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第五章 护理学程序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1
第五章护理程序练习题一,单选题1.经过护理活动期望病人达到的健康状态为( C )A.护理诊断B.护理程序C.护理目标D.护理计划E.护理评价2.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以人实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护理,从而使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护理模式(D)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C.小组护理D.整体护理E.责任制护理3.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C )A.人的基本需要论B.系统论C.压力适应论D.信息交流论E.解决问题论4.护理程序理论框架基础(A )A.系统论B.成长与发展论C.人类基础需要论D.信息交流论E.应激与适应论5.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特点( C )A.护士是医生的助手B.护理从属医疗C.人人享有卫生保健D.忽视人的整体性E.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6.为估计病人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A )A.人的基本需要论B.信息交流论C.角色论D.适应论E.系统论7.护理程序是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B )A.工作基础B.工作方法C.工作条件D.工作方针E.工作前提8.有关护理程序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D)A.是一种护理工作的分工类型B.是一种护理工作的简化形式C.是一种技术操作的程序D.是一种全面实施整体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E.是一种护理教育形式9.在护理活动中,应以下列哪一项为中心: ( D )A.以完成的护理工作内容为中心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C.以维护医护人员的利益为中心D.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E.以护理对象的家属为中心10.护理程序的步骤为: ( C )A.评估、计划、实施B.评估、计划、实施、评价C.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D.评估、整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E.评估、评价、计划、诊断、实施11.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 B )A.体温39℃B.胸闷、气短C.呼吸急促D.口唇发绀E.面色苍白12.属于客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C )A.疼痛B.愉快C.水肿D.乏力E.心悸13.护理评估时,收集资料的内容不包括: ( C )A.病人的年龄、民族、职业B.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C.家庭成员婚恋史D.病人的生活方式E.既往病史14.关于护理诊断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C )A.问题+症状+原因B.问题+原因C.原因+症状D.问题(某些健康的护理诊断)E.问题+体征+原因15.确定护理诊断时应注意: ( C )A.护理诊断是关于病人疾病所引起的生理问题B.一个疾病只有一项护理诊断C.一项护理诊断针对一个护理问题D.一项护理诊断说明一种病理改变E.护理诊断是反应护理人员遇到的问题16.护理诊断中“S”的含义是: (D )A.健康问题B.诊断定义C.相关因素D.临床症状和体征E.相关人员17.护士在制定计划中列出“3天内病人自觉腹胀症状减轻”,这是:( C )A.护理诊断B.护理措施C.护理目标D.护理评价E.护理评估18.短期护理目标的达标时间一般不超过: ( D )A.2天B.3天C.4天 D .7天 E.5天19.护理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B )A.护理目标B.治疗方案C.护理措施D.护理评价E.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二)多项选择题20.下列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内容包括:( )A.我的头很痛B.我身上有出血点C.我入睡困难D.我不想吃饭E.我感到恶心21.护理诊断的内容包括: ( )A.病人疾病的行为反应B.病人疾病的病理变化C.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影响健康的问题 D.病人疾病潜在的病理过程 E.护理对象生命过程的反应22.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 ( )A.询问病人B.观察病情C.阅读病案D.询问家属E.护理体检23.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是: ( )A.诊断依据不同B.决策者不同C.描述方式不同D.描述问题的范畴不同E.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同24.护理诊断的特点是:()A.临床病情判断B.在病中诊断始终不变C.同护理人员和医疗人员共同制定 D.问题的范畴应在护理职责范围内 E.描述包括P、E、S三个结构要素25.护理诊断的三大要素是: ( )A.目标B.问题C.相关因素D.措施E.症状与体征26.王女士,68岁,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需卧床两个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康复保健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各种注射术、病情观察、抢救技术等,使学生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实施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操作,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构成。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础模块总的教学时数为130~14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1.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知道得更加清楚。
第五章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一 .选择题A1型题1. 在护理评估中,下列不是资料来源的是A.患者B.病历C.病人家属D.医生E.护士的判断2.下列不属于病人资料收集的内容是A.患者的家族史过敏史B.患者心理应对情况C.患者家庭成员的婚育史D.患者的活动方式及自理程度E.患者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3.下列有关资料记录描述不正确的是A.记录应及时B.资料描述应清晰简洁C.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D.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E.主观和客观资料应尽量用病人原话X型题1. 护理程序的特点是A.以系统理论为指导B.护士有决策权利C.护理工作按计划进行D.是一个需要不断反馈的过程E.按病人的生理需要来安排计划2.评估时资料的来源包括A.患者B.既往病历C.病人家属D.其他医务人员E.邻居3.护士收集资料时可选择的方法有A.与患者交谈B.用感官观察C.与家属沟通D.进行身体评估E.查阅实验室检查结果4.下列有关潜在并发症描述正确的是A.潜在并发症是护理诊断中的一种类型B.通过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C.所有可能发生的生理并发症都可用潜在并发症来描述D.潜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需要医护双方共同配合医生E.对于潜在并发症护士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配合抢救5.哪些选项可以作为护理目标陈述中的主语A.患者B.护士C.病人家属D.健康人E.病人的体重6.下列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的是A.口腔护理B.遵医嘱给药C.进行病情监测D.记录24小时出入量E.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7.有关评价叙述正确的是A.评价只涉及护理程序的最后一步B.进入评价阶段就意味着护理程序的结束C.通过评价可发现新问题,做出新诊断和新计划D.通过评价可对以往的护理计划进行相应修改E.评价是将病人的健康状态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的过程8.下列属于主观资料的是A.头晕2天B.感到恶心C.体温39度D.睡眠不好多梦E.腹部压痛9.有关制定护理目标时注意事项叙述正确的是A.目标主语可以是病人,也可以是护士B.一个目标可出现两个行为动词C.目标应是可通过护理措施达到的D.病人无需参加目标制定E.目标应可测量可评价二 .填空题1.护理诊断四个组成部分是:名称、( ) 、诊断依据、()。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二〇一七年八月《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一、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
为临床专科护理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各章学时分配如下: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二五”规划教材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护理程序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护理程序特征:循环的、动态的、有组织性、计划性、互动性、协作性、普遍适应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特定、涉及多种理论。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
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护理评估一、资料的分类二、资料的来源三、收集资料的方法四、收集资料的步骤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
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
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