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传感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8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是一种测量物体的高度的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基于利用物体表面的电容变化来实现高度测量。
它采用两个金属电极,当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时候,电容容量也会发生变化。
通
过对电容容量的改变,就可以测量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1.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常用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是利用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来反应表面电
容变化,当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所形成的电容也会
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物位传感器对比度特性是介于这两个临界状态,
只要距离发生变化,电容就会改变,继而由改变的电容转换出相应的
距离变化信号。
2.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的结构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外界尘埃和水分造
成的干扰,其中包括电极、介质、耐压胶圈和密封装置。
电极可以根
据实际应用场合的不同而选择,表面可处理成光滑或钝化处理,以获
得更好的效果。
介质可以通过改变介质的粘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也
会有不同的响应时间、输出稳定性也会有差异。
耐压胶圈用于使传感
器能适应环境的异常偏差,这样即使传感器的外部高度环境发生变化,也不会对传感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3.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应用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高度、位移和距离,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印刷机械、仓储和物流以及机床等领域,它不仅具有精度高和灵敏度好,而且还可以穿越色块、油膜等现场杂物。
随着电容物位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范围将会加深,在工业自动化和实时监控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电容传感器(Capacitive Sensor)是一种利用电容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物体位置、形状、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
它基于电容的定义,即两个导体之间的介电常数乘以电容公式中电容的基本构成:两个导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导体间的面积。
本文将介绍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场景。
一、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基于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容的值来检测和测量目标的物理量,其基本原理可以分为静电式电容传感器和变容式电容传感器两种。
静电式电容传感器是利用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静电场来产生电容变化,进而通过测量电容值的改变来获取物体位置、形状、体积等信息。
在静电式电容传感器中,将一个导电板作为传感器的感应电极,当目标物体靠近导电板时,它的存在会改变电极周围的电场分布,从而改变了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或者形状等信息。
变容式电容传感器则是利用可变电容器(Varactor)来测量目标物体的参数。
可变电容器是一种能随外界电压变化而改变电容值的器件,它包含有两个金属板(电极)和介电常数可调的绝缘材料。
当外加电压改变时,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可以得到目标物体的参数。
二、电容传感器的应用电容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汽车、医疗、机械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触摸屏电容传感器在触摸屏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触摸屏利用电容变化来感知用户的触摸操作,以实现对显示屏的控制。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手指与传感器之间会形成电容耦合,这种耦合会改变传感电极之间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得到用户触摸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显示屏的交互操作。
2. 接近开关电容传感器也常被用作接近开关。
传感器可以检测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当目标物体靠近传感器时,电容值会发生变化,从而触发开关的动作。
这种接近开关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例如安全门、自动水龙头等设备。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电容式传感器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电容变化来测量被监测物理量的变化。
这种传感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机械振动到压力,从液位到温度,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物理量。
1.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它由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可以是圆形、方形或矩形。
其中一个板作为固定板,另一个则可移动,与被测的对象相接触。
当被测物体发生变化时,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电容量就会发生变化。
电容量的大小与金属板的面积、间距以及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一般来说,介电常数越大,电容量也越大。
电容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C = εA/d其中,C是电容量,A是金属板的面积,d是金属板之间的距离,ε是介电常数。
2. 传感器的应用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1)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许多设备故障的根源。
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机械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从而帮助工程师预测设备运行状态。
(2)压力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的大小。
例如,在液压系统中,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液体压力,从而帮助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3)液位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液位。
例如,在油罐中,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油位,从而确保油罐中的油量不会过低或过高。
(4)温度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例如,在发动机中,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发动机的温度,从而确保发动机不会过热。
3. 传感器的局限性电容式传感器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们只适用于测量固体或液体的物理量,而不能用来测量气体的物理量。
其次,它们只能测量电容量的变化,而无法直接测量物理量的大小。
最后,它们需要校准,以确保精度。
4. 结论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传感器,适用于测量许多与工业生产有关的物理量。
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非常适合用来监测机器和设备的状态。
虽然它们有一些局限性,但将它们与其他传感器结合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测量技术近几年来有了很大进展,它不但广泛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而且,还逐步扩大应用于压力、差压、液面、料面、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由于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如结构简单,体积小,分辨率高,可非接触测量等。
这些优点,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出现,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而它存在的分布电容、非线性等缺点又将不断地得到克服,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在非电测量和自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基本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多数场合下,电容是由两个金属平行板组成并且以空气为介质,如图3—1所示。
由两个平行板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为dAC ε=(3—1)式中ε——电容极板介质的介电常数。
A ——两平行板所覆盖面积; d ——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C ——电容量当被测参数使得式(3—1)中的d 、A 和r ε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 也随之变化。
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因此。
电容量变化的大小与被测参数的大小成比例。
在实际使用中,电容式传感器常以改变平行板间距d 来进行测量,因为这样获得的测量灵敏度高于改变其他参数的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改变平行板间距d 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微米数量级的位移,而改变面积A 的传感器只适用于测量厘米数量级的位移。
二、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由式(3—1)可知,电容量c 与极板距离d 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如图3—2所示的双曲线关系。
若电容器极板距离由初始值do 缩小d ∆,极板距离分别为do 和do-d ∆,其电容量分别为C0和C1,即0d AC ε=(3—2)⎪⎪⎭⎫⎝⎛∆-⎪⎪⎭⎫ ⎝⎛∆+=⎪⎪⎭⎫ ⎝⎛∆-=∆-=2020********d d d d d A d d d Add AC εεε(3—3)当Ad 《Ju 时,1…菩*1,则式(3—3)可以简化为 一W一一这时c1与AJ 近似呈线性关系,所以改变极板距离的电容式传感器注注是设计成Ad 在极小的范围内变化。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电容传感器是将被测的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它不仅能测量荷重、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还能测量液面、料面、成分含量等热工参量。
这种传感器具有高阻抗、小功率、动态范围大、动态响应较快、几乎没有零漂、结构简单和适应性强等优点。
因此,电容传感器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容式传感器有着许多优点,应用也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原理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传感元件电容量的变化,再经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
由物理学可知,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电容器,如果忽略了边缘效应,其电容为C=εS/d。
可见在三种参数中保持其中两个不变而仅仅改变第三个参数电容就会改变,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1变间距型电容传感器如图(1)所示,1为固定极板,2为可动极板。
当可动极板向上移动x,则电容的增量为ΔC=εS/(d-x)-εS/d=-εS/d(x/(d-x))=C0/d(x/(1-x/d))所以灵敏度S=Δx=C0/d=C0/d(1+x/d+x/d2+x/d3+……)。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电容的变化量与极板移动的位移有关,而且当x/d<<1时,可以近似地认为ΔC=S·x,成线性关系。
为了提高灵敏度可以适当减小电容器初始间距和增大初始电容值。
1.2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如图所示,下面的极板为动片,上面的极板为定片。
当动片与定片有一相对线位移时,两片金属极板的正对面积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
当线位移x=0时,设初始电容量为C0=εab/d,当x≠0时,Cx=ε(a-x)b/d=C0(1-x/a),因此ΔC=-C0x/a,灵敏度S=-C0/a。
可见变面积型传感器是线性传感器,增大初始电容可以提高灵敏度。
1.3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二.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1.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如手机、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数码相机、PDA、游戏设备、显示器、电器控制、医疗设备等。
简述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它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目标物体的某种特性或环境参数。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容的基本定律,即电容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和介电常数成正比。
因此,当目标物体靠近或远离电容式传感器时,电容的值会发生变化,进而通过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当传感器的电极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场时,根据电容公式可以得知电容C与电场E之间的关系为C=εA/d,其中C表示电容,ε表示介电常数,A表示电极面积,d表示电容之间的距离。
当目标物体靠近电容式传感器时,目标物体会改变电场的分布,导致电容的值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可以通过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得知目标物体的特性或环境参数。
电容式传感器具有多种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1. 接近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当目标物体靠近传感器时,电容的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接近检测。
这种应用广泛用于自动门、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等领域。
2. 液位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液体的液位。
通过将传感器的电极部分浸入液体中,液体与电极之间的介质常数会影响电容的值。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得知液体的液位信息。
这种应用常见于化工、石油和食品等行业。
3. 触摸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于触摸屏和触摸按钮等设备中。
当手指接触传感器时,手指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场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容的值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实现触摸的检测和定位。
这种应用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汽车导航系统等设备中。
4. 湿度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
通过将传感器的电极部分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湿度会影响电容的值。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得知空气中的湿度信息。
这种应用常见于气象、农业和室内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目标物体的特性或环境参数。
它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电容传感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 第六节电容式传感器以电容器作为敏感元件,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在力学量的测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对荷重、压力、位移、振动、加速度等进行测量。
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动态特性好等许多优点,因此,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一、电容式情感器的工作原理现以平板式电容器来说叫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坝。
电容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有腰电介质构成的,如图4(36所示。
出合构极板N加3:电压时,电极广就盒贮存有电荷(所以电容器实际6:是—个储存电场能的元件。
平板式电容器在忽略边缘6A质效应时,其电容虽(:可长尔为C—:半—l‘d4,J(‘——电容量(F);e一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F,m);‘,一一两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q一一真空的介电常数,等于8(85xlo4——极板的面积(m’);J——极板间的距离(m)。
从上式可知,当其中的允、J、q中的任一项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电容量c的变化。
在实际使用时,常使4、6f、q参数中的两项固定,仅改变其中—个参数来使电容量发生变化、根据上述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改变极板面积的变面积式,改变圾板距离的变间隙式。
改变介电常数的变介电常数式。
在力学传感器中常使用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二、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1)结构简单(性能稳定(2)阻抗高,功率小;。
(3)动态响应好,灵敏度高,分辨力强:(4)没有由于振动引起的漂移;(5)闭试导线分布电容对测旦误差影响较大;(6)电容量的变化与极板间距离变化为非线性。
表小5列出了电容式与压电式、应变式、压阻式传感器之间的特性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容式传感器在技术特性上比其它传感器有着一系列的优点。
三、电容式荷宣传感器四4(37所示为电容式荷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映在镍铅钥钠块厂加[出“排尺寸川间且等距的圆孔,在园孔内樊[:帖接村带绝缘支架的平板式电容器,然后将每个咀孔内的电容器并联。
电容传感器的应用及工作原理1. 电容传感器的概述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容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或环境参数的测量。
电容传感器常见的应用包括触摸屏、湿度传感器、接近开关等。
2. 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目标物体或环境参数的变化。
当电容传感器靠近目标物体或环境时,电容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根据这种电压的变化,可以得到目标物体或环境参数的信息。
电容传感器通常由两个电极组成,这两个电极之间通常有一层绝缘介质,形成一个电容器。
当目标物体或环境靠近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容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这种电压变化可以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处理和转换,最终得到对目标物体或环境参数的测量结果。
3. 电容传感器的应用3.1 触摸屏触摸屏是电容传感器的一种常见应用。
触摸屏主要由显示屏和触摸传感器组成,其中触摸传感器就是一种电容传感器。
触摸传感器通过监测人体接触触摸屏的电容变化来实现触摸操作的识别。
触摸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设备中,提供用户友好的交互方式。
3.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是另一种常见的电容传感器应用。
湿度传感器利用电容变化来测量环境的湿度。
当湿度传感器暴露在湿度环境中时,传感器上的绝缘介质会吸收水分,导致电容大小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环境的湿度,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3.3 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是另一个常用的电容传感器应用。
接近开关可以用于检测物体与开关之间的距离。
当目标物体靠近接近开关时,物体会改变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进而触发开关动作。
接近开关常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机械装置的控制、物体的检测等。
4. 电容传感器的优缺点4.1 优点•灵敏度高:电容传感器对电容的变化非常敏感,可以检测微小的电容变化。
•响应速度快:电容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实时检测电容的变化。
•可靠性高:电容传感器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电容式传感器转换电路工作原理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电容式传感器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容器的变化来检测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电容器、振荡器和放大器等。
那么,电容式传感器是如何将这些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呢?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详细讲解。
一、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当有物体靠近电容式传感器时,会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压差。
这个电压差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电信号。
具体来说,当物体靠近电容式传感器时,它的表面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电场,这个电场会使得电容器的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
而这个电容量的变化又会产生一个电压差,这个电压差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电信号。
二、电容式传感器的构造及性能分析1. 电容器的选择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电容器。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低频率响应的电容器。
常用的电容器有聚酯薄膜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和金属箔电容器等。
在选择电容器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其容量、电压系数和温度系数等因素。
2. 振荡器的选择振荡器是电容式传感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决定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
常用的振荡器有压控振荡器(VCO)和方波发生器等。
在选择振荡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输出频率、稳定性和精度等因素。
3. 放大器的选择放大器是电容式传感器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它将电容器产生的微弱电压信号放大到可以被处理器读取的程度。
常用的放大器有运算放大器(Op-Amp)和场效应管放大器等。
在选择放大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增益、带宽和输入电阻等因素。
三、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电容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
我们可以用电容式传感器来检测物体的距离。
当有物体靠近电容式传感器时,它的表面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电场,从而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一个电压差。
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 引言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其原理基于电容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其在各种应用中的使用。
2. 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容传感器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感知周围环境或物体的特征。
当电容传感器与周围的物体或介质接触时,电容的值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
3. 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传感器由两个电极板组成,中间由介质隔开。
当电容传感器接触到物体或介质时,介质的介电常数会影响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进而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4. 电容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温湿度监测:通过测量介质的电容值变化来判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接近检测:利用物体与电容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实现接近检测。
•液位检测:通过电容传感器测量介质的电容值变化来判断液位的高低。
•手势识别:通过电容传感器感测手势的变化实现手势识别功能。
•液体浓度检测:通过电容传感器感测介质中溶质的浓度变化来判断溶液浓度。
5. 电容传感器的优缺点5.1 优点•灵敏度高:电容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捕捉到微小的信号变化。
•响应速度快:电容传感器响应速度较快,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高精度: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5.2 缺点•受到环境干扰:电容传感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电磁干扰等。
•需要校准:由于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可能需要进行校准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6. 总结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传感器,它通过感知电容值的变化来获取周围环境或物体的信息。
电容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高精度等优点,但也存在受环境干扰的问题。
无论是温湿度监测、接近检测、液位检测还是手势识别等应用领域,电容传感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对电容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应用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对电容传感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对于深入研究和应用电容传感器,还需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和进行实践。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电容式传感器,归根结底,就是利用物体表面的电容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性质和特征。
它能够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被测量物体的位置、距离、形状、质量等一系列信息,是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一、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容,是指由于由正/负电荷在两个导体之间的集中积聚而形成的电能。
电容式传感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容的大小来测量物体的特征,即利用感应电容的变化来达到测量目的。
电容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电容感应系统,它由两个平行相对的导电板和一个介质层(通常是空气或是其他绝缘材料)组成。
当被测物体靠近电容感应系统时,由于靠近物体的一侧导电板与物体表面相距变小,从而感应电容减小,反之增大。
这个变化的幅度就代表着被测物体与电容感应系统之间的某种性质和特征,通过读取电容计算出实际测量结果。
二、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场景1、压力传感与重量测量电容式传感器常用于压力、重量等动态监测系统中,可以感应其相应物体的动态压力或重量,并输出结果以进行后续的计算或控制。
这种应用场景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环境水准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中非常常见。
2、物体定位与距离测量电容式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距离,以及物体在特定空间中的位置。
通过感应物体距离或位置的变化,电容式传感器可以非常精准地计算被测物体的位置和距离数据,应用于机器人导航、车辆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3、物体识别与分类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电容值变化,从而判断不同物体的电容值,根据此来区别及分类不同物体。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装置、质量检测、物品分类等领域。
4、流体传感与液位控制电容式传感器在流体中的应用场景也相对广泛,例如,可以通过电容值变化来计算流体浓度、流速、流量、进出口压力等参数,特别适用于医疗、工业、环境、食品等领域的流体传感测控。
总的来说,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所以其优势在于对不同物体的特征提供了一个高精度、无损的信息采集方式。
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1引言用电测法测量非电学量时,首先必须将被测的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而后输入之。
通常把非电学量变换成电学量的元件称为变换器;根据不同非电学量的特点设计成的有关转换装置称为传感器,而被测的力学量(如位移、力、速度等)转换成电容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电容传感器。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而言,电容变换器为无源变换器,需要将所测的力学量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后进行放大和处理。
力学量中的线位移、角位移、间隔、距离、厚度、拉伸、压缩、膨胀、变形等无不与长度有着密切联系的量;这些量又都是通过长度或者长度比值进行测量的量,而其测量方法的相互关系也很密切。
另外,在有些条件下,这些力学量变化相当缓慢,而且变化范围极小,如果要求测量极小距离或位移时要有较高的分辨率,其他传感器很难做到实现高分辨率要求,在精密测量中所普遍使用的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分辨率仅达到1~5 μm数量级;而有一种电容测微仪,他的分辨率为0.01 μm,比前者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最大量程为100±5 μm,因此他在精密小位移测量中受到青睐。
对于上述这些力学量,尤其是缓慢变化或微小量的测量,一般来说采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检测比较适宜,主要是这类传感器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测量范围大其相对变化率可超过100%;(2)灵敏度高如用比率变压器电桥测量,相对变化量可达10-7数量级;(3)动态响应快因其可动质量小,固有频率高,高频特性既适宜动态测量,也可静态测量;(4)稳定性好由于电容器极板多为金属材料,极板间衬物多为无机材料,如空气、玻璃、陶瓷、石英等;因此可以在高温、低温强磁场、强幅射下长期工作,尤其是解决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检测难题。
2原理及应用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力学量变化使电容器中其中的一个参数发生变化的方法来实现信号变换的。
根据改变电容器的参数不同,电容传感器可有3类:2.1改变极板遮盖面积的电容传感器图1是3种这类传感器的原理图,图1(a)中是利用角位移来改变电容器极板遮盖面积。
第六节电容式传感器
以电容器作为敏感元件,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的传感器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在力学量的测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对荷重、压力、位移、振动、加速度等进行测量。
这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动态特性好等许多优点,因此,在自动检测技术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一、电容式情感器的工作原理
现以平板式电容器来说叫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坝。
电容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有腰电介质构成的,如图4.36所示。
出合构极板N加3:
电压时,电极广就盒贮存有电荷.所以电容器实际6:
是—个储存电场能的元件。
平板式电容器在忽略边缘6A质
效应时,其电容虽(:可长尔为
C—:半—l‘d4/J
(‘——电容量(F);
e一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F/m);
‘,一一两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q一一真空的介电常数,等于8.85xlo
4——极板的面积(m’);
J——极板间的距离(m)。
从上式可知,当其中的允、J、q中的任一项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电容量c的变化。
在
实际使用时,常使4、6f、q参数中的两项固定,仅改变其中—个参数来使电容量发生变化、根
据上述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改变极板面积的变面积式,改变圾板距离的变间隙式。
改变介电常数的变介电常数式。
在力学传感器中常使用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二、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
(1)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2)阻抗高,功率小;。
(3)动态响应好,灵敏度高,分辨力强:
(4)没有由于振动引起的漂移;
(5)闭试导线分布电容对测旦误差影响较大;
(6)电容量的变化与极板间距离变化为非线性。
表小5列出了电容式与压电式、应变式、压阻式传感器之间的特性对比。
从表中可以
看出电容式传感器在技术特性上比其它传感器有着一系列的优点。
三、电容式荷宣传感器
四4.37所示为电容式荷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映在镍铅钥钠块厂加[出“排尺寸川间且等距的圆孔,在园孔内樊[:帖接村
带绝缘支架的平板式电容器,然后将每个
咀孔内的电容器并联。
当钢块端酣承受重
量F作用时,圆孔将产生变形.从而使每
个电容器的极板间距变小,电容设增大。
电
容器容景肋增值正比于被测载荷少。
这种传感器主要的优点是由于受接触
面的影响小、因此测盟精度较南。
另外电
容器放于钢块的孔内也提高厂抗干扰能
力。
它在地球物理、表面状态检测以及自
动检验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四、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结构J:有单端式
相差动式明仲形式t因为差动式的灵敏62较高,
都采用差动形式。
所以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大
图4.38是差动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图。
它主要由一个膜式动电极相两个在凹形玻璃
卜电镀成朗固定电圾组成差动电容器。
当被测压力或压力差作用:3:膜片并产生位移时,形成的两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一个增大,—
个减小。
该电容值的变化经测量电路转
换成4压力或压力差相对应的电流或电
压的变化。
差动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常采用双丁型电娇电路。
双T型电桥电
路见因4.39所尔。
其中e为对称方波的
高频信号源;赊和c2为差动式电容传
感器的一对电容;Rl为测量仪表的内
阻;vl)l和VD?为性能相同的两个二极
管;AI=R2为固定电阻。
啪f为正半用时,vDl即迥.vI):救
止,电容(:,充电孕电压且.电流经RI流向RI。
与此同时,(::通过R2向Rl放电*当f为负半周时、vDz导通、vI)l截d:,电容(:?充
电至电压且.电流经只z流向R,‘与此同时,A通过R,向Rl放电。
当酥=C,/A;即没有压力输结传感器时,在f的一·个周期内流过负载RI的平均值为零,
RI[:无情号输出。
当有压力作用在膜片ULf,(:,士c:,在负载电阻上的平均电流不为零,Rl
上有传导输出。
双T电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灵敏度简练优点。
五、电容式加速度情感器
图4.40是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传感器由两个差动电容组成、上极板与悬
梁构成cr,悬梁与下极板构成电容c2。
当加速度为零时,悬梁处在上、下极板的中间位置,蜂
=c2;当有加速度存在时,悬梁产生变形勺极板的距离发牛变化.于足cj羊c2。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目前多采用表面微加工技术制造,如固4.4l所示,它由三个客晶硅
层组成差动电容,第‘—层和第三层是不动的,第二层是悬梁,它在加速度作用下是可运动的。
这种传感器可以和险测电路集成在一起.组成—“个加速度检测模块。
其灵敏度可达o.35mv/
8/V。
六、ADxL50电容式集成加速度信感S
图4.42是ADxL50电容式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路框图。
它由加速度传感器、振荡器、
解调器及放大器等组成。
除此之外,Ic片内还集成有3.4V的基准电源。
固4.43是电容式加
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图,在硅片k 安装有类似H 状的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L 加I :有42组动极
片,它们和阑定极片是等间隔的。
因此所形成的电容C =认。
勺欣片受到加速度作用时,弹
性允件位移.劝圾片利固定极片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此时.斟乒岛。
通过检测电容吸的变化就
呵以枪测出怜感器所受到的加速度的大小。
图4.44所示为从传感器到放大器输出之间的电路原5q旧。
在传感器固定极片[:加有
1MHz的振荡脉冲馆早。
电传感器没有受到加速度作muf,出f:cl和认购电容量相等。
加到
固定极片上的脉冲俏哥d31:相位相反丽相久抵消,输出伯母勿答,见田4.化(3)所尔。
电传感
器受到加速度作则时.出于固定极片值移,斡和(4均发小变化.Au充两个固定极片广的两个
脉冲倍号的相他获,将随凸祁(::两个湃员差啊变化。
两个脉冲信号在幼极片门刚队;输出trl
图4.化(b)所尔的波形。
解调器使用1MHz脉冲宽度为向步时钟,对功极片输出的倍9解调。
增加速废人i1。
人内
时,解调器输出为正电压;当加速度为反方向时,解调器输出为负电压。
输出电压的帜伯,将i1:比J:加速度的大小。
通道1:述:[作过程,就能够将加速度的变化转换为自流电压输出。
解
调后的直流电压,经放大器放大.输出电压的灵敏度为19mv/8。
加速度的最大测量范围为
i 508,相应的电压输出足为io.9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