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五项指标
- 格式:ppt
- 大小:678.00 KB
- 文档页数:34
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 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是一个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4500。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护激素,减慢降解,延长作用时间。
各种动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从动物(牛、羊、猪等)腺垂体提到的ACTH对人有效。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由于ACTH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
ACTH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 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等均可使ACTH分泌增多)。
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高血压五项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和皮质醇。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一些常见的内分泌性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1. 肾素:肾素是由肾脏分泌的,其值升高可以考虑肾动脉狭窄、肾素瘤等相关的继发性高血压。
2. 血管紧张素II:是由肝脏或组织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间接转化而来的。
此指标升高可能与肾动脉狭窄、肾素等有关。
3.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球状带分泌的。
若是检查发现醛固酮升高,需要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以和原发性高血压进行鉴别。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
这种激素的升高可能是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
5.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束状带分泌的。
这个指标的升高需要考虑库欣综合征。
高血压体检5个基本项目
高血压检测五项又叫做高血压五项联检,适用于血压升高的人群,并用于鉴别原发与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五项含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这三项被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的三个值,又称为RASS系统。
RASS系统是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解人体的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同时检测RASS系统的指标,对于高血压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五项中的另两个项目是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两项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检查内容,又称为HPA轴,对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高血压的病人要确定是否是原发和继发,应该到医院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检查。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做这些检查:
1.肾功能:包含尿蛋白、血肌、尿素氮、血钾的人测定。
主要目的是了解高血压是否影响到肾功能,这有助于判断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血钾低就是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2.血糖测定:主要素。
3.高钙血症:检查有没有高钙血症。
4.血尿酸水平:主要的目的是了解有没有高尿酸血症。
5.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
6.心电图测定:主要是了解高血压对心脏有没有造成影响或影响的程度。
由心电图可以判断患者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情况。
7.X线胸片。
主要目的是检查心脏的加大及其程度。
因长时间地高血压上升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主动脉发生扩大与损伤,左心室压力升高,导致左心室压力升高,导致左心室心机肥厚与心脏增大,所以要拍X线胸片。
高血压体检5个基本项目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血管疾病日益增多,高血压体检已经成为日常卫生保健项目之一。
在健康体检时,医生会建议患者检查五个基本的高血压体检项目:血管壁厚度最大值检查、血压检查、心率检查、血常规检查和尿常规检查。
一、血管壁厚度最大值检查血管壁厚度最大值检查是检测高血压患者血管壁厚度水平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
血管壁厚度增厚是高血压病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诊断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具有心血管疾病,准确地了解患者血管病变情况,从而及时了解危险程度,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二、血压检查血压检查是检验高血压的基础。
通过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准确地判断高血压病发作的危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心率检查心率检查是衡量高血压患者心脏状况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
由于心率可以检测出心功能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危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使用OSP抗凝药物、缩小血管环状以及降低血压。
四、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液组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以检测出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凝血因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沉等组成成分的情况,以确定高血压的发生及治疗方案。
五、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肾功能受损,挽救患者生命。
尿常规检查检测出患者尿液中的白细胞、尿蛋白、尿糖、氯、酸碱度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发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在健康体检时,应定期进行血管壁厚度最大值检查、血压检查、心率检查、血常规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等五项重要体检项目,以了解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危险程度以及治疗措施,从而避免和减轻患者疾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危害。
针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包括上述五项基本体检,是较为合理的健康护理和管理措施,并可起到有效的预防治疗作用。
但是,患者应当注意,对于检查结果应及时找出原因,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治疗,以尽可能减轻病情带来的不良影响。
高血压,5项检查不可少
作者:刘树雄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第6期
为了及时了解病情,合理治疗高血压,防治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应至少每年做1次体检。
体检中,以下5项检查不可缺少。
血液生化检查高血压容易诱发或伴发肥胖、糖尿病、肝损害、肾损害等。
为了了解肝、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降压药物对肝肾功钝是否有影响等,体检时应检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钾、血钠等电解质;血尿酸、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血常规、尿常规。
心电图检查高血压会威胁心脏健康,体检时应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脏增大的程度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了解患者有无隐性心力衰竭及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判断高血压病情、估计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帮助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④
(摘自《家庭保健报》)。
高血压五项检查包括具体什么项目
您好,回答您的问题:
高血压病应定期进行血液、尿液、肾功能、心脏功能和眼底这五项检查,观察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有利稳定血压预防并发症。
1、血液检查:主要是化验血常规、血脂、血糖等,若血液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增高,须采取对策,以防血栓形成;测血糖、糖耐量和糖化血红蛋白,以排除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的可能。
查血脂,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异常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相关的危险因素,应早期防治。
长期使用利尿剂降血压者,还应定期测血钙和血尿酸,以防高钙血症或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2、尿液检查:随着高血压病情发展,可导致肾脏损害,故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查尿常规及测定肾功能。
尿常规的变化,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和血尿酸、血尿素氮及肌酐等增高,可反映肾脏病变程度,更有助于高血压病的病因诊断以及高血压病肾病的防治。
3、心功能检查:通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有左室肥大及心肌缺血情况,必要时还可行介入性心脏检查,以明确心脏病变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初步估计疗效及预后。
4、X光胸片:以期发现左心室、左心房有否扩大等,以防“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
5、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血管小动脉有否痉挛性收缩及痉挛性收缩、硬化的程度。
病程长者眼底血管会有出血、渗出及视乳头水肿等
表现,重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
祝您健康。
高血压五项指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为了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医学界提出了五项指标,即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和体重指数。
本文将按照这五个指标逐一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方法。
一、血压血压是高血压的核心指标,通常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应该在120/80 mmHg以下。
高血压的定义是持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为了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控:1.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和高咖啡因的摄入;2.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3.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4.减压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二、血脂血脂是指人体内的脂质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过高的血脂水平会导致血管阻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保持正常的血脂水平,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膳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2.适量运动:通过增加身体代谢,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脂水平;3.药物辅助:如果血脂水平较高,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调脂药物进行控制。
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指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说明糖尿病控制不佳,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
为了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均衡饮食: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稳定血糖;2.规律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增加身体对血糖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3.药物治疗: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医生会考虑给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
四、血尿酸血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过高的血尿酸水平容易导致痛风和肾脏疾病。
为了控制血尿酸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饮食调控: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肉类、海鲜等;2.充足水分:增加水的摄入量,帮助尿酸排泄;3.适当运动:通过运动促进尿酸的代谢和排泄。
高血压指数范围表今天,我们经常会讨论血压,尤其是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虽然高血压也有可能是无症状的,但当它被确诊时,有责任知道它的指数范围。
高血压是通过血压指数来确定的,它由常体温,体重和正常的血压的综合情况来确定的。
血压指数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来测量:血压指数指标|正常:-:|:-:平均舒张压|60-90mmHg平均收缩压|90-140mmHg收缩压/舒张压|约1.3当它超出正常范围时,血压指数被认为是高血压,而且任何一项指标都可以单独判断高血压:血压指数指标|正常|高血压:-:|:-:|:-:平均舒张压|60-90mmHg|>90mmHg平均收缩压|90-140mmHg|>140mmHg收缩压/舒张压|约1.3|>1.3平均血压指数的正常范围是120/80 mmHg,如果您的血压超过正常范围,那么您就有可能患上高血压。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会看到“收缩压单独超出正常限度”。
这意味着您的收缩压(顶压)超出正常范围,但舒张压(低压)仍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您的血压状况是这样,那么您也可能患有高血压,所以您应该咨询医生,看看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此外,血压也可以继续构建出四个分类:正常血压,正常高压,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
血压指数指标|分类:-:|:-:平均舒张压|60-90mmHg:正常血压<br>90-99mmHg:正常高压<br>≥100mmHg:1级高血压<br>≥120mmHg:2级高血压平均收缩压|90-140mmHg:正常血压<br>140-159mmHg:1级高血压<br>≥160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约1.3|>1.3:高血压患有高血压是一种病症,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
一般来说,有三个主要领域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和控制血压:-食:控制摄入脂肪、添加钠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增加富含钾、纤维和单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摄入,无烟饮酒-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强度的运动,例如慢跑、跳绳、散步等-物: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控制血压,您可能需要采取药物。
卧立位试验目的:
主要鉴别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
抽血注意事项:
钠钾平衡膳食(钠160mmol/d、钾60mmol/d)1周以上,至血钾>3.5mmol/L,停ACEI、ARB、CCB、β-В降压药2周以上,停利尿剂4周以上。
前一晚22:00禁食,平卧过夜,检测当日8:00平卧采血1次,然后起床站立活动2小时再采血1次。
卧立位试验目的:
主要鉴别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
抽血注意事项:
钠钾平衡膳食(钠160mmol/d、钾60mmol/d)1周以上,至血钾>3.5mmol/L,停ACEI、ARB、CCB、β-В降压药2周以上,停利尿剂4周以上。
前一晚22:00禁食,平卧过夜,检测当日8:00平卧采血1次,然后起床站立活动2小时再采血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