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 格式:pdf
- 大小:295.33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于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作技能课程的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来开发课程,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按照能力和知识的发展过程来安排。
这种课程体系不是为了完成单一的课程目标,而是为了让学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如何针对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
1. 确定关键工作流程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关键的工作流程。
这些流程可以是某个任务、步骤和过程。
要开发一个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详细了解这些流程的细节和技能需求,以便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课程。
2. 制定课程计划在了解了关键工作流程后,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课程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包含课程目标、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评估方法等。
必须要确保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工作流程,让学员可以尽快掌握关键技能并在工作中应用。
3. 设计教学资源一旦我们确定了课程计划,接下来就需要设计教学资源。
这需要确保课程内容和资料能够更好地支持学员的学习。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实验室和培训小组、网络资源和各种工具和技术,以帮助学员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
4. 构建教学计划构建教学计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独立学习,等等。
任何一种教学计划都需要针对学员的需求和压力,支持学员的学习以及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5. 实施培训随着课程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完成,现在是执行培训活动的时候了。
通过适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学员应该能够尽快掌握关键技能。
6. 评估和改进一旦培训完成,就有必要进行评估和改进。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员究竟是否学到了关键技能,并提供改进措施来加强课程内容和方法。
通过不断改进,可以确保所开发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能够全面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别从医院药学的工作过程、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基础药学课程设计、临床药学课程设计以及药学实践环节设置进行分析。
结论部分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院药学方向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实现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学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基础药学、临床药学、药学实践、效果评价、未来发展、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院药学作为药学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培养具备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医院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往往无法有效地满足医院药学工作的需求,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工作过程的医院药学方向(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医院药学领域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也可以促进医院药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医院药学方向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业人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贴近实践的教育培训。
通过明确药学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出符合现代医院药学实践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通过对药学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全面了解医院药学工作流程和规范,为日后顺利融入医疗团队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10月刊
改革与开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邹劲松(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是核心,而专业建设的的关键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关系到
学生学什么的根本问题,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是否上得去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工作过程与培养过程的关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工学结合式的新型教材建设进行了阐述。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this relationship to students learn what of the basic problem,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have to go to the root of the on whether this paper,the work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proces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ing process,based o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type of "combin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培养模式key words :process The cours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Training mode 作者简介:邹劲松(1975-),男,重庆市梁平人,讲师,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工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58-02目前,高等工程职业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实训实习基地功能单一,毕业生与社会需求适应性差等问题[1]。
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在专业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工作过程与培养过程的关系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是其模式创新的核心问题。
2007年教育部主导的第三次课改要求采用德国不来梅大学Felix Rauner 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来进行课程设计。
现将用人单位的工作过程与学校培养过程关系通过图1展示。
的工作过程与学校培养过程关系通过图1展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高职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核心载体就是工作任务,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中的“工作”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反映出的工作对象、内容和要求,它是工作与学习的任务,是反映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而不是脱离具体工作过程的点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一些高职院校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原有的课程似乎无太大的区别,产生了课程开发的回(图2)。
归现象,主要原因是对工作任务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工作任务分析笼统,没有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工作任务之间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而是在一个复杂的任务领域中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步骤;其次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和结果具有大的开放性[2]。
课程系统包括课程的产生源、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评价设计四个阶段。
课程的产生源是基于企业实际生产一线,课程内容的设计很大程度是依赖课程的产生源,接着形成完整的
确责任;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相对独立,有机衔接;收支平衡,留有结余”五大原则编制每年度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充分考虑各项政策对基金收支的影响,确保当期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确保基金预算符合实际、科学准确。
二是加大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
城乡低保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低保资金是困难群众的
“保命钱”。
要统筹考虑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各级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累计结余、当年预算和上级补助等渠道筹集所需资金,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三是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力度。
在建立公共财政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中逐步提高低保及社会救助救济工作经费支出的比重,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形成与低保和社会救助救济工作相适应的人财物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让公共财政阳光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四、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筹资渠道目前,我国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主要是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形式进入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省级统筹,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发放标准也各不相同,难以实现跨区域统筹。
征收社会保障税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有效手段,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实现由“费”向“税”的转变,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征缴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推动社会保障由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转变。
改费为税,从可行性上分析,具有征收的强制性、公平性和基金保障的安全性等种种优越性,而且,我国地税系统拥有一支掌握征收规律、
征收经验丰富、足以承担征收任务的队伍,只要坚持税费并重、税费统一征收的原则,就一定可以达到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征缴率的目的。
去年,财政部负责人公开表示我国正在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加上社会保障法的出台,相信离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时日已不会太长。
五、发行社会保障基金彩票和社会保障国债,开辟社会保障筹资新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发行了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之一,也成为体育经费和社会救助经费的主要来源。
在当下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扩面征缴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由国家控制发行适度规模的社会保障基金彩票和社会保障国债,无疑可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以市场化手段开辟新的社会保障资金渠道,促进社会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苏州大学2007年
[2]严于龙.改革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办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2期
文化
教育论丛
(上接第157页)
课程体系与精品课程,然后由课程体系导出课程平台的建设,随后课程资源进入教学环节由教师使用,最后教学相关部门执行课程考核,形成课程考核标准,其详细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
三、基于工学结合式的新型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质量关系到培养和造就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显然,图3和图4清晰的比较了两种教材建设模式的差距。
教育行政部门在图3中管理与引导的力度不够,而图4中形成了指导性建设意见和引进了行业标准,建立了教材出版的准入制度;图3中学校基于学校教学任务的按排而不得已进行教材的编写,图5中则出台了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进行教学质量的提高;图3中教师大多基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得已进行“拿来主义”式进行教材编写,图4中则以团队作战的方式主动出击,创造性进行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出版单位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市场监控和投递到高质量的专业出版社,图4中教材的出版实现了绿色出版;图4中加入了体现校企结合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企业元素,使我们的教材更多反映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最新技能、工艺等知识。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采用图4模式与合川渭沱水
电站、永川区水务局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水工概论>>等课程,与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电能计算>>等课程,与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了<<CASS 软件应用指导>>等课程,共合作编写教材84套。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突破了传统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专业课程设计方案等步骤开发出来的课程,课程的内涵不是理论导向而是行动导向,课程内容的知识是工作过程知识,学生由知识获取转向职业能力培养。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还没有被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高职教育课程缺乏长效机制,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任重道远[2]。
参考文献:
[1]张迪,申永康,刘洁.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学术月,2010-11.
[2]朱启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