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系列之vr红军过草地,重走长征路
- 格式:doc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赛题《红军长征——过草地》过草地乃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经历之一。
草地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故事内容如下: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
红军过草地的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
题目简述:打开U 盘指定目录下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参考文件,仔细研读文件并结合任务书要求,制作VR模型、制作模型动作、编写策划文档、开发VR项目,最终完成任务书要求的VR项目任务。
该题目由以下任务组成:1.任务一:VR建模1.1 竞赛环境硬件:计算机软件:3ds Max、Maya、Photoshop CC1.2 竞赛成果要求依据参考文件要求,完成如下模型制作:完成战士角色模型制作;完成行军装备模型制作。
2.任务二:VR引擎制作2.1 竞赛环境硬件:计算机、VR开发套件软件:Unity 3D、Unreal Engine4(UE4)、Microsoft Visual Studio2.2 竞赛成果要求依据参考文件要求及提供的素材完成VR项目制作。
进入场景,天空正在打雷下雨,画面中红军在草地上吃力行走,打字机效果显示指定文字。
延时5秒出现按钮“开始体验”,选中按钮,场景切换到一个临时搭建的避雨棚前方,两名红军战士在避雨棚里啃着树皮,其中一名红军战士在吃完一块树皮之后从身旁的袋子里拿出一块树皮递到面前说:“同志,我这里还有些树皮,给你一块。
”此时可以接过树皮。
镜头切换,画面中可以看到一名红军战士靠在一颗树旁,同时可以看到红军战士在朝你伸出手并且喊着:“同志。
”,上下摆动手柄移动到红军战士身旁时,眼前显示文字:“这位战友一定是饿坏了,使用手柄拿出食物。
感受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活动的意义与价值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
这个特殊的年份,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多的使命。
长征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的象征,始终铭刻在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
重走长征路活动,无疑是对长征精神的一次深刻传承和发扬,它的意义和价值也在逐渐凸显出来。
长征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和从小到大的生长;也标志着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
长征路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事件,而长征精神也正是这段历史的精髓所在。
重走长征路活动,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一次深刻回归。
首先,重走长征路活动能够让我们在现实中亲身体验到长征路的艰苦和卓绝,更好地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从雪山草地到峭壁险滩,从饱经炮火的战场到沐浴阳光的土地,长征路上的每一个场景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印记。
每一位参与者走过的路程,都意味着一份历史的体验和一份文化的交融。
这些历史和文化的碰撞,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长征精神的内核。
其次,重走长征路活动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树立理想信念,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人生方向以及价值追求。
回望党的历史,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淬炼和历史拐点。
从任人唯亲到玩世不恭,从骄奢淫逸到铜臭熏天,长征路上的历史故事通过现代青年的眼睛再次呈现出来,挑战了现代潮流和流行文化的浮华和麻痹。
在中华民族强大日益临近之际,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信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和谐稳定的灵魂,是历史前行的原动力。
再次,重走长征路活动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激发家国情怀,在现代社会中令人铭记的、正向的情感和价值观。
中国革命历程所经历的血泪与艰辛,将启迪着我们对祖国的爱和对家园的情感。
长征路不仅是一条行程,更是一种气魄和一种情怀。
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众人注视到自己践行,从现身说法到传递正能量,从历史再现到价值践行,所有的一切都凝聚着家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
最后,重走长征路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落实新时代的要求和任务,传承红色基因。
重走长征路
一九三五年六月至一九三六年八月的一年零两个月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近九万人次,先后三次途经黑水。
一九三五年六至八月,红军经黑水翻雪山北上,一九三五年九月、
十月由于张国焘搞分裂,反对党中央北上方针,错误地命令四方面军停止北上,使已过草地的部份红军按原路线撤回南下,从毛尔盖经黑水至金川;一九三六年七月,张国焘分裂失败,南下红军再次北上,右路纵队从马尔康经黑水过草地。
根据史料记载及现行调查,红军在黑水共有9万人次驻扎和过往,逗留时间约150天,借用宰食各类牲畜2万余头,借用畜油1万多斤,
熬制土盐2500多斤,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增添了物质力量。
长征路上红军曾翻越过的五座大雪山,其中有三座在黑水境内,即雅克夏山、昌德山、达古山。
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黑水县城芦花召开了著名的芦花会议。
黑水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革命历史古迹。
正因为如此,黑水成为重走长征路,尤其是重温红军爬雪山那段经历的最佳地区。
越来越多的学生、公务员,甚至公司员工都来到黑水,缅怀革命先烈,体验长征艰险,以此来更好地投入到新时代的天地中去。
再探工农红军长征路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智取腊子口——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1935年10月10日,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毛泽东评价红军长征是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红军长征的起点:江西瑞金地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县贡江镇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桑植县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四川苍溪县红军渡红一、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福建长汀县红军长征第一村:闽西是红军的故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
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不仅确立了党和军队建设的纲领,而且,在发展壮大红四军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5个军的红军部队,诞生了红一军团。
闽西是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地。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奉命从长汀钟屋村出发,开始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踏上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长汀钟屋村成为长征第一村。
红一、红五、红八军团长征出发地——江西兴国县红五、红三军团长征出发地——福建宁化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河南省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2、湘江战役: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重走长征路"出奇之旅(贵州遵义-云南禄劝)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16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重走长征路”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该线路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基础,分主干线路1条和专题线路8条,专题线路包括:突围之旅(江西瑞金—广西兴安)、转折之旅(广西兴安—贵州遵义)、出奇之旅(贵州遵义—云南禄劝)、团结之旅(云南禄劝—四川泸定)、挑战之旅(四川泸定—四川小金)、卓绝之旅(四川小金—四川若尔盖)、曙光之旅(四川若尔盖—陕西吴起)、会师之旅(陕西吴起—甘肃会宁、宁夏西吉)。
"重走长征路"出奇之旅(贵州遵义-云南禄劝)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走长征路第三站→贵州遵义(遵义会议)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
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
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
重走长征路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走一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并对长征历史进行再认识和再解读的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沿途重温红军长征历史: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会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进行行进,途中参观纪念馆、遗址、烈士陵园和历史遗迹等,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了解其背景、意义和影响。
2. 弘扬革命精神:通过重走长征路,弘扬红军长征中坚定的革命意志、不畏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对这些精神进行再认识和再读懂,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时代的生活和工作中,推动中国社会的持续进步。
3. 推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奋斗和团结的象征。
通过重走长征路,加强各民族的交流和互动,增强民族团结,同时也寄托对祖国统一的希望和憧憬。
4.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重走长征路是一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的历史活动,可以推动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重走长征路不仅是一项历史复读,更是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理解,以及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和畅想。
它是一项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重要活动。
vr长征观后感【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探索新技术与传统结合的影迷,近日我参加了VR长征观影活动,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影之旅。
观影过程中,我深感VR技术与长征题材的完美融合,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VR长征观后感概述】1.观影背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VR长征应运而生,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2.观影体验观影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见证了长征路上的艰苦卓绝和英勇奋斗。
VR技术的应用让我沉浸式地体验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3.影片亮点VR长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VR技术,让我们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VR技术在影片中的应用】1.场景还原影片通过VR技术高度还原了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场景,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艰辛环境。
2.互动体验VR技术的交互性使我们能够参与到影片中,与革命先烈们一同长征,感受到他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精神。
3.情感共鸣VR长征让我们与革命先烈们产生情感共鸣,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为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努力。
【VR长征观后感的影响】1.个人成长启示观影过程中,我意识到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传承长征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2.国家历史传承VR长征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长征这段历史的伟大意义,有助于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
3.民族复兴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结尾】VR长征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让我们对长征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 VR)作为一项前沿的科技手段,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使用户能够沉浸其中,并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
它通常由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设备组成,能够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包括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力,能够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对虚拟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往往受到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难以让学生真正深入地体验和理解思政课的内涵。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且由于场地和展品的限制,学生的体验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
其次,思政课的内容相对抽象,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失去兴趣。
此外,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同一实践活动的感受和收获也不尽相同。
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也是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社会场景之中。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穿越”回红军长征的年代,亲身感受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也可以“走进”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亲眼目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政课的内容。
长征长征时间:1934~1936年间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长征时间: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长征宣言: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
七律长征毛泽东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1935.10)长征背景: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体验红军过草地
穿草鞋、抬担架、过草地、唱革命歌曲……24日下午,高一年级800多名学生分别编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以不同的方式体验红军长征,最后在广场胜利“会师”。
“红四方面军”的主要任务是过一片300多米宽的草地。
下午1时40分,大部队来到德清武康郊区的一块湿地前,一支由24名学生组成的“红军突击队”负责完成这次“过草地”任务。
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24名“红小鬼”毫不迟疑地向草地“进军”。
走进这块草地,许多同学差点摔跤。
“大家互相搀扶一下!”有人大声提醒。
同学们手挽手往前走,还唱起了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短短300多米,同学们艰难地走了10分钟。
“当我努力抬脚往前走时,终于懂得当年红军过草地有多艰难了。
”看着粘满泥巴的双脚,高一(13)班的同学说,百闻不如一试,今天亲自过一趟草地,才明白红军有多伟大。
“是啊,当年红军吃不饱、穿不暖,后面还有敌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比起来,我们这点辛苦太微不足道了!”另一位同学说道。
“‘长征体验日’并不是要让学生吃苦头,而是让他们切身感受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正是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校长表示,今后,学校还会举行类似活动,让学生体验革命前辈的艰辛,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新的感悟和理解。
红色vr体验馆观后感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色彩。
红色代表着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斗争。
因此,当我听说有一家红色VR体验馆开放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好奇。
我走进红色VR体验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红色标志,上书“红色VR体验馆”四个大字。
站在标志下,我就好像身处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脑海中涌现出一幅幅革命历史的画面。
我选择了一段名为“红军长征”的VR体验。
戴上头盔,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红军长征的起点,井冈山。
周围的景色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艰苦环境。
我感受到了炮声震耳欲聋,弹雨密集的紧张气氛。
站在红军队伍的队列中,我仿佛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与他们一同前进。
沿途我还目睹了红军指挥部的开会,感受到了领导们的智慧和勇气。
在长征途中,我看到了红军胜利经历的点点滴滴,也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
随后,我体验了另一段名为“抗日战争”的VR项目。
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恶战环境。
在VR画面中,我看到了街道上烧烤的瘦肉、狗肉和炒甲鱼,了解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困境。
我见证了日军对中国民众的残忍行为,也看到了中国人民抵抗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红色的旗帜在战争的硝烟中迎风飘扬,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英勇的化身。
这次红色VR体验馆的参观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革命的伟大意义。
历史的画面足以让每个人思考革命所付出的代价。
其次,通过体验,我更加了解了革命者们的心路历程和无私奉献。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敢于牺牲个人利益,为了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最重要的是,我从中领悟到了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色VR体验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历史变得生动有趣。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悲壮和革命的伟大。
这对于激发人们对于伟大历史的兴趣和鼓舞人们坚定信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一下,红色VR体验馆是我近期参观过的最有意义的地方之一。
重走长征路的心得1. 重走长征路,那可真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啊!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攀登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我记得当时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累得气喘吁吁,心里想着红军战士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呀!这难道不是一种令人钦佩的毅力吗?2. 哇塞,重走长征路的时候,看到那些艰难的路况,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不就跟我们面对困难时一样吗?红军战士们毫不退缩,我们又怎能轻易放弃呢?比如过草地的时候,那深深的泥潭,不就像我们人生路上的陷阱吗,得小心翼翼地跨过去啊!3. 重走长征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坚韧不拔!这就好比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中途会疲惫会想放弃,但红军战士们一直跑下去了呀!在那些陡峭的山峰面前,我真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他们当年是多么了不起啊!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吗?4. 嘿呀,重走长征路真的太震撼我了!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仿佛能听到红军战士们的脚步声。
在渡河的时候,那湍急的水流,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激流勇进吗,得勇敢面对啊!5. 重走长征路,我真的收获满满啊!就像收获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想想红军战士们背着沉重的装备前行,我们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呢?比如爬雪山的时候,那寒冷的气候,真的让人刻骨铭心,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6. 哇哦,重走长征路,那感觉真的无法形容!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走在那些曾经的战场上,我不禁问自己,要是我在当时,能有那样的勇气吗?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时,红军战士们像钢铁般坚强,这是多么伟大啊!7. 重走长征路,真的让我感慨万千啊!这简直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看到那些遗迹,我好像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奋斗的身影。
在穿越丛林的时候,那复杂的环境,不就像我们在迷茫中寻找方向吗,他们却能坚定地走下去啊!8. 哎呀,重走长征路,给我带来的冲击太大了!就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
想想当年的艰苦条件,再看看我们现在,真的应该好好珍惜啊!在艰难行军的时候,红军战士们的乐观精神,真的太感染人了,我们怎么能不被激励呢?9. 重走长征路,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啊!这就像点亮了一盏明灯。
重走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注意事项重走长征路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爬雪山、过草地等。
以下是在重走长征路中爬雪山、过草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 做好充分准备重走长征路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体验,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爬雪山、过草地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身体准备,包括适当的运动和训练,以增强体力和耐力。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如防寒衣物、登山鞋、手套等。
2. 注意安全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行进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地形。
在爬雪山时,应该注意防滑,以免滑倒或摔伤。
在过草地时,应该注意观察地面是否平稳,以免踩到坑洼或者被草丛绊倒。
3. 注意保暖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天气可能非常寒冷,需要注意保暖。
穿上防寒衣物、手套和帽子等,以免受冻。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热量,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如跑步或者快走。
4. 确保足够的水和食物在长征路上,可能会遇到没有水源和食物的情况,因此在爬雪山、过草地时,需要确保足够的水和食物。
可以携带足够的水和干粮,以免在行进过程中出现口渴或者饥饿的情况。
5. 注意环境保护长征路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景区,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在爬雪山、过草地时,不要随意破坏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重走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安全,保暖,确保足够的水和食物,同时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希望大家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到长征路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长征vr体验心得体会
最近我完成了一次长征的VR体验,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了这段历史的艰难与伟大。
在这次的VR体验中,我仿佛回到
了80年前的那段日子,真正地体会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苦难和
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体验中,我看到了大雪山、过草地、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翻山岭等等场景,每个场景中都充满了艰险与不可预知的风险。
当我在VR中穿越那些一面坡时,我仿佛能够感受
到红军士兵经历的艰难。
他们必须得步行前行,为了不让石头儿落下,得让那个人轮流走在前面,抵挡石头,以免伤及大家。
而在渡大渡河的部分,我感受到了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冒险渡河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在八百壮士浴泪渡过大渡河时,我看到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倍受鼓励和激励,保持着信念和毅力。
在这次VR体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保卫苏区的部分。
那是一段殊死的血战,我看到了红军士兵冲锋在前,哪怕铜墙铁壁也阻挡不了他们的信念。
他们在面对难以想象的恶势力时,仍然坚定不移地自己的信仰和命运。
事实上,正是这种信仰和精神支持着长征中的每个人。
这次VR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种
精神是以信仰为驱动的,但同时又是富有人类情感的。
今天,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长征精神的延伸,因此我们要更加珍视它,让它在我们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总之,这次长征VR体验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刻地了解了长征背后的艰难和苦难。
所有长征中的壮举都是我们历史中的珍宝,今天我们要珍视它们,把精神的火种传递给下一代,让我们共同铸就我们的更美好未来。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赛题赛题《红军长征》红色革命故事VR项目设计与制作:《红军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故事内容如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使用VR的形式体验红军长征艰苦的环境。
题目简述:打开U 盘指定目录下的“红军长征”参考文件,仔细研读文件并结合任务书要求,编写策划文档(Excel),根据任务书要求、策划文档,软件创建项目、调整素材、设置事件、预览作品,最终完成任务书要求的VR 项目,并能在指定设备上运行。
该题目由以下任务组成:1.任务一:VR 模型制作马匹模型、行走动画制作。
具体制作样式见参考文件;注:模型制作完成后需导出至Unity或UE4中进行特效及功能的制作2.任务二:引擎制作制作马匹毛皮材质,制作小型雪崩特效,狂风特效,雷雨特效。
注:特效制作完成后需导出至VR交互制作模块人员。
3、任务三:交互制作步骤一:进入场景,战士(我)站在草地上,天空昏暗,弹出文本框显示文字“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播放配音的同时改变字体颜色。
字体播放完毕后,弹出操作按钮“立即体验长征”,使用VR手柄触碰按钮并扣动扳机后,场景切换。
vr长征观后感【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探索新技术与传统历史结合的爱好者,我有幸体验了VR 长征影片。
这次独特的观影体验让我深感VR技术在历史教育领域的广阔前景。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
【VR长征观后感概述】1.观影背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VR长征影片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的科技手段,让广大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历程。
影片以中央红军长征为主线,展示了长征过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和英勇事迹。
2.观影体验佩戴上VR眼镜,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影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长征途中的雪山、草地、战役等场景还原得栩栩如生。
在观影过程中,我深感VR技术带来的沉浸感,让我对长征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观影感悟VR长征影片让我重新审视了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仰和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让我为之动容。
同时,我也感叹于VR技术在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方面的巨大潜力。
【VR技术在长征历史教育中的应用】1.创新性VR技术的应用为长征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虚拟现实手段,让观众亲身感受长征历程,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使传统教育方式更加生动有趣。
2.实用性VR长征影片以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长征历程,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此外,VR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教育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各类观众的学习需求。
3.启示VR技术的应用启示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历史教育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VR长征观后感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1.个人层面观影过程中,我深感长征精神的伟大。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铭记长征精神,不畏艰难,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奋斗。
2.国家层面VR长征影片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历史结合的巨大威力。
在国家层面,我们应该加大对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弘扬长征精神,培养新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党建系列之vr红军过草地,重走长征路
党建系列之VR红军过雪山草地,让参与者随时随地穿梭回历史长河,了解长征历史,学习长征精神。
VR党建展厅通过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学习,让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活起来”,在VR党建展厅中,党员可以穿越时空感受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精神,体验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艰辛,把传统的书本教学、视频教学变为体验教学、实操教学,让红色教学看的见,摸得着。
壹传诚VR红军过雪山草地模拟系统种,借助VR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长征的残酷环境进行还原,体验者进入红军过草地体验场景,行进过程中遇见战友陷入沼泽地,与身旁的红军战士一同救助;发现体力不支饿晕在路旁的同志,体验者过去搀扶;过雪山是悬崖陡峭,发现同志不幸坠落深渊,不忍类目,更加谨慎攀爬,并用手柄协助其他同志一起安全爬过险阻的雪山;进入平坦的长征雪山道路种,遇见战友滑到,随后体验者将其搀扶进队伍中间继续前行;发现体力不支饿晕在路旁的同志,体验者与其对话并赠送一根辣椒等等细化互动场景,让参与者融入到长征中,通过身体力行,感受长征的不易,红色精神的伟大,提升思政教学成效。
壹传诚VR红军过雪山草地真实还原红军长征的历史事迹,将我们历史课本上丰富的红色事迹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仿真还原,体验者不需要查阅或翻阅厚重的历史书本去了解我们历史,只需要戴上VR头盔就可以以一或第三人称去参与或学习体验历史,化解以往沉闷无趣的思政教学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创新思政教学模式,VR长征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党员教育组织困难、学习形式单一、培训成果无法展示等问题。
它与时俱进,以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学习,让党员穿越时空,让历史书本中的图画和文字“活起来”,让党员更加深切感悟党的艰辛历程,凝心聚力,锤炼党性提高素养。
壹传诚VR思政教学模拟系统不断被引进各大党政单位、学校、红色教育基地、街道办等场所,为智慧党建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让教学变得更加现代化、科技化、真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