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4.60 KB
- 文档页数:2
钳工螺纹攻丝技术要点论文摘要:螺纹加工有机床加工和手动加工两种方式,加工螺纹时必须加工正确的螺纹底孔,选择正确的丝攻,攻丝前对丝攻进行检查或修磨改进。
关键词:螺纹底孔丝攻修磨一、钳工加工螺纹底孔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1)加工前,需严格遵照《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查表,按照工件要求选择加工螺纹底孔的钻头及扩孔钻头,注意钻头的切削要锋利,刃要带不得有毛刺和磨损等,保持光滑,以免产生锥度及底孔刮伤等缺陷情况发生。
(2)加工钻孔时,应选择合适的转速和进给量,并根据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冷却液和润滑液,以防止切削热过高使得加工孔的冷硬层加厚,从而导致后续攻丝加工时变得困难。
(3)当加工的工件底径大于10mm时,应先钻一个相对小的小孔,然后再进行扩孔操作,这样可以使螺纹底孔达到理想的直径和粗糙度要求,通常底孔的粗糙度不得小于3.2√, 同时可避免操作时有弯曲和倾斜发生,导致螺纹倾斜和螺纹牙型缺失不完整。
(4)加工完工件后,要注意螺纹底孔的孔口要进行倒角工序,通孔螺纹两端都倒角。
倒角的大小为大于所攻丝螺距的尺寸,如M3的螺距是0.5,那么倒角用90度钻头倒角C0.5以上就可以,避免攻丝以后毛刺翻于零件表面,影响表面质量。
(5)工件夹具的位置应正确,螺纹孔的中心线应尽量放在水平或垂直位置,以便于攻丝操作时,较容易判断出丝锥轴线是否与工件平面垂直。
(6)钻孔时可以用废料或者钻0.5mm--1mm深,及时测量底孔直径,避免底孔钻大而导致螺纹小径变大。
二在加工时,钳工丝攻本身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螺纹孔的加工质量,因而加工前选用丝攻时,要注意观察以下几点:(1)观察丝攻的螺纹表面与容屑槽是否光滑。
如果出现切屑瘤、粘屑或铁锈腐蚀,应予以清除,以免妨碍加工工件时切屑的排出。
丝攻的齿形和切屑部分应锋利,不得有刃部裂痕、毛刺、碳损伤等。
否则,在加工切削过程中,切屑会粘附上面并损坏螺孔的表面粗糙度。
(2)注意手用丝攻的方头夹紧部位磨损后,应打磨至较小尺寸,以防止在攻丝过程中夹紧失败,发生打滑情况。
螺纹滚压加工技术研究张美玲发布时间:2021-09-10T09:23:18.43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张美玲谢保光[导读] 目前,随着个性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塑料成型与磨削加工的结合将取代大部分中小型零件的切削加工,将成为本世纪的发展趋势。
推动了制造业和加工业向着精密、低能耗、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螺纹加工有多种加工方法,包括螺纹加工、螺纹铣削、滚压、攻丝、螺纹加工等。
螺纹铣削、攻丝等工艺方法是一种切削加工,效率不高,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滚压工艺操作简单,生产率高,加工范围广。
本文对螺纹滚压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34摘要目前,随着个性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塑料成型与磨削加工的结合将取代大部分中小型零件的切削加工,将成为本世纪的发展趋势。
推动了制造业和加工业向着精密、低能耗、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螺纹加工有多种加工方法,包括螺纹加工、螺纹铣削、滚压、攻丝、螺纹加工等。
螺纹铣削、攻丝等工艺方法是一种切削加工,效率不高,但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滚压工艺操作简单,生产率高,加工范围广。
本文对螺纹滚压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螺纹滚压;加工技术;研究引言作为塑料成型的一种加工方法,越来越多的紧固件厂家采用螺纹滚压加工技术,本文介绍了螺纹滚压加工技术的原理、优点、影响因素、参数确定以及加工过程中的缺陷表现,为相应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一、螺纹滚压加工技术的原理工件毛坯的金属基体首先被滚轮的力压缩,发生塑性屈服,最后在工件毛坯上形成螺纹形状。
滚压通常在带有自动开合滚丝头的螺纹铣床、螺纹铣床或自动车床上进行,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标准紧固件和其他螺纹接头的外螺纹。
滚压螺纹的外径通常在25mm以下,长度在100mm以下,螺纹精度可以达到最大。
装配钳工技师论文钻床·钻头·丝攻的改进方法【内容摘要】钻床在夹持钻头、丝攻工作中会出现钻头或丝攻尾部打滑现象,把钻头或丝攻尾部磨成正六棱柱形;在打沉孔时,可以把大钻头磨成组合钻,以便一次性解决;用台钻攻丝时,可以做一个钻头润滑、冷却可调节供油系统装置。
【关键词】正六棱柱形、组合钻、自动供液装置【前言】以前我专门从事过钻床操作,主要是在小胶印机底板上打孔、攻丝.一块底板上有九种规格的孔,有近一半的孔都要攻丝,还有八个沉孔;一天下来要不停地换钻头、丝攻.而且在用直径大的钻头打数量多的孔时,尾部会出现打滑的现象,一旦出现打滑现象时,都要用钥匙把钻夹紧一下,来防止其松动.攻丝时情况也一样.在打沉孔时,上部的大空有时会出现中心偏移的现象,且深度也不均匀;在攻丝时:用毛刷往底板孔内加润滑液,效率极低且浪费还容易遗漏,再则,没有加到润滑液的孔,在攻丝时也容易断丝攻。
【正文】经过长期的摸索、研究和实践,最终总结出一些经验。
如下:一、从事过钻床工作的师傅应该都知道:在加工大批工件上的大孔(直径在6mm 以上)时,钻头尾部夹持部分经常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一旦出现打滑现象,一般钻夹都会把钻头尾部的标记磨掉,甚至出现几圈拉伤的痕迹。
这样的话,如果下次使用钻头时,在没有卡尺去测量其直径,就不能确切知道大小,从而降低效率;而最重要的是:在下次夹持钻头时,在工作中会造成钻心不稳、打出的孔不圆,直径偏大、中心位置偏移等不良现象.经过长期思考、研究发现:风动工具(风枪)的内六角枪头在工作时,即使打不动也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在此基础上我联想到钻头,如果把钻头尾部也加工成对角线和尾部直径一样的正六棱柱行,也肯定不会产生打滑的现象。
于是我就找了一个φ12的钻头尾部加工成正六棱柱形(见附件图一)。
放入钻夹中随便紧一下就好了,连续打了20多个孔没有一次打滑现象。
后来想了想φ小于6 的钻头,工作是与工件的接触面小(切销面)少,产生的摩擦力也小,容易用钥匙夹紧,所以6个以下的钻头不必磨成六棱柱形.尾部φ14以上的钻头尾部一般都做成扁的,大都在铣床上用,所以也不用磨.对于钻头尾部磨成正六棱柱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不磨去钻头尾部的标记且又能夹紧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磨出三个面就够了,因为钻夹都是三个脚的。
螺纹铣削技术与攻丝的对比在一般生产加工中,螺纹的加工方式多采用攻丝这种传统工艺,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创新、控制精度的提高、三轴联动或多轴联动数控系统的产生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相应的先进加工工艺——螺纹铣削逐渐得以实现,其加工精度、光洁度以及柔性是攻丝无法比拟的,另外其经济性在某种情况下也更优于传统工艺。
螺纹铣削是通过主轴高速旋转并做圆弧插补的方式加工螺纹。
只要通过改变程序就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螺纹、左右螺纹及内外螺纹的加工,其柔性非常理想,见图1。
另外,螺纹铣削还有线速度高、受力小、排屑好、加工精度高、光洁度好等优点。
图1螺纹铣削相对攻丝的优势通过各个方面的对比,可以发现螺纹铣削存在很多优势:1) 一把螺纹铣刀可以加工直径不同、牙型相同的螺纹。
如图2所示:M15x1.0、M18x1.0、M20x1.0的螺纹用一把螺纹铣刀通过改变插补半径来加工,可减少刀具数量,节省换刀时间,提高效率,方便刀具管理。
图22) 螺纹精度及光洁度提高。
因螺纹铣削是通过刀具高速旋转、主轴插补的方式加工完成。
其切削方式是铣削,切削速度高,加工出来的螺纹漂亮;而丝锥切削速度低,并且切屑长,容易损坏内孔表面。
3) 内螺纹排屑方便。
铣螺纹属于断屑切削,切屑短小,另外加工刀具直径比加工螺纹孔小,所以排屑通畅;而丝锥属于成型连续切削,切屑很长,并且丝锥直径和加工孔一样大,因此排屑困难。
4) 可以避免丝锥反转形成的回转线(在密封要求高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因为加工原理不同,螺纹铣刀根本不存在回转线,而丝锥无法避免。
5) 不易形成粘屑的现象。
对于比较软的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粘屑现象,但螺纹铣削高速旋转,并且断屑切削;而丝锥切削速度低,全螺纹与加工表面作用,容易造成粘屑。
6) 要求机床功率低。
因为螺纹铣削是断屑切削,刀具局部接触,受切削力小,而丝锥是全螺纹接触,作用力大,要求机床很大的功率。
7) 刀具折损容易处理。
首先螺纹铣刀作用力小,很少发生折损现象,如果发生了,因为加工孔径比刀具大,折断部分很容易取出;而丝锥受力大、排屑不畅,容易折断,折断后大孔处理起来稍微容易些,如果是小孔就非常麻烦,如图3所示。
数控技术历史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发展历史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检验用样板的加工设备。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采用数字脉冲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
1959年,数控装置采用了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出现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MC Machining Center),使数控装置进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
60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1974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
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PC+CNC智能数控系统,即以PC机为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在PC机上安装NC软件系统,此种方式系统维护方便,易于实现网络化制造。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1 攻螺纹加工技术研究1.1 攻螺纹的工具攻螺纹主要利用丝锥进行加工。
丝锥主要分为手用、机用、有管螺纹丝锥。
当需要制作一般螺纹时,常用手用或者机用丝锥。
一般M6以下的丝锥强度差、易折断,通常将三支作为一套。
它的大、中、小径一样,当头锥被破坏时,可以把二锥、三锥改为头锥接着用。
攻螺纹使用大丝锥比较费劲,可以通过多次切削来完成。
同时,要根据头锥、二锥和三锥的不同特点,合理分配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丝锥工作时需要借助铰杠来固定。
铰杠有普通型和丁字型两种,而不同类型的铰杠又有各自固定的样式和可调的样式。
若工件在台阶处或者是箱体中,采用丁字型的铰杠操作更方便。
1.2 攻螺纹的操作方法攻螺纹分为手攻和机攻两种方式。
手攻的难度更大,需要确保丝锥轴线与螺纹底部轴线相垂直,而这个过程很容易出现偏差。
因而,攻螺纹时,装夹是关键的一步。
(1)攻螺纹是首先把丝锥摆正,一手扶着铰杠上方沿丝锥竖直方向向下压,另一只手协助转动铰杠。
一两圈后,即从正入的两个方向检查丝锥与加工件平面是否垂直。
若有倾斜,则利用90°角尺进行校准。
若是垂直度不正,则将头锥旋出,用二锥进行校准。
达标后,再用头锥进行。
(2)最初的攻螺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直径小的工件用工具夹持不方便,也不便于校准,可以借助攻螺纹套具来完成;直径大的工件可以用专制样板或者光面螺母来校准。
(3)攻螺纹时,铰杠顺时针旋转半圈到一圈时,就要逆时针旋转1/4到1/2圈。
M5以下的丝锥旋转一次进度小于1/2圈就可以保证切屑彻底切断,避免切屑堵塞损坏丝锥。
深孔螺纹进行切削时,要相应加大倒旋转幅度,并多重复几次。
铰杠的旋转速度要符合工件的材质,脆性材质的工件相比塑性材质的工件转动速度快。
(4)手动旋转铰杠时,一定要均匀使劲,不能用力太大。
有阻碍时,要先倒着旋转钻削再攻丝,切忌蛮力攻进。
若是攻螺纹时发现有咯咯的声音,要立刻停止进度并反向旋转丝锥查明原因,否则可能会发生断裂。
钳工教案(攻丝和套丝)教学目的1.知道攻丝、套丝的含义,了解攻丝时确定底孔直径、套丝时确定工件直径的方法。
2.初步学会攻丝、套丝的基本操作,并会简单应用。
3.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攻丝、套丝的基本操作。
2.学习技术的方法、应用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攻丝、套丝的起削操作;刃具与工件的垂直程度。
课前活动:组织学生去螺钉厂参观生产过程,学习简单的螺纹知识。
工具及材料:丝锥Μ8、Μ6;丝锥铰手230MM、150MM;板牙Μ8、Μ6;板牙铰手Φ25、Φ20;锉刀、游标卡尺,光圆10、8、6;螺帽坯 6.7、5.0;标准螺栓、螺帽M8、M6。
教具:丝锥模型、板牙模型、挂图、数据表。
第一课时攻丝(课堂实录)[授课过程]师:同学们。
上次我们参观了大众螺钉厂,了解生产螺栓的过程,请技术员为我们介绍了简单的螺纹知识。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下列问题:什么是内螺纹、什么是外螺纹?并各举一例。
生1:在工件孔的内壁上加工出的螺纹叫内螺纹。
在圆柱形工件上加工出的螺纹叫外螺纹。
例如螺帽里的螺纹是内螺纹,螺栓上的螺纹是外螺纹。
师:很好!内螺纹凹陷在孔壁内、外螺纹凸起在工件的表面。
当两个零件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规格相同时,就可以相互旋合。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些螺栓和螺帽。
教师出示螺栓和螺帽的样品。
示教板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种规格大小的螺栓帽。
虽然平时都能看到螺栓和螺帽,但是大小各异的排列在一起,使大的螺栓和螺帽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给人以品种繁多的新奇感。
这里仅仅收集了部分螺栓和螺帽。
有的比这更大,有的比这还细小。
生产上要如此之多的螺栓和螺帽,说明螺纹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请同学们联系平时的观察,列举螺纹应用的实例。
生2:用螺帽不固定自行车上的车轮。
教师出示一辆儿童自行车。
师:不少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对自行车的结构比较了解。
除了安装车轮应用了螺纹外,几乎在车的每个部件都有螺丝连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螺丝,这辆车就散架不能用了。
FDS热融自攻丝连接技术-一种新型的连接技术以前我们在做钣金连接时,常用的方法有铆接、焊接和螺纹连接,随着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个行业对连接技术有了更新更深的要求,一般来讲,这种新的要求有如下几个角度的考量:1.效率;2.成本;3.质量控制;FDS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型连接技术,综合兼顾了以上三个角度的考虑。
尽管FDS是一种全新的连接技术,但使用起来非常简单,FDS有多种名称:热熔自攻丝技术、钨钢热熔自攻丝、硬质合金热熔自攻丝、拉伸自攻丝、热摩擦自攻丝、流钻自攻丝、流动自攻丝、流体自攻丝、挤压自攻丝、挤压成型自攻丝、无屑挤压热熔自攻丝、高温自攻丝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指热融自攻丝设备。
不同于传统连接方式,即工件的强度会因为材料的切除而破坏。
相反,FDS技术完成的连接因为原来位置加热的材料在孔周边延展流动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
在初始阶段,高速旋转的电机驱动特制的热融自攻丝钉接触工件表面,并施以向下的轴向压力,热熔自攻丝钉头部与钣金件表面摩擦并产生高温,这个温度基本上在600°~900°之间,热熔自攻丝钉头附近区域金属迅速软化,加热的材料沿着钻头锥度往上延伸。
热熔自攻丝钉穿透材料时,大部分热熔的钣金件材料会流向钻孔下部形成一个厚度1到3倍的金属批锋(衬套、凸台)。
整个加工过程只需1-6秒,即可完成加强的连接效果。
FDS连接是一种无屑加工技术,加工出来的螺纹能承受高强的拉力和扭力,完全可以取代铆接、焊接或传统的螺纹连接技术。
说FDS热融自攻丝设备简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因为不需要预制孔,加工工序缩减到只有一步,即在指定位置上一步实现热融自攻丝钉的进入;其次通过标准的手动钻床或数控钻具,施加足够的压力即可完成高质量的螺纹连接;为了确保每次连接的质量,通过选配的控制器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力矩的测量和记录,并将有关数据保存到指定设备,我们就可以完成成千上万次热融自攻丝连接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监控。
钳工工艺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6T08:42:56.90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6期作者:胡剑波[导读] 在传统行业中,钳工占据着基础地位胡剑波襄阳技师学院摘要:在传统行业中,钳工占据着基础地位,由于其工艺方法的特点,很多专业设备是无法替代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在制造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精细化。
在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也离不开钳工工艺,或者说更有利于钳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钳子技术及其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钳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使现代制造和钳子技术融合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艺方法;现代制造;应用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要把传统技术发扬光大,改革势在必行。
在保留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钳工以锉刀、锯弓、铰刀、虎钳、手钻、台钳为主要工具进行装配和修理。
它曾经是机械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艺。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大多数企业都有半自动、自动化的生产线,需要具有一定数控加工技术等综合科技知识和能力的操作人员。
1 钳工工艺的基础介绍在钳工工艺中,包括非常多的项目,例如锉削、攻丝、铰孔、铆接以及套丝等,相应的就需要使用到很多不同种类的工具。
钳工在工作中,离不开这些工具和工艺,在20世纪初期,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动化以及机械化的钳工工艺,尤其是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应用更加的广泛。
在众多钳工工艺中,最常用到的就是锉削工艺,这项工艺十分的重要,尺寸控制以及行为公差等是这项工艺的关键点,锉削工艺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工件的质量。
钳工的锉削工艺,工件类型不同,各具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将加工工艺编制出来。
首先,对图纸进行分析,确定毛坯的大小和尺寸;其次,对工艺路线进行拟定,将所需的工具准备出来,对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时间进行预估。
超⾼速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超⾼速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要是在遥远的古代社会也许是不折不扣的真理,但是在这个科技发展⽇新⽉异经济社会⾼度发达的⽂明社会,这就是⼀个谬误了。
特别是在机械加⼯⽅⾯更是⼤⼤的谬误了。
在这个时间就是⾦钱效益就是⽣命的机械制造⾏业⾥,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主动,谁提⾼了效率谁就站在了队伍的前列……超⾼速加⼯技术----⽆疑就是今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之⼀.⾼速切削的概念与⾼速切削技术超⾼速加⼯技术是指采⽤超硬材料的刃具,通过极⼤地提⾼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材料切除率、加⼯精度和加⼯质量的现代加⼯技术。
超⾼速加⼯的切削速度范围因不同的⼯件材料、不同的切削⽅式⽽异。
⽬前,⼀般认为,超⾼速切削各种材料的切速范围为:铝合⾦已超过1600m/min,铸铁为1500m/min,超耐热镍合⾦达300m/min,钛合⾦达150~1000m/min,纤维增强塑料为2000~9000m/min。
各种切削⼯艺的切速范围为:车削700~7000m/min,铣削300~6000m/min,钻削200~1100m/min,磨削250m/s以上等等。
超⾼速加⼯技术主要包括:超⾼速切削与磨削机理研究,超⾼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超⾼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超⾼速加⼯⽤⼑具与磨具制造技术,超⾼速加⼯在线⾃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
⾼速切削是⼀项系统技术,图1显⽰了影响⾼速技术的各⽅⾯因素,企业必须根据产品的材料和结构特点,购置合适的⾼速切削机床,选择合适的切削⼑具,采⽤最佳的切削⼯艺,以达到理想的⾼速加⼯效果。
图1速机床CNC控制技术⾼速切削的应⽤由于⾼速切削机床和⼑具技术及相关技术的迅速进步,⾼速切削技术已应⽤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机床等⾏业中,车、铣、镗、钻、拉、铰、攻丝、磨削铝合⾦、钢、铸铁、钛合⾦、镍基合⾦、铅、铜及铜合⾦、纤维增强的合成树脂等⼏乎所有传统切削能加⼯的材料,以及传统切削很难加⼯的材料。
FDS热融自攻丝连接技术-从一颗FDS螺钉谈起在以前的技术资料分享时,我们在谈论FDS(Flow Drill Screw)热融自攻丝技术时,更多地讲起成功案例、设备应用、与自动化专机的集成,我们却一直忽略了真正的主角:FDS 热融自攻丝螺钉,套用一句恰如其份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FDS螺钉,就是“小身材,大应用”。
图一FDS螺钉全家福FDS热融自攻丝螺钉目前主要以进口为主,如果在国内的紧固件厂商中发起一个调查,很可能没有厂商敢接下您下的FDS螺钉订单。
准确地说:应该是国内紧固件厂商对FDS螺钉还是知之甚少,而如果我们断言未来FDS热融自攻丝拧紧技术会在汽车等钣金连接领域大放异彩的话,虽然为时过早,但似乎并不过份。
奥迪公司在旗下的几款高档车型上使用了FDS螺钉,每月FDS螺钉的使用量在300万颗左右;通用公司随后在一款高档骄跑车上试用FDS螺钉,预计年用量也会达到3000万颗左右。
随着FDS热融自攻丝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大量的设备投入使用,FDS螺钉在未来的使用量会达到30亿颗的规模,形成的年市场规模将达10亿美元以上。
目前FDS螺钉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使用,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FDS技术也将扩展到其它行业,我们能够看到的行业大致罗列如下:家具、门窗、货架、五金、建材、汽车、摩托车、农用机械、建筑、装潢、机床、机械、健身器材、医疗器材、电子电器、水道、热交换系统、太阳能、空调管道、压力容器、分水器、灯具、船舶及自动化设备等。
接下来,让我们来仔细地看一下FDS螺钉的庐山真面目:图二FDS螺钉效果图熟悉网络的朋友看到上面的图片一定会知道,这是一张做过“美容手术”的图片,或者说是“PS”过的,那么下面列出的图片一定会让你一睹FDS螺钉的“写真照片”。
图二实际使用于一款GM汽车白车身的FDS螺钉FDS螺钉与其它螺纹紧固件,特别是各类自攻丝螺钉的区别主要在以下三点:1.特别厚实的帽沿;2.钉帽与钉杆连接处的凹槽;3.特别的材质;下面我们分别来讲讲这三个特点背后的深层原因。
攻丝的名词解释攻丝,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用于将螺纹加工在工件内部或外部。
它是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攻丝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它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概述攻丝是通过切削金属材料的方式将外螺纹或内螺纹加工到工作件中。
这种技术可以用手动或机械方式进行。
攻丝工具通常由刃部和主轴组成,它们使用旋转运动和斜向推进来切削螺纹。
攻丝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螺纹的质量和精度。
2. 基本原理攻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攻丝工具的旋转和推进,从而将金属材料切削成螺纹。
攻丝工具通常由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以保证其刚度和耐磨性。
在攻丝过程中,攻丝工具依次沿着被加工工件的轴线方向旋转和推进,使切削刀具逐渐切削材料,形成螺纹纵槽。
3. 攻丝的分类攻丝可以分为两类:外攻丝和内攻丝。
外攻丝是指将螺纹加工在工作件的外表面,常用于螺栓、螺母等制造。
内攻丝是指将螺纹加工在工作件的内部,常用于螺栓孔、螺旋桨轴孔等制造。
无论是外攻丝还是内攻丝,都需要根据工作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攻丝工具和技术。
4. 攻丝的应用攻丝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攻丝被用于制造发动机零件、车轮螺母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攻丝则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部件、导弹引擎等。
此外,攻丝还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家电等领域。
5. 攻丝的挑战与发展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攻丝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攻丝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螺纹质量控制、加工效率提高、工具寿命延长等。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究人员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开发出高效、精确、稳定的攻丝工具和技术。
6. 攻丝的重要性攻丝在制造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螺纹连接具有牢固、密封、可拆卸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攻丝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制造效率,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
攻丝还是自动化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力。
第1章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它在自动化领域内的快速发展,组合机床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机器制造界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现代工业运用中,大多数机器的设计和制造都是用机床大批量完成的。
现代大型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了组合机床的实现成本,软件支持机制也使得实现变得更为简单,因此,研究组合机床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浪潮中,各种机械设计和制造业中,组合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转化为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组合机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组合机床是根据工件加工需要,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一种高效专用机床。
组合机床是按系列化标准化设计的通用部件和按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及加工工艺要求设计的专用部件组成的专用机床。
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从而缩短了设计和制造的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总体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制定工艺方案(确定零件在组合机床上完成工艺内容及加工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部位,决定工步和刀具种类及其结构形式,选择切削用量等)、确定机床配置形式、制订影响机床总体布局和技术性能的主要部件的结构方案。
总体方案的拟定是设计组合机床最关键的一步。
方案制定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机床能否达到合同要求,保证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和使用方便。
对于同一加工内容,有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和机床配置方案,在最后决定采用哪种方案时,必须对各种可行的方案作全面分析比较,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和特点,按一定的原则、结合组合机床常用工艺方法、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经技术经济分析后拟订出先进、合理、经济、可靠的工艺方案。
在组合机床诸多零件中,多轴箱和夹具与组合机床密切相关,是组合机床的重要组成部件。
它是选用通用零件"按专用要求设计的,所以是组合机床设计过程中工作量较大的零部件,就多轴箱设计来说,工作量主要集中在传动系统的设计上,轴的设计必须保证各轴的转速、旋向、强度和刚度,而且应当考虑有无让刀,有无调位机构等。
株洲宏达模具热熔钻孔/攻丝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在机械加工中,常常需要解决薄壁型、板条型或管型工件的相互联接问题。
但是,这些联接方式及其相关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
a是在薄壁通孔中直接攻丝,通过螺栓(钉)实现薄壁工件的螺纹联接。
由于薄壁工件壁厚不足,螺纹牙数少,造成螺纹联接的强度、自锁性和可靠性较差。
b是在联接孔处焊(铆)接一个辅助螺母,以增加联接螺纹长度,提高联接强度。
但是,薄板焊(铆)接操作烦琐,技术要求较高,很容易烧穿板件,点焊强度也不高。
c是在联接螺栓(钉)上加装螺母。
这种方法会增加工序,降低效率,加大生产成本;此外,额外增加外部元件还会对装配操作带来不便,影响产品质量等。
以上几种联接方式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在联接部位钻孔切削会降低强度、浪费材料、产生切屑,不利于5s生产管理。
为了实现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薄壁工件联接,星火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无屑钻孔技术——热熔钻(Flowdrill)。
它可通过一次加工,在实现无屑钻孔的同时,利用加工部位的材料形成支承衬套。
在该衬套上可采用热熔丝锥攻制螺纹,形成强度更高的螺纹孔,避免了另外焊(铆)接联接用螺母,从而使传统的薄壁工件联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1热熔钻工作原理及加工孔型(1)热熔钻工作原理热熔钻采用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制造,其端部呈30。
60。
的锥尖形,锥面上无切削刃口。
当热熔钻在金属薄壁工件表面高速回转并被施以向下的轴向压力时,热熔钻的头部与金属材料剧烈摩擦,产生高达650~750℃的高温,使与锥顶接触的局部金属材料升温变红并迅速软化,随着轴向压力加大和进给加深,端部锥面与金属材料的接触面积增大,发热进一步增加,加工区温度继续上升而使变红区域扩大。
随着孔内原来的熔融实体材料在钻头的轴向进给和旋转作用下沿径向和轴向作热塑性流动而形成环颈和衬套,并快速加工出孔洞,而衬套的形成正是热熔钻所需要的加工效果。
同理,使用热熔丝锥可以在加工出的孔中进一步攻制螺纹,以达到增大联接长度、提高联接强度的效果。
钳工技能与训练第六章攻、套螺纹攻、套螺纹1.掌握攻、套螺纹的正确操作要求。
2.了解攻、套螺纹的一些相关知识。
第一节攻螺纹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方法叫攻丝(又叫攻螺纹)。
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方法,对于小尺寸的内螺纹,攻螺纹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一、攻螺纹工具攻螺纹的工具有丝锥和绞杠,绞杠又分固定绞杠(图6-1a)和活络绞杠(图6-1b)两种。
丝锥是攻丝的专用刀具。
它由工作部分和柄部构成,如图6-1所示。
柄部装入铰杠传递扭矩,便于攻丝。
工作部分由切削,校准两部分组成。
对于M6~M24的手用丝锥通常制成两支一套,称为头锥和二锥。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切削部分的锥度不同。
对于M6或大于M24的一般制成三支一套,分别称为头锥、二锥和三锥。
主要是小直径丝锥强度小,容易折断;大直径丝锥切削余量大,需要分多次切削。
丝锥校准部分的作用主要用于引导丝锥和校准螺纹牙形。
图6—1丝锥和绞杠二、攻螺纹前底孔直径与深度的计算攻丝操作攻丝前需要钻底孔。
由于攻丝时丝锥的切削刃除对金属有切削作用外,对工件材料还产生挤压作用。
挤压结果,可能造成丝锥被挤住,发生崩刃、折断及工件乱扣现象,所以要根据不同材料首先确定螺纹底孔的直径(即钻底孔所用钻头的直径)和深度,对此可查有关手册或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脆性材料(如铸铁、青铜等):底孔直径Do=螺纹大径D-(1.05~1.10)×螺距P韧性材料(如钢、紫铜等):底孔直径Do=螺纹大径D-螺距P攻盲孔(即不通孔)螺纹时,因丝锥不能攻到底,所以钻孔底深度要大于螺纹长度,即:底孔深度L=螺纹的有效长度L+0.7×螺纹大径D钻削底孔时,要对孔口进行倒角,其倒角尺寸一般为(1~1.5)螺距P×45o。
若是通孔两端均要倒角。
倒角有利于丝锥开始切削时切入,且可避免孔口螺纹牙齿崩裂。
三、攻螺纹方法被加工的工件装夹要正,一般情况下,应将工件需要攻螺纹的一面,置于水平或垂直的位置。
攻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攻丝属于比较困难的加工工序,因为丝锥几乎是被埋在工件中进
行切削,其每齿的加工负荷比其它刀具都要大,并且丝锥沿着螺纹与工件接触面非常大,切削螺纹时它必须容纳并排除切屑,因此,可以说丝锥是在很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
为了使攻丝顺利进行,应事先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工件材料的性能、选择什么样的刀具及机床、选用多高的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1)在特殊工件材料上攻丝
工件材料的可加工性是攻丝难易的关键。
针对这些特殊材料的性能,改变丝锥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特别是它的前角和下凹量。
对于高强度的工件材料,丝锥的前角和下凹量通常较小,以增加切削刃强度。
下凹量较大的丝锥则用在切削扭矩较大的场合。
但下凹量过大,切削刃可能会产生崩刃并嵌入螺纹。
一般情况下,长屑材料需较大的前角和下凹量,以便卷屑和断屑。
另一方面,太锋利的角度会使切削刃过于薄弱。
另一个受工件材料可加工性影响较大的丝锥角度是后角。
加工较硬的工件材料需要较大的后角,以减小摩擦和便于冷却液到达切削刃,但过大的后角又会减小丝锥切入工件时的自定心能力。
加工软材料时,太大的后角会导致螺孔扩大。
对于加工硬度、强度都很高的工件材料,丝锥应选择起始于切削刃的偏心后角;而对易加工材料,则选择带复合偏心后角的丝锥,其特点是在切削刃下面无后角刃带之后再磨出后角。
螺旋槽丝锥主要用于盲孔的螺纹加工。
加工硬度、强度高的工件材料,所用的螺旋槽丝锥螺旋角较小,这可改善其结构强度。
此外,对于强韧的加工材料,要选用螺纹长度较短的螺旋槽丝锥,以减小切削时的扭矩。
丝锥不同于大多数金属切削工具,因为它与工件孔壁接触面积非常大,所以冷却至关重要。
如果高速钢丝锥过热,则丝锥会折断、烧损。
上述丝锥的几何形状,再配以特殊的涂层表面(如TiN、TiCN、CrN或TiAlN),可大大提高丝锥的寿命。
这些耐热的、光滑的涂层,减小了切削力并允许在更高的切削速度下攻丝。
实际上,较新的高性能丝锥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机床主轴速度和功率的提高。
像车削中硬质合金刀具逐渐替代高速钢刀具一样,硬质合金丝锥也开始更多地用于螺纹孔加工,与高速钢相比,硬质合金硬度高、脆性大,用硬质合金丝锥攻丝,存在切屑处理的问题。
虽然如此,硬质合金丝锥对于加工铸铁和铝合金材料,其使用效果很好,丝锥的破损形式主要是机械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