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158.38 KB
- 文档页数:5
简述古希腊梭伦改革的内容
古希腊梭伦改革是指公元前594年,古希腊雅典城邦的贵族领袖梭伦(Solon)所引领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在梭伦之前,雅典城邦的政治权力集中在贵族手中,穷人和平民阶层几乎没有政治参与的机会。
贵族通过剥夺债务奴隶的财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赤贫,社会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梭伦开始了一场革命性的改革。
首先,他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度,并释放了所有被负债奴隶。
这使得贫穷的市民得以摆脱债务的压力,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
其次,梭伦将雅典市民分为四个财产阶级,根据财产多少决定他们在政治决策中的权力。
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最富有的阶级对政府的贡献最大,拥有最高的权力。
此外,梭伦还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以促进城市的繁荣。
他推行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用硬币替代了贝壳等其他交易工具,这使得贸易变得更加便捷和公正。
他还通过重建港口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来推动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是,梭伦引入了一系列法律和宪政改革,以确保政府的稳定和公正。
他制定了一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法庭系统,使
得所有公民都能够享受法律保护。
总的来说,古希腊梭伦改革是一场对古希腊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的革命性变革。
通过废除奴隶制度、重新制定财产阶级划分、推行经济改革和建立法律体系,梭伦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相对公正和稳定的政府结构,为雅典的繁荣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他的改革对于古希腊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高考历史梭伦重大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梭伦重大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1)雅典城邦国家雏形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条件:临海多山,小国寡民(——主人翁意识强烈;生产力发展)表现: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2)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导致:贵族掌握大权;公民大会的权力有名无实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经济:①农业生产力提高(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制农具广泛使用)②手工业发展,商贸日益繁荣(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③贵族专横压榨,掌握了大部分财富④“六一汉”与债务奴隶制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3、阶级:①工商业奴隶主形成②前632年,平民武装暴动③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平原派: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巩固自身既得利益。
山地派:下层平民,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海岸派:工商业者,主张打破贵族专权,分享权力;反对激进要求,主张温和改革。
导致:“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强烈要求改革)4、梭伦:①出身贵族,同情平民②收复萨拉米斯岛,获得威望(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
)③“疯诗人事件”表达了爱国热情,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④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他也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简单概括:1.部落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梭伦及梭伦改革介绍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梭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中创造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其人梭伦(约前640~约前558)出身贵族,但家境中平,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同时又是“希腊七贤”之一,他反对贵族专权,同情平民,主张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
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
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雅典城邦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
改革性质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经济上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
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并废除了“六一汉”制度(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所以白叫做“六一汉”),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
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民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改革的类型:
1.统治阶级内部局部调整统治政策,实现富国强兵即调整生产关系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这类改革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社会性质)
2.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即变革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
(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二、改革的原因:都是旧的社会制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
3、民族(外部)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三、改革的结果
1、改革的成败: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如何,而看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看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历史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2、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本因素、前提);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即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四、改革的启示:
1.改革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进行的调整;
2.人类的进步需要借助于改革;
3.改革由于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刀光剑影,但比革命温和得多)
4.无论改革成败,其经验教训都值得汲取;
5.如果改革有利于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这就是值得肯定的改革.
第1课 梭伦改革
课程标准: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教学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自主学习:
回顾必修一《雅典的民主政治》回忆雅典民主制的建立过程和特点
过程: 为权利的进一步下移奠定了基础。
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
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
使雅典民主制达到了“黄金时期”
特点:
1、梭伦改革的背景
“在阿提卡的田地上到处都竖立着抵押柱,上面写着这块地已经以多少钱抵押给某某人了。
没有竖这种柱子的田地,大半都因未按期付还押款或利息而出售,归贵族高利贷者所有了;农民只要被允许作佃户租种原地,能得自己劳动生产品的六分之一以维持生活,把其余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新主人,那他就谢天谢地了。
不仅如此,如果出卖土地所得的钱不够还债,或者债务没有抵押保证,那么债务人便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出卖到国外去做奴隶,以偿还债务。
父亲出卖子女——这就是父权制和专偶制的第一个果实!要是吸血鬼还不满足,那么他可以把债务人本身卖为奴隶。
雅典人民的文明时代的欢乐的曙光,就是如此。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材料表明了雅典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种问题发展的结果怎样?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1.经济领域: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他拔掉了竖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
材料表明梭伦采取了哪项改革措施?有何作用?
材料二:为保证有足够的农产品供应,以满足居民需要,梭伦规定除了橄榄油外,所有食品原料均不得出口。
他制定了一项法律,把公民们的注意力引向工艺:如果一个人没有让儿子学会一种职业,他便不能强迫儿子赡养他,并且让元老议会检查每个人的谋生之道,要惩罚没有职业的人。
同时梭伦鼓励有技术的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并优先授予其公民权。
材料表明梭伦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有何影响?
2.政治领域
(1)课本P8页的表格表明梭伦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财产等级制度对哪一个阶层最有利?这样的制度能否给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2)材料(一)他新设立了一个政府机关——四百人会议。
… 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提出议案,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原先形同虚设的公民大会逐渐恢复了它作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的威严…
(二)梭伦建立了陪审法庭,… 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院。
各级公民都可通过抽签任职,审案时投票做出判决,…破除了贵族垄断司法的积弊。
材料表明梭伦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三.梭伦改革的特点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
----梭伦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梭伦改革有怎样的特点?
四.梭伦改革的评价
1.积极作用:
2.局限性
课后练习
1.诗歌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诗歌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诗歌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请回答:
⒈诗歌一中,梭伦对哪些人提出警告?
⒉诗歌二中,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分别指什么?他为“不允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⒊结合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说明他是否真正做到了“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⒋诗歌中反映出梭伦怎样的政治理念?这种理念对改革有何负面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山东卷,33,10分)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3.材料一梭伦曾经写诗道“在时间的裁判席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
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结果怎样?
材料二梭伦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是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
梭伦曾经在诗歌中写道:“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
材料三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制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因此,国家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它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的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
⑵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的信息,谈谈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意义,他是否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3)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和侧重点。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