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7.17 KB
- 文档页数:2
土壤农化分析常用指标测定方法土壤有机质测定、原理170〜180°C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K2Cr2O7-H2SO4溶液(过量)氧化土壤有机质,剩余的K2Cr2O7用FeSO4滴定,由消耗的K2Cr2O7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其反应式如下:K2Cr2O7与有机碳反应K2Cr2O7+8H2SO4+3C f2Cr2(SO4)3+3CO2+8H2O过量的K2Cr2O7与FeSO4的滴定反应K2Cr2O7+4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二、试剂1、0.4mol/L(+K2Cr2O7-浓H2SO4)标准溶液:称取经130C烘干的K2Cr2O7(AR)39.2245g溶于水中,加热溶解后加入1000mL浓H2SO4定容至2000mL。
2、0.2mol/LFeSO4溶液:称取FeSO4(AR)56g溶于水中,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L。
3、石英砂:粉末状。
三、实验步骤称取<0.25mm风干土0.5XXX〜1.0XXX g于干燥试管中。
加入少量水润湿样品,准确沿避缓慢加入10.0mLK2Cr2O7-H2SO4混合液,摇分散土样,加入小漏斗,放入铁丝笼中。
将铁丝笼放入已开启185〜190C油浴锅中(使温度在170〜180C)沸腾准确5分钟;取出稍冷,擦净试管外壁油污(同时做空白实验);冷却后把溶液全部转移到200~250mL三角瓶中(最后体积控制在60~70mL),加入指示剂3滴,用已知浓度的FeSO4滴定。
四、结果计算,3.0,10-3,1.1,1.724式中:V0——滴定空白所用的FeSO4溶液的体积(mL);V——滴定样品所用的FeSO4溶液的体积(mL);c——0.2mol/LFeSO4溶液准确浓度;3.0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10-3——将mL换算为L;1.1——氧化校正系数;1.724——土壤有机碳换算成土壤有机质的平均换算系数。
土壤理化性质实验方法总结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等,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
在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实验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测试和分析。
一、土壤粒径分析实验方法1.混合土壤与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分级筛网中;2.将分级筛网的粗细筛子按顺序从上到下放置,将混合土壤悬浮液倒入最上面的筛子中;3.用水冲洗分级筛网,清洗土壤颗粒后,将每个筛网上的土壤颗粒干燥并称重;4.根据每个筛网上土壤颗粒的重量,计算出不同粒径的百分比。
二、土壤质地分析实验方法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容器中;2.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静置片刻;3.利用实验室设备或称量仪器,测量容器中土壤和水的总重量;4.将容器放入烘箱中,干燥样品至恒重;5.再次测量容器中土壤和水的总重量;6.根据土壤和水的重量差,计算出土壤颗粒的质量百分比;7.根据质量百分比,判断土壤质地。
三、土壤水分含量分析实验方法1.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至恒重;2.称量干燥后的土壤质量;3.将干燥后的土壤样品放入预先称好的量筒中;4.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酒精,使土壤颗粒充分与酒精接触;5.迅速取样量,用天平称量;6.根据差值计算出土壤的水分含量。
四、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实验方法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先进行干燥至恒重;2.将干燥后的土壤样品研磨成细粉,过筛筛去大颗粒;3.取一定质量的细粉状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4.加入浓硫酸,充分混合后在水浴上加热,加热时间视土壤样品特性而定;5.冷却后,加入稀盐酸,使混合溶液中的硫酸被中和掉;6.用水稀释,将土壤中的有机质进行湿法氧化;7.过滤出有机质含量溶液,用测定仪器进行分析计算。
五、土壤酸碱度分析实验方法1.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加入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2.将土壤和水的混合溶液静置,使其沉淀;3.取出上清液,用PH计或酸碱滴定法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pH和EC的测定一、介绍土壤pH和EC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pH和EC的概念、测定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二、土壤pH的概念和意义2.1 概念土壤pH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用于表示土壤酸碱程度的指标。
pH值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范围从0到14,数值越小表示土壤越酸,数值越大表示土壤越碱性,7表示中性土壤。
2.2 意义土壤pH对土壤中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有效性等有重要影响。
不同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不同,合理调节土壤pH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三、土壤pH的测定方法3.1 酸碱度试纸法酸碱度试纸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土壤pH测定方法。
将土壤样品与试纸接触,根据试纸颜色变化来判断土壤pH值的范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只能得到大致的pH值范围,不够准确。
3.2 pH计测定法pH计测定法是一种精确测定土壤pH的方法。
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用pH电极测定土壤溶液的pH值。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仪器,操作稍微复杂,但结果更准确。
四、土壤EC的概念和意义4.1 概念土壤EC(电导率)是指土壤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用于表示土壤中溶解物质的含量和离子活动性。
EC值越高,表示土壤中溶解物质越多,离子活动性越强。
4.2 意义土壤EC反映土壤中盐分含量和水分状况,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高EC值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五、土壤EC的测定方法5.1 电导率计测定法电导率计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EC测定方法。
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用电导率计测定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值。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5.2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便的土壤EC测定方法。
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加入试剂,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土壤EC值的范围。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相对准确度较低。
六、土壤pH和EC的关系土壤pH和EC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土壤pH的变化会影响土壤中离子的活动性,进而影响土壤EC值。
1、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
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
测定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K 2Cr 2O 7-H 2SO 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 2O -27等被还原成Cr +3,剩余的重铬酸钾(K 2Cr 2O 7)用硫酸亚铁(FeSO 4)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
其反应式为: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2K 2Cr 2O 7+3C+8H 2SO 4=2K 2SO 4+2Cr 2(SO 4)3+3CO 2↑+8H 2O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K 2Cr 2O 7+6FeSO 4+7H 2SO 4=K 2SO 4+Cr 2(SO 4)3+3Fe 2(SO 4)3+7H 2O测定步骤: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子(<0.25mm)的土壤样品0.1—0.5g(精确到0.0001g)(0.3000),用长条腊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缓缓准确加入0.136mol/L 重铬酸钾—硫酸(K 2Cr 2O 7-H 2SO 4)溶液10ml ,(在加入约3ml 时,摇动试管,以使土壤分散),然后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
2.预先将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试管放入铁丝笼中,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待试管中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小心仔细地全部洗入250ml 的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70ml,保持其中硫酸浓度为1—1.5mol/l,此时溶液的颜色应为橙黄色或淡黄色。
土壤测定理化性质方法土壤是地壳表层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而土壤的理化性质则是衡量土壤质量和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介绍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一、土壤理化性质的分类土壤的理化性质一般分为两大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和粒度分布、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特性等指标。
化学性质包括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
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一)土壤颗粒组成和粒度分布的测定1.偏石法:通过目视观察、手感摸测等方法对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初步判断;2.比重瓶法:通过测定土壤颗粒的全重、沉重和浮重,计算得到土壤颗粒的比重;3.筛分法: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再根据不同粒径颗粒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得到土壤粒度分布。
(二)土壤密度的测定1.堆积法:通过将一定重量的湿土倒入密度筒中,再测定湿土所占据的体积,从而计算得到土壤的容重;2.干贮法:将取样的土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进行质量和体积的测定,从而计算得到土壤的干密度和湿密度。
(三)土壤孔隙度的测定1.全渗滤法:将土壤湿浸到一定高度,计算湿浸后土壤所占据的总体积和固体体积,从而计算得到土壤的孔隙度和容重;2.壤管大气压法:通过壤管将土壤水分压排出来,以测定壤管底部的水压大小,从而计算得到土壤的持水能力和渗透性。
(四)土壤水分特性的测定1.原位含水量法:将试样埋入土壤中,埋置一定时间后拔出,测定土壤含水量;2.烘干法:将取样土壤进行干燥处理后测定质量,通过计算干质量与湿质量之间的差值来确定土壤含水量。
(五)土壤pH值的测定1.精密pH计法:使用精密pH计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2.指示剂试剂法:使用指示剂溶液与土壤浸出液混合,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土壤pH值。
(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1.加热失量法:将土壤样品进行高温加热,通过测量失去的质量来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2.氧化亚铁法:将土壤样品与氧化亚铁混合,通过水解反应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土壤实验测定方法一、土壤基本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质地的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比法测定法、颗粒比法测定法、手感法等。
2.土壤容重的测定:通过采用样品田间容重法、样品理论容重法、样品饱和容重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3.土壤孔隙度的测定:包括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测定,可通过实验测试样品的重量、容重和含水率等参数进行计算。
4.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重量法测定、体积法测定以及烘干法等方法进行。
其中,烘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化学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pH值的测定:可通过玻璃电极法、玻纤电极法、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碱液滴定法、热酸浸提法、溶液色谱法等方法对有机质进行测定。
3.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测定:可通过石蜡片法、玻璃片法、双波长比色法、摄谱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三、土壤物理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持水性的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沙、砂土和黏土的水分保持量测定、田间试验法测定等。
2.土壤持肥性的测定:可通过沉降率法、沉淀法、筛选法等方法测定土壤的持肥性。
3.土壤渗透性的测定:可通过试验室渗透仪法、试验室浸润法、热扩散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四、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涂片法、白化法等。
2.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可通过尿素酶活性测定法、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法、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法等方法进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实验测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土壤实验测定方法,例如土壤膨胀性的测定、土壤沉降性的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等。
这些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对土壤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从而为土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林业、环境保护以及土壤改良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2.1采样方法在选择好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先挖一个 1.0m×1.5m的长方形土坑,然后用环刀(100cm3 50。
46mm×50mm)取土法分10cm、20cm、30cm-40cm三层取土.2.2 土壤样品制备:森林土壤的制备:风干、研磨、过筛、混合分样、储存。
1)风干:从实验林地采回的土壤样品,应及时进行风干,以免发霉而引起性质的改变,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弄成碎块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经常加以翻动,加速其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暴晒,风干后的土样再进行研磨过筛、混合分样处理。
2)研磨过筛:土壤微生物、含水量等测定项目必须用湿土立即进行测定,用湿土测定的最大优点是反映了土壤在自然状态时的有关理化性状,具有照相般的真实性.在进行土壤物理分析时,样品处理的方法是取风干土样100—200g,挑去没有分解的有机物及石块,用研钵研磨,通过2mm孔隙筛的土样作为物理分析用。
在进行土壤化学分析时,样品制备的方法是取风干土样品一份,仔细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体和侵入体.研磨,使全部通过2mm筛,这种土样可供土壤表面物质测定项目。
3)混合分样:研磨过筛后将样品混匀。
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数量太多,则要进行混合、分样。
样品的混合可以用来回转动的方法进行,并用土壤分样器或四分法将混合的土壤进行分样,将多余的土壤弃去,一般有1kg的土壤样品即够化学、物理分析之用.4)贮存: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璃塞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日期和采样者等项目.2。
3物理性质 2.3。
1测定指标:土壤水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
2。
3.2实验仪器及试剂:环刀 铝盒 自封袋50个 标签纸 记号笔 削土小刀 小铁铲 托盘天平 烘箱 凡士林2。
3.3 实验步骤:准备工作:用凡士林在环刀内壁薄薄的涂抹一层,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铝盒,将铝盒逐个编号并称量记录铝盒的重量(准确到0。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一、引言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地检测和评估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了解森林土壤质量、制定合理的土壤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森林土壤常见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二、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相对含量比例。
常见的土壤质地检测方法包括“悬浮液法”、“手感法”和“分析法”等。
1. 悬浮液法悬浮液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土壤中颗粒的相对含量比例来推断土壤质地的方法。
首先,从土壤样品中取一定质量的土壤,将其加入到瓶中并加入足够的水进行搅拌。
然后将悬浮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根据下沉速度和颗粒的尺寸来判断土壤的质地。
2. 手感法手感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土壤质地检测方法。
通过捏取一小块湿土,并观察其压成饼状的程度和颗粒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壤质地的比例。
3. 分析法分析法则是通过实验室中的精确分析仪器来测定土壤质地。
常用的仪器包括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等,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颗粒的直径大小来准确判断土壤质地。
三、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有直接影响。
常见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包括pH测定法、指示剂法和电导法。
1. pH测定法pH测定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氢离子(H+)的浓度来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可以使用玻璃电极或者导电性pH仪器进行测定。
2. 指示剂法指示剂法是一种简单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
通过添加某种指示剂,观察土壤溶液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土壤的酸碱度。
3. 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基于土壤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测定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土壤的酸碱度。
通过测定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间接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四、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估森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全氮测定、有效磷测定和速效钾测定等。
1.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色度测定法、湿燃法或热解法进行测定。
土壤钾素的测定(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 1、试剂
1mol/l醋酸铵溶液,称取77.08醋酸铵溶于近1升水中,用冰乙酸或氨水调节至ph7.0,用水定容至1升
钾标准液,称取0.1907克氯化钾溶于试剂1溶液中,完全溶解后用1mol/kg醋酸铵溶液定容至1升,即为100mg/kg k的醋酸铵溶液。
用时分别吸取0、2、5、10、20、40ml放入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醋酸铵定容
2、实验步骤
称取风干土(1mm)5克于三角瓶中,加入试剂1溶液50ml,将瓶口封好;
在20—25°下震荡30min,用纸过滤,在火焰光度计上进行测定
3、结果计算
土壤速效钾(K)mg/kg=(待测夜mg/kg*加入浸体液毫升数)/样品重
公式中:待测夜mg/kg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钾的mg/kg数
土壤中速效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1、试剂
1.8mol/l氢氧化钠,36克氢氧化钠定容至500;
2%硼酸,4克融入200水中
氮混合指示剂,0.099克溴甲酚绿+0.066克甲基红,用乙醇稀释至100ml
凡士林
0.01mol/l盐酸,取0.9ml盐酸定容至1升,即为0.1mol/l,再取100ml 0.1mol/l盐酸定容至1升,即为0.01mol/l盐酸。
土壤学家的100个土壤测试方法土壤,作为生命的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加剧,土壤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能够对土壤进行科学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从事土壤研究的土壤学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土壤测试方法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100个常用的土壤测试方法。
一、土壤理化性质的测试方法1. 粘土矿物分析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或显微镜对土壤中的粘土矿物进行分析,以推断土壤的物理、化学和性质。
2. 土壤水分测定法:采用重量计法或滤纸试吸法测定土壤的干湿状态,以评估土壤的含水量。
3. 土壤容重测定法:利用容重试验器测定土壤的容重,以评估土壤的质地和密实度。
4.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法:采用加热酸化法或燃烧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5. 土壤pH测试法:通过pH试纸、pH计等工具测定土壤的酸碱度,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化学性质。
6. 土壤电导率测定法:利用电导仪等工具测定土壤的电导率,作为评估土壤盐碱度的重要指标。
7. 土壤粘粒含量测定法:利用湿筛法、液限试验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粘粒含量,以评估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8. 土壤饱和状况测定法:采用气压浸泡法、蒸汽浸泡法等方法测定土壤的饱和状况,以评估土壤的水力学特性。
9. 土壤孔隙度测定法:利用质量法、容重法等方法测定土壤的孔隙度,以评估土壤的渗透性和通气性。
二、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学特性的测试方法10. 土壤微生物孔板数法:利用孔板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分布,以评估土壤的生物量和多样性。
11. 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法:利用蔗糖降解法、ATP酶法等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大小,以评估土壤的养分循环和生命活力。
12. 土壤酶活性测定法:利用过氧化氢酶法、联苯胺酶法等方法测定土壤中酶活性的大小,以评估土壤的生物化循环和正常性。
13. 土壤呼吸速率测定法:利用CO2通量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测定土壤的呼吸速率,以评估土壤的微生物代谢和活力。
实验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决定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土壤特性的关键。
因此,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土壤质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从田间采集来的土壤样品不可直接进行化学分析,需经过筛或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分析。
因此,在风干过筛处理中保持最小的误差是同样的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技能和合理处理样品的技能。
1.1土壤样品的采集1.1.1耕层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1)确定采样单元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后,将采样区划分为数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图类型,肥力状况和地形等因素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确定采样点数及采样点位置采样点数的确定,取决于采样区域的大小、地块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一般以5-20个为宜。
采样点位置的确定要遵循随机布点的原则,常采用“S”型布点方式,该方式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造成的误差。
但在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形布点方式。
为从总体上控制采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在堆过肥的地方和田埂,沟边以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3)各采样点土样的采集遵循采样“等量”的原则,即每点所采土样的土体的宽度、厚度及深度均相同。
使用采样器采样时应垂直于地面向下至规定的深度。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取土。
(4)混合土样的制备将个点采集的土样集中在一起,尽可能捏碎,混均;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样弃去,以取1kg为宜。
其方法是将混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将其中一对角线的两份弃去,如所剩样品仍很多,可重复上诉方法处理,知道所需数目为止。
采集含水较多的土样时(如水稻土),四分法很难使用,可将各样点采集的烂泥状样品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
将采好的土样装袋,土袋最好采用布制的,以保持通气。
1 土壤 (1)1.1土壤样品制备 (1)1.2土壤pH值测定——电位法 (1)1.3有机质——重铬酸钾法 (3)1.4全N——半微量开氏法 (5)1.5碱解N——扩散法 (7)1.6全P——酸溶法 (8)1.7有效P——碳酸氢钠法 (11)1.8速效K——火焰光度法 (13)1.9铵态N——靛酚蓝比色法 (14)1.10硝酸盐N——紫外分光光度法 (15)2 水 (17)2.1 水样采集和预处理 (17)2.2 pH值——电位法 (17)2.3总N——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18)2.4铵态N——靛酚蓝比色法 (19)2.5硝酸盐N——紫外分光光度法 (20)2.6总P——过硫酸钾氧化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20)2.7可溶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22)2.8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22)3 植物 (24)3.1植物样品制备 (24)3.2全N——开氏法 (24)3.2全P、全K——光谱法 (25)4 注意事项 (26)4.1反复强调的p.s. (26)4.2常用仪器说明 (27)4.2.1天平 (27)4.2.2移液枪 (27)4.3 washing issues (28)4.3.1glass things (28)4.3.2消化罐 (28)参考文献 (29)1.1土壤样品制备土壤样品采集就不说了,根据研究目的,采样方法也各不相同。
下面介绍的是针对实验中的样品制备方法。
在所有土壤实验开始之前,都要先进行相应样品的制备。
师兄师姐们不止一次提过,研究生刚入学应该每人发一件白大褂和一根擀面杖。
做土壤侵蚀研究的怎么能不会磨土呢?土样经风干后,用木棍碾碎,然后过2mm筛,剩下的砾石称重。
这一部分样品可以直接进行pH值和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对于不同的土壤指标,所需制备的样品粒径是不相同的。
速效养分的测定往往不能研磨过细,因为这样土壤矿物晶粒会遭到破坏,使得分析结果偏高。
全量养分则相反,磨细一些可以使样品更易分解或熔化,有益于测定。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方法1.pH值测定pH值是衡量土壤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玻璃电极法、酸碱滴定法和庚醇-水混合物电极法。
玻璃电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后,用pH计进行测量。
在测定pH值时,一般使用的水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有机质含量测定3.铵态氮测定铵态氮是土壤中的重要氮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Kjeldahl消解法和桥式电极法。
Kjeldahl消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土壤样品与硫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加热使其消化,然后用钼酸铵和硫酸还原,最后用盐酸调节pH值,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氮的含量。
4.磷态含量测定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产量具有关键作用。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Olsen法、Bray法和纳氏法。
Olsen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土壤样品用酸溶液浸提,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磷的含量。
5.钾态含量测定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重要元素,对于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和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光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土壤样品消解后,用火焰光度计测定钾的含量。
6.土壤容重测定容重是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干湿状况下的外围法、质量与体积法和橡皮器法。
干湿状况下的外围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定土柱、土块和切圆柱的湿重和干重,从而计算土壤容重。
上述介绍的是常用的几种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这些方法在土壤肥力评价、土壤改良和农田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测定方法也不断涌现,如光谱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使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实验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会观察描述土壤的形态特征,掌握土壤容重以及土壤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器材pH试纸、水果刀、土样、环刀、铝盒、电子天平、酒精、烘箱、试管夹、时域土壤水分仪等.三、实验步骤1、土壤形态特征的描述〔1〕土壤颜色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色,也可用肉眼进行简单判断.〔2〕土壤湿度根据手感,土壤湿度可分为五级:干、潮、湿、重湿、极湿.〔3〕土壤质地在野外鉴定土壤质地通常采用简单的指感法,感觉手感,可分为六级:砂土、沙壤、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4〕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大多按几何形状来划分,可分为五类:团粒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棱柱状结构、核状结构.〔5〕土壤松紧度,又名坚实度土壤坚实度可用刀试法进行简单判断.可分为五类:极坚实、坚实、紧实、较紧实、疏松〔6〕pH值可用广泛pH试纸,或pH混合指示剂,取黄豆大土粒碾散.放在白瓷板上,滴入蒸馏水5~8滴,数分钟后用pH试纸测定土壤pH值.2、土壤容重的测定〔1〕先将环刀称重.〔2〕在需要测定容重的地块上,环刀的刃口向下,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环刀入土时要平稳,用力一致,不能过猛,以免受震动而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环刀的方向要垂直不能倾斜,避免环刀与其中的土壤产生间隙,使容重的结果偏低.〔3〕将整个环刀从土中取出,除去环刀外粘附的土壤,用小刀仔细地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与环刀容积相等,然后带回室内称重. 〔4〕结果计算土壤容重的计算:rs ——土壤容重〔克/立方厘米〕,g ——环刀内湿土重〔克〕V ——环刀容积〔立方厘米〕,W ——土壤含水率〔g/kg 〕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1〕酒精燃烧法①取铝盒称重为W l <克>.②取湿土约10克<尽量避免混入根系和石砾等杂物>与铝盒一起称重为W 2<克>.③加酒精于铝盒中,至土面全部浸没即可,稍加振摇,使土样与酒精混合,点燃酒精,待燃烧将尽,用小玻棒来回拨动土样,助其燃烧<但过早拨动土样会造成土样毛孔闭塞,降低水分蒸发速度>,熄火后再加酒精3毫升燃烧,如此进行2—3次,直至土样烧干为止.④冷却后称重为W 3<克>.结果计算:W 2-W 3土壤水分含量〔%〕=————— ×100W 3-W 1〔2〕烘干法①取干燥铝盒称重为W 1<克>.②加土样约5克于铝盒中称重为W 2<克>.③将铝盒放入烘箱,在105℃一110℃下烘烤6小时,一般可达恒重,冷却20分钟可称重.结果计算同前〔3〕TDR 法)1(w V grs +=①将时域土壤水分仪搬至被测地点;②将探头插入被测土层中;③直接在仪器上读取数据.四、实验记录格式和思考题土壤容重测定记录表壤含水量测定记录表1、请描述土壤的形态特征.2、请对各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理化性质就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是指土壤的物理状况,如含砂量,松、软程度,红色或黑色等等。
化学是指所含化学成分,如各种元素的含量,酸碱性(PH值)等等。
知道土壤的理化性质,就能知道适宜栽种什么作物。
扩展资料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1、土壤pH的测定方法(电位法)称取10g通过1mm筛孔风干土样置25mL烧杯中,加蒸馏水10mL混匀,静置30min,用校正过的pH计测定悬液的pH值。
测定时将玻璃电极球部(或底部)浸入悬液泥层中,并将甘汞电极侧孔上的塞子拔去,甘汞电极浸在悬液上部清液中,读pH值。
2、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将盛有新鲜土样的大型铝盒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准确至0.0001g。
揭开盒盖,放在瓶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烘烤12h。
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30min),立即称重。
新鲜土样水分的测定做三份平行测定。
结果的计算:①计算公式:水分(分析基),%=(m1-m2)/(m1-m0)×100 (E1)水分(干基),%=(m1-m2)/(m2-m0)×100 (E2)式中:mo-烘干空铝盒质量(g);m1-烘干前铝盒及土样质量(g);m2-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g)。
②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环刀法)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擦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
用修土刀切开环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和擦净环刀两端及外面多余的土。
同时在同层取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把装有土样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随即称重(精确到0.01g),并记录。
1、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
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
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
测定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2O-27等被还原成Cr+3,剩余的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
其反应式为: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测定步骤: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子(<0.25mm)的土壤样品0.1—0.5g(精确到0.0001g)(0.3000),用长条腊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缓缓准确加入0.136mol/L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10ml,(在加入约3ml时,摇动试管,以使土壤分散),然后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
2.预先将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试管放入铁丝笼中,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待试管中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小心仔细地全部洗入250ml的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70ml,保持其中硫酸浓度为1—1.5mol/l,此时溶液的颜色应为橙黄色或淡黄色。
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标准硫酸亚铁(FeSO4)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过绿色、淡绿色突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土壤的理化性质测定是土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中土壤肥力
评价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介绍常用的土壤理化
性质测定方法。
一、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1.土壤颗粒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级别的含量,得出土壤的
颗粒组成。
常用的方法包括梯级法、沉降法和离心法等。
2.土壤容重的测定:容重是指土壤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的测定方法
有圆环法和铁筒法等。
3.土壤孔隙度和孔隙度的测定:孔隙度是指土壤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
之比,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代表法、柱塞法和压实仪法等。
4.土壤质地的测定: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粒子所占的百分比,常
用的测定方法有手感法和湿润法等。
5.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含水量与干土质量之比,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干燥法和重量法等。
二、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方法
1.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酸碱度仪法和酸碱滴定法等。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显著贡献,常用的测
定方法有干燥煮熔法和碳氮分析仪法等。
3.土壤碱解态氮的测定:碱解态氮是植物主要吸收的氮源之一,常用
的测定方法有硫酸盐抽提法和碱解氮分析仪法等。
4.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速效养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常用的测
定方法有水溶性法和盐酸溶解法等。
5.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健康有
重要作用,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三、土壤生物学性质的测定方法
1.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平皿计数法和蛋白荧光法等。
2.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健康和肥力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酶测定法和比色法等。
3.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土壤呼吸是土壤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
氧化碳释放,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碱浸法和气体分析法等。
综上所述,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是土壤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中不可或
缺的工具,通过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可以全面
评价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进步,测定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土壤研究和农业生产
提供更加准确和高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