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配套课件】7 安妮日记(节选)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34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2安妮日记(节选)苏教高中语文必修2安妮日记(节选)安妮·弗兰克教学目标1、深刻了解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2、学习日记的写法,利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灵轨迹教学设想1、学习安妮在困境中从不绝望、满怀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2、围绕“战争与人〞的话题写一篇日记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二、走近作者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
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
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
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
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三、关于《安妮日记》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
安妮日记(节选)【教学目的】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60)……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
|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
|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
|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
|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安妮日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o学生能够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作者安妮·弗兰克及其生平。
o学生能够掌握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理解安妮在密室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成长经历。
o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o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o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理解战争对人类的灾难性影响。
o激发学生对和平、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向往。
o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乐观精神,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分析安妮的心理变化和成长经历。
•难点:理解安妮在密室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以及她对战争、自由、爱情、友情等话题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安妮日记》背景介绍、安妮生平、密室生活图片、相关视频等)•节选部分的文本材料•小组讨论题目和读后感撰写要求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o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o提问:“你们知道《安妮日记》吗?安妮·弗兰克是谁?她为什么要写这本日记?”•学生活动:o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o简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安妮日记》的了解和感受。
二、背景介绍与作者生平(10分钟)•教师活动:o详细介绍《安妮日记》的背景,包括二战时期德国的侵略行为、犹太人的遭遇以及安妮一家的逃亡过程。
o介绍安妮·弗兰克的生平,包括她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在密室中的生活经历。
•学生活动:o认真聆听教师的介绍,了解《安妮日记》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o提问或分享自己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感受。
三、文本阅读与分析(30分钟)•教师活动:o分发节选部分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