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安妮日记(2019年8月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1课时教学目的: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点: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作业:见自测板书设计:略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向:1、导语: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2、揭示目标: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二、自学: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窒息(zhì)呆滞(zhì)沮丧(jǔ)蜕变(tuì)黯然(àn)踱步(duó)匮乏(kuì)绽放(zh àn)错愕(â)虔诚(qián)塑造(sù)荒谬(miù)冥冥(míng)霎时间(shà)襁草根(qiǎng)溴化钾(xiù)2、积累下列词语:神往幽默检点周遭窒息抑郁虔诚沮丧谦卑荒谬冥冥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
高一安妮日记读书笔记5篇《安妮日记》这个故事人人皆知,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传奇,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安妮,你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要做一个像安妮一样乐观的人,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高一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欢迎查阅。
高一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在我的书橱里,有一本我特别喜欢的书,它就是—《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犹太小女孩安妮写的一篇篇日记,她写的是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
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做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在密室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了密室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现在我们阅读《安妮日记》,不但可以读到历史、战争、种族迫害,还可以读到安妮的期盼、成长与困惑以及她对和平的向往。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时刻感受到安妮那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态度,虽然安妮处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但她仍然满怀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
我觉得我还要学习她善于思考、努力学习的品格。
再想一想,安妮生活在战争时代,生活在不见阳光的密室中,但她仍然坚强乐观、努力学习。
而我们呢?生活在和平时代,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安妮比起来,我们缺少着努力和勤奋。
通过读《安妮日记》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基础,谢谢安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愿它伴随着我们成长。
我看了这本《安妮日记》后才发现,原来以前的德国党卫军是那么的坏!他们为什么夺走了年仅16岁、善良可爱的安妮的生命呢?读了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年代,感受到安妮那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纯朴善良的心。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美丽、充满生机的国家是非常幸福的,我将珍惜生活、珍惜时光,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美丽。
一部在黑暗中写就的成长日记,带着暖意和坚强。
安妮日记概括主要内容《安妮日记》是一部独特而动人的文学作品,它以真实的日记形式记录了犹太裔女孩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的秘密阁楼上的经历。
这本日记书籍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孩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乐观和希望的故事。
《安妮日记》主要内容围绕着安妮在隐藏起来的阁楼上度过的两年时间展开。
故事以1942年的夏天开始,当时安妮年仅13岁。
她和家人,以及另外四名犹太人一起躲避纳粹的迫害,生活在她父亲的公司所在的秘密房间里。
日记的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他们的生存安排,为了保持安静,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生活,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在阁楼上,安妮开始了她的日记并给日记起名为“基蕾儿”。
她倾诉了她的内心世界,分享了她对世界的观察,记录了她的成长和思考。
她描述了她对学习的渴望,她的梦想和希望。
同时,她也对战争和纳粹迫害表达了强烈的愤怒和不公。
安妮还写下了她对家人、朋友和困境的感想。
她深切思念她的朋友玛戈特,玛戈特只好离开隐秘的地方,前往另一处藏身之所。
她对父母的爱与感激也贯穿了整个日记。
她特别感激她的父亲,他成为她的倾诉对象和支持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妮感到越来越压抑和孤独。
她渴望自由,渴望外面的世界。
她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使得她的日记充满了深度和教导。
她渴望和平,对人类的团结和理解抱有希望。
令人心碎的是,在1944年8月,她们的藏身地点被人发现,整个家人被纳粹逮捕。
安妮和她的家人被送往集中营,随后她们被转移到了不同的营地。
然而,在1945年的3月,安妮因伯根-贝尔森集中营的恶劣条件而死去,享年15岁。
《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安妮的描写和思考来展现她独特的个性、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以及她对逆境中的希望与坚韧的表达。
这本著名的日记本既是一部真实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深情的文学作品,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动。
《安妮日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o学生能够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生平。
o学生能够掌握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理解安妮在密室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成长经历。
o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o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o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理解战争对人类的灾难性影响。
o激发学生对和平、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向往。
o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乐观精神,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分析安妮的心理变化和成长经历。
•难点:理解安妮在密室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以及她对战争、自由、爱情、友情等话题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安妮日记》背景介绍、安妮生平、密室生活图片、相关视频等)•节选部分的文本材料•小组讨论题目和读后感撰写要求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o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o提问:“你们知道《安妮日记》吗?安妮·弗兰克是谁?她为什么要写这本日记?”•学生活动:o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o简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安妮日记》的了解和感受。
二、背景介绍与作者生平(10分钟)•教师活动:o详细介绍《安妮日记》的背景,包括二战时期德国的侵略行为、犹太人的遭遇以及安妮一家的逃亡过程。
o介绍安妮·弗兰克的生平,包括她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在密室中的生活经历。
•学生活动:o认真聆听教师的介绍,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o提问或分享自己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感受。
三、文本阅读与分析(30分钟)•教师活动:o分发节选部分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