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专题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13 MB
- 文档页数:21
全等三角形复习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应用”,详细内容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条件(SSS、SAS、ASA、AAS)、实际应用问题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条件,能够运用这些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 学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运用。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条件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全等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例题,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判定条件解决问题。
(1)运用SSS判定全等三角形(2)运用SAS判定全等三角形(3)运用ASA判定全等三角形(4)运用AAS判定全等三角形3. 随堂练习(1)判断题:给出四个选项,让学生判断哪些选项是全等三角形。
(2)选择题:给出四个选项,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
(3)解答题: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求解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AAS)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4. 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 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两个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
求证:三角形ABD和三角形EBC全等。
2. 答案(1)① 错误。
2023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说课课件CATALOGUE目录•课程引入•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复习巩固与提高•说课内容展示与讲解01课程引入全等三角形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即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三角形。
复习全等三角形基本概念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性质用全等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表示方法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提高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采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复习方法引入复习目标和方法02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1全等三角形性质回顾23定义: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进行简单的几何证明。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总结•定义: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常用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HL。
•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经典例题解析在△ABC和△DEF中,AB=DE,AC=DF,∠B=∠E,求证:△ABC≌△DEF。
例题1解析例题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ASA可以进行证明。
在Rt△ABC和Rt△DEF中,∠A=∠D=90°,BC=EF,求证:△ABC≌△DEF。
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HL可以进行证明。
03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直接证明方法讲解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直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