980年分责任制那时我六岁,每天都是田里地里山里,能生吃的东西基本上擦一擦就吃,洗手那是不可能的。
俺小时候受尽蛔虫的煎熬,两兄弟睡一床,磨牙的互相干扰睡不着;那种腹痛腹胀偶尔平静偶尔翻江倒海,半夜惊醒捧腹煎熬是小事;出现钻顶样的绞痛时,你会感觉肚子里的某个地方要崩裂了。
妈妈看到我和弟弟呕吐是蛔虫、大便也是蛔虫(不要觉得恶心,医学生要真实),就去卫生院带回了一种神药:宝塔糖,吃了不久就好了!后来学校也开始教育我们:1,吃东西前要洗手;2,大便后要洗手;3,尽量吃熟食。
笔者2002年见过一6岁女孩,几乎每一根胆管都挤满了蛔虫的病例,还有蛔虫导致的肠梗阻,最后很快死于胆道梗阻和感染。
现在回想我也是幸运的,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神药-宝塔糖蛔虫是人体肠道中寄生的体型最大的寄生虫,长约15-35cm,宽直径约2-6mm。
蛔虫病(Ascariasis)已很少见,但是在不发达地区仍是常见病,特别儿童肠道蛔虫症仍是最常见的儿童寄生虫病之一。
流行病学:土源性线虫(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和蛲虫病)一般多寄生于肠道,而且不需要中间宿主,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速度快,活动增强,不容易消灭。
在疾病流行区,用新鲜的人粪做肥料或者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
误食感染期的蛔虫卵是直接病因,蛔虫病的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各项调查显示:土源性线虫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感染率明显比经济落后地区低。
蛔虫感染在我国仍然广泛存在,但流行情况较21世纪初已呈现持续大幅下降态势。
我国既往寄生虫调查研究,蛔虫的感染率约5.00%。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2015年后的感染率相关数据。
人群对蛔虫普遍易感。
人群感染的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和低龄学童的感染尤为明显。
目前现状:部分农民居住地区的生活条件差、农民卫生意识不强;留守儿童较多卫生条件差,老人照顾孩子,致使老人和孩子相互交叉感染,导致儿童和老人感染率相对较高。
胆道蛔虫病的超声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及并发症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5例胆道蛔虫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内部回声、周围组织情况。
结果超声检查能判断蛔虫在胆道系统内的位置,诊断准确率高,并可检测其并发症。
结论超声诊断胆道蛔虫方法简便、准确,可动态观察,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对明确有无合并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胆道蛔虫并发症【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ccurac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biliary ascaria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Methods Examining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iliary ascariasis by Color Doppler diasonograph, observing the internal echoes of intra-extrahepatic bile duct、gallbladder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tissue. Result Ultrasonograph can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ascarids in the biliary system and could detect its complications. The dagnostic accuracy is high.Conclusion Ultrasonography is a simple 、accurate and dynamic method to check the biliary ascarasis and becomes a major method fordefinite diagnosis. Also, it has significantly diagnostic value for determin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complications【Key words】Ultrasonography,biliary duct ascarides,complications胆道蛔虫是肠道蛔虫窜入胆道而引发的常见急腹症,在我国农村尤为多见,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易出现并发症使病情加重,超声诊断本病简单而准确,不仅可以直观显示钻入胆道内的蛔虫,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胆道蛔虫症的超声诊断
张宗美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6)004
【摘要】胆道蛔虫症是肠蛔虫症的并发症。
本文就来院检查诊断的胆道蛔虫患者36例的超声及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244)
【作者】张宗美
【作者单位】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功能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胆道蛔虫症的超声诊断探讨 [J], 王文平
2.6例胆道蛔虫症超声诊断分析 [J], 黄艳丽;王怡
3.18例小儿胆道蛔虫症的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 [J], 陈慧敏
4.18例小儿胆道蛔虫症的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J], 买尔哈巴·吐尔洪;张盛
5.胆囊切除术后,胆道蛔虫症合并胆总管结石超声诊断一例报告 [J], 达朝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