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传代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18
细胞实验的基本操作【细胞培养】一、细胞的复苏:非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冻存于液氮之中,需要培养时要先从液氮中取出使之复苏。
细胞复苏的原则——快速融化:必须将冻存在-196℃液氮中的细胞快速融化至37℃,使细胞外冻存时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具体操作如下:1、实验前准备:1.1、将水浴锅预热至37℃,并将含10%FBS的培养液置于其中预热;。
1.2、用75%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30min的超净工作台台面。
1.3、在超净工作台中按次序摆放好消过毒的离心管、吸管、培养瓶等等。
2、取出冻存管及迅速解冻:2.1、根据细胞冻存记录按标签找到所需细胞的编号。
2.2、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盒,取出所需的细胞,同时核对管外的编号。
2.3、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水浴锅中迅速解冻,并要不断的摇动,使管中的液体迅速融化,约1-2min后冻存管内液体完全溶解,取出用酒精棉球擦拭冻存管的外壁,再拿入超净台内。
3、平衡离心将细胞悬液吸到离心管中,1000~1500rpm离心3分钟;4、制备细胞悬液吸去上清液,加入10 ml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均匀,使细胞悬浮;5、细胞计数细胞浓度以5×105/ml为宜。
6、培养细胞将复合细胞计数要求的细胞悬液吸到培养瓶中,将培养瓶放入37℃和5%CO2的培养箱内培养(略微拧松培养瓶盖),换液的时间由细胞情况而定。
通常,除少数特别注明对DMSO 敏感的细胞外,绝大部分细胞株(包括悬浮性细胞),在解冻之后,可直接放入含有10-15ml(5-10倍)新鲜培养基的培养角瓶中,待隔天再置换新鲜培养基以去除DMSO 即可,如此可避免大部分解冻后细胞无法生长或贴附的问题。
二、细胞的传代:培养的细胞生长至一定密度之后,由于培养液中营养逐渐消耗、代谢物逐步积累(可见到培养液变黄),而且细胞的生长空间也受到限制,就会影响到细胞的继续生存。
这时就需要分离出一部分细胞和更新培养液,这一过程就叫做传代。
6叙述悬浮细胞、半贴壁细胞和贴壁细胞的传代方法。
答:(一)悬浮生长细胞的传代:有以下两种方法:
1、直接传代法:①悬浮细胞自然沉淀瓶底;②用吸管吸去上清1/2~2/3;③轻轻吹打成细胞悬液;④等分装入数个培养瓶(皿)
2、离心传代法:①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离心管内;②800~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③加新的培养液到离心管内;④吸管吹打成为细胞悬液;⑤分瓶(皿)培养。
(二)半贴壁细胞和贴壁细胞的传代:采用消化法。
消化液是:0.25%胰蛋白酶、0.02%EDTA、二者混合液、最好在37℃或室温(25℃以上)环境进行。
其操作步骤(以25ml培养瓶为例): (1)弃去旧培养液;(2)漂洗:加入2mll 无Ca2+、Mg2+的PBS,漂洗1次后倒掉;(3)消化:加入消化液,使之铺满细胞表面(待肉眼可观察到“薄膜”现象时,倒掉消化液,残液继续作用2~3min,轻轻摇动,细胞层可随残液呈片状脱落下来,显微镜下发现细胞回缩变圆,细胞间隙增大,此时立即终止消化);(4)吹打:加入完全培养基5mll,用吸管按顺序进行反复吹打瓶壁,吹打时不要用力过大。
(5)调整至合适细胞浓度,分瓶培养。
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传代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培训
首先,在细胞生长形态上,贴壁细胞通常呈现典型的单层或多层附着
细胞的形态,细胞扩张生长速度较慢,细胞形态变化较小。
而悬浮细胞则
以单个细胞或细胞集合体的形式存在于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细
胞形态较为多样化。
其次,在培养条件上,贴壁细胞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黏附分子或包袋
来增加其附着能力,以保持细胞在培养皿底部的黏附和生长。
而悬浮细胞
则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抗聚集剂或搅拌设备来避免细胞结块,以保持细胞
的均匀悬浮和生长。
再次,在传代方法上,贴壁细胞传代通常采用单层脱离法或酶消化法。
单层脱离法利用细胞与培养皿表面的非共价键结合进行脱离,可通过物理
刮擦或液体冲击等方法将细胞从培养皿上收集下来。
酶消化法则通过加入
蛋白酶等酶类物质分解黏附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胶原纤维等结构,使细胞能
够从培养皿表面脱离。
而悬浮细胞传代则更为简单,通常只需要将培养基
中的细胞离心沉淀后,将上清液中的细胞重新悬浮于新的培养基中即可。
此外,在培养基的选择上,贴壁细胞通常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例如
含有胶原蛋白、明胶或滤纸等的培养基。
而悬浮细胞则需要使用液体培养基,例如含有血清或植物基因表达培养基等。
最后,在细胞应用方面,贴壁细胞通常用于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等
研究领域,如肿瘤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
而悬浮细胞则常用于
细胞悬浮培养、蛋白质表达和病毒培养等研究领域,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和病毒感染细胞等。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2005-02实验一组织块培养法一、目的学习原代培养方法,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后在体外进行的首次培养。
二、概述组织块培养法是常用的、简便易行和成功率较高的原代培养方法。
可以采用剪切法,即将组织块剪切成小块后,接种于培养瓶,组织小块贴壁24h或更长时间后,细胞就从组织四周游出。
但由于在反复剪切和接种过程中对组织块的损伤,并不是每个小块都能长出细胞。
用于组织块培养的培养瓶可根据不同细胞生长的需要作适当处理,如预先涂以胶原薄层,以利于上皮样细胞等的生长。
(本节以新生牛主动脉平滑肌培养为例)三、材料(一)仪器1.净化工作台2.恒温水浴箱3.冰箱(4℃、-20℃)4.倒臵相差显微镜5.培养箱(二)玻璃器皿1.培养皿(Φ100mm)2.吸管(弯头)3.烧杯(500ml、200ml、10ml)4.广口试剂瓶(500ml)5.玻璃瓶(250ml、100ml)6.培养瓶7.废液缸(三)塑料器皿1.吸头2.枪头3.胶塞4.EP管(四)其他物品1.微量加样枪2.眼科组织剪(直尖、弯)3.眼科组织镊(直、弯)4.12.5cm组织镊(无钩、1×2钩)5.25cm敷料镊(无钩)6.止血钳(18cm直纹式、12.5cm直纹式、弯纹式)7.解剖剪(五)试剂1.D-Hanks液2.小牛血清3.RPMI16404.双抗(青霉素、链霉素)5.1N HCl6.7.4%NaHCO3四、操作步骤1.取材:打开胸腔,无菌操作下取出主动脉胸段,浸到预先配制好的含双抗(500u/ml青、链酶素)的D-Hanks液中漂洗。
2.组织的冲洗、修剪:取出主动脉,用锋利的剪刀修剪除去周围组织,再用D-Hanks冲洗主动脉3次,除去血块及杂组织等。
3.平滑肌组织分离:纵向剖开主动脉,撕下主动脉内层,取主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组织,无血清RPMI1640漂洗3次。
4.剪切:将平滑肌组织用锋利的眼科剪反复剪切至剪成1mm3小块,在剪切过程中,可以适当向组织中滴加1~2滴培养液,以保持湿润。
LO2细胞争议形态特征:L - 02细胞建系鉴定于190年(叶秀珍等,190)。
该细胞是一株正常肝细胞系,具有典型的肝细胞形态学特征,可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
1、对于贴壁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1.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2. 加1-2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5ml以上含10%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3.轻轻吹打细胞,*脱落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
4. 按5-6ml/瓶补加培养液,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5-6 ml培养液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PS:若收到2ml小管细胞,收到细胞后,用75%酒精喷洒整个管子消毒后放到超净台或安全柜内,严格无菌操作;将小管细胞转移至T25培养瓶或6cm培养皿,加入5ml左右*培养基混匀,放入培养箱过夜培养后查看细胞密度:若密度未超过0%,换液继续培养,视情况传代或者冻存。
若密度超过0%,可直接进行传代(方法同上)。
2、对于悬浮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方法一:收集细胞,1000RPM条件下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方法二:可选择半数换液方式,弃去半数培养基后,将剩余细胞悬起,将细胞悬液按1:2到1:3的比例分到新的含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3)细胞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进行细胞冻存。
贴壁细胞冻存时,弃去培养基后加入少量胰酶,细胞变圆脱落后,进行离心收集,1000RPM条件下离心-10分钟,去除上清,按冻存数量加入血清及DMSO,冻存比例为90%FBS+10%DMSO。
贴壁细胞:弃去培养液,加胰酶消化,加培养液终止胰酶作用,吹打成悬液,分装传代。
由于贴壁细胞贴壁生长,接触抑制,长满一瓶后贴壁较紧,不易取出。
这时必须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后取出,然后在放入新的培养瓶中培养。
悬浮细胞:离心,弃上清液,加新鲜培养基,分装传代。
悬浮细胞其实也有贴壁现象,只是贴壁不牢。
可以直接用吹打发是细胞掉落下来,进行传代。
传代培养中的细胞传代培养(subculture),当原代培养成功以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不断分裂,一则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而发生接触性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会因营养物不足和代谢物积累而不利于生长或发生中毒。
此时就需要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瓶)内,再进行培养。
这个过程就称为传代(passage)或者再培养(subculture)。
对单层培养而言,80%汇合或刚汇合的细胞是较理想的传代阶段。
传代方法1.悬浮生长细胞传代传代培养中的细胞离心法传代:离心(1000转/分)去上清,沉淀物加新培养液后再混匀传代。
2.半悬浮生长细胞传代(Hela细胞)此类细胞部分呈现贴壁生长现象,但贴壁不牢,可用直接吹打法使细胞从瓶壁脱落下来,进行传代。
3.贴壁生长细胞传代采用酶消化法传代。
常用的消化液有0.25%的胰蛋白酶液。
培养材料1、无菌磷酸生理缓冲液(Dulbecco’sphosphate-bufferedsaline,Ca++/Mg++free,D-PBS,GibcoBRL21600-010)传代培养中的细胞2、trypsin-EDTAsolution(0.05%trypsin-0.53mMEDTA-4Na,GibcoBRL25300-062):以10ml分装于15ml无菌离心管中,保存于–20℃,使用前放在37℃水槽回温。
3、新鲜培养基4、无菌吸管/离心管/培养瓶编辑本段培养步骤1、附着型胞(adherentcell)(1)吸掉旧培养液。
悬浮细胞培养介绍悬浮细胞培养是一种将细胞以悬浮状态培养的方法。
相对于贴壁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能够更好地模拟细胞在体内自由悬浮的环境,适用于许多细胞类型的培养和研究。
悬浮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悬浮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培养条件和常用的培养方法。
基本原理悬浮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将细胞以悬浮状态培养在培养基中,培养基提供了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
在悬浮培养中,培养基通常包含以下主要组分:1.基础培养液:如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Medium)或RPMI 1640(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1640),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2.补充物: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添加血清、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
3.pH缓冲剂和非酶性胎牛血清:用于稳定培养基的pH值和提供额外的营养和辅助因子。
在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应保持以单个细胞的形式悬浮在培养基中,以避免细胞聚集和堆积。
为了实现这一点,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定期的细胞传代、培养器皿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调节等。
培养条件悬浮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条件来维持细胞的健康生长和增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悬浮细胞培养条件:1.培养温度:通常在37°C下培养,但也有一些细胞需要较低的温度,如4°C或30°C。
2.CO2浓度:大多数悬浮细胞培养需要保持适宜的CO2浓度,通常在5%左右。
CO2能够调节培养基的pH 值,提供适宜的细胞生长环境。
3.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对悬浮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细胞对氧气浓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一些细胞需要低氧(如2-5%)环境才能生长,而另一些细胞则需要高氧环境。
4.搅拌: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搅拌来保持细胞的均匀分布和培养基中氧气、营养物质的均匀分布。
第一章:1. 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地、恰当地估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它生物科学的关系。
2. 从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3. 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4.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为什么?第二章:1. 简述各种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
2. 简述各种实验方法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第三章:生物膜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是什么? 这些特征与膜的功能有哪些相?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动物细胞间有哪些连接方式?胞间连丝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是什么?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第四章:1.比较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2.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位及其去向如何?3. 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4. 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或因子?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上的合成。
5. 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
6.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 它有哪些基本功能?7.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 怎样理解过氧化物酶体是异质性的细胞器?8.图解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9.何谓蛋白质的分选?已知膜泡运输有哪几种类型?第五章:1.准确描述线粒体的结构2.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的主要成员有哪些?3.解释ATP合成的化学渗透学说4.何谓线粒体的半自主性5.准确描述叶绿体的结构6.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7.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第六章:1. 通过细胞骨架一章的学习,你对生命体的自组装原则有何认识?2. 除支持和运动外,细胞骨架还有什么功能? 怎样理解“骨架”的概念?3. 试述微管在体外组装的条件以及微管的主要功能。
1.体外培养的细胞按生长方式可分为哪二种? 按细胞在体外生长的形态特征,可分为哪几种常见类型?⑴按生长方式分为二型:粘附型细胞:附着在某一固相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的细胞。
悬浮型细胞:不必附着于固相支持物表面, 而在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的细胞。
(绝大多数有机体细胞属粘附型细胞。
)⑵可分四型: (1)上皮型细胞 (2)成纤维型细胞 (3)游走型细胞 (4)多形型细胞2.简述体外培养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的分期及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⑴通常, 体外培养细胞的全部生命期大致可被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原代培养期: 也称初代培养, 是指从机体中取出细胞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之前的这一阶段。
此期的细胞呈现出活跃移动的特点, 可见细胞分裂, 但不旺盛。
处于原代培养阶段的细胞与体内原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细胞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细胞间的相互依存性强, 在软琼脂培养基培养时细胞集落形成率很低。
②. 传代期:通常是培养细胞全生命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 原代培养的细胞经传代后常被称做细胞系。
一般情况下, 正常体细胞在传代10-50次左右后, 细胞分裂的能力就会逐渐减弱, 甚至完全丧失, 细胞便进入衰退期。
③衰退期:处于衰退期的培养细胞, 增殖速率已经变得很慢或不再增殖, 直至最后衰退死亡。
以上特点, 主要是针对体外培养的机体正常细胞, 对于体外发生转化的细胞和肿瘤细胞而言, 永生性或恶型性的获得使得这类细胞获得持久性的增殖能力, 这样的细胞群体常被称为无限细胞系或连续细胞系。
⑵每代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①游离期:细胞接种后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 也称悬浮期。
此时细胞质回缩, 胞体呈圆球形。
时间:10分钟一4小时②贴壁期:细胞附着于底物上, 游离期结束。
底物:玻璃、塑料、胶原、其它细胞等③潜伏期:此时细胞有生长活动, 而无细胞分裂。
细胞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
④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随时间变化成倍增长, 活力最佳, 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细胞培养是将动物某一器官、组织如肝脏、肺、肾脏等取出,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人工条件下,使之存活、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第一次培养,将培养物放置在体外生长环境中持续培养,中途不分割培养物,不更换培养物的生长器皿的培养过程。
传代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物分裂生长,长满培养空间,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而发生接触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中,再进行培养一、原代培养的方法:1、取材对于水产动物,取材的方法为:无脊椎动物取材用消毒海水或淡水暂养24小时;用酒精棉消毒体表;解剖需培养的组织和器官,放到消毒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取出,用灭菌BSS清洗3次鱼的取材用酒精棉消毒体表;打开腹腔(注意不能碰破肠道);体表组织,处理方法同无脊椎动物。
原代培养过程技术路线图:①准备工作:实验台面用紫外灯照、70%酒精棉球擦;所用各种器械、培养液无菌;操作者用新洁尔灭和酒精擦手,穿衣、戴帽、口罩;实验动物体表用酒精消毒或放入无菌海水中。
②取材: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需要培养的器官或组织;如果是有菌的器官或组织需进行灭菌处理;取材要准确③培养材料的制备:欲培养的器官或组织洗去血污,剔掉多余成分。
剪成1mm3大小,用于外置块培养。
用胰蛋白酶消化,终止消化后,机械法吹打组织块,筛网过滤,过滤液离心1000rpm,10min,用培养液悬浮细胞,计数细胞密度,用于细胞培养。
④接种:外植块:用吸管将小的组织块均等地在培养瓶底排列好;反过培养瓶加入培养基,或5-6h后再加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培养;2-3d更换培养液或颜色变黄时更换;记录、每2-3d观察。
结果:1-3d,细胞从外植块中迁移出来分离细胞:将已分散的细胞悬液加到培养瓶或培养板中,并加少量培养液,细胞浓度为105-106个/ml。
不能少于5000个。
24h后加足培养液(防漂浮)。
实验二细胞的传代培养【实验目的】1. 掌握贴壁细胞换液和细胞传代的方法。
2. 了解细胞传代培养的意义。
【实验原理】细胞在培养瓶里的生长,分为贴壁生长和悬浮生长。
贴壁生长细胞在培养瓶中生长数天后,就会在培养瓶底部长满,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继续生长而产生堆积,最后因缺乏营养供给而死亡。
因此当细胞生长贴满瓶底时,就需要将细胞消化下来,并接种成多瓶细胞,使细胞继续生长。
这一处理接种的过程就叫传代,每接种一次就叫做传一代。
细胞传代培养使得细胞增殖,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所需。
传代培养是组织培养常规保种方法之一,是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
接种后的细胞放在培养箱里静置培养,培养的温度视动物种类而定。
一般,温水性鱼类细胞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热带鱼类细胞为30℃,冷水鱼类细胞为20℃,哺乳动物细胞为37℃。
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出现培养基营养缺乏、代谢产物增多、变酸等不适宜细胞生长因素,而此时细胞还未生长达到饱和密度(没有贴满底部),仍需继续培养,因而需要更新营养液来更新营养成分,以满足细胞继续生长繁殖的需要,这一过程叫换液。
单纯换液不需要接种细胞。
【试剂、材料与仪器】试剂:生长培养基(PRMI-1640 或MEM,添加10% 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0.25% 胰蛋白酶,0.2% EDTA材料:细胞培养瓶,移液管(5 mL、10 mL),无菌离心管,废液缸,普镊,酒精灯,打火机,医用酒精,消毒纱布,酒精喷壶,记号笔,橡胶手套,封口膜仪器:生化培养箱或CO2培养箱,倒置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加液枪,低速离心机,4℃冰箱【实验分组】实验分组进行,每组4人,每班20人,共分5组。
【实验步骤】工作前打开超净工作台上的紫外灯,灭菌30 分钟后,关闭紫外灯,打开吹风和照明灯;带橡胶手套,用酒精擦拭消毒双手;超净工作台面用酒精喷洒,再用消毒纱布擦净。
在超净工作台中摆放好移液管、离心管和培养瓶等。
1.观察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确定细胞是否需要传代,当细胞长满瓶底时可以传代;2.超净工作台准备:将试剂瓶、培养瓶等培养用具用酒精喷洒,用消毒纱布擦净,置于超净工作台酒精灯左侧;3.开盖:旋开细胞培养瓶瓶盖,将瓶盖侧立于(严禁倒扣放置)酒精灯旁,培养瓶瓶口、瓶盖均需过酒精灯火焰后再盖好;4.清洗细胞表面:打开移液管盒,用普镊捏住移液管(5mL)后部从盒子中拖出(注意移液管的管壁和管口不能碰到其他物品),安装好加液枪,移液管管口和管壁均过酒精灯火焰。
细胞传代培养1.细胞传代概念传代即去除原培养基并将细胞从原培养体系转移到新鲜的生长培养基中,该过程可使细胞系或细胞株进一步增殖。
接种后培养细胞的生长将从延滞期进入对数期,即:细胞呈指数增殖。
当贴壁培养的细胞已占据所有可用基质、没有扩增空间,或者悬浮培养的细胞已超过培养基所能支撑的能力,无法进一步生长时,细胞增殖速度将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停止(参见下图)。
为了将细胞密度维持在最佳水平,以便细胞继续生长,并且刺激其进一步增殖,必须将培养物分成若干部分,并添加新鲜培养基。
2.细胞传代标准(1)细胞密度哺乳动物细胞:贴壁培养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未达到汇合状态时即应进行传代。
正常细胞达到汇合状态时会停止生长(接触抑制),重新接种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转化细胞即使达到汇合状态也能继续增殖,但是在经过大约两个倍增时间后通常会变质。
类似地,悬浮培养的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未达到汇合状态时也应进行传代。
到汇合状态时,悬浮培养的细胞会聚集成团块,转动培养瓶时培养基会变得浑浊。
昆虫动物细胞:昆虫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未达到汇合状态时应进行传代。
牢固贴壁的昆虫细胞达到汇合状态时也可传代,虽然此时细胞更容易从培养容器上解离下来,但是如果反复将昆虫细胞在密度超过汇合的状态下传代,细胞的倍增次数会减少,活力会降低,贴壁能力也会下降。
另一方面,将贴壁培养的昆虫细胞在达到汇合状态前传代要较大的机械力,才能使细胞从单细胞层中脱离。
反复在达到汇合状态前传代,会导致细胞倍增次数减少,活力降低,健康度较差。
(2)培养基耗竭哺乳动物细胞:生长培养基pH 值降低通常表示乳酸蓄积,乳酸是细胞代谢的副产物。
乳酸有细胞毒性,而且pH值降低也是细胞生长的不利因素。
pH值改变的速度通常取决于培养体系中的细胞浓度,细胞浓度越高,培养基耗竭的速度越快。
如果发现 pH 值迅速降低(>0.1-0.2 pH 单位),同时细胞浓度增大,则应对细胞进行传代。
昆虫细胞:用于昆虫细胞培养的生长培养基通常比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酸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