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1:司法改革与有效辩护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一、引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司法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探讨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二、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1. 司法独立和公正性的提升在司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司法独立的保障力度,完善了司法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保障了法官的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权利。
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司法独立和公正性,有效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司法体系的完善和规范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司法体系的完善和规范。
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法院体系和检察院体系,形成了覆盖乡镇、县区、市和省级的全面法律服务体系。
还加强了对律师行业的管理,提高了律师的专业素质,进一步规范了诉讼活动。
3. 司法公信力的增强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逐步增强。
通过大力整顿司法秩序、打击司法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推动了全社会对司法制度的信任和支持。
4. 法治意识的提升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还体现在全民法治意识的提升。
通过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全民更加重视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培养了全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三、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意义1.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力保障。
司法机关的公正审判和有效执法,有效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健全的司法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强化国家治理能力改革重构司法制度的重大成就为强化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日益强烈。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司法不公现象仍然存在,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推动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XX省在2018年启动了刑事辩护制度改革,旨在通过改革,实现刑事辩护制度的现代化,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改革措施1.完善律师辩护制度(1)扩大律师辩护范围。
将律师辩护范围扩大至所有刑事案件,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能获得律师辩护。
(2)保障律师会见权。
改革律师会见制度,简化会见程序,提高会见效率,确保律师能够充分了解案件情况,为当事人提供有效辩护。
(3)加强律师辩护指导。
设立律师辩护指导委员会,对律师辩护工作进行指导,提高律师辩护水平。
2.加强辩护人权利保障(1)保障辩护人知情权。
改革辩护人知情权制度,确保辩护人能够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充分行使辩护权。
(2)保障辩护人调查取证权。
改革调查取证制度,简化取证程序,保障辩护人依法调查取证。
(3)保障辩护人申请回避权。
改革回避制度,确保辩护人能够申请回避,避免利益冲突。
3.完善法律援助制度(1)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将法律援助范围扩大至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提高法律援助质量。
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律师的业务水平,确保法律援助质量。
(3)加强法律援助宣传。
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认知度和利用率。
三、改革成效1.提高了司法公正性。
改革后,律师辩护制度更加完善,辩护人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司法公正性得到提升。
2.增强了司法公信力。
改革使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得到增强,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
3.提高了辩护质量。
律师辩护指导委员会的设立,提高了律师辩护水平,使辩护质量得到提高。
4.降低了上诉率。
改革后,律师辩护更加充分,上诉率明显下降,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
四、案例分析以一起故意伤害案为例,犯罪嫌疑人因家庭纠纷与被害人发生争执,致被害人重伤。
司法视角下的正义、公正和公平法学理论论文(1)论文摘要:十五大、十六大报告连续提到司法改革,并相继出现了公正、正义和公平三个概念。
可见司法改革势在必行,且公正、正义和公平应该成为司法改革的目标和准则。
在司法领域,正义就是公正和公平。
公正和公平作为正义的两个方面各有侧重。
公正强调形式,是对法官和程序的要求;公平强调实质,其对象是诉讼两造。
当前的司法改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就是要符合公正和公平的具体要求。
在公正方面对法官而言是法官独立、法官中立、法官权威和司法约束,对程序而言是重视程序、司法公开、实行对抗制等内容;公平又反映在诉讼双方权利对等、有效参与原则和效率原则三个方面。
这些具体要求是公正和公平的细化,但又将作为抽象原则指导着司法具体制度和程序的设计和完善。
论文关键词:正义司法改革公正公平Abstract: 15th and 16th NCCPC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ntinuously referred to judicial reformation, and came up with impartiality, justice and fairness. We can see that judicial reformation is inevitable and impartiality, justice and fairness should be the aims and standards of judicial reformation. In juridical area, justice is impartiality and fairness. But as two sides of justice impartiality and fairnes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s. Impartiality emphasizes on modal, and is the request to judge and process. Fairness stresses on essence and its aims are the concerned. Now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must follow some principles. In the other words, we must fit some specific requests of impartiality and fairness. On impartiality to judge they’re judge independence, judge neutrality, judge authority and judicial restrain, and to process they’re procedure, judicial avowal and antagonism. Fairness is reflected by equal right,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and efficiency. These requests are specifies to impartiality and fair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y serve as the principles of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that should help design and improve our concrete regime and : Justice, Judicial reformation, Impartiality, Fairness引言“我国在建立一种合理的司法制度乃至整个法律制度上面临着十分特殊的困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总第183期)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以辩诉交易中有效辩护的标准为借鉴蔡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上海200042)摘要:认罪认罚案件中,由于控辩协商结果的准终局性、律师行为的代理性以及指定律师、值班律师与委托律师的法律帮助存在差异,需要确立有效辩护来保障被追诉人辩护权的实施。
美国在辩诉交易制度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无效辩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律师责任”和“损害结果”这两个评判有效辩护的宪法标准。
通过对美国辩诉交易中有效辩护标准的借鉴,认罪认罚案件中有效辩护的标准可以分为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两方面。
内部标准主要指律师需要具备怎样的资格、履行何种义务才能为被追诉人提供有效的辩护服务;外部标准则是通过量刑结果和同行评判标准来判断律师辩护是否为有效辩护。
关键词:认罪认罚;有效辩护;有效标准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57(2021)01-0128-09辩护权是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的修订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对于被追诉人在认罪认罚案件中能否获得切实有效的法律帮助却并未予以明确。
法律规定的缺位导致认罪认罚案件中出现了律师参与不足、律师法律帮助存在差异以及律师辩护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被追诉人辩护权的实现%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借鉴美国辩诉交易中形成的有效辩护标准,构建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有效辩护的标准以完善被追诉人的辩护权%一、认罪认罚案件中有效辩护之界定有效辩护的理念来源于美国。
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人应当享有……获得律师协助辩护的权利。
”1984年,在斯特里克兰诉华盛顿州(St/ckland v.Washington)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将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获得律师协助辩护的权利”明确为“获得律师有效协助辩护的权利”。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有效辩护问题探究摘要:认罪认罚是指被告人在案件审判程序中自愿承认罪行,并在此基础上请求轻判或从轻惩罚的一种认罪方式。
论刑事辩护制度作者:邓娟发布时间: 2005-06-27 15:34:18内容提要:刑事辩护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要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该制度扎根于“尊重人的尊严”这一思想,强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判决有罪之前,被推定为无罪,而享有辩护权及其他诉讼权利,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程序,通过充分行使辩护权,与追诉机关进行平等对抗,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该制度对于完整诉讼结构形态的构成,对于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程序正义的实现,诉讼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刑事辩护制度辩护权律师辩护引言刑事辩护制度源起西方社会,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一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与保障,它是现代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一国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1.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沿革1.1外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历史沿革1.1.1古罗马的萌芽阶段在公元前4—6世纪的罗马奴隶制共和国时期,由于交通便利和民主共和等自然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影响,简单商品经济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贸易程式繁杂,加之罗马法律纷杂琐碎为一般人所不熟悉,因此“代理人”、“代言人”在罗马共和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
随着法律的演进,职业法学家兴起,辩护制度逐渐为法律所承认。
《十二铜表法》正式规定了法庭上辩护人进行辩护的条文。
在罗马帝国末期又允许刑事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均可自己延请懂法律的人为辩护人在法庭上开展辩论。
由于古罗马法学的发达,辩护人多为熟谙法律者甚至法学家,这就大大促进了古罗马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使古罗马成为当时世界上刑事辩护最发达的国家。
1.1.2中世纪的压制阶段在中世纪的欧洲,因基督教权威的恶性膨胀,使得世俗统治之外存在着一个平行甚至高于它的神权统治。
由于早期基督教的不宽容和独断,设立了宗教裁判所惩治异端,并实行“神罚”。
申论作文素材法治素材一:实施司法改革,强化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1. 近年来,我国司法改革进展顺利,旨在提高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例如,推行审判公开制度,使人民群众能够全程参与司法审判,监督司法机关的行为,维护司法公正。
2. 同时,在司法资源配置方面也进行了重大改革。
例如,成立跨区域的法院和检察院,使司法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和利用,提高了司法效能。
3. 此外,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确保司法公正。
例如,推行法官和检察官的选拔考试制度,加强法官和检察官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
4. 司法改革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素材二:建设法治社会,维护公民合法权益1. 法治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公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法治社会中,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使其具备对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同时,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要严格执法。
公正、公平、公开执法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只有执法机关依法行政,才能取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4. 此外,要加强司法保障,提高司法公正性。
通过建设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体系,改善司法环境,使司法公正得到保障,才能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素材三:加强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 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只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与稳定。
2. 在法制建设中,要加强立法工作。
制定合理、系统的法律法规,为社会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保障。
3. 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推动法治理念在社会中深入落实。
4. 此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司法改革辩论辩题正方辩手:司法改革是当务之急,因为当前司法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审判不公、执行难等。
首先,司法改革可以提高司法公正,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面前平等受到保护。
正义女神盲目的眼罩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改革正是为了让这一理念得以实现。
同时,司法改革也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减少执行难的问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毛泽东曾说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审判不公的现象,这正是司法改革的必要性所在。
此外,司法改革还可以提高司法透明度,增强人民对司法的信任。
毕竟,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只有司法公正才能让人民信服。
反方辩手:司法改革并非当务之急,因为当前司法体系虽然存在问题,但并非无法容忍。
首先,司法改革可能会导致司法混乱,破坏现有的司法秩序。
毕竟,司法改革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一味地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
同时,司法改革也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为司法改革牵涉到社会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可能会引发各方的矛盾和冲突。
毛泽东曾说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现实中,司法改革可能会带来新的不公。
因为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受损,导致新的不公现象的出现。
因此,司法改革并非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这一问题。
总结:从正方和反方的角度来看,司法改革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正方强调了司法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司法公正、效率和透明度的重要性,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反方则强调了司法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司法混乱和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并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这样的辩论中,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权衡利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毕竟,司法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浅谈司法制度论文在理论上,可以将中国司法制度划分为国家司法制度与民间司法制度、城市司法制度与农村司法制度、主体性司法制度与辅助性司法制度三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司法制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司法制度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检察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因此,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检察队伍,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检察工作的现实要求。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人口众多,经济较为发达。
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番禺区经济环境的逐步优化,外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地涌入,一方面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地增长,给番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另一方面,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如何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作了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检察队伍检察创新番禺区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万,区生产总值已在2010年跨越了千亿大关。
随着社会转型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刑事发案数逐年攀升,新领域、高科技犯罪不断涌现。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下称“我院”)从事审查起诉、审查逮捕工作的检察人员不到50人,每年承担捕诉案件近3000宗,人均办案近150宗,全院从事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的干警约30人,每年自侦案件近60宗,长期处于“案多人少”的压力之中。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检察机关面临着严峻考验。
我院充分认识到,人才强检是新形势下加强执法规范化的最始终要求,是推进队伍专业化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最重要抓手,是落实保障现代化的最直接体现。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院政工办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以人才强检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强检步伐,以“引才、育才”并举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解决番禺检察工作面临的上述“案多人少”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和带动番禺检察工作创新,推动我院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引才、育才”并举,始终走人才强检之路(一)引才:拓宽视野广纳贤才制定检察人才计划。
有关司法的申论作文司法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审判和法律实施的重任。
在现代社会中,司法不仅仅是对罪行进行审判的过程,更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法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司法独立性是司法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
司法独立性意味着司法应当远离政治和利益团体的干涉,独立行使审判权。
然而,在现实中,司法独立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蚀。
某些地方性领导干预司法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公正性受到质疑。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司法独立性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司法能够真正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
其次,司法效率也是司法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
司法程序繁琐、办案周期过长成为了制约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
当事人长时间等待判决结果,不仅影响了司法公正的体现,还给当事人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
我们应当加大司法资源的投入,完善司法程序,提高司法效率。
同时,加强对案件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减少重复办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此外,司法公正的普及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全民法律意识的基础框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地区和群体对法律的认识不足。
这种情况导致了部分人对司法的不信任和偏见,从而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司法公正的氛围。
综上所述,司法的发展和完善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
加强司法独立性的保护,提高司法效率,普及司法公正,这些都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步骤。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公正、透明、高效的司法体系,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论司法改革与有效辩护
青海同一律师事务所杨镡宇
正文: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作为一名专业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就我的几点体会与各位进行分享。
一、司法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以审判为主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诉讼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以追求公平和正义为终极目标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党的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首先要从宪法这个国家根本大法出发,向各个方向不断推进。
而有着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更是走在了诉讼制度改革的前沿。
在司法制度中,最为复杂、最难改革的当属刑事诉讼制度,其中涉及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局、国安、反贪以及其他一些职能部门,各部门分工负责又相互制约,也不乏相互推诿、权责不明的现象存在。
在这样一个多部门交织的制度体系中,必须确定一个中心,那就是以审判为中心。
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司法制度的同时,又保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
以审判为主心的司法制度是党、国家、人民在几十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也是为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司法制度。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首先要确保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即未经人民法院审判,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就是要毫无保留地落实和执行新刑事诉讼
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其中的庭前会议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合议庭制度、陪审员制度即是亮点也是重点。
这些制度或许存在已久,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只有几十年法制历程的国家,落实和推进这些制度,可能还需要多年的实践和改进。
但这些制度的引进和推进,绝对是我国司法进程中的伟大举措,对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说到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推进,就不能不提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先驱者和践行者,这里我要重点说说律师这个法律职业群体。
中国的律师队伍如同中国的法治进程一样,起步晚、发展慢、制度不健全、执业无保障。
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障律师执业的法规和制度,但这丝毫无法掩饰这个群体目前所处的窘境,密集的文件出台也恰恰说明了中国律师所处的艰难困境已经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律师执业保障和相关法律的出台也迫在眉睫。
从事过刑事辩护的律师,都会自然而然地抵触刑事案件,尽量避开刑事辩护,因为面对执业权利不能保障、辩护流于形式只有无奈。
而坚持以刑事辩护为主要方向甚至只作刑事辩护的这些律师,除了对刑事案件的兴趣所在,也需要执着的精神、莫大的勇气。
当然,曾经会见难、阅卷难、交流难、发问难等一个个难题如今正在逐步解决,在部分地方或许还存在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不过我相信随着司法改革步伐不断地推进,这些困扰我们刑事辩护律师的噩梦将一去不复返。
二、有效辩护不是无罪辩护,它是一个程序法上的概念,是被告人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且由辩护律师帮其争取了应有的诉权,最终有尊严、公平地得到审判。
要做到有效辩护,首先要尊重法律、尊重事实、尊重被告人。
刑事辩护律师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不触碰法律底线,要与被告人充分地交流和沟通,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利益,尽最大努力帮他们争取权利。
其次,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在熟知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辩护策略,在无罪辩护、量刑辩护、罪轻辩护、程序性辩护、证据辩护的不同形态中,选择最有利当事人的辩护方案。
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对有效辩护的实现至关重要,而辩护律师自身的内在因素是实现有效辩护的基本条件,高度敬业的态度、优秀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理论储备、敏捷的辩护思维、巧舌如簧的口才都会影响到刑事辩护的效果,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制定行之有效的辩护策略和方案,是刑事辩护律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改进的。
三、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就是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也已经写入了刑事诉讼法的总则。
《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在当前法庭审判模式下,控辩对抗失衡,法庭审判只是简单履行程序,律师辩护流于形式。
如何建立一个控辩均衡对抗、辩护行之有效、审判结果体现公平正义的刑事诉讼制度体系,继而推进以公平和正义为理想目标的诉讼制度体系,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党、全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的司法改革,任重而道远。
当前,司法改革、法治建设已经成为执政当局的方针政策、政治纲领,传统法制资源和国外先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通过立法的形式架构改革布局,使司法改革有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赋予司法改革强制力和约束力。
律师队伍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部分,对法治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个个案件的有效辩护,不断对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提出和曝光,迫使法官、检察官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立法者不断完善制度,对整个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改进使力、形成影响力。
结论: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落实公平和正义,让每一个国民尝到司法改革带来的硕果,是每个法律工作者的使命。
在每个案件中体现正义,在每个司法行为中落实公平,这应当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理想效果,也应当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执政主体终身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和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
3、《刑法学》第五版,张明楷教授著;
4、人民日报《有效辩护和无罪判决是两回事》;
5、正义网《实现有效辩护要做到两个基本保障》,作者陈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