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 煅法
- 格式:ppt
- 大小:435.00 KB
- 文档页数:69
中药炮制学:煅法煅法--中药炮制学煅法包括明煅法、密闭煅法和煅淬法。
一、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适用于矿物药、贝壳类和化石类药物。
煅制方法有炉口煅,平炉煅,反射炉煅。
后两法煅制温度高,生产量大,但不耐高温。
化石类、贝壳类药物不宜用后两法煅制。
煅制时应将药物大小分档,药物受热均匀,煅至内外一致而“存性”,应一次性煅透。
对主含云母类、石棉类、石英类矿物,煅时温度应高,时间长。
明矾主含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有明矾和枯矾两个规格。
明矾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止痒;外用解毒止痒;枯矾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敛、生肌、止血、化腐作用。
煅制时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白矾含水量按分子式中所含结晶水计算为45.53%,白矾用传统方法制成枯矾,失重45%即可。
煅制温度应控制在180~260℃之间。
石决明有石决明和煅石决明。
生石决明偏于平肝潜阳,煅石决明咸寒之性降低,缓和平肝潜阳的功效,增强了固涩收敛、明目的作用,石决明要求煅至酥脆,呈灰白色或青灰色,无珍珠样光泽。
二、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
常见的有醋淬自然铜、、代赭石、磁石;酒淬阳起石、药汁淬炉甘石等。
煅淬目的:经煅淬的药物均可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此外,还能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自然铜、阳起石、皂矾、炉甘石等。
一些矿物药煅、淬前后,矿物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单纯的晶体结构变化,如代赭石中赤铁矿转化为磁赤铁矿;也有晶体结构,化学成分都有改变,如自然铜中黄铁矿转化为磁黄铁矿;更常见的是局部氧化、醋淬中的醋酸化或水化。
煅淬时应反复进行数次,使液体辅料吸尽,药物全部酥脆为度。
自然铜有自然铜和煅自然铜。
本品多煅用,经煅淬后,可增强散瘀止痛作用,煅后使质地疏松,便于粉碎加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自然铜主含二硫化铁,经火煅后二硫化铁分解成硫化铁,经醋淬后表面生成醋酸亚铁,且能使药物质地疏松易碎,便于粉碎,并使药物中铁离子溶出物增加,易于体内吸收,促进体内造血系统功能。
2021年中药炮制学煅法整理明锻法:白矾:【方法】:取净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枯,停火,放凉后取出,研成细粉。
【注意事项】:1、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易使白矾呈焦黄色。
制枯矾时常出现煅制不透的现象。
2、煅制温度宜控制在180℃~260℃之间(脱水与刺激性)。
3、煅制时忌铁器(颜色与含量)。
【作用】:生品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
制品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涩敛疮、止血化腐作用。
石膏:【作用】:生品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制品缓和大寒之性,免伤脾阳,清热泻火之功减弱,增加了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
龙骨:明煅。
生: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的功能。
煅:收敛固涩、生肌的功能。
煅后增加了钙离子的煎出率。
牡蛎:明煅。
生: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
煅: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了收敛固涩的作用。
石决明:明煅。
生: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能。
煅:咸寒之性降低,平肝潜阳的功效缓和,增强了收敛固涩、明目的作用。
煅淬法:【药物】: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须煅淬的药物。
自然铜:淬液:醋。
药物:二硫化铁。
代赭石:淬液:醋。
药物:氧化铁。
磁石:淬液:醋。
药物:四氧化三铁。
炉甘石:淬液:水。
药物:碳酸锌。
阳起石:淬液:酒。
药物:碱式硅酸镁钙。
扣锅煅法(闷煅、暗煅):【操作方法】:将药物置于锅中,上盖一较小的锅,两锅结合处用盐泥或细砂封严,扣锅上压一重物,防止扣锅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深黄色,药物全部炭化。
1.定义
将净制并适当破碎的矿物药,置于⽆烟炉⽕上或适当的耐⽕容器内,不隔绝空⽓⾼温煅烧的⽅法称为明煅法,⼜称为直⽕煅。
2.操作⽅法
明煅法加⼯的药物按照其性质可分为:(1)含结晶⽔的矿物药,如⽩矾、硼砂等。
(2)动物的贝壳、化⽯类药物如龙⾻、牡蛎、⽯决明等。
(3)质地坚硬,不含或少含结晶⽔的矿物药,如⽯膏、寒⽔⽯、花蕊⽯等。
[炉⼝煅、平炉煅、反射炉煅]
3.明煅的原理
矿物药由于质地坚硬,⼀般⽆法切制,多采⽤碾捣法制成颗粒状药物,便于调剂和煎煮。
但是由于其质地⽐较坚硬难碎,直接碾捣亦不便操作,因此多先煅烧使之质地变得酥脆,从⽽利于粉碎。
明煅后矿物药质地酥脆的主要原因。
4.注意事项
明煅法在操作时药物应⼀次煅透,中途不得停⽕,以免夹⽣。
含结晶⽔的矿物药,⼀般采⽤敞锅煅法,在炉⼝上煅⾄⽔汽散尽。
动物的贝壳、化⽯类药物,⼀般置于加盖的耐⽕容器,如坩埚中,在炉⼝上煅⾄变⾊。
质地坚硬,不含或少含结晶⽔的矿物药,⼀般直接置于炉⽕中武⽕煅⾄红透。
明煅法名词解释
明煅法(Ming calcination method)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是指将生药材经过清洗、晾干后,放入炉中进行加热炙烤。
这种方法是从古代开始就被广泛采用的,现在仍然被许多中药制剂所采用。
明煅法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加热,使药材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成分挥发出来,同时改变其化学性质,使其更易吸收和利用。
明煅法的温度一般在300-500度之间,时间一般在1-3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和温度会根据不同的药材和制剂进行调整。
明煅法的优点是能够使得药材的活性成分得到最大的保留和释放,同时还能够去除杂质和异味,提高药材的品质和口感。
但是明煅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会使得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改变或者丧失,同时也有可能使得药材中的有用成分被破坏。
总之,明煅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它能够提高药材的品质和功效,对于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药火制法
中药火制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通过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火制法及其作用:
1. 炒法:将药材放在锅中加热翻炒,以增强其药性或减少其毒性。
例如,炒制白术可以增强其健脾燥湿的功效。
2.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如蜂蜜、酒、醋等)混合后加热,以增强其药性或改善其口感。
例如,炙甘草可以增强其补脾益气的功效。
3. 煅法:将药材放在火上直接煅烧,以去除其杂质或增强其药性。
例如,煅龙骨可以增强其收敛固涩的功效。
4. 煨法:将药材用湿纸或湿布包裹后,放在火灰中加热,以减少其寒性或增强其温性。
例如,煨木香可以增强其行气止痛的功效。
中药火制法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病情进行选择和操作,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炮制效果和药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