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新高考的有关说明.doc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下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发布时间:2021-09-03T02:24:15.18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6期作者:刘坤[导读] 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刘坤(西安市八一民族中学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
但是在3+1+2的模式下,学生选课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新高考改课,谈一谈物理学科的地位。
关键词:高考改课物理选课从2019年起,陕西将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到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省情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简单说,从2022年开始,陕西的高考不再进行文理分科。
高考成绩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
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1】。
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
由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历史和物理两门课选择一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4个科目中自主选择2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物理作为改革前的强势学科,在新高考下,地位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表格,各个科目的可以报考的院校比例:通过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
我们看得出选择物理的学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高校的机会。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再来看一看数据:很明显虽然选择物理学科将会有更多的选择高校的机会,但实际上物理作为所有学科作为抽象的一门文化课学生还是觉得选择物理难度太大,所以出现了与我们的想法相违背的地方。
作为新高考的另一城市上海,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少而又少。
那么两个表格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别的呢?首先,学生不选择物理,不是因为物理不重要,也不是因为物理的考试本身难。
新高考政策学考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我国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推进,新高考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新高考政策中的学术类考试(常称为“学考”)要求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将从各方面对新高考政策学考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学科要求新高考政策学考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学科要求的提高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学科思维。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能够合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新能力要求三、实践能力要求新高考政策学考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工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评价方式新高考政策学考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多元化。
传统的学科笔试依然是评价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新高考政策还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竞赛等评价方式,以更全面、更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则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培养目标新高考政策的学考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高考政策的学考要求使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全面、立体化,培养他们成为有才能、有责任心的人才。
总的来说,新高考政策学考要求在传统的学科知识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全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和创新,推动我国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摘要:2022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会议明确指出要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招生机制的意味着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关键词:高考;高中;物理教学一、“两依据一参考”对应两种录取模式仔细研读新高考方案,我们会发现方案中最重要的成分莫过于确立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两依据是指依据语数外全国统考成绩,依据“6选3”选考科目成绩;一参考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使用权交给高校。
其中,两依据对应的是选考模式,而一参考对应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模式。
面对两种录取模式,高中物理教学会面临那些现实问题呢?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一)实现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为选考模式做准备在6选3的选考模式背景下,很多学校实行走班制以满足学生们不同的需求。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选考科目,这样不同的学生对物理就会有不同的需求。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根本就没有选考物理,第二类学生选考了物理,第三类学生选考了物理并有专业或者职业倾向。
面对以上三类对物理需求完全不同的学生,教师决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考量每一位同学;另外物理基础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也有差距,物理学习需求差异更加凸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要实现物理个性化教学,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构建物理校本课程体系,为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做准备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部分省份实行的综合评价模式,综合评价招生是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自测评估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的方式。
这种招生机制越来越受到很多高水平大学的重视,很多好水平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因此上,高中学校必须开设相关的物理校本课程以满足拔尖学生对于物理较高的追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探讨作者:谭佐陈琪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0年第06期【摘要】本文分析江浙地区和广西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认为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改变传统的重视考试结果、轻学科素养的情况,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优化建议:突出主干,落实重点;结合当代科技,与时俱进;创设情境教学,加深理解;重视实验,训练技能。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分析【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B-0160-02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科考核制度变得越来越全面,高考制度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此背景下,相应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无论是其考试评价还是考试内容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本文分析已实施新高考模式的江浙地区与尚未实施新高考模式的广西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提出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优化举措。
一、江浙地区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分析(一)立足基础,回归教材,重视经典实验。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学科教材上,例如,2017 年 10 月的很多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都是取自教材的课题研究,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2018 年 4 月的物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第 13 题是选自“静电场”的电场强度这一节的课后一道习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电场叠加和电势高低的知识把握情况;2018 年 4 月的物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第 8 题是选自“静电场”的密立根油滴实验;2018 年 10 月的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第 9 题选自“恒定电流”这一课的课后两道练习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阻定理的理解。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建模能力。
针对全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高考考试科目的确定,相关的学科教学定制部门给出明确的指示:考试的试题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化学等学科对社会发展的实际引导作用,注重物力、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9.26•【字号】渝教基发〔2018〕24号•【施行日期】2018.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市教育考试院,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将《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9月26日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招发〔2016〕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二、基本原则(一)全面考核。
保证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自主选择。
促进学生学科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推动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三)统筹兼顾。
兼顾毕业与升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三、考试要求学业水平考试采取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一)合格性考试1.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共14门学科。
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重庆新高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人游泳时若某时刻手掌对水的作用力大小为F,该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该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A.2F B C.F D2.放射性元素123I会衰变为稳定的123Te,半衰期约为13h,可以用于检测人体的甲状腺对碘的吸收。
若某时刻123I与123Te的原子数量之比为4:1,则通过26h后123I与123Te 的质量之比()A.1:2B.1:4C.1:8D.1:163.某眼动仪可以根据其微型线圈在磁场中随眼球运动时所产生的电流来追踪眼球的运动。
若该眼动仪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最初平行于磁场,经过时间t后线圈平面逆时针转动至与磁场夹角为θ处,则在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感应电流的方向(从左往右看)为()A.sinNBStθ,逆时针B.cosNBStθ,逆时针C.sinNBStθ,顺时针D.cosNBStθ顺时针4.电容式加速传感器常用于触发汽车安全气囊等系统,如图所示。
极板M、N组成的电容器视为平行板电容器,M固定,N可左右运动,通过测量电容器板间的电压的变化来确定汽车的加速度。
当汽车减速时,极板M、N间的距离减小,若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则该电容器( )A .电容变小B .极板间电压变大C .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小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为R ,而内壁光滑的14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地面水平,1O O 、为两圆弧的圆心,两圆弧相切于N 点。
一小物块从左侧圆弧最高处静止释放,当通过N 点时,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6.某电动牙刷的充电装置含有变压器,用正弦交流电给此电动牙刷充电时,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20V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4.4V ,副线圈的电流为1.0A ,若将该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则( ) 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 B .原线圈的电流为0.02A C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5VD .原、副线圈的功率之比为50:1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球(视为质点)以不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某时刻两球发生正碰。
物理第1页(共1页)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样卷物理一、选择题:共10题,共43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
1.C2.D3.A4.A5.B6.D.7.D(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AC 9.CD 10.ABD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
11.(1)初速度(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大于(3)通过。
小球平抛运动遵循的规律为222222'',y x y x =且2212.2312.001.77, 1.78,6.909.00≈≈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视为该标记点是小球平抛轨迹上的点或者:不通过。
小球平抛运动遵循的规律为'222222'',y x y x =而12.23 1.77,6.90≈2212.00 1.78,9.00≈据此该标记点不是小球平抛轨迹上的点12.(1)0.060(0.058~0.062均可)(2)7775.310(5.1105.510---⨯⨯~⨯均可)(3)M(4)5.1(5.0或5.2均可)13.(1)202s v ()20222mv s ()()2120232s s mv s -14.(1)0mv qa()322a ()33cot 4sin (0)2x a a πθθθ=--<≤15.(1)(2)C 3m m =A 3m m =B 3m m =(3)9l μ34l。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重庆卷)试卷物 理一、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所示,某滑雪爱好者经过M 点后在水平雪道滑行。
然后滑上平滑连接的倾斜雪道,当其达到N 点时速度如果当0,水平雪道上滑行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在倾斜雪道上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M 到N 的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A. B.C. D.2.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成功发射,开启月球背面采样之旅,探测器的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着陆月球要经过减速、悬停、自由下落等阶段。
则组合体着陆月球的过程中( ) A. 减速阶段所受合外力为0 B. 悬停阶段不受力C 自由下落阶段机械能守恒D. 自由下落阶段加速度大小g = 9.8m/s 23. 某救生手环主要由高压气罐密闭。
气囊内视为理想气体。
密闭气囊与人一起上浮的过程中。
若气囊内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则( ) A. 外界对气囊内气体做正功 B. 气囊内气体压强增大 C. 气囊内气体内能增大D. 气囊内气体从外界吸热4.活检针可用于活体组织取样,如图所示。
取样时,活检针的针蕊和针鞘被瞬间弹出后仅受阻力。
针鞘在.软组织中运动距离d 1后进入目标组织,继续运动d 2后停下来。
若两段运动中针翘鞘整体受到阻力均视为恒力。
大小分别为F 1、F 2,则针鞘( )A.B. 到达目标组织表面时动能为F 1d 1C. 运动d 2过程中,阻力做功为(F 1+F 2)d 2D.运动d 25.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案。
容器过中心轴线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其宽度为16cm ,让单色光在此剖面内从空气入射到液体表面的中心。
调整入射角,当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时,测出竖直器壁上的反射光点与液体表面的距离h ,就能得到液体的折射率n 。
忽略气壁厚度,由该方案可知( )A. 若h = 4cm ,则n =B. 若h = 6cm ,则43n =C. 若54n =,则h = 10cm D. 若32n =,则h = 5cm 6. 沿空间某直线建立x 轴,该直线上的静电场方向沿x 轴,其电电势的φ随位置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一电荷都为e 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经过x 2点时动能为1.5eV ,速度沿x 轴正方向若该电荷仅受电场力。
新高考方案物理2024版一、背景与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方案物理(以下简称“新方案”)旨在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
新方案将于202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物理学科为基础,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主要内容1. 考试科目设置:新方案将物理作为必考科目,同时允许学生选择其他学科作为选考科目。
考试内容涵盖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技能、应用能力等方面。
2. 考试形式与时间: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时间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
3. 录取方式:在录取过程中,高校将综合考虑学生的高考成绩、选考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以确定最终录取结果。
4. 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各学校应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合理设置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同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意义与影响新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提高综合素质。
四、建议与展望1. 加强师资培训: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物理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满足新方案的要求。
2. 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展望未来,新高考方案物理(2024版)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样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考场地点、毕业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选择题)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质量C.路程D.位移2.电容的单位是A.安培B.牛顿C.法拉D.伏特3.如题3图所示,运动员把冰壶推出后,冰壶在向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A.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C.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D.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4.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F1和F2,其大小分别为3N和4N,它们合力的大小为A.1N B.5N C.7N D.12N5.小明将放在地面的足球用力踢向空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足球静止于地面时没有惯性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惯性逐渐变小D.足球的惯性跟它的质量有关6.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增大后,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7.机车拉动车厢沿水平轨道加速行驶,机车对车厢的拉力为F1,车厢对机车的拉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B.F1<F2C.F1=F2D.F2=08.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9.某“复兴号”列车在重庆西站的启动过程可视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10.假设列车以a=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速度由10m/s增加到20m/s的过程中,其位移大小为A.150m B.300m C.600m D.1200m11.2018年12月8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升空,并于2019年1月3日实现了人造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物理(三)物理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坐过山车时,人体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让人感觉惊险刺激。
如题1图所示,某车厢中游客通过环形轨道攀升的一小段时间内速率不变,则该过程中()题1图A. 该游客所受合力做功为零B. 该游客所受合力始终为零C. 该游客的机械能守恒D. 该游客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一定变大2. 某电容式电子秤的部分结构如题2图所示。
将该电子秤水平放置,未测物品时,两金属板M,N平行正对,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且保持不变;当放置物品时,M板受到压力F而发生微小形变,则()题2图A. M、N两板间电势差变小B. M、N两板间场强处处不变C. M、N两板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变小D. M、N两板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不变3.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金属做光电效应的实验,甲的逸出功大于乙的逸出功,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遏U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图像,如题3图所示,其中②、甲、③三条图线相互平行,则乙的图线是止电压c()题3图A. ①B. ②C. ③D. ④4. 如题4图所示,一网球爱好者在某次训练时,无初速地释放手中质量为58g的网球,然后在网球反弹上升途中进行击打训练。
试估算该网球由静止释放后第一次落地前瞬时的动量大小约为( )题4图A. 0.03kg m/s ⋅B. 0.3kg m/s ⋅C. 3kg m/s ⋅D. 30kg m/s⋅5. 如题5图所示,航天器c 位于日地系统中拉格朗日1L 点处,与太阳a 、地球b 构成稳定的等边三角形,大圆为地球绕太阳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
实际上,a 、b 、c 是一个“三星”系统,由于航天器的质量远小于天体的质量,a 、b 、c 绕着a 、b 构成的“双星”连线中的O 点转动。
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评析】2022年高考重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依据新课标考查要求,注重突出物理学科主干内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科学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
试题合理选取实际情境,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考生综合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助力素质教育。
2022年高考重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试题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
例如,第1题以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质量为m的擦窗工具切入,考查摩擦力、物体平衡条件等基础知识,第2题以采用平行板电容器测量材料竖直方向尺度随温度变化的装置切入,考查电容器动态变化。
2.试题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第3题以低压卤素灯铭牌切入,需要根据理想变压器相关知识点解答;第14题,以青蛙捉飞虫的游戏切入,需要建立平抛运动模型,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3.实验题源于教材,而又灵活创新。
物理学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任何理论,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验证,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022年高考重庆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实验创新等方面加强设计,第11题探究热敏电阻,第12题探究动量守恒两道实验题均来源于教材,而又不同于教材实验,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综观整个试题,基础题,中等题占比较大,但是每一个题都不拘一格,看似“普通”,实则都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考查,对高考选拔都有效度和信度。
例如:选择题第13题,压轴题第18题,综合性强,具有一定难度,可有效提升试题的区分度,增加高考选拔的效度和信度。
题1图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物理物理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9月28日,中国选手兰星宇在杭州亚运会男子吊环决赛中取得冠军。
如题1图所示,该选手静止悬吊在吊环上,缓慢将两只手臂从水平调整至竖直。
在整个躯干下降过程中,两只手臂对躯干的作用力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2.某汽车制造厂在测试某款汽车性能时,得到该款汽车沿直线行驶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题2图所示,其中OA 段和BC 段为抛物线的一部分,AB 段为直线段。
则该过程中的v -t 图像可能为3.题3图1是某LC 振荡电路,题3图2是该电路中平行板电容器a 、b 两极板间的电压ab u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
在某段时间内,该回路中的磁场能增大,且b 板带正电,则这段时间对应图像中的区间是A.0~t 1B.t 1~t 2C.t 2~t 3D.t 3~t 44.某机械臂夹着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在空中沿水平方向以7.5m /s 2的加速度运动,重力加速度取10m /s 2,不计空气阻力。
则该机械臂对该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A.75NB.100NC.125ND.175N5.三根无限长的通电直导线a 、b 、c 均垂直纸面固定。
A、B 图中,O 点为ac 连线上的某一点;C、D 图中,O点为△abc 内某一点。
则其中O 点的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D.vtOC.v tOA.Oba c B.a bOc D.Obac题3图1LCa b题3图2abu tt 1t 2t 3t 4OvtO B.xOABC题2图C.b aOcv tOA.OPQ 题6图OE 0tt 0E2t 0-2E 0题10图6.如题6图所示,在飞镖比赛中,某运动员先后两次将飞镖(可视为质点)从同一位置正对竖直固定靶上的O点水平抛出,第一次抛出的飞镖击中O 点正下方的P 点,第二次抛出的飞镖击中O 点正下方的Q 点。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详解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是对高中生物理学科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
了解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对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
具体要求包括:1、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需要清晰地理解各种物理概念,如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以及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重要规律。
不仅要知道其定义和表达式,还要能够理解其内涵和适用条件。
2、掌握物理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等。
熟悉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3、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4、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归纳、演绎、类比等,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创新。
二、考试内容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涵盖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部分内容。
1、必修 1(1)运动的描述包括质点、参考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应用。
2、必修 2(1)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功率的概念,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3、选修 1-1 或选修 3-1(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1)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差、电势能等概念,库仑定律,静电场中的导体。
(2)电路电阻定律,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1、考试形式通常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一般为 90 分钟左右。
2、题型(1)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涵盖了考试大纲的各个知识点。
2023年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重庆卷)一、单选题1.矫正牙齿时,可用牵引线对牙施加力的作用。
若某颗牙齿受到牵引线的两个作用力大小均为F,夹角为α(如图),则该牙所受两牵引力的合力大小为()A.2Fsin α2B.2Fcosα2C.FsinαD.Fcosα2.某小组设计了一种呼吸监测方案:在人身上缠绕弹性金属线圈,观察人呼吸时处于匀强磁场中的线圈面积变化产生的电压,了解人的呼吸状况。
如图所示,线圈P的匝数为N,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线圈轴线的夹角为θ。
若某次吸气时,在t时间内每匝线圈面积增加了S,则线圈P在该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A.NBScosθt B.NBSsinθt C.BSsinθt D.BScosθt3.真空中固定有两个点电荷,负电荷Q1位于坐标原点处,正电荷Q2位于x轴上,Q2的电荷量大小为Q1的8倍。
若这两点电荷在x轴正半轴的x=x0处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0,则Q1、Q2相距()A.√2x0B.(2√2−1)x0C.2√2x0D.(2√2+1)x04.密封于气缸中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ab、bc和cd三个热力学过程达到状态d。
若该气体的体积V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对应的气体压强p随T变化的p-T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5.某实验小组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观察a 、b 两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光屏上a 光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比b 光的小。
他们又将a 、b 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现a 光的折射角比b 光的大,则( )A .在空气中传播时,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大B .在水中传播时,a 光的速度比b 光的大C .在水中传播时,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小D .由水射向空气时,a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b 光的小6.原子核U 92235可以经过多次α和β衰变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 82207b ,在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β衰变是( )A .F 87223r →R 88223a +e −10 B .B 84213i →P 83213o +e −10 C .R 88225a →A 89225c +e −10 D .P 84218o →A 85218t +e −107.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固定有光滑U 型金属导轨。
关于重庆市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和新高考的有关说明
各高完中:
一、关于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会考)
1.重庆市普通高中物理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为两个必修模块《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以及一个选修模块《物理(选修1-1)》或《物理(选修3-1)》。
高2013级的考试时间:2012年元月上旬。
2.考试采用书面笔答、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试分为第一卷(Ⅰ)和第二卷(Ⅱ),共100分。
第一卷(Ⅰ)为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的全部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在规定的地方。
第二卷(Ⅱ)为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共40分。
4.考试内容与分值比例
物理1(必修),约40%,物理2(必修),约40%,物理1-1或物理3-1(选修),约20%。
5.组卷形式
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涉及的内容出自物理1(必修)和物理2(必修)中,所有学生必做。
选择题1-14题涉及的内容出自物理1(必修)和物理2(必修)中,所有学生必做。
选择题15(A)-20(A)题涉及的内容出自物理1-1(选修)中,文科学生必做。
选择题15(B)-20(B)题涉及的内容出自物理3-1(选修)中,理科学生必做。
在分别出自《物理(选修1-1)》或《物理(选修3-1)》两个不同的选修模块的试题(选择题)中,学生只能根据自己选修模块的情况做其中一个选修模块的题目,做了另一个选修模块的题目视为无效。
6.重庆市2013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查题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考查时间12月12日-12月23日。
二、关于高考
最近明确了高考理科综合的物理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5全部内容必考,选修3-3、选修3-4这两本书分别出选做题,做选修3-3的题,就不做选修3-4的题,反之亦然。
重庆市教科院中学物理研究室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