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7
全自动洗衣机的PLC 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来确保洗衣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以下是设计全自动洗衣机PLC 控制系统时可能涉及的一些关键方面:
1. 功能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定义全自动洗衣机的功能需求,包括各种洗涤程序、水位控制、温度控制、脱水程序等,以此为基础设计PLC 控制逻辑。
2. 传感器与执行元件:设计适当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洗衣机的状态,如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同时选择合适的执行元件,如电磁阀、电机等。
3. PLC选型:根据洗衣机的控制需求选择适合的PLC 控制器,考虑其输入输出点数、处理速度、通信接口等因素。
4. 控制逻辑设计:设计洗衣机的控制逻辑,包括各种洗涤程序的步骤、传感器反馈与执行元件控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5.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包括显示屏、按钮、指示灯等,使用户能够方便地选择洗涤程序和监控洗衣机状态。
6. 安全保护设计:考虑洗衣机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漏
水保护、过载保护、电气安全等,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安全。
7. 系统调试与测试:在完成设计后进行系统调试与测试,验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洗衣机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方面,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全自动洗衣机PLC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洗衣机的自动化控制,提升洗衣机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同时,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控制系统,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基于单片机的洗衣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一、洗衣机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洗衣机的主要功能是对衣物进行洗涤、漂洗和脱水。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洗涤模式选择:用户能够根据衣物的材质和脏污程度选择不同的洗涤模式,如标准洗、快速洗、强力洗等。
2、水位控制:根据衣物的数量自动或手动选择合适的水位,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提高洗涤效果的目的。
3、洗涤时间控制:不同的洗涤模式对应不同的洗涤时间,控制系统需要准确地控制洗涤过程的时间。
4、转速控制:在脱水阶段,需要根据衣物的重量和材质控制电机的转速,以确保脱水效果和保护衣物。
5、故障检测与报警:能够检测洗衣机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如电机过载、水位异常等,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二、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型选择一款适合洗衣机控制系统的单片机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考虑单片机的性能、引脚数量、存储容量、价格等因素。
常见的单片机如STM32 系列、ATmega 系列等都可以满足需求。
2、传感器模块(1)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洗衣机内的水位高度,常见的有压力式水位传感器和电容式水位传感器。
(2)衣物重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机的负载来估算衣物的重量,从而为水位和洗涤时间的选择提供依据。
(3)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以实现对脱水转速的精确控制。
3、电机驱动模块洗衣机的电机通常为交流电机或直流无刷电机,需要相应的驱动电路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转速和启停。
可以使用专门的电机驱动芯片,如 L298N 等。
4、显示与按键模块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和了解洗衣机的工作状态,需要设计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
显示模块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CD)或数码管,按键模块可以采用薄膜按键或机械按键。
5、电源模块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通常采用交流 220V 市电经过变压器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得到所需的直流电源。
三、软件设计1、主程序流程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初始化、传感器的校准、显示模块的初始化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PLC课程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LT1 系统描述即设计要求1.1 自动洗衣机的介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飞速发展,洗衣机成为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产品。
洗衣机的全自动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是其发展方向。
基于全自动洗衣机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次设计利用三菱公司生产的PLC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与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相比较,洗衣机可靠性、节能性得到了提高。
PLC控制不需要大量的活动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它的接线也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缩短。
全自动洗衣机采用PLC控制系统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在全自动洗衣机中,洗衣机洗涤、脱水程序是由单片机为中心控制系统工作的。
首先由于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相对复杂,编写洗涤、脱水程序相对复杂;其次,在设计控制系统硬件时.要有多种电路保护装置,如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过载保护、过热保护及欠压保护等等这样增加了硬件的复杂性,隐含较高的故障率无形地增加了维修成本费用,在各种控制系统中广泛运用的PLC能克服单片机的缺点。
它是整体模块,集中了驱动电路、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以及通讯联网功能。
因此在运用中,硬件也相对简单,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它的编程语言也相对简单。
1.2自动洗衣机的设计要求通过PLC实现的设计要求为:(1)按下启动按钮及水位选择开关,注水直到高(中、低)水位,关水;(2)2s后开始洗涤;(3)洗涤时,正转30s,停2s,然后反转30s,停2s;(4)如此循环5次,总共320s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30s;(5)开始清洗,重复(2)~(5),清洗两遍;(6)清洗完成,报警3s并自动停机;(7)若按下停车按扭,可手动排水(不脱水)和手动脱水(不计数);若要求启动开关分为标准洗和轻柔洗,试改变有关输入点,并在程序中加入轻柔洗功能2 方案论证2.1 采用PLC系统:1)可靠性高,PLC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它必须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正常工作。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研究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洗衣机运行的技术系统。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设定,自动完成洗衣过程的各个阶段,提高洗衣效率和便捷性。
本文将对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测试。
硬件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面板、传感器和执行部件。
控制面板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包括显示当前状态和操作界面,接收用户设定的参数和指令。
传感器用于检测洗衣机内部的状态和环境变量,例如洗衣水位、温度、转速等。
执行部件则负责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洗衣机的各个部分运行,例如水泵、电机和阀门等。
软件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
控制算法是实现全自动洗衣过程的核心部分,它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和洗衣机内部的状态,确定各个部件的工作方式和顺序。
例如,在洗涤阶段需要确定洗涤时间、转速和水位,而在洗衣结束后需要根据用户设定的选项,执行漂洗、脱水和烘干等操作。
用户界面包括显示当前状态和操作界面,以及接收用户设定的参数和指令。
用户界面设计需要考虑界面的友好性和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洗衣机控制系统。
系统测试: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
例如,测试系统是否能够完成各个洗衣过程的自动控制,以及是否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和选项执行相应的操作。
性能测试是验证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指标,例如洗涤、漂洗、脱水和烘干效果,以及洗涤效率和能效等方面的指标。
在研究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确定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了解用户对洗衣机的需求和期望,确定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部件:根据洗衣机的特点和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部件,以实现洗衣过程的自动控制。
3.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根据用户需求和洗衣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以实现洗衣过程的自动控制。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洗衣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洗衣机也从最初的手动操作逐渐发展为半自动和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洗衣机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洗涤、漂洗和脱水等过程,还具备各种智能控制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洗衣机的使用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
本篇毕业设计将着重讨论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
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和开发一个高效、功能完善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智能化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选择适当的洗涤程序,并在洗衣机开始工作前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测定衣物重量和水质硬度等。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自动检测洗衣机发生的故障并及时报警,方便用户及时处理。
设计与实现:1.硬件设计: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执行机构的设计和控制电路的设计等。
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洗衣机的状态和环境参数,如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等。
执行机构主要包括电机和阀门等,用于控制洗衣机的运行。
控制电路设计主要涉及电源管理、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通信等方面。
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该系统的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选择洗涤程序、调整参数等。
-洗涤程序选择:根据用户选择的洗涤程序,自动调整洗衣机的运行参数,并显示当前运行状态。
-智能预处理:根据衣物重量和水质硬度等参数,自动调整洗涤剂的用量和洗涤时间。
-故障诊断:通过监测和分析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判断洗衣机是否发生故障,并及时报警。
3.性能测试与优化:完成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后,需进行性能测试与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性能测试可以包括对系统各功能的单独测试和整体测试,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正常运行。
优化则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PLC设计一、引言洗衣机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也经历了从手动到自动、从半自动到全自动的演进过程。
全自动洗衣机以其高效、便利的特点,成为现代家庭中不行或缺的家电产品。
而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则是实现其智能化运行的重要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
二、PLC的基本原理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现代化控制设备,运用于工业自动化过程中。
PL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程序来控制输入和输出设备,实现对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
常见的PLC由CPU、输入输出接口、电源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三、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洗涤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和烘干过程。
在洗涤过程中,洗衣机需依据用户设置的程序控制水的注入、洗涤剂的加入、搅拌和清洗等操作;漂洗过程中,洗衣机需要控制水的排放和注入,以及重复清洗的操作;脱水过程中,洗衣机需通过高速旋转去除衣物中多余的水分;在烘干过程中,洗衣机需通过烘干机的加热控制将洗净的衣物烘干。
四、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思量到洗衣机的各个工作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
以下是一个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依据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系统中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相应的输入输出要求。
2. PLC选型:依据系统的需求,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PLC 设备,并采购相应的CPU、输入输出模块等配件。
3. 硬件毗连:将PLC的各个部件按照电路图进行正确毗连。
4. 编写控制程序:依据系统需求,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包括各个工作过程的流程控制、输入输出设备的控制以及报警机制等。
5. 仿真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PLC中进行仿真测试,以确保程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确定控制参数:依据实际状况,调整控制参数,使系统的工作更加稳定和高效。
7. 系统集成: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与洗衣机的硬件部分进行集成,进行整机测试和调试。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全自动洗衣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家电产品,它能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便利和舒适。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其强大的功能和稳定性使其成为设计和实现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理想选择。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实现洗衣机的自动化控制、运行和监控。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首先,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需要包括几个关键组件,如传感器、执行元件和PLC。
传感器常用的有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用于感知洗衣机内部的状态。
执行元件包括电机、水泵等,用于实现相应的操作。
PLC则负责对传感器的读取和执行元件的控制进行逻辑处理,将其进行组合,实现自动化的洗衣过程。
其次,洗衣机的控制系统需要实现几个基本功能,如水位控制、温度控制、转速控制等。
水位控制是通过水位传感器来实现的,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PLC会控制水泵进行注水,当水位高于设定值时,PLC则会控制水泵排水。
温度控制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实现的,PLC会根据设定的温度来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与否,以达到设定的洗衣水温。
转速控制是通过电机的转速控制来实现的,PLC会根据不同的洗涤阶段和程序要求,控制电机的转速或停止。
此外,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还需要实现一些附加功能,如故障检测和报警、定时启动等。
PLC可以监测洗衣机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故障,PLC会触发相应的报警装置,提醒用户进行维修。
定时启动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启动时间来实现,PLC会在指定的时间自动启动洗衣机,方便用户的使用。
最后,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还要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异常情况的处理,如断电、水泵故障等,保证洗衣机能够安全停止运行。
此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电路和电路布置,以确保PLC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传感器、执行元件和PLC的选择,实现水位控制、温度控制、转速控制等基本功能,同时还要实现故障检测、报警和定时启动等附加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全自动洗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界面、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以及程序控制系统。
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洗衣机进行交互的界面,一般包括显示屏、按键等。
通过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洗涤程序、设置洗涤时间、温度等参数。
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考虑简洁明了的界面布局、易于操作的按键设计以及直观的显示界面。
同时,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可以增加一些智能功能,如智能识别衣物材质并自动选择相应的洗涤程序等。
传感器在全自动洗衣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用于检测洗衣机内部的各种状态,以便进行相应的控制。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水位传感器可以检测洗衣机内的水位,根据水位的高低来确定洗涤、漂洗、脱水等不同环节的控制。
电流传感器可以检测洗衣机的电流消耗,当电流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停止洗涤程序。
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洗衣机内的温度,根据用户设定的洗涤温度进行相应的控制。
电机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洗衣机内的电机运转,包括驱动洗涤桶、漂洗桶和脱水桶的电机。
电机控制系统需要根据用户选择的洗涤程序来控制电机的启停、正转和反转,以实现相应的洗衣操作。
此外,电机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如电机过热保护、电机故障保护等,以保障洗衣机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程序控制系统是全自动洗衣机中的核心部分,通过设定不同的程序控制,实现洗涤、漂洗和脱水等功能。
在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衣物的适宜洗涤程序、适宜的洗涤时间和温度等。
同时,为了提高洗涤效果和洗涤质量,可以加入一些高级功能,如自动投放洗衣液、自动调整洗涤时间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涉及用户界面、传感器、电机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洗衣效果和安全性,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算法,实现洗衣机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良好体验。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的洗衣机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发展。
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全自动洗衣机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家电产品,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完成洗衣过程,减轻用户的劳动负担。
控制系统是全自动洗衣机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洗衣机的运转、调控洗涤水温、洗涤时间、漂洗次数等参数,以保证洗涤效果。
二、控制系统设计原则1.确定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对洗衣机的洗涤需求,包括洗涤种类、洗涤负荷、洗涤温度等。
2.确定系统功能: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包括自动洗涤、自动漂洗、自动甩干等。
3.确定洗衣机结构:确定洗衣机的结构布置,包括内筒、电机、水管等,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有效运作。
4.确定控制方式:根据洗衣机的结构和用户需求,确定控制方式,可以采用简单的电子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控制方式。
三、控制系统设计步骤1.传感器安装:安装传感器用于检测洗衣机内部的温度、湿度、负荷重量等参数。
2.液晶显示屏设计:设计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洗衣机的状态、选项和提示信息。
3.操作按钮设计:设计操作按钮,包括开关机按钮、洗涤模式选择按钮、液体洗涤剂添加按钮等。
4.控制电路设计:设计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供应电路、传感器接口电路、显示屏接口电路、按钮接口电路等。
5.控制程序编写:编写控制程序,根据用户选择的洗涤模式和选项,控制洗衣机的各个部件的运转。
6.安全保护设计:设计安全保护机制,包括过热保护、漏电保护、机械故障保护等,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7.性能测试与调整: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保证洗衣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控制系统关键技术1.温度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洗衣机内部温度,并根据用户设置的洗涤温度控制加热系统。
2.湿度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洗衣机内部湿度,并根据用户设置的洗涤模式和选项,控制洗衣机的漂洗次数和甩干时间。
3.洗涤时间控制技术:根据用户设置的洗涤时间,通过定时器控制洗衣机的运转时间。
4.洗涤负荷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洗涤负荷的重量,并根据洗涤负荷调整洗涤程序的参数。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5月22日目录一、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 11.1、课程设计题目------------------------------------------------------------------------- 11.2 设计任务 ------------------------------------------------------------------------------ 11.3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4 设计的要求 --------------------------------------------------------------------------- 11.5 技术难点 ------------------------------------------------------------------------------ 1二、电气控制原理图 ------------------------------ 22.1 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22.2 主电路设计过程---------------------------------------------------------------------- 22.3控制电路 -------------------------------------------------------------------------------- 4三、电气控制板的制作及操作说明 ------------------ 43.1、控制板安装原则 -------------------------------------------------------------------- 43.2、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53.3元器件选型 ----------------------------------------------------------------------------- 53.4本次设计电气控制板制作如下图----------------------------------------------------- 6四、 PLC程序设计--------------------------------- 74.1 PLC选择及I/O端口分配------------------------------------------------------------- 74.1.1 PLC的选择 --------------------------------------------------------------------- 74.1.2 I/O端口的分配---------------------------------------------------------------- 74.2 PLC编程的设计------------------------------------------------------------------------ 74.2.1 PLC的外围接线图------------------------------------------------------------- 74.2.2 PLC编程基本原则------------------------------------------------------------- 74.2.3 PLC编程的总程序------------------------------------------------------------- 84.3 PLC的上机程序图调试 -------------------------------------------------------------- 94.3.1连接好PLC时,程序图调试前如图 ----------------------------------------- 94.3.2开始运行时的PLC程序的调试---------------------------------------------- 11五、小结 ---------------------------------------- 13六、参考文献 ------------------------------------ 14一、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1.1、课程设计题目: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1.2 设计任务:1.电动机功率为1.5KW,全压启动且为正反方向旋转2. 有两种洗涤模式:强洗、轻洗3.强洗是先正转2分钟,停15秒后反转2分钟,连续工作10分钟后停止工作。
4.轻洗是先正转1分钟,停10秒后反转1分钟,连续工作8分钟后停止工作。
5.电机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及总停控制。
6.系统要求有电源指示、运行指示、电流指示及电压指示。
1.3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电气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的设计方法,电器元件的选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使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软件,掌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梯形图的设计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程序的应用及调试,监控,运行方法,掌握设计资料整理和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1.4 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题目要尽可能取自生产中实用的电气控制装置,要结合生产需求,具有真实感。
1. 在接受设计任务并选定课题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影完成的设计内容,拟定工作进度计划,确定个阶段应完成的工作,妥善安排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2.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问题,以取得指导教师的帮助,在此阶段提倡广泛讨论,做到思路开阔,依据充分。
3.根据工艺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线路,计算并选电器元件。
4.按指导老师指定的内容布置并安装电器元件与控制线路。
5.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通电调试,排除故障。
6.设计相应的PLC控制程序实现传输,调试和运行。
7.制作电气控制设计过程的成套图纸与设计说明书。
1.5 技术难点由于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技术难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电压按控制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等级。
在控制线路简单,不需经常操作,安全性要求不高时,可以直接采用电网电压,即交流380V或220V。
当考虑安全要求时,应采用控制变压器将控制电路与主电路电气上隔离开。
本次操作直接采用电网电压。
2.选择器件时,期间之间的兼容性,器件的规格、成本、维修、更换等都需要认真考虑。
3.正常情况下,如何做到尽可能减少通电电器数量,以利于节约能源,延长电器元件寿命,减少故障也成为技术难点。
4.合理使用电器触点。
接触器、时间继电器往往触点不够用,可以增加中间继电器来解决。
二、电气控制原理图2.1 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生产机械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是电气设计的依据,这些要求常常以工作循环图、执行元件动作节拍表、检测元件状态表等形式提供。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经济合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指标,造成不必要的高投资。
3.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关系。
很多生产机械是采用机电结合控制方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结构复杂性、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协调处理好二者关系。
4.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以实用为原则。
选用新型号电器可以提高可靠性,减小体积,尽可能不要选用旧型号电器。
5.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性、可靠性高,兼顾设备使用和维护方便。
2.2 主电路设计过程:2.3控制电路:三、电气控制板的制作及操作说明3.1、控制板安装原则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的不同,在一个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时,必须划分组件,同时要解决组件之间的连线问题。
划分组件和布局的原则:1)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例如用于操作的各类按钮、开关、键盘指示检测和调节等元件集中为控制面板组件;各种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照明变压器等控制电器集中为电气板组件;各类控制电源、整流、滤波元件集中为电源组件等。
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尽可能置于同一组件中。
3)强、弱电控制器分离,以减少干扰。
4)力求整齐美观,外形尺寸、重量相近的电器组合在一起。
5)便于检查与调试,经常调节、维护和易损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6)所有电气设备应该放在操作方便,便于更换、识别与检测的位置。
本设计用到中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和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同,它的触点数量较多,在电路中主要是扩展触点的数量另外其触头的额定电流较大;速度继电器根据速度的大小通断电路,检测转速的过零点。
多用于反接制动时,切除反相序电源;热继电器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属片被烤热而弯曲,导板移动使常闭触头断开。
3.2、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电路用红色导线连接,控制回路用黑色导线连接,将接触器依次通电,验证接触器是否正常工作,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按钮和热继电器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
2)在连线之前要确认器件的额定电压,例如接触器线圈有220V和380V两种,一定要和控制电压相匹配,否则可能会造成接触器烧毁或接触器无法吸合。
3)在连接导线之前应先估测所用导线的长度,避免浪费导线,测量完后用钳子将导线剪断,并用钳子将导线折好,套上不同数字的线箍,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所有操作都应该谨慎地进行,以免造成扎伤。
4)安装完毕后经过老师检查后才可以通电,如果控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首先要检查线路是否正确、导线是否正常的连接、熔断器和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是否断开等等5)如果接触器无法正常吸合,出线震动现象,首先检查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压是否与控制电压相匹配,如果电压正常应更换辅助继电器,检查辅助继电器内部有无异物,个别组在给控制电路供电时误将电源连接在试验台变压器的尾端,导致电压过低,接触器无法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