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练习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1诗两首1.汹柔坟喉惆黎2.B3.示例:故乡是一杯浓浓的酒,故乡是一轮圆圆的月。
4.悲欢、无情、蹲踞、冷眼看人间恩怨。
5.由长城联想到祖国多灾多难的历史,表达对长城复杂的情思。
6.C7.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略2我用残损的手掌1.(1)憔(2)逐(3)躏恒2.戴望舒雨巷3.示例:春天,河堤上杨柳依依,各种花争奇斗妍,如一道锦幛展现在我们面前。
4.指祖国母亲(或:热恋爱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5.使情感表达更加形象,突出“你的名字”给人的深刻印象。
6.一连串的“轻”字,形象地展露出诗人温柔的心情。
7.略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1)熏惫(2)扉惘2.舒婷朦胧诗3.略(提示:古诗或现代诗均可)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为大地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
5.喻指祖国。
6.歌颂为了祖国可以舍弃一切、抛弃一切的献身精神。
7.略(提示:利用对话式,表现抒情对象的内在精神)4外国诗两首1.B2.(1)莱蒙托夫俄国(2)休斯美国3.A4.法国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5.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形象。
6.六月、叫骂、嘲笑、波拿巴、狂飙、仇恨。
7.人都是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信仰的,有了崇高的精神信仰,生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遇到任何艰难困苦,甚至要牺牲生命,也会无所畏惧。
8.略单元复习1.瓣魂烬绚2.D3.(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大陆(3)胜作一书生(4)独酌无相亲对影成三人(5)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示例:凝在目光里望着它情深深5.诗人以北方特有的“手推车”作为意象进行聚焦。
6.枯干了的河底、阴暗的天穹、冰雪凝冻、灰黄土层。
7.加强诗歌的抒情意蕴,凸显诗歌的主题,表现下层劳动者的悲苦生活。
8.诗人以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来折射时代风云,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
《诗两首》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嘶.哑(sī) 汹涌.(yǒnɡ) 刮.风(ɡuā) 矮.矮(āi)B.大陆.(lù) 乡愁.(chóu) 浅.浅(qiǎn) 坟墓.(mù)C.黎.明(lí) 窄.窄(zhǎi) 深沉.(chén) 温柔.(yóu)D.腐.烂(fū) 邮.票(yóu) 喉.咙(hóu) 一枚.(méi)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B.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D.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3.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抗争、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4.综合性学习。
学完《乡愁》,你班决定开展一次以“剪不断的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资料大搜索】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我国古代诗词宝库中就保留着许多抒写乡愁的经典诗篇,假如让你去搜集这些资料,你会采取哪些方式?(至少写出两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佳句共欣赏】将你搜集到的表达思乡愁绪的诗句推荐给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撕哑喉咙汹涌B.温柔腐烂深冗C.邮票坟墓海陕D. 激怒悲愤黎明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4.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5.阅读《中国的土地》回答问题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比较这首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和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1、 D.2、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我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4.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
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5.内容上:相同点都是写的中国的土地。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主要是写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而《中国的土地》主要是写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代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7题;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横线字注音。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________哑的喉咙歌唱。
②这永远xiōnɡ________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③这无止息地吹ɡuā________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________明……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________烂在土地里面。
2.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________ ,原名________ ,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________ ,代表作有________等。
3.文学常识填空。
《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 ,________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这是一首________诗。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B.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有一平方米的大小)C.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D.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但是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5.下列诗句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假如我是一只鸟。
B.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 我重新变得年轻。
D. 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蛙眼对于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却“视而不见”。
B. 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C. 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D. 注射剂十分灵效,立竿见影,立刻止住了疼痛,恢复了神智。
7.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C.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诗歌鉴赏(共2题;共40分)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土地大地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祖辈们和树木花草一起扎根草木春茂冬枯人在一代接一代繁衍父母,是一段枯老的树干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站在父母的肩上以向上的姿势飞翔风,从远古吹来我用嫩叶为帆远航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土地的深处(1)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2)从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3)诗歌第三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从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诗两首》一课两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sī)汹涌.(yǒnɡ)刮.风(ɡuā)矮.矮(āi)B.大陆.(lù)乡愁.(chóu)浅.浅(qiǎn)坟墓.(mù)C.黎.明(lí)窄.窄(zhǎi)深沉.(chén)温柔.(yóu)D.腐.烂(fū)邮.票(yóu)喉.咙(hóu)一枚.(méi)【解析】选B。
A项,“矮”应读ǎi;C项,“柔”应读róu;D项,“腐”应读fǔ。
2.选词填空。
(1)这永远(澎湃奔流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2)我也应该用(沙哑嘶哑喑哑)的喉咙歌唱。
(3)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窄窄的方方的)船票。
答案:(1)汹涌(2)嘶哑(3)窄窄的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解析】选A。
A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按原文填空。
(1)然后我死了,。
(2)后来啊/乡愁是。
(3)《乡愁》中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 / 。
答案:(1)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一方矮矮的坟墓(3)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课内阅读。
阅读《我爱这土地》全文,回答(1)~(4)题。
(1)诗中“鸟”的形象与诗人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答:【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之间的联系。
注意“鸟”“土地”的象征意义,再从本诗主旨方面考虑。
答案:“土地”是祖国的象征,诗人在借一只饱经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2)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我爱这土地》《乡愁》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用正桝写出相应的汉字hou ( ________ )咙悲f©n ( _____________ ) 11 ( ________ )明fu ( _______ )烂坟mJ ( _____________ ) 海xid ( ______________ )【答案】(1).喉(2).愤(3).黎(4).腐(5).墓(6).峡【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咅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喉” “愤^峡”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撕哑喉咙汹涌B. 温柔腐烂深冗C.邮票坟墓海陕D.激怒悲愤黎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A嘶哑。
B深沉。
C海峡。
3.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_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答案】(1).①艾青(2).蒋海澄(3).忧郁、悲愤(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②余光中(6).台湾(7).家国之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在阅读诗歌时,作者的一些简单情况是必须要了解的。
4.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答案】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1 诗两首1.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也应该用sī yǎ( )的hóu lón g( )歌唱。
(2)这永久xiōn g yǒn g( )着咱们的bēi fèn()的河流。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fén mù()。
2.以下诗句中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似的一项为哪一项(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以下对《我爱这土地》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人用“沙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令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辛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蒙受的苦难、人民的悲忿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臭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爱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什么缘故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4.以下对《乡愁》的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诗按时刻顺序抒发了作者由有家难回到有国难归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期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这首诗的形式美要紧体此刻音乐美上,而音乐美要紧表此刻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
C.诗中把“乡愁”寄托在四种物象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十分具体。
D.这首诗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又丰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鼓韵张春玲①提及敲锣打鼓,不是吹牛,当推咱们临汾。
第十一届亚运会揭幕式上,一声呐喊,喊出了临汾800人的锣鼓队,人如潮涌,阵似排兵,男、女、老、少、壮,鼓、锣、钹、镲、磬。
于是,那“咚咚锵锵”的鼓声便把亚运盛会的烈火气氛推向了高潮。
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语文下册1《诗两首》校本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语文下册1《诗两首》校本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语文下册1《诗两首》校本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诗两首一、基础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汹涌..()腐.烂()吹刮.()窄.窄( ) 嘶.哑( )激怒.()2.给下边的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嘶_____()候_____()幕_____()撕_____()喉_____()墓_____()斯_____( ) 侯_____( )慕_____()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一只鸟 B.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C.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D.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二、课时达标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3)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4)长大后/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5.“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一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把“乡愁"分别寄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
6.《我爱这土地》诗中“鸟”的喉咙为什么是“嘶哑"的?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7. 《我爱这土地》诗中“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有什么象征意义?三、能力提升8.对于《我爱这土地》诗歌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诗两首练习题三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邮票yōu缠绵mián超凡fán一湾wānB、清远qīn惆怅chuō仿佛fuó年轮lúnC、忧伤shāng哀怜lán颤抖chàn蔷薇qiángD、忧郁yù潺潺chán朦胧lóng簌簌s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诗歌《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注音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恋(liàn)土嘶(cī)哑艾(ài)青B、愁(cóu)绪汹涌(yǒng)激怒(lù)C、炽(chì)烈陶冶(yě)窄(zhǎi)窄D、坟(wén)墓怅惘(wǎng)年轮(lún)【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我只是伫立遥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B、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C、然后他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D、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我只是伫立遥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下册下册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诗两首诗两首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嘶.哑(s ī) 汹.涌(x ōng) 黎.明(lí)B .腐.烂(f ū) 喉咙.(lóng) 羽.毛(y ǔ) C .一枚.(méi) 邮.票(y ōu) 窄.窄(zh ǎi) D .艾.青(ài) 海峡.(xiá) 坟墓.(mù) (2)(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蹒.跚(pán) 哂.笑(sh ěn) 锲.而不舍(qiè) 形貌昳.丽(yì) B .谰.语(lán) 颔.首(hán) 一抔.黄土(p ōu) 恃.才放旷(shì)C .剽.悍(bi āo) 愧怍.(zuò) 惟妙惟肖.(xi āo) 苫.蔽成丘(shàn) D .啜.泣(chuò) 喑.哑(y īn) 鳞次栉.比(jié) 引弦.而战(xuán)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 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 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 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3.请仿照示例,照样子写句子。
流水是大海的乡愁白云是蓝天的乡愁那一缕缕薄薄淡淡的青烟是游子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性学习。
1 诗两首01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艾青是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称赞艾青是“最伟大的歌手”。
艾青把个人命运融.( )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中,________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汛和人民昂扬奋进的心声。
“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盼望》表现出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和______胜利彼岸的期待;《鱼化石》隐藏的是诗人由历史动荡生发出来的对人生际遇的感kǎi()和抗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诗篇是诗人艾青________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遗产。
(1)给文段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依次填入文中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留给到达B.传达到达留给C.到达留给传达D.留给到达传达(3)联系诗歌《我爱这土地》,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3.(盐城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5.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海峡无阻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
2017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6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我推荐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
”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2)活动二:我宣传博客(网页)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博客,请你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3)活动三:我致辞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发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
假如艾青荣获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
(60字左右)02课内精读(一)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7.这首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8.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9.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乡愁》,回答问题。
10.诗歌运用了哪些形象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11.这首诗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03拓展阅读(原创)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注】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中醒来,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3.请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
【判断修辞手法】(1)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理解词语象征义】15.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的?【理解诗歌内容】16.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情感】17.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比较探究】04写作创新18.《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
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
(200字左右)【课文片段在线】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写法分析】这首诗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
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2)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3)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1诗两首1.(1)róng慨(2)B (3)《我爱这土地》表达出作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2.D(解析:D项选择问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中用逗号。
) 3.B(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删去“否”;C项搭配不当,可删去“和质量”;D项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得”。
) 4.B(解析:B项“我”是因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5.陆岛有情两岸深深的乡心6.(1)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
(2)诗海漫步仰望星空(3)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7.四个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
8.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9.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祖国的象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10.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形象生动,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给人多方面联想与想象的空间。
11.时间顺序。
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来。
12.一表现为结构美;二表现为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13.(1)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2)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14.“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所有的炎黄子孙永远思恋祖国母亲;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挂霜的葡萄”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成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5.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
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
16.抒发了诗人歌唱祖国,礼赞人民,颂扬中华民族,热烈欢呼充满希望的未来的思想感情。
17.相同点: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借助具体意象,抒发对土地(祖国)的真挚情感。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感情比较深沉,当国土被践踏时,诗人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并自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本诗感情较愉悦,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外,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
18.【例文】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