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早播产量高

小麦早播产量高

小麦早播产量高
小麦早播产量高

小麦早播产量高

发表时间:2010-08-18T11:10:17.8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于万民1 张玉亭2

[导读] 种在冰上,说明小麦播种应抢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适时早播,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于万民1 张玉亭2 (1.海林农场第三管理区;2.海林农场第二管理区)

摘要:种在冰上,说明小麦播种应抢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适时早播,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早,早在什么时候?早播为什么增产?怎样才能做到早播?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

关键词:早播高产

1 不以季节为依据,而以表层土壤均匀化冻3厘米为标准

适时早播,不少资料或教课书都把黑龙江省的春小麦定在4月上、中旬这个范围内。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把早播限界在4月初至4月25日或3月底至4月15日,人们都是以季节为依据。

但不同年份不会出现固定的气象因子,有高温的3月或4月,也有低温的3月或4月;有干旱的3月或4月;也有多雪多雨的3月或4月;还有各种气象因子都比较正常的3月或4月。因此,很难以季节来确定早播的时间,只能以耕层表土均匀化冻到适宜播种的3厘米为标准。连续14年来,我场一直坚持早播,2005年小麦播种从3月17日开始,4月2日结束;2006年小麦播种从3月5日开始,3月19日结束;2008年小麦播种从4月2日开始,4月9日结束;去年小麦播种从3月9日开始,3月18日结束。即都是以耕层土均匀化冻3厘米开始播种,除冬季雪多雪大、春季气温低的1991年推迟到4月23日播种外,一般都在4月10日前播完小麦。

2 小麦早播产量高

生产实践证明,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在适期范围内尽量提早播种,争取全苗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3月17日开始播种的2005年,全场平均亩产402公斤;3月5日开始播种的2006年,虽遭严重干旱,全场平均亩产仍达318公斤;4月2日开始播种的2008年,全场平均亩产454公斤;3月9日开始播种的2009年,全场平均亩产475公斤以上。早播为什么高产,通过2005—2009年不同年份的调查:

2.1 早播,是保证播深均匀一致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苗期防病健身的重要措施。

播深一致是小麦苗匀、苗壮、苗齐的前提条件。但怎样确保播深一致呢?早播是最可靠、最经济的限深措施。调查证明,凡3月9日—12日播种的地号,播深均在3厘米左右,因当时就化冻3厘米;3月13日—14日播深4厘米左右;3月15日以后个别地号就出现播深5厘米以上的。苗期调查,一类苗麦田绝大部分都有是3月15日前播的。

早播,利用低温有利小麦出苗,而不利根腐病菌侵染,因为根腐病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不能低于6℃。生产实践证明,凡早播的年份,均是苗期根腐病最轻的年份,也是麦苗最壮的年份。早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壮苗的目的。

2.2 早播,早见苗,早齐苗在气候正常的去年,我们在种子公司3号地、三区7号地和二区20号地调查:

注:二区20号地,为青贮玉米地,3月25日在地中间播5.4米宽一条小麦,收后当割道。今年晚播只好取这样的地号,因小麦地都是3月18日前播完了。即早播,可早见苗3-4天,早全苗4-5天。

2.3 早播,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早播,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虽然较长,种子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缓慢的吸水萌动,但胚根比胚芽伸长速度快,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从4月16日-23日我们在公司3号地和三区7号地、20号地作了两次调查。4月16日-20日调查:

4月23日调查:

三区7号地,最长根6厘米。

种子公司3号地,最长根4.6厘米。

二区20号地,最长根4.2厘米。

两次调查均说明,播期越早,初生根系发育越好,入土越深。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25日播种的分别长1.6和1.8厘米。

2.4 早播种,整个根系发育好,吸肥能力增强,植株长势好。

即3月12日播种的10株鲜重,比3月25日播种的高50%,平均根长多1.6厘米。

6月12日,抽穗初期调查

即3月25日播种的米间植株鲜重仅为早播鲜重的71.7%,干重为74.4%,株高矮了6厘米,其原因还是脱肥问题(晚播的是一次春施肥)。

2.5 早播,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在我场克丰4号高密度栽培的条件下,早播延长了出苗到拔节的时间,分蘖仍较多,成穗率也较高。6月13日抽穗初期调查:

即3月12日播种,分蘖率为主茎的32.4%,成穗率占主茎的3.7%,分别比3月25日播种的高18.6%和3%。

2.6 早播,穗大,熟期提早早播,穗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于形成大穗,即一类穗多。

7月1日,在小麦灌浆初期调查:

即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25日播种株高高3厘米,一类穗多10.2%,米间植株干重高21.4%,比军马场8队4月7日播的一类穗多15.8%。

从熟期调查看,3月11—12日播种的三区克丰4号小麦,比相邻军马场8队4月7日播种同品种小麦早熟2-3天左右(农场没有晚播地号,只能与近邻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也减轻了根腐病的危害。

2.7 在干旱年代,早播可以保墒,可以充分利用返浆水,提高保苗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08年3区3月5日播种的克丰4号,就比3月18日播种的克丰4号亩增收12.3公斤。详见下表

2.8 早播,产量高

即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17日播种增产5.3%,比3月25日播种增产16%,比4月7日播种的增产34.1%。

3 早播的条件

就春小麦来说,人们都有想适时早播,可不少单位和种植户为什么早播不了呢?因为早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

3.1 上一年秋整地土壤墒情适宜,冬春气候相对正常,俗话说,麦收隔年墒,上一年秋季整地土壤墒情即是整地农时的条件,也是整

云南省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云南省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3年数据洞察报告 2020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现状及趋势。 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核心指标从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稻谷种植面积,小麦种植面积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昭通昭阳区稻谷和小麦种植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昭通昭阳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昭通昭阳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昭通昭阳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昭通昭阳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昭通昭阳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昭通昭阳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昭通昭阳区稻谷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7) 一、昭通昭阳区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昭通昭阳区稻谷种植面积占全省稻谷种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昭通昭阳区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昭通昭阳区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

小麦播量

小麦播量 如何把握小麦的播种量呢,小麦播量大就能高产吗? 合理密植是小麦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握小麦的播种量呢?专家提倡精量播种每亩8-10公斤,但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麦农小麦亩播种量在15公斤以上,个别麦农超过20公斤。据一些麦农的经验产量还可以,亩产六七百斤,有个别地块达到八百斤。难道说小麦播量大就能高产吗?笔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得较好收成,但要达千斤以上是没有保障的。为什么也能取得较好收成呢?我认为: 一、与小麦生物特性有关,小麦在生长中,自我调控能力很强,如果单位面积群体少,个体发育就很快,个体长根快分蘖多,成穗率也高,相反,单位面积群体大就影响个体长根、分蘖、成穗,靠主茎成一穗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二、与小麦品种有关,近年来,大力推广优种,大部分品种都是低杆大穗型,抗倒伏能力强。 三、与气候有关,近几年小麦尽管有播量大、群体大现象,但由于小麦成熟期没有狂风暴雨灾害,小麦侥幸没有倒伏。 四、与耕作粗放有关,由于机械手和农户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赶进度,特别是回茬地,整地播种一遍成,播种质量没保证,地不平整,秸秆多,有飘籽,播的深等现象。 五、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施肥从数量到质量标准不高,灌溉条件差,较适宜播量大。 综上所述不能说播量越大产量就越高。要想取得小麦高产必须做到: 一、要精细整地,做到地平,下实上虚,无坷垃无秸秆杂草。 二、要选小麦优良品种,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分蘖率高,成穗率高的品种。 三、要保证“两底一适时”既底肥要足,底墒要足,适时播种。 四、要精量播种,减少基本苗,培育壮苗,依靠分蘖成穗,增加多穗株在群体中的比重,充分利用单株成穗多,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这一生物特性。

稻子和麦子

稻子和麦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区分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稻子、麦子实物和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秋天有哪些庄稼丰收了?——————稻子、玉米、棉花、各种豆…… 2、FLASH欣赏:丰收的秋天(加入动作) 小结:秋天有很多庄稼都丰收了,有稻子、棉花…,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3.可是呀,农民伯伯遇上了一个难题,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麦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 (分稻子和麦子)说说稻子和麦子有什么不同?(图片) ————稻子长的弯弯的,象……/麦子长的直直的,象……(稻穗和麦穗) 4.稻子和麦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小秘密?(脱粒后的稻子和麦子) ————麦子有一根根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 ————稻子头上有个小缺口、白色的,麦子身上有一条裂缝 ————稻子用来做米饭、米糕、稀饭,麦子用来做蛋糕、面包…… ————稻子长在水田里,麦子长在旱田里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二、故事:稻子和麦子 1、稻子和麦子一个种在水田里,一个种在旱田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小结: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提醒在玩的时候不能打架,注意安全) 三、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小鼓唱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的低,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蹦蹦跳跳。……” 活动反思: 稻子和麦子对于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他们从来没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们透过班里家长的配合,做了一张调查表并且带去看了收割好的稻子。这次活动的目标是让通过观察能区分稻子和麦子的不同并且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设计了三个环节,认识稻子和麦子、故事:稻子和麦子、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在第一个环节中,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调查表和实地观察、触摸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大胆的向听课的家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但是,在整个活动中还是有不足之处。首先,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由于是向家长开放的半日活动,有的显的有点异常兴奋,虽然活动氛围热烈,但是部分不能仔细倾听其他的发言,导致回答重复的比较多。其次,的问题意识不是很强。在活动中,我听见在我边上的在剥开稻子和麦子后,轻声的说了一句“怎么会这样”其实,他在观察后产生了问题,但当我让他提出问题时,却胆怯了。因此,我觉得对于中班的来说,培养好他们的倾听的能力比较重要。这样,在活动中既有利于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孩子和孩子

小麦播种机试验大纲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试验大纲 本试验大纲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GB/T 9478-2005 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 NY/T 996-2006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作业质量 农业机械试验方法汇编 一、性能指标 1、播种作业通过性能:在满足残茬覆盖率不小于40%,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不小于85%,残茬覆盖量0.3kg/m2-0.6 kg/m2(秸秆含水率不大于25%)的条件下,能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作业速度作业,不允许发生重度堵塞。 2、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排种性能在规定的排种量150kg/hm2(约10kg/亩),排肥性能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2%,排肥量150 kg/hm2-180kg/hm2(10-12kg/亩)的条件下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小麦免耕施播机作业时,播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70%(以当地农艺要求播种深度为h,h±1cm为合格) 4、小麦免耕施播机在施肥作业时,种肥间距合格率不小于90%(种肥间距大于3cm为合格)。 5、小麦免耕施播机使用可靠性(有效度)不小于90%。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量:与大于15kw拖拉机配套的小麦免耕施播机不小于25 hm2/m。 表1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性能指标 表2小麦精少量播种机作业质量指标

二、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1小麦少量免耕施肥播种机组整机状态 主要技术参数测定 试验前对样机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定,按附表逐项测定填写。将样机臵于 水平混凝土或坚实平坦的地面,调整至水平状态进行测定。 2 试验条件及准备 2.1试验用种子 采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种子进行性能试验,种子的千粒重、含水率、原始破损率按GB/T5262的规定进行。 2.2试验地 根据免耕施播机机型和当地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当地的作物种植情况,前茬作物种类、地表情况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用地。试验地长度不小于50m,两端预备区不小于10m,宽度应满足机具4个往返程。按GB/T5262的规定对试验地状况进行调查测定,调查测定的内容为:地形、土壤类型、土壤含水率、土壤坚实度、前茬作物、小麦、玉米秸秆含水率、残茬覆盖率、残茬覆盖量、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等。 2.2.1土壤绝对含水率: 在测区内对角线上取5 点,每点按。0 -5 , 5 -10 , 10 -15 , 15 - 20cm分层测定,每层取样量不少于3 0g ( 去掉石块和植物残体等 杂质) 装入铝盒后称重在105℃恒温下,约烘6h ,到质量不变为止。然后取出放

小麦播种知识大汇总

小麦播种知识大汇总

马上就要秋收了,小麦播种时间也将来临,眼下,关于小麦播种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开始做了。那么,究竟在小麦播种及播种前这段时间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今天就给大家做个详细介绍。 一、选种 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播种质量、施肥和种子处理。北方小麦10月上旬一般播种完毕,第二年的6月份才收获,全程8个月的时间,几乎经历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 冬季低温冻害,春季倒春寒,后期高温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应对方法:选择合适的品种。 1、大穗型 VS 多穗型 在超高产大穗型品种中,对产量起首位作用的是穗数,而多穗型品种起首位作用的则是穗粒数。 大穗型品种:一般分蘖力中等,有效穗比多穗型少,穗粒数多,千粒重大。茎秆粗壮,抗倒伏强,亩播种量建议适当增大。(习惯播量大的农民,应当选择分蘖力中等的大穗品种) 多穗型品种:一般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粒数、千粒重比大穗型少,能构建高产群体。田间群体过大时,易造成茎秆纤细,韧性降低、株高升高,易倒伏。通风透光差,高湿环境下易发生病害。播种量要根据地力条件适量播种。(习惯播量小的农民,应当选择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 不要一味地追求大穗。 小麦产量普遍提高,除了氮化肥施用量大,还与秸秆还田有关,

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但是,现在农民朋友偏爱选择大穗型品种,好看,产量高,抗倒伏,但是大穗型品种对光、温、水、气利用率比较低。 多穗型品种亩穗数较多,管理恰当,也能获得高产。 2、白麦、红麦、硬质、软质 小麦按皮色的不同,可以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两种。 白皮小麦:呈黄色或乳白色,皮薄,胚乳含量多,出粉率较高 红皮小麦:呈深红色或红褐色,皮较厚,胚乳含量少,出粉率较低。 硬质小麦:主要包括硬质白皮冬麦、硬质红皮冬麦和硬质红皮春麦,这些小麦含有比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也就意味着能形成更多的面筋。硬质小麦粉,如面包粉、面筋粉和一些全麦面粉等。 软质小麦:包括软质白皮冬麦和软质红皮冬麦,适用于制作蛋糕、饼干和馅饼皮一类,不需要过多发酵膨胀的食品。软质小麦面粉,如蛋糕粉和糕点粉等。 二、拌种 1、包衣 VS 不包衣 小麦种子包衣能有效预防小麦多种土传和种传病害的发生;也可有效地控制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对小麦苗期的危害;小麦种子包衣后,还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幼苗早发和根系生长。 但是,包衣种子缺点是新种子和陈种子难以区分,未包衣种子可以用肉眼分辨;包衣的小麦种子和其它野麦子、杂草种子也很难区别;

【农业】今年小麦为什么要晚播原来是这么回事

今年小麦为什么要晚播?原来是这么回事! 如今秋收已经陆续开始,收完玉米、花生和大豆,农民又要忙着种小麦了。但是近年来由于受暖冬天气影响,小麦种得早,收成并不好。小麦想要获得高产,实践证明,必须严把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关。 一要选择适合当地播种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根据近年来抗御干旱、冻害、干热风等

灾害的经验,选用优种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大力推广高产、节水、优质小麦品种。 二是造墒整地,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还要提高粉碎质量,争取秸秆残体短、碎、散分布均匀; 三是少量施用尿素,加速秸秆的粉碎和防止秸秆在腐熟时与作物争夺养分,造成作物缺肥;

四是增加土壤湿度,加速秸秆粉碎后的腐熟。

五是选择小麦最佳播期,小麦播种过早,容易造成冬前冻害,不利于优质高产;播种过晚,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冬小麦适时晚播,有利于冬前稳健生长,安全越冬。俗话说:“麦无两旺”,“小麦就怕‘大耳朵’”。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几年冬季温度普遍偏高,晚播也同样会推迟红蜘蛛、蚜虫以及杂草的发生危害。小麦播期,对年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否有直接影响,晚播麦田发生几率远远低于早播麦田。 小麦晚播种,也是有利于小麦安全过冬的。晚播的小麦冬天积温比较少,茎叶数量少,分蘖也少。所以,冬天对养分的消耗就少,等到春天温度升高的同时,分蘖会快很多。所以,适当的晚播小麦,不仅仅可以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减少小麦冻害,更有利于春季的返青和分蘖。

俗话说,“金九银十”,每年的9月和10月都是小麦播种的高峰期,不过关于具体的播种时间,各个小麦产区还是有差异的。 农业专家建议农户在10月初到霜降这一段时间,也就是10月1号到10月23号之间进行秋小麦播种最为合适的。 六是抓好播种质量。 现在小麦播种一般都采取播种机播种,机播背直行匀、下种均匀、播种深浅一致、利于麦苗齐、全、壮。最好是推广15-16公分等行距

稻子和麦子

稻子和麦子 学习活动:稻子和麦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区分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稻子、麦子实物和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秋天有哪些庄稼丰收了? ——————稻子、玉米、棉花、各种豆……. 2、FLASH欣赏:丰收的秋天(加入动作) 小结:秋天有很多庄稼都丰收了,有稻子、棉花…..,真是个收获的季节! 3.可是呀,农民伯伯遇上了一个难题,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麦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 (分稻子和麦子)说说稻子和麦子有什么不同?(图片) ————稻子长的弯弯的,象……/麦子长的直直的,象……(稻穗和麦穗) 4.稻子和麦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小秘密?(脱粒后的稻子和麦子) ————麦子有一根根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 ————稻子头上有个小缺口、白色的,麦子身上有一条裂缝 ————稻子用来做米饭、米糕、稀饭,麦子用来做蛋糕、面包…… ————稻子长在水田里,麦子长在旱田里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二、故事:稻子和麦子 1、稻子和麦子一个种在水田里,一个种在旱田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小结: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提醒幼儿在玩的时候不能打架,注意安全) 三、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小鼓唱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的低,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蹦蹦跳跳。……” 活动反思: 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他们从来没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们透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做了一张调查表并且带幼儿去看了收割好的稻子。这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能区分稻子和麦子的不同并且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设计了三个环节,认识稻子和麦子、故事:稻子和麦子、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调查表和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向听课的家长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但是,在整个活动中还是有不足之处。首先,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由于是向家长开放的半日活动,有的幼儿显的有点异常兴奋,虽然活动氛围热烈,但是部分幼儿不能仔细倾听其他幼儿的发言,导致回答重复的比较多。其次,幼儿的问题意识不是很强。在活动中,我听

小麦早播产量高

小麦早播产量高 发表时间:2010-08-18T11:10:17.8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于万民1 张玉亭2 [导读] 种在冰上,说明小麦播种应抢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适时早播,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于万民1 张玉亭2 (1.海林农场第三管理区;2.海林农场第二管理区) 摘要:种在冰上,说明小麦播种应抢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适时早播,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早,早在什么时候?早播为什么增产?怎样才能做到早播?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 关键词:早播高产 1 不以季节为依据,而以表层土壤均匀化冻3厘米为标准 适时早播,不少资料或教课书都把黑龙江省的春小麦定在4月上、中旬这个范围内。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把早播限界在4月初至4月25日或3月底至4月15日,人们都是以季节为依据。 但不同年份不会出现固定的气象因子,有高温的3月或4月,也有低温的3月或4月;有干旱的3月或4月;也有多雪多雨的3月或4月;还有各种气象因子都比较正常的3月或4月。因此,很难以季节来确定早播的时间,只能以耕层表土均匀化冻到适宜播种的3厘米为标准。连续14年来,我场一直坚持早播,2005年小麦播种从3月17日开始,4月2日结束;2006年小麦播种从3月5日开始,3月19日结束;2008年小麦播种从4月2日开始,4月9日结束;去年小麦播种从3月9日开始,3月18日结束。即都是以耕层土均匀化冻3厘米开始播种,除冬季雪多雪大、春季气温低的1991年推迟到4月23日播种外,一般都在4月10日前播完小麦。 2 小麦早播产量高 生产实践证明,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在适期范围内尽量提早播种,争取全苗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3月17日开始播种的2005年,全场平均亩产402公斤;3月5日开始播种的2006年,虽遭严重干旱,全场平均亩产仍达318公斤;4月2日开始播种的2008年,全场平均亩产454公斤;3月9日开始播种的2009年,全场平均亩产475公斤以上。早播为什么高产,通过2005—2009年不同年份的调查: 2.1 早播,是保证播深均匀一致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苗期防病健身的重要措施。 播深一致是小麦苗匀、苗壮、苗齐的前提条件。但怎样确保播深一致呢?早播是最可靠、最经济的限深措施。调查证明,凡3月9日—12日播种的地号,播深均在3厘米左右,因当时就化冻3厘米;3月13日—14日播深4厘米左右;3月15日以后个别地号就出现播深5厘米以上的。苗期调查,一类苗麦田绝大部分都有是3月15日前播的。 早播,利用低温有利小麦出苗,而不利根腐病菌侵染,因为根腐病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不能低于6℃。生产实践证明,凡早播的年份,均是苗期根腐病最轻的年份,也是麦苗最壮的年份。早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壮苗的目的。 2.2 早播,早见苗,早齐苗在气候正常的去年,我们在种子公司3号地、三区7号地和二区20号地调查: 注:二区20号地,为青贮玉米地,3月25日在地中间播5.4米宽一条小麦,收后当割道。今年晚播只好取这样的地号,因小麦地都是3月18日前播完了。即早播,可早见苗3-4天,早全苗4-5天。 2.3 早播,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早播,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虽然较长,种子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缓慢的吸水萌动,但胚根比胚芽伸长速度快,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从4月16日-23日我们在公司3号地和三区7号地、20号地作了两次调查。4月16日-20日调查: 4月23日调查: 三区7号地,最长根6厘米。 种子公司3号地,最长根4.6厘米。 二区20号地,最长根4.2厘米。 两次调查均说明,播期越早,初生根系发育越好,入土越深。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25日播种的分别长1.6和1.8厘米。 2.4 早播种,整个根系发育好,吸肥能力增强,植株长势好。 即3月12日播种的10株鲜重,比3月25日播种的高50%,平均根长多1.6厘米。 6月12日,抽穗初期调查 即3月25日播种的米间植株鲜重仅为早播鲜重的71.7%,干重为74.4%,株高矮了6厘米,其原因还是脱肥问题(晚播的是一次春施肥)。 2.5 早播,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在我场克丰4号高密度栽培的条件下,早播延长了出苗到拔节的时间,分蘖仍较多,成穗率也较高。6月13日抽穗初期调查: 即3月12日播种,分蘖率为主茎的32.4%,成穗率占主茎的3.7%,分别比3月25日播种的高18.6%和3%。 2.6 早播,穗大,熟期提早早播,穗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于形成大穗,即一类穗多。 7月1日,在小麦灌浆初期调查: 即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25日播种株高高3厘米,一类穗多10.2%,米间植株干重高21.4%,比军马场8队4月7日播的一类穗多15.8%。 从熟期调查看,3月11—12日播种的三区克丰4号小麦,比相邻军马场8队4月7日播种同品种小麦早熟2-3天左右(农场没有晚播地号,只能与近邻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也减轻了根腐病的危害。 2.7 在干旱年代,早播可以保墒,可以充分利用返浆水,提高保苗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08年3区3月5日播种的克丰4号,就比3月18日播种的克丰4号亩增收12.3公斤。详见下表 2.8 早播,产量高 即3月12日播种的,比3月17日播种增产5.3%,比3月25日播种增产16%,比4月7日播种的增产34.1%。 3 早播的条件 就春小麦来说,人们都有想适时早播,可不少单位和种植户为什么早播不了呢?因为早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 3.1 上一年秋整地土壤墒情适宜,冬春气候相对正常,俗话说,麦收隔年墒,上一年秋季整地土壤墒情即是整地农时的条件,也是整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成交量下降。3个月计划交易量8301270吨,实际成交量4396699吨,仅占计划成交量的47%。 成交率下降。从1月6日的89.29%,下降到3月份的36%以下,平均成交率48.22%。成交价格下降。白小麦成交价格从1月6日的每吨2600元,下降到2400多元,3月24日为2455元,平均成交价2482.7元;混合小麦从1月6日的每吨2598元,下降到2450多元,3月24日为2456元,平均成交价2486.4元。 从美国进口小麦价格呈现大"V"字形。1月3日到中国完税后价格,每吨折合人民币2091元,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1900多元以下,3月初更是下降到1800多元以下。从3月中旬开始又开始上涨,3月23日达到1992元。 与国产小麦相比,美国进口小麦有着多种优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基本上是优质强筋小麦,总体上优于国产小麦;美国小麦到中国完税后价格低廉。1至3月份,进口美国小麦到我国完税后平均价格每吨1939元,比国产白小麦每吨2482.7元、混合小麦每吨2486.4元,分别低28.04%、28.24%。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小麦将在250-300万吨。 一、选用优良品种 近几年,由于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农民朋友一定要选好优良品种,如:关麦9023、鄂麦18、鄂麦23、宛麦369、鄂麦14和鄂恩5号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1、扩大深耕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由于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小麦和水稻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小麦和水稻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现在让小编告诉你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是小麦。小麦的世界产量,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 简介 学名:小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麦子软粒。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花,上部花不育;自花授粉;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家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种酶类。不但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小麦苗、麦芽、麦麸、麦籽均可入药.早在1700年前,我国医圣张仲景就创立了“甘草小麦大枣汤”这一著名药方。由此可见小麦用于治病的悠久历史。 主要分布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 北方地区:内蒙古 来源产地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每年小麦产量都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0%以上。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农业】小麦播种多少合适怎么确定送你一个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小麦播种多少合适?怎么确定?送你一个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秋作物收完,马上就要种小麦了,北方地区小麦播种期一般在寒露以后和霜降之前,很多农民朋友对小麦播种量多少为好拿不准,那么,小麦播种量多少最合适,怎么样能高产呢?今天我们详细说说。 小麦播种行距间隔多少有助于高产 现在小麦播种一般都采取播种机播种,机播背直行匀、下种均匀、播种深浅一致、利于麦苗齐、全、壮。最好是推广15-16公分等行距种植,可以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地面蒸发,具有省水增产的功效。 为了方便麦田的管理,每播幅之间留20公分宽行,播深3-4公分为宜,可让小麦安全地过冬,实行“塇土”保墒,播种不随要时镇压,等播后1-2天地表有0.5-1公斤干土层再镇压,利于保墒。

小麦播种量多少最合适 不少农民用户为了防止小麦出苗不齐,总是增大播种量,有些农户甚至增量一倍,最终导致苗后倒伏,影响产量。植保专家建议大家,一定要控制好播种量,播种量过大,单位面积苗多,个体相互竞争大,导致苗弱,很容易出现倒伏现象,从而减产。 一般地,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2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2万~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 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7-9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9-11公斤。旱地每亩适宜播量为7.5-10公斤,水地每亩适宜播量为:条播12.5-15公斤,撒播15-17.5公斤。适播期外提前或推后1天,每亩减少或增加播量0.5公斤。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小麦和水稻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小麦和水稻 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现在让WTT告诉你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是小麦。小麦的世界产量,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 简介 学名:小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麦子软粒。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

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的重 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 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花,上部花不育;自花授粉;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 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家 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种酶类。不但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小麦苗、麦芽、麦麸、麦籽均可入药、早在1700年前,我国医圣张仲景就创立了“甘草小麦大枣汤”这一著名药方。由此可见 小麦用于治病的悠久历史。 主要分布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 北方地区:内蒙古 来源产地

小麦每亩地播种量多少最合适

小麦每亩地播种量多少最合适 说到小麦播种,每亩地播种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最近有人问小麦每亩地使用多少种子最合适呢?下面就跟大家详细的聊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农民怕小麦出苗齐会加大用量,盲目的增大播种量,小麦播种量过大,不但会造成种子浪费,而且小麦太密,小麦后期很容易发生倒伏,减产严重;小麦播种量过小,小麦虽然长势旺盛,不易倒伏,但由于植株过少,也会影响小麦产量。小麦到底每亩使用多少种子最合适呢?咱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小麦播种量和小麦品种特性有关。

其次,小麦播种量和播种期有关,播种时间偏早,播种量一般偏低,晚播种的小麦要随着时间的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有的地方每推迟1天,每亩增加种子0.5公斤的原则,播种越晚,播种量越大。

还有就是和播种方式有关。 另外,播种量和土壤墒情和土壤肥力也有关,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小麦分蘖能力差,播种量要适量增加,土壤肥力差的地块播种量要适量增加,反之播种量适量减少。 小麦播种量计算公式 计算小麦的播种量,首先要根据地力和水肥条件确定目标产量,由目标产量确定每亩穗数,再由每亩穗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然后,根据基本苗数、品种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计算出适宜的播量。

生产上常用“500克种万苗”的经验。但这因品种、种子及整地质量有偏差,所以要求按下式算出每亩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千克)=每亩计划苗数×千粒重(克)÷(1000×10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最后特别提醒农户,做好播后镇压环节。如果不做镇压工作,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机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 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两遍,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镇压后能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寒的能力。 注意事项: 由于播量过大,基本苗多,小麦后期容易倒伏,尤其是在重施拔节孕穗肥后很容易倒伏,使得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一次追肥难以施下,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生产上不宜盲目扩大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期等情况合理确定播种量。 小麦想要获得高产,实践证明,必须严把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关。

幼儿园中班教案《稻子和麦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稻子和麦子》带 反思 中班教学计划《稻子和麦子》反映了适用于中班的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可以体验秋天收获的乐趣。通过观察稻米和小麦之间的差异,学习积累,记录不同的勘探方法,并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它的种类很多,让我们看一下反映课程计划的幼儿园中型《稻子和麦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可以区分大米和小麦。 2.体验秋天收获的喜悦。 3.学习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并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 4.用更清晰的语言讲述您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大米,小麦和图片等 活动程序: 首先,了解水稻和小麦 1.负责人:在过去的几天里,农民叔叔非常高兴,他们种下的庄稼全部收成。请告诉我们秋季收获了哪些农作物? ------------大米,玉米,棉花,各种豆类. 2,FLASH欣赏:秋天的收获(加入行动)

摘要:秋季有很多农作物,有水稻,棉花.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但是,农民叔叔遇到了一个问题,他无法区分水稻和小麦,让我们来帮助他。 (分为大米和小麦)大米和小麦有什么区别?(图片) --------稻米的长弯,像. /小麦的长直,像.(小麦的耳朵) 4.大米和小麦有什么区别?(去粒的米和小麦) --------小麦的尖端像针一样(麦芒) --------米头上有一个小缝隙,白色,小麦上有裂纹 --------大米用来做米,年糕,稀饭,小麦用来做蛋糕,面包. --------水稻长在稻田里,小麦长在旱田里 简介:事实证明,大米和小麦有很多秘密,每种秘密都有自己的用途。 二,故事:大米和小麦 1.稻田种植水稻和小麦,旱田种植一种。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听。 2,总结:原来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惹麻烦……(提醒孩子们玩耍时不能打架,注意安全) 三,歌曲表现:小米在鼓上 嘿,嘿,军鼓在唱歌,鼓上的谷粒在跳。小军鼓唱歌,米粒跳得高,小军鼓轻轻唱歌,米粒跳得低,鼓上的小米颗粒跳动并弹跳。”

合理确定小麦播种量

合理确定小麦播种量 合理的基本苗是优质小麦群体的起点,在大面积小麦种植条件下,通过播种量来控制基本苗是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小麦播种量的确定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地力条件、品种特性、种子质量、目标产量、播种期等等来具体分析。 地力条件通常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每亩播种量控制在8~10公斤;亩产量400公斤左右的中低产田块,每亩播种量建议在10~12公斤;亩产量300公斤左右的低产田块,每亩播种量要求在15公斤左右。地力条件好的田块播种量要少,这是因为地力和水肥条件好,植株发育好,分蘖较多,尤其是单株3~4穗以上植株的比例多,增强了单穗和穗群的总库容量和生产能力。在满足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播种量,增加分蘖的比例,有利于在足穗的基础上攻取大穗,符合“小、壮、高”栽培途径的核心要求。反之,如果地力条件差,小麦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冬前基本无分蘖,单穗植株所占比例过大,就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品种特性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所需温度和时间不同,可把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基本类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多为春性品种,其特点是通过春化阶段时对温度要求范围较宽,经历时间也较短,一般要求适当晚播,因而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另外,不同的小麦品种千粒重差异很大,相同的重量,千粒重大则粒数较少,也要考虑适当增加播种量。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主要指的是种子的发芽率和净度。正常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都是合格的,即大于85%。要注意的是有些种子短缺的年景,比如今年,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往年低,可能达不到要求,这时候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播量。由于大田环境相对复杂,发芽率并不能简单代表出苗率,因此大面积种植小麦建议做一下出苗试验。合格种子净度的国家标准是98%,商品种子通常都能达到这一标准,自留种净度可能略低,需适当增加播种量。 此外,还要考虑到播种期、土壤墒情、整地情况等多种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播种量,为小麦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第一章小麦介绍与种植现状 第一节小麦简述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目前,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第二节小麦种植现状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小麦品质十分重视。针对"农产品难卖"问题,国家一直在审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策正在转变职能,搞好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牵头主办的产销协调和供需见面会就已召开两届,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山东。我国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经占小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进口量正逐年减少,以产顶进。国家还准备将优质小麦方面的经验推广到大豆等每年进口量很大的农产品上。 我国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为粮食的25%和22%左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的小麦有3200万亩,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的问题。我国小麦质量的主要不足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我国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二是量的问题。我国近几年小麦需求总量在1.1亿吨以上,而全国小麦产量仅1亿吨左右,缺口1000万吨,特别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小麦、水稻与文化:你吃什么决定你想什么

That orientals and occidentals think in different ways is not mere prejudice. Many psychological studies suggest Westerners have a more individualistic mental life than do East Asians. Several hypothes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is. One, that modernisation promotes individualism, falls at the first hurdle, Japan, an ultra-modern country whose people have retained a collective outlook. A second, that a higher preval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makes contact with strangers more dangerous, and causes groups to turn inward, is hardly better. Europe has had its share of plagues, probably more than either Japan or Korea. Thomas Talhelm and his colleagues to look into a third suggestion, that the crucial difference is agricultural. The West's staple is wheat, the East's, rice. Before the mechanisation of agriculture a farmer who grew rice had to expend twice as many hours doing so as one who grew wheat. To deploy labour efficiently, rice-growing societies all developed cooperative labour exchanges in order to assist each other during crucial periods. The team gathered almost 1,200 volunteers from all over China and asked them questions to assess their individualism or collectivism. There was a striking correlation with whether it was a rice-growing or a wheat-growing area. His hypothesis that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es of East and West are a consequence of their agriculture thus looks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More:企业英语培训https://www.doczj.com/doc/549211338.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