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8 设计概论 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3
设计概论00688自考复习资料赵平勇主编填空题:1、设计的艺术性包含设计物象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材料肌理特征。
2、设计应遵循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原那么3、艺术设计的方法有分散法,形象法,比照法,逻辑法。
4、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意图,这是形象的设计方法。
5、将大量的设计问题化整为零、选择主要矛盾予以解决。
这是一种分散设计方法。
6、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7、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利用丰富的纸莎草资源,创造了莎草纸。
8、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金字塔。
9、古代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的设计与建成。
雅典卫城是多利亚柱式的典型,其余两种柱式称为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10、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总结,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著作。
11、古中国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的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并将其进一步12、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13、陶器是“火为精灵土为胎〞的产物,陶器的设计创造标志着人类设计由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
彩绘是我国新大哭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14、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饕餮纹,商代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
15、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著作16、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17、现存北魏时期建造的河南嵩岳寺砖塔,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佛塔。
18、隋唐时期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劵大石桥。
19、北宋李诫编著的政府公布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经验,是我们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我国明代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全书?天工开物?。
20、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是大的古建筑群。
21、制瓷业在元代出现了以景德镇为制瓷中心的庞大规模。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单位:大庆师范学院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执笔人:孙大力教研室主任签字:孙大力院(系)主任签字:日期: 2008、8、30《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88【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 4学分【总学时】72学时【讲授学时】28学时【实验学时】44学时【先修课程】素描、构成、色彩【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目的】1998年教育部在学科规划指导中,提出将原先的工艺美术置换为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为艺术设计,而研究生的专业名称为设计艺术。
艺术设计是设计家有目的地进行艺术性的创造活动。
通过创意、策划、制作的各个不同的环节,创作出可供实施的方案或产品样式,具有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艺术设计的相关知识,对艺术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进而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要求】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7、介绍艺术设计同市场的关系。
【内容提要】第一章设计形态论(一)、艺术设计家(二)、视觉传达设计(三)、公共艺术设计(四)、工业产品设计第二章设计创意论(一)、图形与创造(二)、材料与美感(三)、功能与生态(四)、精神与道德第三章设计文化论(一)、历史与文明(二)、科学与技术(三)、批评与美学(四)、本土化与现代化第四章设计市场论(一)、契约与法律(二)、信息与客户(三)、协作与利益(四)、竞争与自由第一章设计形态论[基本要求] 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了解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重点难点] 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把握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
《设计概论00688》必背精要上海师范大学(高教自考视觉传达专业)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艺术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多学科表现牲的新兴艺术类,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艺术设计:是将物象的技术功能性、使用舒适性及审美装饰性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艺术设计的范畴:包括有手工艺制品的设计和现代工业社会生产的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艺术性、科学性、技术性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艺术设计是将物象的艺术功能性,使用舒适性及审美装饰性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1、设计的艺术性是基于对设计物象的基本认识和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对物的形态特征、色彩装饰和材料肌理等的理解,依据功能性、舒适性、装饰性、审美性等需求加以主观的、合理的、符合形式美感法则的创造性活动2、设计的科学性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需求产品的研发创造,对产品的性能结构、理化指标、材料构建、测试分析等进行客观的、精确的、严格无误的设计活动,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主体的部分3、设计的技术性是在对产品的实现制造过程中,依据其技术功能性需求,对产品制造的工具设备、工艺流程、质量检测及经济成本的技术性运作程序设计应遵循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等原则。
设计的功能性:功能性是设计的主要意义,这是设计的一种本质特征,设计活动始终将功能性放在首位,是由于设计是为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设计的精神性:指器具的使用不仅仅为人们在功能上提供方便,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美感设计的象征性:是设计物品的出现,对提高社会文化文明程度有积极的认同感设计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设计文化的存在是人类生之俱来的形态艺术设计的6个特征:创意性、图形性、产品性、科学性、工艺性、市场性设计的创意性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与积淀,具有思想的导向性及象征性,设计的奇思妙想包括对视觉与知觉甚至触觉的冲击,隐喻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创意直接体现设计的生命力设计的图形性特征: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具有的装饰感和视觉冲击力设计师的思维是设计的灵魂,设计方法是设计得以实施的手段从古到今,设计的工具从手工作业到机械设计业,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的方法有对比、分散、形象、逻辑对比的设计方法:是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置、杂交,从而得到多种可靠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去伪存真而劣败优胜,得出最佳的设计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的设计方案,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分散的设计方法:将大量的设计问题化整为零,选择主要矛盾予以解决形象的设计方法:是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意图逻辑的设计方法:是利用推论的方式,在大量的数据的应用中,说明设计意图,在数字事实的排列中,给人的强烈的信诺印象,获得设计的结果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古埃及设计的主要成就:1、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埃及人利用纸莎草资源发明了莎草纸,用来作用记录的载体2、制作木乃伊精通医药知识3、古埃及人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其长度的基本单位是腕尺,面积单位是雷曼,容积单位是合努4、埃及人最早发明铅锤5、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金字塔在土结构、木结构、砖石结构三种样式中,埃及人选择砖石结构方法来构建房屋,通常称之为承柱式技术体系古希腊设计的主要成就:1、古代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的设计和建成2、古代希腊人采用羊皮纸作为交流的媒介物3、古希腊造型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男女服装都极其简朴实用4、关于设计的研究和论述十分丰富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人”是亚理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探讨了善与美的统一问题,他归纳形式美的法则为秩序、匀称与明确三个方面,而设计的重要原则是功用与形式的统一古希腊三种基本柱式及特点1、多利亚柱式特点是比例匀称、端庄、稳重、严肃、没有柱基,柱头刚挺2、爱奥尼亚柱式特点是秀美华丽、轻快、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3、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柱头上饰以卷叶和藤蔓组成的卷草罗马最伟大的成就是建筑建筑十书: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总结,其中有许多技术十分高超,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设计著作原始社会时期,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因此原始社会又被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石器设计: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人们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人们的设计创造能力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从而能够不断设计创造出各种合乎实用功能的石器工具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陶器是“火为精灵土为胎”的产物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设计发明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手工设计阶段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手法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主要有利用天然岩洞、构巢而居两种蚕丝、麻、葛是我国服饰制衣的最早原材料中国奴隶制时代,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设计青铜的使用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奴隶时代,是青铜器制造和生产最繁荣的时代,这类礼器通常以抽象和半抽象的动物纹样为主要装饰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饕餮纹”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一种青铜时代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了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商代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孔子主张“文质兼备”反映着功能与形式并重的设计思想,墨子主张“先质而后文”,这是功能第一的观点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同西方相比,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铅,以降低溶点,便于铸造中国的瓦出现在西周时期,砖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服装最基本的形制,是套装式的上衣下裳和整合式的上下连属制深衣制:是由周代改变了上衣下裳的形式,创造出使柬右任上衣下裳连属在一体的深衣制染、绘所用的颜料有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两种,至于植物原料,最常见的靛蓝中国服装第一次服制改革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第二次是孝文改制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汉代主要的建筑木结构形式是抬梁式和穿斗式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兴建起来我国留存至今最早的佛塔是北魏时期河南登封的嵩岳寺砖塔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是李春设计的赵州桥,迄今1300多年仍基本完好北宋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一部最重要的建筑书籍,也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明清建筑是继秦汉建筑和唐宋建筑之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古代中国家具主要以竹、木为材料东汉时期,高形可折叠的家具胡床传入中原,自此以后,垂足而坐的习惯逐渐形式,高型家具渐渐出现明式家具:是世界家具史上完美成熟而独树一帜的优秀范例,也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明代家具的主要特点是加工制作非常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致使明式家具显得格外隽永古雅、优美舒适、纯朴大方,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被誉为我国家具设计史上的颠峰杰作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1、由于宫殿、民居、园林等大量新建,作为主要室内陈设家具也相应增加2、郑和下西洋,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联系密切,大量热带优木不断流进国内3、当时的木工工具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种类繁多,加工便利,而且木工技术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出现了诸如《鲁班经》《髹饰录》《遵生八笺》《三才绘图》等有关木作工程技术的著作,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明代家具设计不断发展并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公元105年太监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宋代庆历年间,杭州的一名普通刻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犁壁是犁设计中的重大进步最早的织机是腰机,又称踞织机,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明代官服以“补子”表示品级六朝时期,青瓷已完全成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器皿的主要品种南青北白: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北方河北的刑窑为最佳,刑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三彩:是唐代最具特色的一种彩釉陶器,它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主要釉色为黄、绿、褐类,且淋漓点染、斑驳自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园治》自元代以后,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高峰明瓷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青花瓷、五彩和单色釉方面青花瓷:采用南洋进口的青花原料,色泽浓艳,色深处有黑疵斑痕,这叫青花瓷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社会的结束最具有曲型意义的、代表中世纪设计的建筑当推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象的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尖尖的拱门,有棱筋的穹隆顶,高耸的尖塔建筑物外部的造型地,突破了仿罗马式建筑沉重的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尽量摒弃繁琐的装饰,在设计造型上以简洁单纯、实用和谐为其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设计的主要成就:1、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陆续发现了美洲大陆、印度半岛及非洲的好望角等新航线2、15世纪谷登堡铅活字印刷与印刷机的发明,是欧洲书籍史和信息传递史上的一次飞跃3、文艺复兴时期,在设计造型上以简洁单纯、实用和谐为其基本特征4、达-芬奇对透视法则的研究和应用,对以后的实验光学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5、版画的发展,产生了铜版腐蚀技法文艺复兴设计的特点:设计上追求的庄严、含蓄和均衡的艺术效果,为后来的波洛克、洛可可风格的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精雕细琢的条件产业革命:是指从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转变到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经过的过程蒸汽机的发明者是吉米-瓦物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85年,牧师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1827年,法国人尼波斯用凸镜造成的暗匣拍出第一张照片1839年古德伊尔发明了琉化橡胶1851年辛格发明了手摇缝纫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此后他又发明了电报、留声机、电话机、电影放映机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怀特卡姆-约翰逊发明了衣用拉链画家达盖尔发明感光胶片机和现代照相术英国产业革命后世界面貌的变化:首先是设计和制造的分工其次是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再次,新的能源、动力也带来了新材料的运用还有,机器生产使产品增长的速度突飞猛进,作为销售渠道的市场,商品比从前大为丰富1851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的会场设计者是约瑟夫-派克斯顿1896年威廉-莫里斯为《桥沙集》所作的装帧设计,至今被装帧界奉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在莫里斯的倡导下英国曾兴趣一股复兴手工艺术品的热潮,作品格调高雅,精致优美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最著名的插图画家是奥布利-文生特-比亚兹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青年风格:指以《青年》杂志为核心的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家们的作品风格,《青年》杂志是一本探讨新艺术和新工艺的综合性杂志德意志制造同盟成立于1907年,创始人和主要领袖是赫尔曼-莫迪求斯芝加哥学派观点:宣传功能第一的主张和关于新建筑结构的理论,“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路易-沙利文芝加哥学派第一座高层建筑是(詹尼设计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沙利文是这一学派的理论家曲线纹样装饰,在芝加哥学派建筑师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现代设计运动:严格说来首先从建筑领域革命开始,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新审美观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现代设计运动中喊得最响的口号是(米斯-凡德洛的)“少就是多”现代设计运动中具新思想的五位建筑师是:美国的莱特,德国的贝伦斯、瓦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的三大支柱是: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杰出的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著名的巴塞罗纳椅是米斯-凡德罗设计的杰作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格罗佩斯将包豪斯精神带到英国又传播到美国的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包豪斯设计的原则: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历史贡献:1、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919-1925)是现代设计运动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他所培养的设计师和创造的设计作品,都成为了现代设计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2、第二阶段,迪索时期(1925-1932)是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典范,也成为了全世界众多设计学院学习和模范的对象3、第三阶段,柏林时期(1932-1933)他所创立的一整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原则成为了二战以后设计院校的主要参考依据包豪斯的主要课程:包豪斯设计的课程主要分“实用指导”和“正式指导”实用指导课程包括“材料研究”与“工作方法”两门正式指导课程包括:观察课、自然与材料的研究、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1、奠定了世界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2、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被认为意义是最为深远的景象,他把设计摆脱了对美术学院的依赖,设计教育不再作为美术教育的附庸,而是变得自成体系3、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方针是培养有创造力的设计观念的人才4、总体上说,包豪斯在教学观念上,更能体现在带的教育体制,虽然设计是在创造力上和艺术家有本质的区别,但其构想和创造的想象将在设计中得到检验和成型的机会包豪斯的历史地位:它倡导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精神,创立了工业化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发展了现代设计的新风格,为工业设计指示了正确的方向,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是现代设计的摇篮第一次世界大战称做坦克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飞机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新型威慑力量是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技术的最高成就是原子弹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1952年,1951年日本设计得到了著名的美国设计家雷蒙德-洛维和盖茨等人的帮助战后日本设计的主要特征:一种较民族化、传统的、温和的、历史的,基于日本传统民族美学、宗教、与日本人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种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是通过从欧洲学习的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日本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1、从1945-1952年是日本设计的恢复期2、1953-1960是日本设计的成长期3、1961年起日本设计得到极大发展日本设计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等领域系统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另一方面在高技术设计领域按现代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设计1905年,詹天佑独立主持设计了200余公里的北京到张家口铁路,并发明了火车互相连接的碰接式挂钩,詹天佑是我国民族科学技术的重要开拓者、近代史上出色的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家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外来文化引进的基础之上波普风格:主张建立在现代社会工业化产品的普及和无孔不入,艺术反映生活,就应当把那些最常、最流行、最为人熟知的物品,搬进画面中来,并且以最通俗、最平淡、最为人熟知的方式加以表现波普设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群青年艺术家有感于大众文化的兴趣,而以社会生活中最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设计表现的主题,以夸张、变形、组合等诸多手法从事设计,形成了特有的设计流派和风格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波普代表作:袋椅、吹气沙发1971年,意大利设计师罗莫齐设计了一只巨大的棒球手套形的沙发《2001年-宇宙奥德赛》的道具和环境部设计师是法国的奥利雅-莫尔古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而不是一种文艺思潮。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概论》英文名称:Design Introduction学分:2学分总学时:36学时适用专业:产品设计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教学任务课程类别:专业通用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设计概论》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以及对设计范畴的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上探索。
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以其前瞻性、超前性与创新思维投入到设计中。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
二、课程教学目的(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
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
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2.建立市场意识,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观念。
3.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环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发现设计点,构思设计方案的基本技能。
4.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非专业素质:1.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品质;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要求、重难点、核心知识点、创新点)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核心知识点第1章绪论(2学时)讲授设计的本质、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与美术的区别与联系,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与作用、现代设计内涵的延伸。
掌握设计的本质、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与美术的区别与联系,现代艺术设计的意义与作用、现代设计内涵的延伸,以及现代设计发展的趋势。
886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考试大纲第一篇:886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考试大纲“886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主要考核考生的设计类基础理论和综合应用及设计表现能力。
二、考试内容:1)传达的基本理论;2)符号的基本理论;3)视知觉的基本理论;4)视觉元素及视觉表达方式;5)视觉设计原则及视觉传播媒介;6)视觉传达设计的综合应用及设计表现能力。
三、参考书目:《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杜士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分值:150分第二篇:887 视觉传达设计综合考试大纲“887 视觉传达设计综合”考试大纲1.传达的含义。
2.传达对象的分类。
3.传达的目的与作用。
4.传达的过程与原理。
5.感官与传达。
6.语言传达与非语言传达。
7.符号的基本概念。
8.符号的形式与内容。
9.语言符号。
10.视觉符号。
11.视觉心理。
12.视知觉的基本现象。
13.视觉认知。
14.视觉元素与表达方式。
15.视觉设计原则。
16.视觉媒介。
17.创意思维训练的方法【参考书目】1.《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杜世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创意思维》,赵世勇,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分值150分。
第三篇: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简称为视觉设计。
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概念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
《设计学概论》(讲义提纲)第一讲设计学研究对象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和生存方式,这种行为和生存方式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西语Design拉丁语disegnare(均译为设计)的词义是“制图、计划”之意。
设计是设想、运筹、计划、预算之意,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学的研究对象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与审美性(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因此设计的研究对象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密不可分。
设计学的研究方向设计学三个研究方向: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
设计史:最早的设计典籍(西方的《博物志》、东方的《考工记》)脱胎于美术史(大美术与小美术)、建筑史;建立于美术史、科技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本身就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审美行为之和。
材料、技术、功能对设计史的深远影响佩夫斯纳《现代运动的先锋》(1936)开了设计史研究先河……设计理论:美术史之父瓦萨里说:“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事物在人的心灵中所有的形式通过人的双手制作而成形,这就称之为设计。
”荷加斯《美的分析》(1753)为最早设计理论专著,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实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曲线的视觉美是丰富的变化与整体的统一,实用的理性美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实用需要为目的。
琼斯《装饰的基本原理》(1856)强调:任何适合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
包豪斯学校(1919年创立)提倡以美术、工艺、建筑的融合来创造出新的造型艺术,重视纯几何形体、原色、现代材料以及新技术的现代主义方式。
设计批评:设计史与设计批评不可分割,但设计史关注的是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关注的是当代的设计作品。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批评:20年为限再创造性的批评: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将其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和需要相联系,运用文学表现。
《设计概论》考试大纲《设计概论》考试大纲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 2010年 9月一、开设院(部)信息技术系二、教学对象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设计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该课程从设计审美到设计思维建立以及设计分析等方面都有涉猎,较全面地丰富了学习者的设计理论,从而为设计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丰富知识,拓展理性思维,对考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目的是使考生获得系统的设计概论基础知识,把握现代设计的规律与发展趋势,使设计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统一起来,从而提高设计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出适合人类社会的新文明与新文化,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做到:1、顺利、准确、系统地掌握本课程大纲的理论知识。
2、能掌握现代设计的一般规律,指导设计实践。
3、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分析与判断能力。
4、具有能够综合多学科(包括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和跨学科的综合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设计概论》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是设计理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前领”与“思想灵魂”的地位。
该课程知识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对设计的鉴赏、批判、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将起到作用。
因此,该课程也可称谓是“设计哲学”。
其前期课程是设计的学科基础课,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造型基础课。
后续课程为专业表现课程,如版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装饰设计等等。
这样设置的关系为:通过设计概论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便于造型能力的建立到设计表现、表达的有机转化,并把设计能力提升的目标上升到符合专业发展的角度。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导论----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开始委员会组编二○○五年九月《设计概论》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设计概论》是一门研究、认知设计的基本概念、范畴、设计的体系、历史,以及了解设计的实现手段和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
它将有关于设计各个领域的最基础知识融合一体,并贯穿了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并以大量的设计历史中的优秀实例将设计这一复杂领域作一个概括的解释本课程。
是认知、理解设计的捷径,也是通向设计创作实践的重要桥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基本内涵、范畴、分类体系、原则、历史以及设计师素质等。
本课程是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二、课程设置目的:本课程设置目的是使考生正确理解、认知设计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设计历史,具备设计概念和一定的设计理论修养,以当前的意识进行设计,将抽象的设计原理更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培养正确的设计价值观。
1Ⅱ、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一、自学要求理解设计的基本涵义,认知设计的内容、范围、定义、原理、特征和要素等。
对相关设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有清晰明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1、艺术设计的定义2、艺术设计的原理3、艺术设计的特征4,艺术设计的方法三、考核要求1、艺术设计的定义(识记)2,艺术设计的原理(领会、运用)1、艺术设计的特征(领会)4,艺术设计的方法(领会)四、助学建议本章是最基本的一章,重点在于弄清楚设计的本质与特征,以区别设计与其它范畴的艺术创作,了解设计的人本主义特征和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建议在助学中以设计与纯艺术作特征上的对比,让考生理解设计内涵。
2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一、自学要求了解设计的整个历史发展历程。
对名历史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成熟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以历史为参照和依托.加强对设计的深刻理解。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学时:36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应达到的目标是:具备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素养。
2、主要学习现代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与现状,工业产品开发设计的条件与限制因素,造型设计原理与人机工程学问题,以及与造型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相关的形式美法则,设计美学、图解思考和消费文化等问题,达到对将要从事的专业训练与未来的职业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设计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和意义的能力。
3、本课程在前置课程的基础上,为园林/景观设计(综合)、室内设计I(住宅空间)、展示空间设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前置课程:素描、速写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园林种植设计、环境设施与铺装设计、室内设计I(住宅空间)、展示空间设计、二、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设备要求电脑、投影仪等。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法,讲授与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现代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与现状安排教学内容与环节,根据课程进展灵活安排系统讲授、分组讨论等内容。
五、考核内容、要求、形式本课程为《理论性课程》,重点考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分值为:平时成绩(含出勤)占30%,期末考试占70%。
考核方式上采取终结性考试。
1、考核内容、要求(1)设计要素与构成法则、材料、结构力学与造型设计。
(2)现代主义设计与技术美学思想。
(3)后工业社会的各种设计美学新观念。
2、考核形式:闭卷六、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1、《现代设计概论》古大治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二)参考书1、《关于人类事物的科学》(美)赫伯特・A•西蒙著(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2、《20世纪风格与设计》(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一一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4、《包豪斯》(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5、《设计一一现代主义之后》(英)约翰•沙克拉编卢杰,朱国勤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6、《世界现代设计》(ModernDesign1864---1996)王受之著艺术家出版社1997年版7.《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关于看的艺术与科学》古大治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年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开始委员会组编二○○五年九月《设计概论》考试大纲I、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设计概论》是一门研究、认知设计的基本概念、范畴、设计的体系、历史,以及了解设计的实现手段和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
它将有关于设计各个领域的最基础知识融合一体,并贯穿了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并以大量的设计历史中的优秀实例将设计这一复杂领域作一个概括的解释本课程。
是认知、理解设计的捷径,也是通向设计创作实践的重要桥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基本内涵、范畴、分类体系、原则、历史以及设计师素质等。
本课程是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二、课程设置目的:本课程设置目的是使考生正确理解、认知设计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设计历史,具备设计概念和一定的设计理论修养,以当前的意识进行设计,将抽象的设计原理更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培养正确的设计价值观。
1Ⅱ、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一、自学要求理解设计的基本涵义,认知设计的内容、范围、定义、原理、特征和要素等。
对相关设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有清晰明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1、艺术设计的定义2、艺术设计的原理3、艺术设计的特征4,艺术设计的方法三、考核要求1、艺术设计的定义(识记)2,艺术设计的原理(领会、运用)1、艺术设计的特征(领会)4,艺术设计的方法(领会)四、助学建议本章是最基本的一章,重点在于弄清楚设计的本质与特征,以区别设计与其它范畴的艺术创作,了解设计的人本主义特征和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建议在助学中以设计与纯艺术作特征上的对比,让考生理解设计内涵。
2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一、自学要求了解设计的整个历史发展历程。
对名历史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成熟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以历史为参照和依托.加强对设计的深刻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t、古代社会的造型装饰2,近代社会的工业设计3、现代社会的设计艺术4、信息社会的设计发展三、考核要求I、古代社会的造型装饰(识记)2、近代社会的工业设计(识记、领会)3、现代社会的设计艺术(识记、领会)4、信息社会的设计发展(识记、领会)四、助学的建议本章为内容最复杂的一章,应以历史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与艺术认知的感性相接合.使考生了解历史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重点是让考生明白现代设计理念的变化并逐渐成熟的过程,并从中领悟设计的本质和真谛。
在助学中应以工业革命至今的设计历史为重点,使考生理解设计作品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优秀设计又必然具有前瞻性和审美上永恒的价值。
3第三章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一、自学要求了解不同范畴设汁的基本概念及各种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种种因素,对设计的各种观念和风格的发展变迁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对设计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1 产品设计2视觉传达没计3环境艺术设计三、考核要求I产品设汁(识记,领会)2.视觉传达设汁(识记,领会)3.环境艺术设汁(识记,领会)四、助学建议本章是对各类型设计系统分析的—章。
现代设计越来越呈现出“互动”、“共进”、“细化”的特征,所以助学中重点在于系统地让考生认知各种设计范畴的自身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共性。
同时,对不同时期各范畴设计的风格发展要有个宏观的认识,对各范畴设计的不同要素有所了解。
第四章艺术设计的关联特性一、自学要求艺术设计是涉及多学科的边缘性学科,它综合多种学科的特征及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是这一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4二、考核知识点1、设计与科技文化2、设计与社会生活三、考核要求l、设计与科技文化(领会、运用)2、设计与社会生活(领会、运用)四、助学建议在助学中可将不同学科与设计的相关性作为重点,让考生了解设计综合各学科共同作用的特征。
着重分析科技发展与设计的关系、人类文化与设计的关系以及设计融于生活的强大人文力量。
第五章艺术设计的职业素质一、自学要求充分了解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了解从事设计行业所需的知识和理念,理解设计师的合作、经营意识及管理意识。
二、考核知识点1、设计师的基本素质2、设计师的知识技能3、设计师的协调合作4、设计师的经营管理意识5、设计师的超越自我5三、考核要求1、设计师的基本素质(识记、领会)2、设计师的知识技能(领会、运用)3、设计师的协调合作(领会)4、设计师的经营管理意识(领会)5、设汁师的超越自我(领会)四、助学建议设计学科是一门互动的学科。
助学中重点在于使考生明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核心和目标,使他们不仅学,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学.怎样才能学好。
引导学生主动地培养自身成为设计师的各种素质。
第六章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一、自学要求了解设计的基本工作程序,了解一定的设计实施和合作方法。
理解针对不同项目特点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更—步领会设计中的经营和管理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l、项目确认与市场调研2、设计构思与定位实施3、项目审核与设计管理三、考核要求1、项目确认与市场调研(领会、运用)2、设计构思与定位实施(领会、运用)3、项目审核与设计管理(领会)6四、助学建议现代设计是与市场相互依存的设计。
建议助学中帮助考生了解市场的特点,以设计作品在市场中的实例分析来教授考生理解设计实施的种种客观因素,并使其理解项目的概念以及应对市场的策略。
第七章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一、自学要求了解设计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点,培养和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I.设计之美与设计审美2、产品设计之美,视觉设计之美,环境设计之美三、考核要求1、设计之美与设计审美(识记、领会)2、产品设计之美,视觉设计之美,环境设计之美(领会、运用)四、助学建议本章重点在于将对设计全面的理解运用于对设计的评价上面。
助学中建议多给予考生设计实例并鼓励其利用前面所学来予以审美分析。
可以从设计的几大特征的不同角度来加以阐述,使考生真正明白设计之美的独特性。
7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本大纲指导思想本大纲是考试大纲,即为命题的依据;同时,本大纲又是教学大纲,即为使用教材教学的依据;本大纲还是学生学习、复习时的自学大纲,指导学生更集中、更方便地理解教材和掌握教材。
本考试大纲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来规定各章考核点的考核要求。
(一)识记:要求考生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有关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达。
(二)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不同的表述方法。
(三)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本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中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
二、学习方法指导本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面广量多,考生大多又未曾经历,所以学习时应注意如下各点:(一)最重要的是,在大纲指导下,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
认真阅读是理解和记忆的基础,正确理解和牢固记忆才可能在实践中应用和操作。
(二)阅读和理解及记忆,要注意知识的正确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应用性、操作性。
1、正确性;就是概念的科学性,正确掌握知识、才能正确判断、解释、选择、简述、比较、分析。
2、系统性:就是要注章梳理归纳、综合分析、比较研究,有这了个基础,才能真正理解,记忆和应用。
83、灵活性:书本上的知识首先要理解、记忆进而融会贯通、角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要联系设计实践灵活应用。
4、应用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注意将学到的中国文化知识,联系设计工作实际加以应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理解力、记忆力、判断力、选择力、解释力、简答力、论述力、综合运用力等。
5、操作性:设计工作有很强的操作性。
虽然在学习期间,还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进行设计实习,但应在学习的全过程,注意将中国文化与设计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便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操作能力。
(三)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思考、综合、记忆、论述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训练。
1、思考:这是记忆和综合、论述、比较、分析、综合应用的前提,不会思考,思路混乱,难以论述、比较分析,综合应用。
2、综合:知识面多量厂,要善于分类梳理,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
3、记忆:许多基本知识必须记忆,不记忆则无法归纳、综合、分析,比较,更无法论述、综合应用。
4、论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后,要善于联系设计实际论述,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
5、比较分析:要注意各种知识、概念的比较,有比较才能有分析,有分析才能有提高。
6、综合应用:要注意将点、面知识组合起来综合应用,见木要见林,由林再见本,反复在这方面加以训练。
三、自学考试教材及参考书1、使用教材9《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2、参考书目《工业设计史》何人可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设计概论》尹定邦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3月版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一)社会助学应根据本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全面、系统地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刻苦钻研教材,防止自学中的各种不良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二)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设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一)命题以本大纲为依据试卷试题的组配,要覆盖本大纲涉及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二)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考核的比例分配识记占20%,领会占35%.简单应用占25%.综合应用占20%。
(三)试卷难易度结构合理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般比例为2:3:3:2。
各个知识与能力层次中都有难易度不同的试题。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10能力层次的试题都存在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四)本课程采用书面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五)本课程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六、附录:考试题型列举(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中A、B、C、D四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填在( )中。
多项选择题:下列题目中A、B、C、D、E五项中有二项或三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依次填在( )中,多选、少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
(例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是( )A、莫里斯B、贝伦C、米斯D、穆特修斯(例二)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有( )A、发明创造能力B、专业设计能力C、对市场预测能力D、敏锐的感觉能力E、良好的鉴赏能力(二)填空题(例三)设计应遵循______、精神性、象征性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