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超声诊断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157
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进行判断。
当前列腺体积超过20毫升时,即可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此外,前列腺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前列腺内是否有囊肿、结石、钙化、结节等,并可以测量前列腺横径、垂直径和前后径,再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前列腺体积,从而判断前列腺大小、体积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体检报告中的“前列腺增生”诊断并不是严格临床定义的“前列腺增生”,而是基于超声检查测量的前列腺体积大小。
因此,对于体检报告中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如果年龄在50岁以下且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
然而,如果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前列腺超声诊断学》读书随笔1. 内容简述在我研读《前列腺超声诊断学》我逐渐深入了解了前列腺超声诊断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前列腺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操作技巧以及病例分析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对前列腺的生理结构、病理变化及其超声表现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书中首先介绍了前列腺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的基本知识和临床表现。
接着详细阐述了超声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传播特性、超声诊断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
书中还介绍了前列腺超声诊断的操作技巧,如探头的放置位置、扫描角度、图像解读等,这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减少误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病例分析部分的学习,我对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表现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书中的病例均为真实案例,展示了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超声图像特征,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列腺超声诊断的要点和难点。
书中还探讨了前列腺超声诊断的未来发展趋势,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三维超声成像等技术,使我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书中的病例分析,我学习到了如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前列腺超声诊断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1 书籍简介在我手头的这本《前列腺超声诊断学》中,涵盖了对前列腺疾病的深入解析以及相关的超声诊断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指南。
本书详细展示了如何通过超声检查技术进行前列腺病变的识别和评估,结合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实用的诊断工具。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还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医学工具书。
本书首先介绍了前列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读者理解后续的超声诊断技术打下基础。
然后逐步深入到超声诊断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设备使用、操作技巧、图像解读等。
初学者必看前列腺超声检查心得很多战友都认为前列腺的扫查很简单,其实我认为不然,前列腺的解剖我想就足以使人抓破头皮了,呵呵。
1、前列腺位于膀胱颈部下方,包绕尿道的前列腺部,外形如栗子,尖向下底朝上。
正常前列腺左右径4cm,上下径3cm,前后径2cm,体积约12ml。
前列腺大小和重量随年龄而变化,随青春期的发育而增长,24岁时达高峰,进入老年后逐渐退化、萎缩。
2、前列腺的分叶及分区:1)按解剖分区法(少用):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侧叶,后叶,中叶和前叶。
2)按内外腺划分法:按前列腺的腺体对性激素的敏感性分为内腺和外腺两组带区。
前者是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后者是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
3)按区带划分法:尿道周围组织包绕近段前列腺尿道周围,为一薄层;移行区位于精阜上方的近段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中央区位于精阜平面以上,近段前列腺尿道的后方,二侧射精管之间,射精管通入中央区;周缘区主要位于前列腺的后下侧,包绕前列腺的后面及两侧,上起前列腺底部后缘,下至前列腺膜尖部,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
4)三种分叶分区法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内腺包括移行区和尿道周围组织,外腺包括周缘区和中央区。
注意不要混淆。
3、探测前准备经腹壁探测前列腺,不要求过分充盈膀胱,膀胱内有半量或更少的一些的尿液就足够,充盈太多反而使探测不便,且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过度充盈膀胱会诱发尿潴留。
经直肠内探测时,膀胱内有少量尿液就足够,充盈太多虽然能进行前列腺检查,但不能了解膀胱的全貌。
4、耻骨上经腹壁探测法仰卧位,探头横置于耻骨上区,侧动探头,使声束逐渐从膀胱三角区移向前列腺,可观察到一系列的前列腺横切面声像图,然后探头旋转90度,作矢状扫查,即可得到一幅膀胱底部和前列腺的纵切声像图。
对于肥胖患者,要用力按压,否则无法清晰显示前列腺膜尖部。
5、经直肠探测法取截石位、左侧卧位、膝胸位或坐位。
以左侧卧位最常用,截石位用于前列腺穿刺时。
6.前列腺的测量主张横切测左右径,正中纵切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前列腺疾病超声诊断一.前列腺超声检查的途径和仪器通常采用的前列腺检查途径有二种:即① 经下腹部探测法用凸阵探头(convex array probe)在耻骨上作横切和纵切检查前列腺;② 经直肠(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探测法用端射式探头(end-fire probe)或双平面探头(biplane probe),插入直肠作横切面、纵切面或多切面检查。
经腹途径简单方便,但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不如经直肠超声,适用于一般检查。
经直肠超声图像清晰,能看到更多细节,适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但需有专用探头(图8-1-1)。
图8-1-1 前列腺超声检查的探头二.正常前列腺声像图正常前列腺声像图横切面呈栗子形,形态不饱满,包膜回声完整清晰,左右对称,内腺位于前方,呈低回声,外腺回声略高,包绕其后方及两侧,内腺和外腺的厚度相接近,彩色血流图显示数条彩色血流信号。
前列腺纵切面图显示前列腺的底部位于前上方,尖端位于后下方,尿道内口微微凹入,排尿期可见前列腺尿道敞开,排尿静止期看不到尿道,但可见到低回声的尿道周围组织,帮助了解尿道走向。
彩色血流图在尿道周围常可见长条状蓝色静脉血流。
经腹探测与经直肠探测得到的前列腺声像图基本相同,但经直肠探测的声像图更为清晰,且不受体胖、腹壁疤痕或膀胱未充盈等的影响(图8-1-2,图8-1-3,图8-1-4)。
图8-1-2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经腹检查图8-1-3 正常前列腺声像图经直肠检查图8-1-4 正常前列腺彩色血流图经直肠检查三.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trophy,BPH)(一) 前列腺增生症声像图前列腺增生症的声像图有以下表现:① 前列腺体积增大;② 饱满,接近圆球形;③ 向膀胱腔凸出(图8-1-5);④ 内腺增大,外腺受压变薄;⑤ 前列腺在内腺出现边界清楚的增生结节(图8-1-6);⑥ 彩色血流图显示内腺部位彩色血流信号增多(图8-1-7);⑦ 膀胱残余尿的出现并有膀胱壁小梁小房形成。
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看这13点!1、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的各径线均增大,尤其前后径的增大更为重要。
2、前列腺形态改变正常前列腺的横切面图呈栗子形或新月形,纵切面图呈钝三角形。
不论哪一种切面,正常前列腺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不圆、不胖、不呈球形。
增生的前列腺,前后径的增大往往比横径为明显,使前列腺的形态变胖、变圆、变成接近圆球形。
3、向膀胱腔凸出增生前列腺向膀胱腔凸出,左右侧叶增生为主的病例,向膀胱腔凸出部呈僧帽状,中间微微凹入处为尿道内口。
中叶增生为主的病例,膀胱颈部后唇凸起呈樱桃状。
4、内腺外腺比例异常正常前列腺,内腺外腺的比例约为1:1。
前列腺增生时,内腺增大,外腺受压,内外腺比例为2.5:1直到 7:1或以上。
5、出现增生结节多数病例在前列腺内出现增生结节。
结节呈球形,或大或小,或单个或多个,低或中等回声,边界整齐清晰。
6、前列腺结石内腺与外腺之间出现弧形排列的前列腺结石,为前列腺增生的一个特点。
7、膀胱壁小梁小房形成长期下尿道梗阻造成膀胱逼尿肌代偿性增生,出现小梁小房,小梁小房多发生在膀胱后壁及两侧壁,三角区不发生小梁小房。
声像图见膀胱壁肥厚,可达5mm或以上。
膀胱壁毛糙,高低不平。
高起者为梁,凹入者为小房。
小房继续发展,变成憩室。
8、残余尿和尿潴留的出现9、并发症并发膀胱结石者,在膀胱内出现结石声像图。
并发双侧肾盂积水和输尿管逆流者,出现想应的声像图。
10、边界整齐、清晰11、两侧基本对称前列腺增生症也有左右侧极不对称者,一侧明显大小对侧,但边界整齐、清晰,内部回声均匀者,仍属前列腺增生症,不应与前列腺癌混淆。
大多数前列腺增生症是两侧对称的,容易诊断。
12、内部回声如未出现增生结节或前列腺结石,内部回声呈均匀的细小光点。
13、彩色血流前列腺内血流较正常前列腺丰富,血流多见于内腺,而外腺血流不多,有时可见增生对口节旁有动脉血流环线。
来源:超声公众号。
初学者必看前列腺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心得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内的强回声95%以上是前列腺结石!而不是前列腺钙化!
前列腺结石可以表现为:散在小结石,弧形结石,成堆小结石等。
前列腺结石一般无需治疗。
前列腺囊肿
前列腺内的囊肿分前列腺囊肿、射精管囊肿和苗勒氏管囊肿。
射精管囊肿最常见,为左右射精管走行区域的囊性无回声区,横切位于前列腺正中,纵切位于射精管。
前列腺囊肿位于前列腺的一侧的囊肿。
苗勒氏管囊肿为前列腺基底部尿道旁的囊肿,典型的呈水滴状。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的大小无改变或改变不大,包膜清晰完整,左右对称,前列腺内部出现增强斑状回声,大小和分布不一。
前列腺周缘区回声增强或不规则,可伴有精囊腺增大,前列腺周围静脉扩张。
另有一部分慢性前列腺炎的声像图与正常无异。
经腹部超声我一般不诊断。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一般为经直肠诊断
前列腺癌的声像图表现:
前列腺内部出现边界模糊不清的低回声,其中周缘区占68%,中央区占8%,移行区占24%。
少数内部出现点状、斑状、团状不规则的强回声,伴或不伴声影。
硬度增加,左右不对称。
局部低回声区血流较丰富,彩色直方图(BCR)明显升高。
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
1.PSA升高(>10ng/ml)
2.DRE:触及硬结,质硬,无弹性
3.前列腺左右不对称
4.前列腺边界不整齐,内部回声不均匀,周缘区见异常回声区
5.邻近组织浸润或淋巴结转移
6.远处器官转移:如骨等。
前列腺增生症的超声诊断分析目的:探讨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经超声诊断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后病理全部证实为前列腺增生,无误诊。
结论:超声可准确显示前列腺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增生的程度及其并发症,为手术提供可靠地临床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前列腺增生症;超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1],是中老年男性中的一种常见病,在我国其发病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发病年龄大都在50岁以后,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部位是内腺,有报道也可以发生在前列腺外周区带[2]。
彩色多勒超声诊断BPH是目前公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诊断信息。
我院对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60例经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并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年龄52~83岁,平均65.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多、尿末滴沥、排尿困难、血尿等;1.2方法彩色超声诊断仪,3.5MHz凸阵探头,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常规行腹部前列腺扫查,采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的上方行横、纵、斜三个切面扫查前列腺并测量其横、纵、厚径线。
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包膜的完整性及内部回声情况,然后进行分析、记录、摄片。
测量前列腺宽径和前后径时,探头尽力向下倾斜,以取得最大测量值。
1.3前列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呈球形,向膀胱凸出。
前后径增大程度较横径明显,各径线均超过正常值;内外腺比例异常,内腺增大,回声不均,可呈结节样改变,外腺受压变薄,内外腺比例在2.5:l以上。
实质内,特别是内外腺之间常出现点状或斑状强回声,有的呈弧形排列,其为前列腺结石的表现。
膀胱壁肥厚,可有小梁、小房形成。
前列腺增生超声诊断标准
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前列腺大小:正常前列腺大小可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而异,但增
生前列腺往往明显增大。
通常情况下,前列腺体积大于20毫升即可被认
为是增生。
2.前列腺结构:增生前列腺的结构常常发生改变,如前列腺组织增厚、结节形成、囊性改变等。
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前列腺内部的结构变化。
3.前列腺中央区厚度:约80%的前列腺癌会发生在前列腺中央区,因
此前列腺中央区的厚度也是超声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央区厚度的增加
可能表明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
4.前列腺回声:增生前列腺的回声比正常前列腺明显增加,并且往往
是均匀的。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的回声情况,根据回声强度的不同可
以判断前列腺组织的情况。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的超声诊断需综合考虑前列腺大小、结构、中
央区厚度和回声等方面的指标。
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