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麻醉方法对会阴侧切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5.15 KB
- 文档页数:2
对用改良的方法缝合会阴伤口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改良方法缝合会阴伤口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就诊的50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改良方法缝合分娩后会阴伤口后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50例自然分娩产妇接受护理以后,会阴伤口愈合结果为甲级的产妇有49例,剩余1例产妇会阴部位裂伤达到Ⅲ度,实施电烤治疗后,伤口愈合结果为甲级。
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后,使用改良方法缝合会阴伤口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增强伤口的愈合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改良缝合方法;会阴伤口;优质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88-02在自然分娩中,若产妇分娩过程不顺利会借助会阴侧切术完成分娩,若胎儿分娩速度较快或者是胎位不正,很容易造成产妇会阴部位的裂伤。
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改良后的缝合方法,对会阴部位裂伤或者是产妇伤口缝合[1]。
而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其中,可以加快会阴伤口愈合速度,改善产妇预后。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对用改良的方法缝合会阴伤口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基础资料和方法1.1 基础资料选择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自然分娩产妇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所有产妇均自然分娩。
50例产妇年龄为23~29(25.75±2.73)岁,且都是初产妇。
1.2 方法50例产妇在自然分娩后,助产士会采用经改良方法缝合会阴伤口,并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对会阴伤口缝合前,助产士要向产妇讲解缝合会阴伤口的方式与要点等,对产妇疑问进行讲解,不断鼓励并安慰产妇,使其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提高其配合度[2]。
第二,助产士需针对产妇会阴部位实施局部麻醉处理,使用缝合线(二杠铃,三杠铃),在会阴伤口顶端,距离0.5的位置,使用二杠零线缝合。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探析一、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应用技术1. MER手术原理MER手术是在传统的会阴侧切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传统的会阴侧切术在切口位置和缝合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导致术后出血、感染和疼痛。
而MER手术则在切口位置、切口深度和缝合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良,使得手术效果更加理想。
(1)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讨论、麻醉方式选择、患者体位的调整等。
(2)切口定位:采用辅助器械(如指套或者针)将会阴分开,将切口位置准确地定位在阴道直肠部分离的后方。
(3)切口制备:在切口位置做出一个较小的切口,然后利用手术器械将切口与直肠相通,确保切口的深度和长度。
(4)缝合术:采用可吸收的缝线对切口进行精细的缝合,确保缝合牢固且不会对伤口周围的组织造成过多的损伤。
相比传统的会阴侧切术,MER手术在切口位置更加合理、切口深度更加准确、缝合方法更加细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1. 术后的疼痛管理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采用镇痛药物、热敷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2. 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换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护士要做好对患者伤口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生理功能恢复的指导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生理功能恢复的指导,包括排尿、排便的指导。
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
4. 心理护理产妇在经历分娩后,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护理。
护士要做好和产妇的沟通,关心和安慰她们,使其尽快从手术中恢复。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700例临床观察分析作者:侯纪湘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700例行会阴侧切缝合的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坐起哺乳天数、会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愈合均较好,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产科;护理[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a)-0050-02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之一,临床主要应用于初产妇、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术、足月臀位产、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口开全胎儿宫内窘迫需尽快结束分娩者、早产儿等[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广大妇女朋友从心理上、生活上和身体方面都受到加倍关注和爱护,在优生优育的前提下,对医院产科分娩技术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改变旧的方式,尽量避免痛苦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目标[2]。
2010年10月以来,该院产科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探索,对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进行改良,发现新的侧切缝合术与以往相比,具有缝线无膨胀性,无炎性反应,切口对合严密,有利于机体吸收,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易于切口愈合等优点,可使切口美观,提高坐式哺乳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新的理想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方法。
为了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现以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8月收治700例产妇为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700例在该院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平均年龄31岁,孕龄37~41周,阴道清洁度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改良式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皮外缝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