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通过研究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的符号系统,试图揭示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潜在结构。
本文将介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探讨它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起源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起源于瑞士学者弗迪南德·德·索西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
他认为,语言是各种符号系统的基础,通过符号的组合和替换,构成了各种表达形式。
结构主义者将这一思想应用到文学研究中,发展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二、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1. 文本的自足性:结构主义强调文本本身的重要性,主张将文本视为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独立于作者和读者的意图和经验。
文本中的符号和关系通过内部结构来解释,而非外部因素。
2. 符号的差异性:结构主义认为符号的意义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对比和区别来产生的。
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的意义,而不是符号本身的特定含义。
3. 文本的结构性:结构主义关注文本中的结构和关系,认为这些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可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潜在的含义。
三、结构主义文学分析的方法1. 二元对立分析:结构主义强调对立关系在文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二元对立关系的分析来揭示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比如男性与女性、光与暗、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等。
2. 符号学分析:结构主义认为文本中的符号是构成其结构的基本单位。
通过对符号的分析,可以了解它的意义以及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符号学分析可以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和潜在的意义。
3. 语言学分析:结构主义借鉴了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致分析来揭示其结构和含义。
语言学分析注重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剖析,揭示文本的内在规律。
四、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对后来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文本本身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本导向的批评方法的发展。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摘要: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概念及关系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五、结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正文: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概念及关系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两种重要的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主张通过对文学作品内部结构的研究,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符号学则关注符号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以及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者相互关联,共同为文学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起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教程》,随后经过结构主义哲学家如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等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符号学则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逐渐发展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结构,通过对作品内部元素的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意义生成机制。
符号学则关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这两种理论均有助于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形式。
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在我国,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者不仅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进行了全面介绍,还将这两种理论运用到文学分析、文化研究等领域。
未来,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五、结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作为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不仅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还为文学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在我国,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结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流派。
它通过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和符号系统,试图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结构规律。
本文将探讨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结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萨尔特、巴特、布尔迪厄等。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的结构,其中的符号和关系构成了一种语言系统。
通过分析这种语言系统,可以揭示文本的意义和结构规律。
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符号、差异和二元对立。
符号是文本中的元素,它们通过对比和关系来产生意义。
差异是指符号之间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符号的意义。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与其对立的事物来定义的,例如男性与女性、上层与下层等。
二、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1. 符号学分析结构主义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分析符号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作品中的意义。
例如,结构主义批评家可以分析一个小说中的动物符号,探讨它们与人物关系的对应和象征意义。
这种符号学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发现其中的隐含信息。
2. 二元对立的应用结构主义强调二元对立的存在和重要性。
在文学批评中,结构主义者常常通过对比和对立来分析文本。
例如,他们可以对比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探讨他们之间的对立和互动关系。
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结构分析结构主义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各个部分和元素,结构主义者试图揭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他们可以研究小说的章节划分、叙事结构、人物关系等,从而理解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在逻辑。
三、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文本的内部结构和符号系统的重要性,使得文学研究不再局限于表面现象,而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和结构规律。
其次,结构主义的方法和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论文导读: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
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四,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结构主义,文学符号学,结构,符号一、引子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同时,它又开启解构主义那种颇具颠覆意味的解构思想。
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
而现代的符号学则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的。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
结构主义文论不是一个观点统一的学派,其内部的差异很大;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思想体系交叉,如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等。
结构主义注重事物构造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从整个结构主义思想的基本假设逻辑推衍出来的,并渗透到结构主义文论的方方面面。
二、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因此它的理论来源和基础是多样的,理论体系也是庞杂的。
1 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这里说到结构主义,我们要考虑三个代表性人物,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意大利学者维柯、和法国结构主义代表福科。
首先,作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了解语言学的读者都对他耳熟能详。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读书笔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最好一本结构主义入门读物,如果对结构主义一无所知想略有了解,或者瞎读了几本完全摸不着门路,这本书非常适合阅读。
个人以为,本书的精华在第一章导言部分以及各章的衔接部分,作者不仅清晰概述了结构主义的起源和理念,而且阐述清楚了结构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联系。
学术界公认的结构主义先驱是创建现代语言学的索绪尔,而作者则将结构主义的起源提前到了1725年维柯的《新科学》。
18世纪是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而维柯提出的新科学是指人类社会的科学,或者说“人的物理学”。
维柯认为,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原始人”,就会发现他们不是野蛮无知的,而是本能地具有“诗性的智慧”,可以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并且创造出象征和神话,这是一种形成结构的能力。
人创造神话、社会制度,实际上他创造他所感知到的整个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创造了他自己。
这种不断创造的可认知的、可重复的形式,就是结构主义者所称的“结构”。
皮亚杰给结构做出如下定义,人们可以在一些实体的排列组合中观察到结构,这种排列组合体现以下概念:•整体性。
一个整体是由很多组成部分构成的,组成部分之间受一套内在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使得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内比在结构之外获得更多的属性和意蕴。
比如一个汉字“天”,单独拎出来,就是表示天空这个概念,但是放到一个词里,比如“天光”,放到一个成语里,“海阔天空”,放到一个句子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不是“天”有更丰富的含义?正是因为有了内在规律有了结构,所以整体绝对不是所有组成部分的集合体那么简单。
比如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单词(严格来说还能继续划分为音素、音位等等,这里仅仅举个例子),那么可以说英语就是所有英语单词的集合嘛?当然不是,要不然翻译就是单词替换就不会那么复杂了。
•非静态。
支配结构的内在规律是变化的,结构具有转换程序,借助这些转换程序,结构可以整理加工新的材料。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定义及关系
2.结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3.符号学的起源和发展
4.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5.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区别与联系
正文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是两个在现代学术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体系。
结构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结构、制度和规则的思考方法,强调整体性、共时性和互相关系。
符号学则是研究人类如何使用符号来表达和传递意义的学科,涉及文字、语言、图像等各种符号形式。
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结构主义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语言学领域,索绪尔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
结构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对人的行为和思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应该从整体结构出发,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结构的分析,以及对作者、读者、文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符号学则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符号的起源、特性和功能。
符号学家认为,符号不仅是代表某种事物的标志,更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符号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中的符号意义及其作用的分析。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在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区别。
结构主义关注的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性和共
时性;而符号学则关注的是人类如何使用符号来表达和传递意义,强调符号的多样性和个体性。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的观点)主要探讨了两个概念: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并以霍克斯(Raymond William Hawkes)的观点作为深入探讨的视角。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强调从整体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事物。
它认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构成了整体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在文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结构主义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文本、符号和人类行为等方面。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科,符号被视为传达意义的标记或象征。
在文学、艺术和传播学等领域中,符号学用于分析符号如何代表、传达和构建意义。
霍克斯(Raymond William Hawkes)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文化学者和符号学家。
他在翻译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并对文化和符号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霍克斯认为,符号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工具性作用,还具有激发情感、想象和思考的创造性力量。
他强调符号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认为不同的文化和个体对同一符号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总结来说,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指的是从霍克斯的角度探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理论和应用。
它旨在分析事物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以及符号在传达意义和激发思考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包括文学、语言学、社会学、艺术和传播学等。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是文学批评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该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个别元素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结构主义批评方法认为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而作品整体的意义和风格也通过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构造方式得以实现。
基于这种理论认识,结构主义批评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1. 结构分析:将文学作品分解为基本元素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小说中的角色、情节、语言、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析,以揭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2. 符号学分析:运用符号学的概念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
例如,对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符号和象征进行解读,以揭示其对作品整体意义的贡献。
3. 语言分析: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使用方式进行分析,揭示各种语言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规则。
例如,对文学作品中的词汇、语法、语气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描绘出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文学特质。
4. 偏重事物的性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偏重于描绘作品中事物的性质,而不是事物本身的外在形态或描述。
这种分析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本质。
总之,结构主义批评方法通过对文学作品内部结构的分析,揭示作品的内在规律和意义,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评价的有效方法。
对文学作品中的结构主义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结构主义分析结构主义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旨在研究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它强调文本中的符号和符号系统,以及这些符号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结构主义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进行结构主义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由各种符号和符号系统构成。
这些符号和符号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作品传达了一种特定的意义。
结构主义关注的是这种内在的结构和关系,而不是作品的表面现象。
在进行结构主义分析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我们可以分析作品中的符号系统。
符号是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元素,它们代表着一定的意义。
通过对符号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作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表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
红色象征着热情和活力,而黑色则象征着悲剧和死亡。
其次,我们可以分析作品中的对立和对比关系。
对立和对比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作家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例如,在《老人与海》中,作者通过老人和海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老人代表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而海则象征着无尽的挑战和困难。
此外,我们还可以分析作品中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
时间结构是指作品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跨度,而空间结构则是指作品中地点和场景的安排。
通过对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品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
例如,在《百年孤独》中,作者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展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呈现出了时间的循环和重复。
最后,我们可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北京方言和俚语的运用,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和社会背景。
文体则是指作品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形式,通过对文体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特色。
符号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共时性和历时性(synchrony and diachrony)费的南.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一对区分性概念。
他说,语言学有“共时规律和历时规律”,语言学研究“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再一次划分共时和历时的范围。
这是不能混淆的两个问题:一般地谈论语言的规律,那就无异于捕风捉影。
”关于两种规律的特征,索绪尔解释说:“共时规律是一般性的,但不是命令性的。
”它“只是某一现存秩序的简单的表现,它确认事物的状态,跟确认果园里的树排列成梅花形是同一性质的。
……总之,如果我们谈到共时态的规律,那就意味着排列、意味着规则性的原理”。
“相反,历时态却必须有一种动力的因素,由此产生一种效果,执行一件事情。
但是这一命令性的特征不足以把规律的概念应用于演化的事实;只有当一类事实全都服从同一规则的时候,我们才谈得上规律。
”总括起来说:“任何共时事实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没有命令的性质;相反,历时事实都是强加于语言的,但是它们没有任何一般的东西。
”语言学研究因此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历时语言学,相反地,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两种时态中索绪尔更强调对语言学作共时态的研究:“索绪尔视语言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受到‘共时’研究──这就是说,将其作为时间截面上的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而不是‘历时’研究,即在其历史发展中去研究。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引》)索绪尔关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区分及其强调共时态研究的立场,直接影响到结构主义批评。
如罗曼.雅各布森关于隐喻和转喻相对立的理论,就被认为“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性模式(它的直接的、并存的、‘垂直的’关系)和历时性模式(它的序列的、相继的、线性发展的关系)的根本对立的本质。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确是有极深的渊源。
结构主义思潮真正肇始于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在他之前用结构主义的科学主义精神研究人文科学的尝试者不乏其人,包括意大利著名的法学家巴蒂斯塔·维科在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他分析了原始人的“诗性智慧”,即是说,原始人虽然不能用像今天这样的科学准确程度来解释周围的世界,但是他们是以一种更为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用隐喻、象征和神话等形式来解释他们的实际经验,这是一种生动的、令人满意的、可以理解的、人化的形式。
由于这些形式是产生于人的心灵,所以世界的的真实形式在他们看来就是他们心灵所赋予世界的形式,两者是同一的。
任何一种存在——即是说,任何一种事物——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它在这样一种形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类不断将所见到的东西,所经验的东西纳入那种形式,包括他们自己。
人类自身也就进入了由他们创造的社会结构中,被“结构”的力量所约束。
人类就这样被自己的“结构”本性所驱使,所奴役,在永恒的结构过程中人类心灵逐渐被麻醉。
因此,维科所说的“诗性智慧”,就是人类所具备的形成结构的能力,也是使人的本性服从于结构要求的能力。
既然“结构”是人的本质力量,那么,人天然是一个结构主义者。
结构主义的要义在于:它是解释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将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各自的本质。
因此,结构主义一开始是一种哲学思潮,是为了解释世界和人类自身而产生的。
既然任何事物只有被纳入结构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因此它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由结构赋予的。
索绪尔关于语言学的讲授笔记以及一些手稿被他的学生整理编辑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在1916年出版,索绪尔用“结构主义”的思想研究语言,主张语言学应当研究语言的共时结构,反对历时语言学对语言作材料收集和历史描述。
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语言要素之间因为差异性而获得意义。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摘要: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概述1.概念定义2.发展历程二、结构主义的核心理论1.结构观念2.符号学应用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关联性1.语言与符号的关系2.文化符号的解读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1.学术发展2.应用领域五、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实际应用1.文学分析2.社会学领域3.文化研究正文: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概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是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两大学术思潮,它们在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主张通过对符号、语言、文化等现象的深入研究,揭示背后的结构和规律。
符号学则关注符号的产生、传播和解读,探索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结构主义的发展历程可谓丰富多彩,其起源可追溯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教程》。
此书提出语言是一种系统,各元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和规律。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等,他们分别在不同领域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结构主义的核心理论结构主义的核心观念是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
结构主义强调,通过对这些结构和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在结构主义视域下,符号不再仅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而是构成意义系统的元素。
结构主义将符号视为一种结构,探讨符号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关联性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关系密切,两者在理论基础上相互补充。
结构主义关注符号背后的结构,而符号学则关注符号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
从语言角度来看,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符号则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
结构主义通过分析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揭示文化、社会等现象背后的结构。
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在我国,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将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观念应用于文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
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第二讲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和叙事学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流派,而是几种相互影响、有着相似之处的方法。
这些方法对于叙事作品的分析都有其独到之处。
一、结构主义(一) 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首先,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带来了革命性的范式转换。
索绪尔区分了言语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表层与深层,这种方法和分析模式给了结构主义以深刻启示。
其次,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失西方哲学思想一贯认为本质决定现象,我们应当从现象认识本质,这是寻求一种深度模式,这种深度模式的寻求对于结构主义具有重要影响。
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思想中,人通过对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寻求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等近代科学证明了人的理性的伟大,人的主体力量的伟大,人不是上帝造的,人是进化而来的,人能够凭借自己的理性力量决定自己的命运,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15到18世纪,人类普遍相信,人依靠自己的理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会创造出一个无限美好的理想世界。
然而,这种对于人自身及其理性的乐观主义信念在19世纪后半期之后,逐渐遭到怀疑,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等等一连串的事件,使人对对科技进步、对自己的理性、对人自身的力量产生了深刻怀疑,那种人对自己的乐观主义信念失去了。
人们开始认为,人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不能左右世界的进程,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对于人自身的怀疑和否定,实质上就是对于主体性的怀疑和否定。
人不能决定和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内部的结构和关系决定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张扬主体的力量,而是要寻找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关系。
这一点正是结构主义的核心所在。
所以主体性的消失,对于主体性的怀疑,与结构主义的思维方法和理论旨趣具有内在必然联系。
(二)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特征结构主义的一般特征:整体性,转换功能,自我调节功能,深度模式的构建。
整体性是指结构整体中的各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各元素在整体中的性质,不同于它在单独时或在其他解构内时的性质。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3.1.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领域是人类学,其中对神话和土著人文化仪式的研究与文艺理论的课堂紧密相连。
在《热带的哀伤》中,正是借助于当年亚马逊丛林的考察材料,分析了原始文化仪式的心理机制。
通过对看似怪诞的仪式文化进行剖析,得出仪式文化与其社会等级制度间的结构关系。
此外,列维-斯特劳斯借用数字分析俄狄浦斯神话中的元素,从而得出其中的结构。
这一实例亦很鲜明地体现了结构主义方法以二元对立关系来运作的特色。
3.2罗兰·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3.2.1生平及其代表作法国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批评家之一,也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度的关键人物之一。
1952年进入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参与社会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1976年被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1980年车祸遇难。
其主要著作:《写作的零度》、《神话学》、《论拉辛》、《符号学原理》、《批评与真实》、《S\Z》、《批评论文选》、《文本的快乐》、《恋人絮语》。
3.2.2巴尔特的早期思想巴尔特的思想是矛盾的,从先前的具有结构主义者的特征,至七十年代以后转到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
《写作的零度》提出了写作时“零度”介入的观点。
“零度”写作也就是零度风格,它体现为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这正符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状况。
此外,巴尔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对叙事文学作品从三个级次上作了分析,分别是:功能级;行动级;叙述级。
巴尔特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是从作品的普遍结构上来分析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并以此作为文学批评的着眼点。
他对结构主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结构主义在本质上只是一种重建“客体”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精神活动。
这种活动包括两个典型动作,即分割和明确表达。
3.2.3巴尔特的后期思想结构主义强调在对客体的分割与重组中,突出客体在某一方面意义,后结构主义则指出重组意义的不可能性。
后结构主义认为,结构之内的各元素各说一套,它们聚在一起就是一座意义的“巴列塔”,也许结构也能体现意义,但它只是众声喧哗、杂语共存的世界,而无法简单地以某一主题将其统一起来。
罗兰·巴尔特随着结构主义的由圣转衰,七十年代后也成为了典型的后结构主义者。
这一段时间他的代表作《论拉辛》、《S\Z》、《批评论文选》、《文本的快乐》、《恋人絮语》都体现了将文本用各种符码分解后,再重组后会使其裂缝丛生,从而论证了结构主义思想的不可行性。
这便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典型特征。
四、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符号学是一门学科,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两者虽然性质不同,但在外延上却时常交叉起来。
格雷马斯的符号学方法提出了六个行动位: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助者。
此外,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进行诠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符号矩阵”。
关于这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去理解。
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的关系相当复杂,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T.谢拜奥克, 王祖望. 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 1981,(05) [2] 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 [3] 李彬. 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J]. 国际新闻界, 2000,(03) [4 刘丽华, Paul Coudamy. 别样结构主义盛宴[J]. 建筑知识, 2009,(01) [5] 梅园. “神话”与“书写”:罗兰·巴特后结构主义思想探
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4) . [6] 穆诗雄. 文学符号学——一种新的文学理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7] 沃野.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J]. 学术研究, 1996,(12). [8] 徐珂. 结构主义与解构论的历史渊源[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