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各国财政收入排名
- 格式:docx
- 大小:44.96 KB
- 文档页数:11
各位代表:受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2022年全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13万元,剔除缓税缴库影响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
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402.2万元(详见附表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22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036.5万元,其中:城市基础设备配套985.4万元彩票公益金51.1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1036.5万元详见附表2)。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根据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22年我镇总财力来源为14070.7万元(含政府性基金),其中:基数内收入分成财力661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4782.2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1036.5万元、按非税收入实绩结算补助1634万元。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402.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36.5万元、上解支出1984万元。
通过调入财政专户资金13352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2022年主要工作2022年,镇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监督指导下,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努力克服疫情和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统筹收入组织、支出保障和风险防范,确保财政运行整体平稳有序,为实现兴仁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聚焦财源建设,财政收入稳步向好今年以来,受疫情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低迷的影响,财政收入明显趋紧。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不断强化财税共治体制机制,加强收入分析研判,深度挖掘潜在税源,全力延长征管链条。
一是深入调研。
围绕〃稳增长促发展〃主题,开展"百人百户百企〃专项调研,下沉企业一线,深入了解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科学分析税收的增减原因,积极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
我国近几年财政收入规模变化及原因财政收入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保证,其规模和组成结构反应了财政政策的导向。
财政收入也一直是社会大众相当关注的一项统计数据。
在漫长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比例不断调整,数量快速增长,其占GDP的比例也不断变化,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持续波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在不断改变。
财政收入的改变直接反应了财政政策对平衡贫富差距,调节经济运行,强化政府效力的影响,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近年我国财政收入总体情况(一)近年财政收入规模、增速对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中央财政收入稳固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仍需扩大分析:从财政收入自身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总量连年增长,尤其是自2003年突破2万亿关口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
2004—2006年,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681。
22 、5252。
82 、7110。
91万元,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
25亿元。
与GDP的增长对比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大增长,2007年GDP达到24。
66万亿元,比1978年的3645。
2亿元增长了66。
7倍,比2002年增长65.5%.近五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6%,而名义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
09%,实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
69%,相比之下,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31。
06%下降到1996年的10。
41%,1997年这种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扭转,并在近10年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10。
95%上升到2007年的20.8%,年均上升约1个百分点,尤其是2007年该比率比2006年上升了2。
4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加速的势头.从增量对比来看,财政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近五年逐年升高,其中2006、2007两年显著上升。
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仍然偏低。
世界最富的国家排名GDP或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该国财富的指标,来源包括出口收入、收入、消费以及该国在一年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下面给大家分享世界最富的国家排名,欢迎阅读!世界最富的国家排名NO.10:加拿大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公民拥有世界上最高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的人均GDP为51990美元。
NO.9:美国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公民享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以及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美国的人均GDP为53101美元。
NO.8:新加坡加坡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完善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福利使,生活在新加坡公民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新加坡的人均GDP为54776美元。
NO.7:瑞典瑞典实行高度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
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社会福利的国家之一,瑞典人民的生活质量较高,人均GDP为57909美元。
NO.6:丹麦丹麦为北欧发达国家,拥有两个自治领地,一个是法罗群岛,另外一个是格陵兰岛。
丹麦贫富差距极小,国民拥有极高的素质和生活水平,腐败极少。
丹麦的人均GDP为59191美元。
NO.5:澳大利亚大利亚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全国多个城市曾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其第二大城市墨尔本曾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系统,人均GDP为64863美元。
NO.4:瑞士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瑞士人民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
瑞士人均GDP为81324美元。
NO.3:卡塔尔卡塔尔因石油储量的发现,完全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经济。
第1篇一、引言加拿大作为世界七大经济体之一,其财务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加拿大最新的财务情况报告进行分析,从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多个角度,全面评估加拿大的财务状况。
二、宏观经济分析1. 经济增长近年来,加拿大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2022年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3%,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资源出口:加拿大是全球重要的资源出口国,石油、天然气、金属等资源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费需求:加拿大消费市场稳定,居民收入增长,消费需求保持旺盛。
(3)投资增长:加拿大政府和企业投资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 通货膨胀2022年,加拿大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紧张。
然而,加拿大央行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通过加息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
3. 就业市场加拿大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2年,加拿大失业率为5.3%,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经济增长和政府就业政策。
三、财政政策分析1. 财政赤字近年来,加拿大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2022年,加拿大政府财政赤字约为1800亿加元,占GDP的5.2%。
政府财政赤字扩大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和政府采取的财政刺激措施。
2. 财政政策调整为控制财政赤字,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调整措施:(1)削减政府支出:政府削减了部分非必要支出,如旅游、文化和体育等领域的预算。
(2)提高税收:政府提高了一些税收,如消费税和公司税。
(3)结构性改革:政府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货币政策分析1. 利率政策加拿大央行在2022年连续加息,以应对通货膨胀。
目前,加拿大基准利率已从2020年的0.25%上升至3.75%。
加息政策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江苏省各地级市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排名表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全省共辖13个地级市,分别是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和宿迁。
这些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各有特点,本文将根据最新的数据,对这13个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排名。
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江苏省的GDP排名前五位的地级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和常州。
其中,苏州以GDP总量3万亿元位居第一,无锡以GDP总量2万亿元位居第二,南京以GDP总量1万亿元位居第三。
在财政收入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地级市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
其中,苏州的财政收入最高,达到了2000亿元以上,南京和无锡的财政收入也都在1500亿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地级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南通。
其中,苏州的固定资产投资最高,达到了3000亿元以上,无锡和常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在2000亿元以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而苏北地区(淮安、宿迁)的经济实力则相对较弱。
因此,为了促进江苏省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对于苏北地区的投资力度,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各地区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产业,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中国的广东省,各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各有千秋。
本文将对这些城市的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详细的排名和分析,以揭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全貌。
GDP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数据。
以下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GDP排名:财政收入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以下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财政收入排名: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以下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排名:总结:通过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排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市、广州市和佛山市在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上居于前列。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2022年,面对繁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辛繁重的国内进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进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布局调整展现积极变化,进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进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世人口 1687万人,出世率为12.37%‰%;死亡人口 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全国人户分开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滚动人口[3]为2.53亿人。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其次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其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1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人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人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人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8]下降0.2%。
世界最有钱的国家排名环球财经杂志报导,下面要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以各国每人平均GDP来排名,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国家人口,以下的钱都是每人平均GDP来计算,真正的GDP应该也要考量到当地的物价跟生活品质。
意思就是说,虽然某个国家的薪资低,但物价相对也低的话,那GDP却会比一个薪水高,但物价又更高的国家还要高。
像是很多国家薪资高,不过一个月下来要存钱不太可能例如美国、日本等。
第1名–卡塔尔 129726美金,主要工业是石油的开采和净化。
第2名–卢森堡 101936美金,是令人尊敬的欧盟成员和管理国际财经的典范,拥有令很多大国都羡慕的福利水平。
第3名–新加坡 87082美金,东南亚明珠,主要工业部门是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
第4名–汶莱 79710美金,是个以原油和天然气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占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50%。
第5名–科威特 71263美金,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940亿桶,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因此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科威特的气候不利于农业,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
该国开始发展多种经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第6名–爱尔兰 69374美金,主要工业部门是食品工业、纺织业和冶金工业。
第7名–挪威 69296美金,国有的主要经济部门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
第8名–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67696美金,土地主要为低平的沙漠平原,哈杰尔山余脉沿着东部的穆桑代姆半岛伸入境内。
三个天然深水港位于阿曼湾东部海岸。
石油蕴藏量占世界总量的10%。
天然气储藏量占世界总量的5%,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是该国的主要工业。
其他主要经济活动为渔业、放养家畜和生产海枣。
第9名–圣马力诺 64443美金,圣马力诺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邮票是其经济的支柱,圣马力诺的邮票仅在国内有效,绝大部分出售给了集邮爱好者,形成其收入的来源。
圣马力诺的工商业主要有银行业、电子制造业和陶瓷制造业,而农产品则是葡萄酒和奶酪。
2022各国财政收入排名摘要:财政透明度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透明度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基于此,提高政府财政活动的透明度和效率,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财政透明度;财政信息:制度财政透明度是民主社会中公众知情权和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透明度主要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公共部门账户、财政筹划和预算信息的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政府管理法制化的加强,社会公众对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支出的用途、结构及其效果等更加关注。
提高财政透明度,对于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降低政府代理成本,以及减少腐败,建立高效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必须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财政。
财政透明度是良好财政管理的一个方面,但财政透明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手段。
财政透明度由此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和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也把它视为宏观经济稳定、政府良治和财政公平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担心任何国家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都会迅速对世界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为此,IMF和OECD都制定了财政透明度的最佳准则,作为指导各国财政透明度实践的指南。
一、财政透明度的理论分析初始的财政透明度的定义是由GeorgeKopit和JonD.Craig(1998)给出的: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关于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的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可靠的、详细的、及时的、容易理解并且可以进行比较的,便于选民和金融市场准确地估计政府的财政地位、政府活动的真实成本及收益。
这一定义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编制的《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所采纳。
(一)财政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政府的各项财政统计数据、财政分析预测报告等,都是社会成员能够免费获得的公共信息商品。
在使用上,财政信息的获得并不是排他的,而是可以相互兼容的,也就是说,财政信息产品能够被无限多次地划分,但无论划分多少次,被划分的财政信息产品的内容都不会因此而损耗。
财政信息产品数量和质量与财政信息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目的无关,这就构成了财政信息产品作为社会公共品的基础之一。
理性预期的一个结果是:如果价格能够无成本地显示市场参与者所需要的信息,那么,就没有市场参与者愿意投资信息系统。
这意味着将没有人愿意为生产信息而花费资源,因为投资信息系统的代理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用与不投资获得的效用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些代理人都能够通过观察价格体系而无成本地获得信息。
当没有其他人搜集某类信息时,这类信息就变得极有价值。
因此,如果你是惟一搜集这类信息的代理人,那么,该环境条件就对你产生获取这类信息的强烈刺激,从而改变市场的信息分布,这又刺激其他代理人收集同样信息。
信息收益不可分割的公共性再次构成财政信息作为公共品的基础。
(二)财政透明度的契约精神社会契约理论认为,国家作为政治实体是人们订立契约、让渡自己全部或部分权利而组成的。
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为受托人有义务履行公众所赋予的受托责任。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财政支出数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起已超过20%。
财政支出的扩大化一方面意味着政府受托责任的扩大,但同时也意味着政府运营存在更多低效率的隐患。
社会公众是公共财务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有权力监督政府使用公共财务资源的效率和效果。
但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政府是公共信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社会公众则处于信息弱势。
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会使社会公众产生强烈的监督政府行为和获得公共信息的动机。
因此,提高财政透明度、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是政府自愿履行社会契约、强化公共受托责任并实现当代政府存在合法性的有效途径。
(三)公共财政与财政透明度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是财政管理的公共化和民主化。
公共财政即是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的制度。
简言之,就是“集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
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宏观经济中财政持续性、良好治理和财政总体公正性的重要前提。
提高透明度可以为公共财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实现政府治理的根本。
公共财政又是透明财政、阳光财政,它需确保纳税人对各级财政活动具有充分的知情权,从而有效地约束并能引导各级财政部门自觉行使好人民赋予的财政管理职权,公共性和透明性共同构成一个协和体蕴涵在公共财政之中。
(四)信息对称与财政透明度委托一代理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代理问题(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根源。
如果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就要求代理人的行为应当透明。
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人有时为了掩盖其政策失误有着更强的隐匿信息的动力,而多数公民则无法使用“退出”的选择权。
提高透明度可以促使官员更加负责,履行好公共受托责任,使公众和立法机关更有效地监督和评价政府。
因此,财政透明度是委托人(公民)降低代理人(政府)代理成本的内在要求。
透明度是实现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的制度安排,它表明了具备一定质量的信息被各个主体共享的程度。
透明度的制度安排目标是信息的完全对称。
信息完全对称包括两个含义,即完全信息和完美信息。
其中完全信息含义是人们对参与博弈的各方每一个行为决策的结果、利益或损失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或者明确的预期;完美信息是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都能观察对方的行为决策。
因此,财政信息透明度就是政府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频率将财政信息向公众披露的程度。
二、我国财政透明度状况的现实考察财政透明度问题是透明度问题在公共领域中的延伸。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提高财政透明度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治理的要求,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为建设规范秩序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公共治理和政府财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公共财政透明度方面。
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政透明度、减少了“暗箱操作”现象,但是我国整体财政透明度仍然较低,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财政透明度的现状我国财政透明度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演进过程。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财政管理统收统支。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履行的是“国家分配功能”,财政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处于“黑箱”状态,社会公众对财政活动的信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参与其决策过程和行使监督职责。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随着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化改革和国家权力的下放,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转向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相应地,国家财政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渐进式改革。
作为推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强财政透明度的进程主要是始于上个世纪末期。
从1996年起,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每年都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1996年国家审计署提交的审计工作报告针对国家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进行了揭示,其中涉及公共建设项目质量、社会保障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挪用挤占、预算外“小金库”、公共支出及行政浪费、官僚和腐败等问题。
该报告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政府财政透明度问题。
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中央政府各部委从2000年起在政府整体预算之外单独报告其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提出了对于增进财政透明度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全面建设,财政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尤其是财政职能的重新界定,要求财政的收支结构及其管理模式透明化、规范化。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具体内容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支、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以及参照国际惯例改革政府活动的程序、规范政府行为等。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于2005年底开通。
2007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国家预算应是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内容。
2022年3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规定将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开《财政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政府信息的进一步公开。
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侧》规定了公民申请信息的权利,同时也规定,各级政府信息公开机构有提供信息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做法都从不同的侧面推进了我国财政透明度的进程,减少了“暗箱操作”现象,但是如果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门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制定的最低实施标准为考察标准,将我国放在全球视野中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我国财政的整体透明度较低,与最低实施标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
普华永道于2001年发布了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
该报告以35个国家(地区)为调查对象,从腐败、法律、财经政策、会计准则与实务、政府管制等五个方面对不透明指数进行评分和排序。
中国的“不透明指数”为87,被列为透明度最低的国家。
此外,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近期作了一个调研项目,对我国31个省级财政透明度进行评分和排序,凸显了我国财政透明度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选择2006年各省级财政的决算数据作为调查对象,重点考察政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三部分共计113项财政信息。
“按我国的预算科目和会计标准将信息不断分解,从各个部分、各个层面考察财政信息,以观察财政透明度。
”结果表明在113项调查信息中,公众能够获得的信息平均不足25项,不到所调查信息的四分之一。
该项研究只是考查财政信息的可获得性,没有涉及信息的规范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也就是说,即使是按照最起码的标准来衡量,我国财政透明度也是非常低的。
(二)我国财政透明度存在的问题如前所述,我国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在有所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总体上看,财政透明度方面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责明确和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方面进展相对较快,而不足主要是在财政信息透明方面进展依然缓慢,还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政府信息公布的范围问题2 政府信息公布的时限问题我国预算年度采用的是历年制,而全国人代会是每年的3月份,这造成财政预算年度与人代会会期不一致。
各级政府预算经人代会审批通过后,实际下达到各预算单位的时间又进一步滞后,结果造成我国每个预算年度都有很长时间处于无预算状态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