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君主专制(共.
- 格式:ppt
- 大小:764.50 KB
- 文档页数:12
华东师大版初一下册历史(2022)教案:14明朝的君主专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白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史实。
2.了解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设内阁、厂卫制度、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差不多情形。
3.明白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与阻碍。
过程与方法:1.学生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明白得。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说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进展。
[来源:学&科&网]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难点: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赏《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皇帝是谁?他何时建立的明朝?采取了如何样的统治措施?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一)明朝的建立1.明灭元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引发了反元大起义。
学生对比课本找一找明朝建立的差不多情形(包括时刻、建立者、都城等)。
学生回答明确:明朝建立时刻---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来源:学,科,网Z,X,X,K]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媒体出示朱元璋简介。
[来源:]2.差不多措施学生阅读课本P74,归纳明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差不多措施?学生交流后归纳:鼓舞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对全国的土地和户籍进行严格的核查与登记,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直截了当操纵。
(二)内阁与厂卫朱元璋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一系列手段,大力加强皇权。
学生快速扫瞄课本P75-77“内阁与厂卫”一目内容,归纳朱元璋为稳固统治,加强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交流归纳:建立内阁制度;设立厂卫制度。
1.内阁的建立学生介绍内阁制度的设立情形,明白:朱元璋废止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中央各部门直截了当听命于皇帝。
第14课明朝的君主专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史实。
2.了解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设内阁、厂卫制度、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基本情况。
3.知道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1.学生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难点: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皇帝是谁?他何时建立的明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由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一)明朝的建立1.明灭元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引发了反元大起义。
学生对照课本找一找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学生回答明确:明朝建立时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媒体出示朱元璋简介。
2.基本措施学生阅读课本P74,归纳明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学生交流后归纳:鼓励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对全国的土地和户籍进行严格的核查与登记,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直接控制。
(二)内阁与厂卫朱元璋为稳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一系列手段,大力加强皇权。
学生快速浏览课本P75-77“内阁与厂卫”一目内容,归纳朱元璋为稳固统治,加强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交流归纳:建立内阁制度;设立厂卫制度。
1.内阁的建立学生介绍内阁制度的设立情况,知道: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中央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它又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文书,并备咨询顾问。
明朝的统治设计说明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朝的建立,明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明朝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明朝时期的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知道明朝的建立、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等史实。
2.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3.认识到明朝皇权的强化,既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弱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法阅读法小组讨论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图片:《朱元璋像》。
2.影视作品:“明朝初期”相关视频。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展示《朱元璋像》,介绍朱元璋的身世。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到寺院里当了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之后他领导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通过他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说出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
2.朱元璋为强化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3.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4.说出明朝经济发展的概况。
三、学习任务一明朝的建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明朝建立的背景是什么?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66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设计意图】通过以教材为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通过勾画关键词,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
四、学习任务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朱元璋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67—P68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导言1、明朝:(1)前期统治者在大力加强皇权的同时,也注意民展生产,提升了国力,出现了的航海壮举。
(2)中后期的制度僵化和政治腐败,导致积重难返的统治危机,东南沿海的,东北满族的崛起进逼,动摇了政权的根基,明王朝在中土崩瓦解。
2、清朝:(1)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一度出现“”的景象。
但加深了统治者故步自封的心态,政治的腐朽、吏治的败坏不可避免。
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又采取的对策,致使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第14课明朝的君主专制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2、了解内阁与厂卫的建立对加强皇权的作用.3、了解八股文与文字狱开始于朱元璋,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一、自主学习(一)明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人物 ,朝代,定都(今江苏南京)。
同年明军攻灭元朝。
2、明太祖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1)经济措施: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鼓励 ,重视 ,经济凋敝得以迅速恢复。
(2)政治措施:①严肃户口登记:为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他下令对全国的土地和户籍进行严格的与,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直接控制。
②大力加强皇权,废除和,中央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③设立,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并备咨询顾问。
④对地方官员实行更为严密的控制,并建立特务机构,加强专制统治,后又设立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影响:通过这一系列手段,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3)思想文化措施:①八股取士:明朝统治者对知识阶层既注意利用又严加防范,科举制度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应试的专用文体为“”,试题取自儒家的“”,答题必须依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四书五经的注解,不得自由发挥.影响:“”的规定严重 ,在历史上流毒很深.②文字狱:控制思想和言论的极端手段是“”。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希望 .影响:大兴文字狱对立了皇帝的绝对威权,因文罹祸,惨遭杀戮的士人不计其数,使得人心惶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