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8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呈中性2.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25 ℃时,水的离子积K W=1.0×10-14;在35 ℃时,水的离子积K W=2.1×10-14。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35 ℃时,c(H+)>c(OH-)C.35 ℃时的水比25 ℃时的水电离程度小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时K W增大。
25 ℃时,纯水中c(H+)=c(OH-)=1×10-7 mol·L-1;35 ℃时,纯水中c(H+)=c(OH-)≈1.45×10-7 mol·L-1。
温度升高,纯水中c(H+)和c(OH-)都增大,且始终相等,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因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
3.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C.pH=6.5的某溶液D.c(H+)>c(OH-)的任意水溶液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A项错误;加入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可能呈中性或弱碱性或酸性,B项错误;pH=6.5的溶液也可能呈中性或碱性,C项错误。
4.关于pH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试纸在使用之前应用蒸馏水润湿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2.3C.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溶液的pHD.pH计是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试纸在使用之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如果用蒸馏水润湿了,则会对所测溶液进行稀释,可能会造成误差,故A项说法错误;广泛pH试纸可以识别的pH差约为1,用广泛pH试纸测得的pH是整数,故B项错误;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无法测其pH,故C项错误;pH计可以精确测定溶液的pH,故D项正确。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往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NaClB.NaOHC.酒精D.CH3COOH
2.在25℃时,0.1mol/L的硫酸中,水的KW值为()
A.大于1×10-14B.小于1×10-14
C.等于1×10-14D.无法确定
3.下列各溶液中的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NH3 H2OB.NaOHC.KOHD.Ba(OH)2
4.在下列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7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在100℃时,纯水的PH<7
D.在100℃时,纯水中c(H+)<10-7mol/L
5.在25℃的纯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氯化氢,当溶液的PH=1时,则由水电离出的c(H+)是()
A.1×10-1mol/LB.1×10-6mol/L
C.1×10-3mol/LD.1×10-13mol/L
6.根据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4,100℃时,KW=10-12,这说明()
A.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B.100℃时,水的电离常数(K)较大
C.KW和K无直接关系。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常温下,柠檬酸水溶液的pH是3,食用醋的pH是2,可乐的pH是6,三种物质的溶液中c(OH-)分别是()A.1×10-11 mol·L-1,1×10-12 mol·L-1,1×10-8 mol·L-1B.1×10-11 mol·L-1,1×10-8 mol·L-1,1×10-12 mol·L-1C.2×10-11 mol·L-1,1×10-10 mol·L-1,1×10-8 mol·L-1D.1×10-8 mol·L-1,1×10-11 mol·L-1,1×10-12 mol·L-1【答案】A=c(H+)·c(OH-)=1.0×10-14。
【解析】常温下,KWpH=3时,c(OH-)==1.0×10-11 mol·L-1,pH=2时,c(OH-)==1.0×10-12 mol·L-1,pH=6时,c(OH-)==1.0×10-8 mol·L-1。
【考点】pH的计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5℃纯水加热至95℃时,增大B.将pH=11的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增大C.室温下,pH=a的盐酸与pH=b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pH=7,则a+b="14"D.0.1mol·L-酸HA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则【答案】A【解析】、A、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温度升高,水离子积常数增大,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随着增大,而一定温度下存在,由氢离子浓度增大可知增大,所以A正确。B.溶液稀释过程,氢氧根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依据一定温度下,离子积常数不变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室温下,pH=a的盐酸与pH=b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若a+b=14,平衡状态下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反应后,一水合氨继续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等于铵根离子浓度,因此C选项错误。D0.1mol·L-酸HA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依据物料守恒得到所以D选项错误。【考点】考查了水电离平衡的相关知识点。3.常温下,pH = 12的NaOH溶液与pH =1的HC1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得溶液pH =2,则NaOH溶液与HC1溶液的体积比为A.9:2B.2:9C.1:9D.10:1【答案】A【解析】常温下,pH = 12的NaOH溶液与pH =1的HC1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得溶液pH=2,则酸过量,设HCl、NaOH的体积分别是V(HCl)、V(NaOH),则[V(HCl)×0.1-V(NaOH)×0.01]÷[V(HCl)+V(NaOH)]=0.01,解得V(NaOH):V(HCl)=9::2,因此选项是A。
高一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答案】B【解析】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烧碱溶即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
由于反应是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2,所以硫酸过量。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选项为:B。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
2.测定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时,都是先把钙元素全部转化为草酸钙沉淀 (CaC2O4・H2O),然后将草酸钙沉淀 (CaC2O4・H2O),用硫酸溶解,用a mol/L的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生成的草酸,发生化学反应:H2C2O4+ MnO4- + H+→ Mn2+ + CO2 ↑+ H2O(未配平)。
(1)配平后离子方程式的系数依次为、、、、、。
(2)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250mL容量瓶外,还需。
(3)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不能使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
(4)开始取用样品的质量为m g,硫酸溶解后所得草酸溶液的体积为100mL,每次取25.00mL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所耗KMnO4溶液体积为 b mL,所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相对原子质量:Ca—40)【答案】(19分)(1)5、2、6、2、10、8 (4分)(2)胶头滴管量筒(4分)(3)KMnO4会把Cl-氧化而损耗(3分)(4)0.1ab mol/L; 40ab/m %或0.4ab/m×100%(8分)【解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则1mol草酸失去2mol电子。
重难点09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1)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常温时水的离子积K w=10-14,100℃时,K w=10-12。
(2) 不能把10-7作为判断一切溶液酸、碱性的分界线,应比较c(H+)和c(OH-)的大小。
(3) 已知水的c(H+)或c(OH-),并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4) 水的电离平衡与影响因素①酸、碱可以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促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造成c(H+)≠c(OH-),αw下降。
溶液的pH表示的c(H+)为溶质酸的,通过水的离子积(K w) 的公式计算出水电离的c(OH-)w,c(H+)w=c(OH-)w。
碱溶液的pH表示的c(H+)则为水电离出的c(H+)w,因为碱本身不含有H+。
增大。
只有②能水解的盐可以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促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αw 一种弱离子水解,则c(H+)≠c(OH-);若双水解,则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的pH与酸溶液相同,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的pH与碱溶液相同。
增大,K w增③温度可以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αw 大,pH降低,但c(H+)=c(OH-)。
2.溶液的pH定义:pH=-lg{c(H+)},通常的使用范围0~14,pH变化1个单位,则c(H+)变化10倍。
(1) pH─c(H+)─酸性─碱性─c(OH-)的关系;(2) 两溶液的pH相差n个单位,则c(H+)和c(OH-)相差10n倍(3) 酸、碱溶液稀释时,pH与c(H+)或c(OH-)的关系;酸、碱溶液稀释后的pH计算:若把已知pH的酸或碱溶液稀释n倍,① 强酸、强碱溶液的pH=原pH±lg n(酸为“+”,碱为“-”)① 弱酸、弱碱溶液的pH=原pH±lg n(酸为“+”,碱为“-”)一般情况下,强酸溶液稀释10倍,溶液的pH增大1;而弱酸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只增大0.5左右。
① 当用水稀释溶液并求溶液的pH时,如强酸溶液的c(H+)远远大于纯水的c(H+),水的氢离子浓度可以忽略不计。
【重点内容】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及其与温度的关系;2、了解溶液的p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4、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中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内容讲解】一、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微弱的电离,水分子电离示意图:1、水的电离H2O + H2O H3O+ + OH-简写:H2O H++ OH-实验测定:25℃c(H+)= c(OH-)=1×10-7mol/L2、水的离子积:25℃K W = c(H+)·c(OH-)= 1.0×10-14。
说明:(1) 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w越大。
因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w将增大,100℃时,c(H+)=c(OH-)=1×10-6mol/L,Kw=c(H+)·c(OH-)=1×10-12。
(2) 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离子浓度增大。
(2) 酸、碱: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H2O的电离,均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分子化过程移动,此时若温度不变,Kw不变,水的电离程度变小;c(H+)发生改变,pH也随之改变;若向水中加入酸,则c(H+)增大,c(OH—)变小,pH变小(3) 其他因素:如向水中加入活泼的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以0.1mol/L HCl为例,由于酸电离出H+能使H2O H++OH-平衡向左移动,即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H+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酸提供,另一部分为H2O提供,水电离提供的c(H+)远小于酸提供的c(H+),故可忽略,溶液中H+全部看作酸提供,故c(H+)溶液=0.1mol/L,但溶液中OH-全部为H2O 电离产生,c(OH—)溶液= c(OH—),水电离产生 c(H+)和c(OH—)始终相等,因此有c(OH—)溶液 = c(OH—) = c(H+)==1×10-13。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酸的方法B.b点对应的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6 mol·L-1C.c点对应溶液的K w大于d点对应溶液的K wD.T ℃时,0.05 mol·L-1 Ba(OH)2溶液的pH=11【解析】选D。
a点对应的c(H+)和c(OH-)相等,c点对应的c(H+)和c(OH-)也相等,溶液一定呈中性,从a点到c点,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A错误;K w只与温度有关,同温度下不同酸碱性溶液的K w相同,a点和b点的K w都是10-14,c点和d点的K w都是10-12,酸和碱溶液都会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与溶液中的c(OH-)相等,即b点时c水(H+)=c(OH-)=10-8 mol·L-1,B、C均错误;T ℃时,K w=10-12,0.05 mol·L-1 Ba(OH)2溶液中c(H+)=10-11 mol·L-1,pH=11,D正确。
【加固训练】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均呈中性: ①1×10-3mol·L-1的氨水b L②c(OH-)=1×10-3mol·L-1的氨水c L③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d 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B.a=b>c>dC.a=b>d>cD.c>a=d>b【解析】选A。
pH=3的盐酸中c(H+)=1×10-3mol·L-1,与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混合,混合溶液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相等,即d=a;NH3·H2O为弱电解质,1×10-3mol·L-1的氨水中c(OH-)<1×10-3mol·L-1,因此1×10-3mol·L-1的氨水和c(OH-)=1×10-3mol·L-1的氨水分别与盐酸混合,混合溶液呈中性时,b>a,c<a,则b>c。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真题速递1.(2024新课标Ⅲ)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c (OH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加【答案】B【解析】A 、常温下pH =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 ,因此每升溶液中H +数目为0.01N A ,A 错误;B 、依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B 正确;C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C 错误;D 、加入NaH 2PO 4固体,H 2PO 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 错误。
2.(2024天津)某温度下,2HNO 和3CH COOH 的电离常数分别为45.010-⨯和51.710-⨯。
将pH 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 随加水体积的改变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Ⅰ代表2HNO 溶液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C .从c 点到d 点,溶液中()()()HA OH A c c c --⋅保持不变(其中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 .相同体积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n +相同【答案】C 【解析】A 、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Ⅱ的改变大,则Ⅱ的酸性比I 的酸性强,Ⅱ代表HNO 2,I 代表CH 3COOH ,故A 错误;B 、酸抑制水电离,b 点pH 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故B 错误;C 、Ⅱ代表HNO 2,c(HNO 2)c(OH -)/c(NO 2-)=c(H +)·c(HNO 2)c(OH -)/[c(H +)·c(NO 2-)]=k w /k(HNO 2),k 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 2)为HNO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故C正确;D、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和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CH3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多,HNO2消耗的NaOH少,故D错误。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选择题1.(2016·绵阳诊断)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向水中通入氨气,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 w不变C.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 w变大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不变解析向水中通入NH3,c(OH-)增大,平衡左移,A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稀H2SO4,c(H+)增大,但温度不变,K w不变,B正确;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 w变大,C正确;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减小,D错误。
答案 D2.100 ℃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时水的离子积K w=1.0×10-12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0mol·L-1C.水的电离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c(H+)<c(SO2-4)解析D项,由于NaHSO4电离出的c(H+)与c(SO2-4)相同,而水电离出少量H+,所以c(H+)略大于c(SO2-4)。
答案 D3.在一定条件下,相同pH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分别是1.0×10-a mol·L-1和 1.0×10-b mol·L-1,在此温度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B.a=bC.水的离子积为1.0×10-(7+a)D.水的离子积为1.0×10-(b+a)解析加酸抑制水的电离,加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则a>b,A和B选项错误;由题意可知,两种溶液的pH=b,即硫酸溶液中c(H+)是1.0×10-b mol·L-1,而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水电离产生的c(OH-),所以硫酸溶液中c(OH-)是1.0×10-a mol·L-1,K w=1.0×10-(b+a),D选项正确。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例题解析【例1】(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NH4++NH2-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微粒B.一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 = C(NH4+) = C(NH2-)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 = C(NH2-)(2)完成下列反方程式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NH2溶于水的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类似于“H++OH—=H2O”的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掌握水自偶的实质(水分子电离产生的H+与H2O结合形成H3O+)以及水的电离平衡,并能迁移用于对于NH3电离的认识:NH3分子电离产生H+和NH2—,H+与NH3结合生成NH4+,液氨电离产生量的NH2—与NH4+,一温度下离子浓度乘积为一常数;NH4+类似于H+,NH2—类似于OH—。
具备上述知识后,就可顺利完成解题。
答案:(1)C(2)①2Na+2NH3=H2↑+2Na NH2②NaNH2+H2O=NaOH+NH3↑或NH2—+H2O=OH—+NH3↑③NH2—+NH4+ =2NH3↑或NH4Cl+NaNH2=2NH3↑+NaCl【例2】某温度下纯水中C(H+) = 2×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___________。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 5×10-6 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 ___________。
解析:由水电离产生的H+与OH-量始终相,知纯水中C(H+) = C(OH-)。
根据纯水中C(H+) 与C(OH-)可求出此温度下水的Kw的值,由Kw的性质(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若温度不变,稀盐酸中Kw仍为此值,利用此值可求出盐酸中的C(OH-)。
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练双基练习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将浓度为 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 a(HF)解析:HF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不变;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就不再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D符合题意。
答案:D2.(2011·咸阳高二检测)常温下,c(O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B. mol/L H2SO4C. mol/L HClD. mol/L的Ba(OH)2解析:四种溶液中OH-的浓度分别为1×10-14 mol/L、1×10-13 mol/L、2×10-14 mol/L、 mol/L。
答案:A3.下列液体pH>7的是( )A.人体血液 B.蔗糖溶液C.橙汁D.胃液解析: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
答案:A4.(2011·广州模拟)常温下, mol/L的一元弱酸溶液的pH为( )A.1 B.大于1C.小于1 D.无法确定解析:假设为一元强酸,则pH=1,据题意为一元弱酸,由于不能完全电离,故c(H+)< mol/L,pH>1。
答案:B5.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 +)/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解析:根据定义式可看出:中性溶液中c(H+)=c(OH-),AG=0;酸性溶液,AG>0;碱性溶液,AG<0,前三项均错。
AG=lg c?H+?c?OH-?=lgc2?H+?10-14=lg c2(H+)+14=2lg c(H+)+14=2(7-pH)。
答案:D6.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后c(H+)最接近于( )A.(10-8+10-10) mol/LB.(10-4+10-6) mol/LC.(10-8+10-10) mol/LD.2×10-10 mol/L解析:混合溶液中c (OH -)=10-1410-8+10-1410-102≈10-42 mol/L ,c (H +)=10-1410-42=2×10-10mol/L 。
答案:D7.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10-11 mol/L ,则该溶液的pH 可能是( )A .3B .7C .8D .11 解析:根据水的电离平衡H 2OH ++OH -知: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c (OH -)=1×10-11 mol/L ,抑制水电离的原因是溶液中c (H +)或c (OH -)增大,若由于c (H +)增大,则该溶液中c (H +)=1×10-141×10-11=1×10-3 mol/L ,即pH =3;若由于c (OH -)增大,则该溶液中c (OH -)=1×10-141×10-11=1×10-3 mol/L ,即pH =11。
答案:AD8.如图所示,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 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 D.解析:由于胃液中有HCl ,所以胃液应呈酸性,pH <7。
大量喝水时,相当于HCl 无限稀释,则开始稀释时,溶液中c (H +)变化较大,所以pH 迅速变大,但随着稀释程度增大程度增大,水的电离则不能被忽略,无论怎么稀释,溶液不可能呈碱性,只是无限制的接近中性,即向pH =7靠拢。
答案:A9.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增大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解析:A项,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弱酸H2SO3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强酸H2SO4,溶液中的c(H+)增大,pH变小;B项,温度升高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pH变小;C项,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主要成分变为HCl,c(H+)增大,pH减小;氢氧化钠溶液外置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c(OH-)减小,pH减小。
答案:C10.(2011·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室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①×10-7 mol/L ②×10-6 mol/L ③×10-3 mol/L ④×10-11 mol/LA.③ B.④C.①③ D.③④解析:pH=11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盐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OH-)=×10-11 mol/L;若为盐溶液,即该盐水解使溶液pH=11,则由水电离出的c(OH-)=×10-3mol/L。
答案:D11.若已知100℃时K W=1×10-12,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mol/L 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 L,则溶液的pH为__________,若加水稀释至1 000 L,则溶液的pH__________。
解析:100℃时,100 mL mol/L的NaOH溶液,c(OH-)=10-3mol/L,稀释至1L后,c(OH-)=10-4mol/L,故c(H+)=1×10-1210-4mol/L=10-8 mol/L,pH=8,100℃时,中性溶液pH=6,若将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1 000 L,则c(OH-)≈10-6 mol/L。
即变为极稀的碱液,其pH≈6,但pH>6。
答案:8 约为6能力提升12.水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矿泉水是纯净物B.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C.高效催化剂可使水分解获得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离子存在(2)写出两项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 =__________。
解析:(1)选A、B、C、D。
A项矿泉水含Ca2+、Mg2+等多种离子,不是纯净物;B项水是很弱的电解质;C项要使H2O分解制取氢气,只能吸收能量;D项中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水电离的H+、OH-存在。
(2)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有:①通入与水反应呈酸性的气体,如CO2、SO2、Cl2、NO2等;②如酸;③加酸式盐如NaHSO4等。
(3)取1 L水,则n(H2O)=1 00018mol,则1n=10-71 00018,故n=×108答案:(1)A、B、C、D(2)①通入CO2②加入盐酸(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10813.(2011·崇雅中学高二期末)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
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测溶液pH时,若先将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稀释了,若溶液不显中性,则一定会产生误差,若用此方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则盐酸的pH变化大,误差较大。
答案:(1)错误的(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c(H+)或c(OH-)被稀释,测出的值不是原溶液的pH 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不产生误差(3)盐酸因为盐酸为强电解质,加水稀释后不再电离,而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其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稀释后促进了CH3COOH的电离,故盐酸误差大,CH3COOH误差小14.(2011·宜昌高二检测)常温下,将pH=2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
(1)若要使混合液的pH 为7,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2)若要使混合液的pH 为10,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若将pH =2的硫酸溶液稀释108倍,则所得溶液中c (H+)/c (SO 2-4)为__________。
解析:pH =2的硫酸溶液中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错误!,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两种溶液混合后,(1)若混合液的pH 为7,说明二者恰好反应,V (H 2SO 4)·c (H 2SO 4)·2=V (NaOH)·c (NaOH),V (H 2SO 4)∶V (NaOH)=1∶10;(2)若要使混合液的pH 为10,则溶液中c (OH -)= 1 mol/L ,则有[V (NaOH)·c (NaOH)-V (H 2SO 4)·c (H 2SO 4)·2]÷[V (NaOH)+V (H 2SO 4)]= 1 mol/L ,V (H 2SO 4)∶V (NaOH)=9∶101;(3)若使pH =2的硫酸溶液稀释108倍,c (H +)=1×10-7,c (SO 2-4)=12×10-10,则所得溶液中c (H +)/c (SO 2-4)为2 000。
答案:(1)1∶10 (2)9∶101 (3)2 00015.温度t ℃时,某NaOH 稀溶液中c (H +)=10-a mol/L ,c (OH -)=10-b mol/L ,已知a +b =1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