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文档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8
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完整版)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完整版)小编带来了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2023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是怎样的普通类中对于采用高考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对于采用单个高考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
计算机会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
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高考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
一旦检索到投档数未满的高校而被分档后,则不再对其后高考志愿检索。
2023高考志愿有哪些录取顺序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录取规则:顺序志愿:志愿分数,志愿优先。
学校顺序、专业顺序。
提前批分数优先: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所有省内考生,高分者优先向若干个平行院校(同一批次志愿)顺序投档。
志愿优先:考生进入某录取批次后,按其填报的学校、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其志愿是分先后顺序的。
一次投档:同一批次志愿都是第一志愿,按学校、专业的顺序投档,但只有一次提档机会,因总分高低而不被该批次学校录取,肯定无缘该批次学校了。
此外,因某些原因,被退档的考生,也会无缘该批次学校。
“预科”与“预录”是一回事吗?答:“预科”与“预录”不是一回事。
预科是大学正式教学班以外的预备班,目前在高校招生中只有民族预科班。
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 。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 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 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1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
江苏省新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江苏省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读篇目?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2. 以下哪个诗人不属于唐代?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陆游答案:D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轻车熟路C. 一鸣惊人D. 画龙点睛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D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读音?A. 拮据(jié jū)B. 横财(héng cái)C. 横幅(héng fú)D. 横祸(héng huò)答案:A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3题。
文本内容(此处应为一篇论述类文章,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展开)1. 文章主要讨论了什么主题?答案:文章主要讨论了(文章主题)。
2. 作者对于(文章中提及的概念或问题)的观点是什么?答案:作者认为(作者的观点)。
3. 文章中提到的(关键信息或数据)是如何支持作者观点的?答案:文章通过(分析方法或数据说明)来支持作者的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4-6题。
文本内容(此处应为一篇实用类文章,如新闻报道、说明文等)4. 文章中提到的(事件或现象)有什么特点?答案:(事件或现象的特点描述)。
5. 文章是如何说明(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或数据)的?答案:(说明方式,如举例、比较、数据支持等)。
6. 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答案:(文章中提出的解决方法或建议)。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文言文内容(此处应为一段文言文,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展开)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翻译内容)。
8. 文中提到的(人物或事件)有什么特点?答案:(人物或事件的特点描述)。
9. 作者通过(文中的某个部分或事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答案:(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
诗歌内容(此处应为一首古代诗歌)10. 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象?答案:(描绘的景象描述)。
11. 诗歌中的(关键词或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象征意义的解释)。
12. 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的情感描述)。
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词语运用13.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答案:(填空答案)。
(二)句式变换14. 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动句。
答案:(被动句答案)。
(三)病句修改15.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病句,并给出修改建议。
答案:(病句及修改建议)。
江苏2023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江苏2023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XX年到20XX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XX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XX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XX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间隔目的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急躁C.标新立异机敏急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要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才能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以下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答案】A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才能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以下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光阴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将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项错误在于,选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才能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归纳各组文章名字所透露出的内容或情感的共同点。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A. 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 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 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 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A. “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 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 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 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 ②③⑥④①⑤B. ②⑥③④⑤①C. ④①⑤②⑥③D. 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3分)A.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XX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xx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答案】D【解析】A项kàng/ ha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江苏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
xx年、xx年高考都是多音字,xx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
2.在以下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哀,实际上近于。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顶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开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答案】B【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挖苦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外表,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 ,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 ,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 ,▲ ,▲ ,▲ 。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成语运用。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格修饰对象为工匠精神,故应选用“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修饰对象为作品,应选用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强调“美”。
而数不胜数强调“数”,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修辞手法的运用。
A项,“一带一路”成为“新引擎”;C项,“洪水猛兽般”;D项,“弯道超车”。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联的运用。
题干中要求“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对联,那么对适用对象提出要求。
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句衔接。
根据前文中“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可以判断。
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从漫画中可得知“离别”这一关键因素,回到选项判断即可。
【考点定位】学科#网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答案】C【解析】置:放弃7.【答案】B【解析】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8.【答案】(1)我在汪中的前面,凭的是官爵;如果凭才学,我应当面向北而尊崇他啊!得分点:“先”“以”“北面”各1分,句意1分(2)他在知心的老朋友去世后,对他们的慰问比生前还要多,这大概是他性情厚道成这样了吧!【解析】得分点:“殁”“存”“笃厚”各1分,句意1分9.【答案】学识渊博,涉猎广泛,见识不凡,卓然不群,自成一家,精于史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
【解析】根据原文“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博考三代典礼”“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可概括出答案。
10.【答案】天地狭窄无容人之处,日月迫近深感岁月匆匆,疲病交加,无处施展抱负。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舟楫/编辑道观 /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 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 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 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egra ve;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
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 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 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 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 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评点]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似乎是成语考查的一种创新动作,但这种题型早已出现过,并不“新”。
但从成语的考查数量上看,这样的题型无疑比传统的成语题多了些考查的内容--传统考四个成语,这里考了六个成语。
但这里考查的内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填成语,所以此题仍然简单。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 个字。
(4 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 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标准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解析]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
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
意思对即可。
评点:听言外音、话中话,也就是所说的潜台词,这样的题考查的太少,江苏省能有这样的题目出现乃为中学生的大幸,因为当代的中学生”不会听话“了,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根基。
不过,这样的题出得再生活化就更好了。
比如类似于这样的题目:某天一位领导与你相遇了,领导打趣地对你说:“打老远的地方,我都看见你了,你却没有看见我!”作为相遇的你,你怎么回答呢?你可以笑着说:“领导就是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岂是我能相比的!”当然这甚有拍马的嫌疑,但这不能不说你有超强的生活表达能力,不然,我们学语文是用来干什么的呢?4. 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 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漫画内容:面对儿子哭闹着要去“非地”(儿子:“我要……”),爸爸只好答应着:“好好,爸听你的!”于是爸爸抱着儿子从“是地”踏向“非地”。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
参考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所以学生也不难答题。
意思对即可。
[评点]解答这道题的考生,可能正是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所以这道题出得很有现实性、生活性,这也是对他们的教育与警醒。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 8 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冶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冶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冶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
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冶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冶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
入居室,无惰容。
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冶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 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 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 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答案:B[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这道题难度不大。
[评点]实词解释题,已经考了多年,应该说这样的题型已经相当地成熟了,学生在此方面的训练也已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 分)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 ①②⑥B. ①③④C. ②④⑤D. ③⑤⑥答案:D[解析]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评点]此题也是相当成熟的题型了,在于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 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
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 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
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 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评点]这篇文言文有许多删减的地方,跨度相当大,文后又没有注解,如”不危“,如果不是在选项里出现,考生还真不知这”不危“是什么。
所以出题者尚要把考试用题目命制得更加人性一点。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评点]三道翻译小题,选得甚是精到,包含文言知识点较多,而且大部分的关键点都是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学以致用,考查的就是这个!可见命题人“为语文”的用心良苦。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冶的”恨冶是指什么? (2 分)解析:“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
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参考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 分)解析:文中描绘的是一位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
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