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风蚀及其防控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土壤风蚀及其防控措施

摘要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风蚀问题十分严重,不仅使土地资源退化,影响当地的农田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经济作物的收成。因此,加强北方旱作农田土壤风蚀防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根据土壤风蚀发生的机制,针对风蚀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借助风洞试验、数学模型模拟、遥感和GIS等科学技术,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如实行保护性耕作,建设农田防护林,实行覆盖、留茬措施等,进行土壤风蚀的防治。

关键词农田土壤风蚀机制影响因子防控措施

土壤风蚀是在风力的作用下使表层土壤中细小颗粒和营养物质吹蚀、搬运与沉积过程。土壤风蚀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包括地理、气候和土壤性状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的直接生态后果是表土层大量富含营养元素的细微颗粒损失,致使农田表土层粗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地生产力衰退。

土壤风蚀引起的土壤营养元素的损失一般需要四、五十年,有的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此外,在土壤风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颗粒悬浮于大气中,是造成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沙尘天气出现的重要尘源。因此,研究农田土壤风蚀机理和成因,探讨防止风蚀对策,对提高农田土壤抗风蚀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风蚀研究是伴随着风沙现象有关研究领域(风沙物理、风沙地貌、风沙沉积物等)与土壤侵蚀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自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美国大平原地区遭遇灾害性的“黑风暴”侵袭后,土壤风蚀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致系统地研究风蚀应运而生,并且风蚀研究已经成为地理科学、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气象等诸多方面科学工作者重点研究的现代自然过程之一。

Bagnold(1941)通过野外调查和风洞实验,确定了引起沙粒移动的力学机制,标志着土壤风蚀科学研究的开始。切皮(Chepil)及其合作者对农田问题进行了长达25年的系统研究,深入研究了风蚀动力机制。在同一时期还有许多研究者,利用风洞或进行区域试验,从事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风蚀方程(WEQ),这标志着系统的土壤风蚀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4]。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今农田土壤风蚀研究不断完善。七十年代初期袭击非洲撒哈拉地区及部分亚洲地区的持续干旱,激发了人们对全球沙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使风蚀在沙漠化动力机制方面得以充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又致力于发展综合性的、基于物理过程的风蚀模型。由此可见,国际上土壤风蚀已经经历了定性描述、动力学实验分析和定量模型阶段,在土壤风蚀机理及其防治机理与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我国对土壤风蚀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对风蚀、风沙活动的自然条件、风蚀地形发育以及风沙运动规律开展了系

统研究。但是,我国对风蚀缺乏系统的研究,传统的风蚀研究对象基本局限于农业科学和林业科学研究中有关土壤夹带起沙以及林草阻滞降尘过程。有关风蚀的论述散见于沙漠学(以朱震达和吴正为代表)、水土保持(以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为代表)、和林学(以北京林业大学及内蒙古林学院为代表)研究中[1-3]。

总的来说,我国的土壤风蚀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研究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与我国风蚀问题的广泛存在不相适应,而且和国际上综合治理沙尘暴的经验相比,过去治理思路和手段不够全面。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沙尘暴的尘源大部分是来自农田,而过去错误地认识其根源是沙漠。所以说,我国的土壤风蚀与国外研究相比,对土壤风蚀缺乏系统性、理论性、模型化的研究,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农田土壤风蚀机理和合理防治措施的认识,需要不断提高土壤风蚀机理研究水平,造福于国家、社会与人民。

2 农田土壤风蚀发生机理及影响因子

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分气候,主要分布在16个省、市、自治区。其地貌的总体特征是以高原型地貌为基础,地形起伏较大,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风蚀沙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年降雨量为200-550mm,旱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这些地区的土地虽然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支撑着众多的人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和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上。

2.1风蚀发生机理风蚀的发生是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条件是指具有足够风力的作用,内在条件是土壤自身抗风蚀能力不足以抵抗风力对土壤产生的剥离和推移作用。

风蚀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沙粒起动,沙粒输送和沙粒沉积。当风吹过没有保护的裸露、松散、干燥的地表时,只有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才能诱导地表土壤可蚀性沙粒随风移动,从而发生风蚀现象。引起土壤颗粒在风流中的临界风速大小取决于地表及土壤的实际状况[5-6]。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土壤可蚀性颗粒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地表起动后,以三种运动形式进行输送,即:悬移、跃移和蠕移。悬移的颗粒最细,其直径一般<0.05mm,被搬运的高度最高,距离也最远,风蚀过程中,一般占移动土壤颗粒的3%-40%,它是沙尘暴的主要构成部分,土壤损失最明显。由于悬移颗粒小,其运动将受到大气湍流起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随机性。跃移的颗粒直径多为0.1-0.5mm,多数在近地表30cm高度内连续跳跃,它们很容易升离地面,但不能呈悬浮状,其跳跃高度小于120cm,跃移颗粒占移动土壤颗粒的50%-80%,构成了地表风沙流,被搬运的距离较小。蠕移的土壤颗粒直径为0.5-2.0mm,一般不离开地表,在受到风沙流的冲击下开始移动,其移动的速度和距离最小,蠕移颗粒占总移动颗粒的7%-25%。更大粒径的土壤颗粒难以被风力搬运而保留下来,这种侵蚀过程造就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风蚀风积地貌。

一般情况下,在每次风蚀现象中这三种运动形式是同时发生的,

并以跃移为最主要的模式。这是因为升入空中的跃移颗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颗粒不能保持悬浮状态,在达到一定高度后便逐渐下降并返回地面。在返回地面过程中,若风力不足,便会中止其运动,但大部分跃移颗粒会冲入地表并重新分配它们在跃移过程中从气流中获得的大量能量,一部分用于促使其它静止颗粒进入运动状态,使仅靠风力而无法起动的颗粒发生撞击蠕动或者升离地面形成悬移或跃移;而另一部分能量则可以造成土壤团聚体破碎磨蚀,使难蚀或不可蚀性颗粒物质变为可蚀性颗粒,增加了可蚀性颗粒的供给量。因此,也可以说,没有跃移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悬移和蠕移。

2.2风蚀影响因子土壤风蚀的发生和发展依赖于侵蚀因子(气候)和可蚀性因子(地表状况如地形、植被盖度、土壤特性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研究土壤风蚀及其防治方面,还应考虑人类活动的因素,并利用有些因素的可控性,使土壤风蚀降低到最低限度。土壤风蚀的规模、程度与大气边界层内气体对土壤颗粒的作用力大小紧密相关,这不仅取决于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取决于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因此,影响土壤抗风蚀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子、地表粗糙度、植被类型和盖度、土壤理化性质和人类活动等。

2.2.1 气候因子风力是引起风蚀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对风蚀的作用与影响,不仅仅表现在风力的作用上,而是风速、风向、降水、温度、蒸发和空气湿度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土壤颗粒的飘移速率与平均风速的立方成正比,而土壤可蚀性与土壤近地表层当量含水量成反比。因此,风蚀气候因子是一个受平均风速和表土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