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临床路径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证据为基础的协调护理团队工作的管理工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团队协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路径是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最佳证据制定的,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护理路径,可以确保患者的护理过程科学、规范、系统化。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要求进行护理操作,可以避免漏诊、延误诊断和治疗错误等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其次,临床路径可以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临床路径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护理模式,它要求各个专业部门和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作。
在临床路径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护理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与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
此外,临床路径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临床路径通过规范护理操作,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利用,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周期,从而减少了医疗费用。
同时,临床路径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自我康复的参与度,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降低了医疗成本。
最后,临床路径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路径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服务标准,可以提供更加一致和卓越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的信任和满意度。
此外,临床路径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恰当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康复效果,从而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通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团队协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临床路径能够为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护理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临床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浅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应用摘要: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就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优点;实践方法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从而更好地保证护理的工作质量。
一、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优点1、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协调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协调,因为加强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的护理缺陷,有效地降低由于护士护理水平、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护理缺陷。
通过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让护理人员更加科学合理地按照护理计划来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患者病情的而有所侧重,为此,加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让护理工作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2、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加强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在手术的无价值住院时间,为此加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而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时候,护理人员都应该遵循“成本-效益”这一规律,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制定不一样的护理计划,从而提高对患者护理的针对性,使得患者的各种治疗更加地标准化、科学化,为患者省去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从而更好地实现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以及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制定每天的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护理路径来开展护理工作,时刻注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
3、使护理流程更加标准化通过加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让护理流程更加地标准化,从而更好地避免各种护理缺陷的出现,降低护理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针对于同一种病情,医生所制定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所制定的护理流程也应当是相同的,所以在相同病情的情况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会由于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广泛,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深化了医疗体制的改革,实现了医疗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护士的成长、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动能动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整体护理的开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1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优势临床护理路径(CN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护理标准化模式,将护理程序思维贯穿其中,使得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化、个体化、人性化,是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的、规范化的照顾计划的持续质量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是护士把护理工作列出计划与图表,用于护理实践中。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的广泛应用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使患者对护理的全过程充分掌握,充分调动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医疗过程,促进了医患的和谐。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了标准,规范化的服务,保障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得诊疗与护理能够有效的进行,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临床护理路明确了护理服务职责,创新了服务形式,优化了优质护理内涵,从患者入院接待的规范化、出院流程的规范化、改善了外科的服务面貌,提高了医院的形象,落实了病房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了护理行为,强化了人文关怀意识,加强了护患沟通,体现了护理的本质,体贴、关心、照顾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是将时间还给护士,还给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行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加强了床边护理,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使护士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进行巡视,加强了护患沟通,深入推进了健康教育内涵。
临床护理路径是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为一体的整体护理的有效途径。
2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方法2.1 入院指导对入院的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的相关人员的介绍,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检查,同时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主动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见解,包括治疗方式、护理认识、注意事项以及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日常护理中,态度真诚热情,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集成护理对策和护理操作、鉴别诊断、药物应用、患者危险度评估和效果控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它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规范临床操作、降低医疗服务费用,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一、护理记录
护理路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关的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观察,对病情进行评估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二、严格的执行
护理路径的执行需要严格的护理操作程序和步骤,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路径规定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执行,保证不出差错。
针对特定的病情和治疗目标,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医疗的质量和效果。
三、保证时间节点
临床护理路径中包含了若干个时间节点,要求护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确保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需要遵照这一原则,严格把握时间,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团队协作
临床护理路径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作,共同完成护理任务。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遵照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让患者获得更加专业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在临床护理中,如果能够合理、科学地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必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实现规范化护理操作,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护理路径应用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服务。
临床医学论文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体会【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搜集20xx年9月―20xx年9月我院接受的脑出血5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对甲组28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乙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并对比。
结果:甲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疾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对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和疾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脑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属于非外伤性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1]。
高血压并发小动脉硬化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动静脉血管和动脉瘤畸形破裂等也易导致该病。
近年来,随着临床服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疾病患者和医生重视临床护理[2]。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现搜集20xx年9月―20xx年9月我院接收的脑出血56例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xx年9月―20xx年9月我院接收的脑出血5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5例、13例,共28例,平均年龄是(66.75±1.72)岁,发病时间平均为(8.7±1.5)h。
乙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6例、12例,共28例,平均年龄是(66.76±1.73)岁,发病时间平均为(8.6±1.6)h。
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乙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对甲组28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1)建立护理小组,小组由科主任、责任护士、主治医生和护士长组成。
组织小组会议,确定护理基本内容,制定路径表。
叮嘱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路径表开展护理工作,并将每日护理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临床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方法: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的护理流程,并根据护理效果评价。
结果:60名病人在接受了临床护理路径后,平均住院日比传统护理方法缩短了3.8天,住院费用降低了1436元,病人满意度达到98%。
结论:在病人的临床路径上,可以显著地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理路径;时间;展望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某一时间某一医院就诊的60名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12名,女性18名,9名冠心病,13名胃肠溃疡,8名风湿骨病,年龄在46-80岁。
实验组30名病人,包括14名男性、16名女性,6名冠心病患者、15名胃肠溃疡病人和9名风湿骨病患者。
年龄在47-78岁。
1.2一般方法对照组30名病人,按医院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膳食和少量的心理咨询,而实验组30名病人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其操作程序如下。
首先,对3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病种筛选,先由门诊医师收集病例,再根据症状和体征做出初步的诊断,以判定是否满足临床路径病种的入径标准。
主治医师会将诊疗流程、诊疗内容、诊疗目标、诊疗时间等内容,在病人没有异议的前提下,签署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
随后,病人进入医院,经治医生将病程记录在病例记录中,作为日常的诊断和治疗参考;科室每天早晨值班时都要把病人的入、出病例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并由病例管理员向患者报告每天的临床路径。
在这段时间里,医院的质量控制部门要对病人进行实时的网络监测和现场监督,如果有任何的护理差错,都会及时的进行纠正。
第三步是对病人进行详细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主要采用口头和书面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的指导和护理。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使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特征,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并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以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两组对比的方式,对护理过程进行对比,然后通过护理的效果对两组进行评判。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路径中的60例患者中,相对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了3.8天,住院经费平均减少了1436元,患者的满意度为98%。
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过程,能够极大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护理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理路径;时间;展望“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换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由此可见,护理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显得是多么的重要,现如今,如何才能够实现一个较好的护理过程,已经成为了医疗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重点了,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成为了现代医疗护理中的新模式,然而,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也成为了医学界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重点对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作出了相关报告,并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见解,希望能够给广大医学界人士帮助和启迪。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份~2014年1月份来我院的60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实验组,在30例患者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18例,其中冠心病患者9例,胃肠溃疡患者13例,风湿骨病患者8例,年龄区间在46岁~80岁之间。
第二组3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其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16例,患者冠心病6例,胃肠溃疡患者15例,风湿骨病患者9例。
年龄区间在47岁~78岁之间。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饮食以及少数心理辅导工作,而实验组则对30例患者进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工作,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30例入院的实验组患者进行病种的选择,先由接诊医生对其病例进行采集,再根据症状、体征作出初步诊断,并判断是否符合临床路径病种的入径标准。
谈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应用将护士分批分层次使用,使其分成若干小组,将责任制下放到每名临床护士身上,对分管病人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内容。
结果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都有所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结论在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使护理质量有质的飞跃,同时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理工作更为周到的为患者服务。
标签:优质护理;满意度;护理路径;临床在临床护理路径是为一类特殊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制定的每日护理图表,图表是将患者所有的护理计划进行综合,护士可以通过此表有针对性的、有预见性的去工作。
患者同时也可以了解其护理的目标,并有效的进行配合。
一、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根据卫生部的相关文件及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适实用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
对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规定、管理委员会、评价小组和实施小组,明确了各岗位的人员的工作职责,各级护理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一些特定患者所制定的护理模式,以入院时的诊断、用药、检查、护理、饮食、出院为纵轴,横轴为时间,来制定护理日程计划图表,对什么时候该怎么样护理、治疗和相关检查,病情的发展以及何时出院等相关信息进行描述和记录。
机械式的执行医嘱,单一听从医生指示的工作不在出现,护理人员将有计划的去进行工作。
现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应在卫生部出台的相关文件的指导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
经主任及医师协助下参照临床护理常规进行制定,将临床护理路径图表分为患者篇和护士篇。
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筛选病种,资料综合分析,制定文本,讨论修改,定稿实施等一系列流程将由路径管理实施小组经行。
将实施小组的所制定的文本交由评价小组进行评审审核。
将医院17个科室的83种疾病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2600例患者入径到临床护理路径当中,有2438例出径,有162例出现了变异,在未入径的患者中找出同种病种,并将其对比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护理论文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01月~2014年0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58例,其中男48例,女110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45.3岁。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5例,占9.5%,高中文化38例,占24%,初中及以下文化105例,占66.5%。
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当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护士机械地执行医嘱,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随机实施健康教育,实行功能制护理。
1.2.2试验组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病区护士组成临床研究小组,制定工作职责、计划。
科室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培训,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流程为纵轴,根据专科特点细化分级护理内容,按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检查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等。
由专科医生、床位护士制定临床治疗、护理计划。
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连续动态的有计划性的护理服务。
向患者讲解CNP 的流程及特点,优点。
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完成后由护士在计划表相应栏内打钩并签名。
临床工作中及时观察患者变异因素,及时分析资料,查找原因,不断优化护理流程。
护士长参与指导,督查工作。
及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
在患者出院后收集护理路径表,评价临床实施效果。
2结果从汇总的数据结果来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天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3.1应用CNP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粘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感染,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
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又称临床路线、临床指南等,是一种系统化的临床管理工具,用于规范和指导医疗团队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以提供更加合理、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将从定义、特点、应用、优势等方面详细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定义:临床路径是指预期具有相同健康状况的患者在相同诊疗环境中,按一定的标准和步骤行为,经过一定的时间,完成整个医院化医疗过程所订立的全程规范化、标准化的路径。
特点:1.预设标准:临床路径明确了对于特定患者群体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及预期的护理结果。
2.多学科参与:临床路径需要由多学科的医疗团队相互配合、合作完成。
3.标准流程:临床路径根据临床实践、最新研究和最佳证据制定,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4.指南性文件:临床路径是指导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文件,强调规范性与标准性。
应用:1.实施规范化护理:临床路径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护理过程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护士提供标准化的护理服务,避免不必要的误诊、误治,提高工作效率。
2.促进团队合作:临床路径要求多学科从事护理和医疗的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性。
3.减少误诊误治:通过制定明确的护理步骤和标准,临床路径减少了因个体经验差异而引起的误诊误治,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4.优化资源配置:临床路径明确了每个病人治疗、护理所需的具体资源,便于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5.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将包括患者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者纳入护理过程中,并通过明确目标和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优势:1.提高护理质量:临床路径可以保证患者得到依据最新证据的全程规范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2.降低医疗资源消耗:临床路径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使医疗资源更为合理地分配,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浪费。
3.提高工作效率:临床路径明确了护理流程和标准,减少了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临床路径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临床路径在国外已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而临床路径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临床路径是一种为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其可以提高医护质量,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提高工作效率,可用以训练新的医护人员。
标签:临床路径;服务模式;护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在改革和探索中,探寻出一种适宜高效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临床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1 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简称CP)是一种工作方式,很难用一个定义详尽描述,可把它理解为定义一:是由医生、护士、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手术,制定最适当的、有效的、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浪费,尽早康复,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服务;定义二:临床路径是一种设计好的计划,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序、有时间、有效果的照顾,它是多种专业人员合作,以把握质量与经费的模式;定义三:是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模式,让服务对象由入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照顾。
临床路径是一种为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
它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CPDT(the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team)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订,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临床路径的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及护理,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与护理工作质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第一次成功将工业企业中应用的关键路径分析应用于健康照顾系统,称为临床路径。
2 临床路径的发展临床路径在国外已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为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国际护理专业的新思想、新概念及国际体制接轨,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就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探讨和尝试。
护士本科毕业论文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作业,一般包含专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
下面给大家分享护士本科毕业论文,欢迎借鉴!【摘要】本文浅谈了临床护理路径的由来及概念,概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内容结构,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成效。
分析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来的影响。
最后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内容;结构;影响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 singpathway,CN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成为临床护理路径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工具。
它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以减少住院天数。
自80年代以来,临床护理路径在美国和英国得以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后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医院也陆续采纳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一种护理模式,它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以减少住院天数。
针对特定的群体,用时间为横轴,把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科学的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做一个详细可行的日程计划表。
对何时应做哪项检查、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记录。
因此护理工作不再是被动的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明白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而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从而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结构我们可以可由表格式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但其有严格的时间框架,不同的疾病也有不同的路径设计形式。
以腹部外科胆囊切除术为例:(2)护理流程表,包括从入院到出院,每天所需做的主要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摘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模式,其在现代医学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
该项护理模式具备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分析与记录患者病情,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该项护理模式对降低护理误差率,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为充分体现临床护理路径的核心价值,本文特此对该项护理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展开探讨,以期可以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实践;应用;展望引言:在临床护理事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率正在不断提高,并成功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该项护理模式而言,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且能够促使各项护理流程实现规范化,帮助医护人员制定具备科学性的护理方案,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具有的内在需求。
为充分体现该项护理模式的功能性,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掌握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措施,并解决其存在的缺陷,以此提高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该点对护理事业实现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护理路径设计与应用方法1.1.设计目前,医院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设计时,多会采用电子路径表与诊治路径表。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适当参考以下内容:将护理路径管理模块作为设计切入点,将疾病类型作为参考依据,以此开展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工作。
应结合时间轴对护理路径检查、健康教育以及用药等内容进行展示[1]。
针对临床护理路径模块而言,其主要包括病人管理模块、统计查询模块以及日常值班模块,其主要内容如下:①病人管理模块。
在设计该模块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患者病情实际状况,以此对相应信息进行删减与增加,促使相关内容与护理路径进行结合;②日常值班模块。
该模块能够对患者所在临床护理路径位置进行参考,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路径内容。
此外,该模块能够对反馈结果进行详细记录;③统计查询模块。
该模块能够对反馈结果及患者基础信息等进行实时查询,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统计与处理护理路径偏离因素,明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情况。
浅谈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循证医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7-01
临床路径[1](clinicai pathway)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并把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提高作为监控手段整合到其中,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临床路径作为最新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在我国已有300多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的管理中。
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已开展了临床路径模块与电子病历的有效整合,既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参与医疗服务的主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下面就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临床路径在护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
1 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
1.1 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妇科手术的治疗方案都是由一个人制定,护理计划也随患者的治疗方案而有所不同,一些择期手术也【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工作;循证医学
没规定什么时候做,都是由管床医生主观决定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每位医生根据自己的观点采取不同的做法,术前准备,手术安排时间,手术方式,术后用药,该什么时候出院,都会随着某些因素而改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流程,缺乏可依循的准则,结
果造成住院时间过长。
1.2 而现在由于临床路径的实施,当患者入院后,一旦这个病种属于临床路径的范围,那么它治疗的整个过程就会纳入这个标准化的流程,术前该做什么检查,什么时候手术,术后用药及出院时间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临床医护人员都会围绕这一标准给患者实施治疗。
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也不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住院总费用也随之降低。
住院天数的减少也加快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使得因为没床而等待住院的患者能尽快得到住院,既提高了医院资源的利用率,也解决了患者急于住院的焦虑。
2 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健康宣教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1 很多年资低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经验少,知识面不够,对健康宣教这块欠缺,也间接导致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
临床路径的实施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化、具体化,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激励了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2 由于表格式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我们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一定的针对性、规范性。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模式,避免了重复宣教工作,护理人员依据预先制定的最佳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活动,增强护患交流的机会,提高了护理服务效率,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
3 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1 随着现在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很多患者都对医院产生了一
种抵触的心理,部分人总觉得医院就是一暴利机构。
一旦医院存在着某些过错,网络、舆论都会铺天盖地的报道,甚至会夸大其词,这就导致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
3.2 临床路径的实施,在患者入院时就有了一套固定的方案,也不会因为某些医生主观原因而多出来的某些检查或药品,护理人员也会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护理方案给患者实施护理,事先告知什么时候检查,什么时候手术,患者对于自己的诊疗计划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4 临床路径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4.1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就是把以往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成责任制护理模式,就是说患者的所有治疗和护理都由责任护士负责到底。
4.2 临床路径的实施,责任护士在开始护理这个患者时就有了一套固定的护理方案,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该责任护士都会全程给患者一个很好的床边宣教及围术期护理,这不仅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亲切感,也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5 结论
临床路径的实施,使我们的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运用护理程序收集资料,分析、评估,按时间顺序为患者提供主动、连续的护理和照顾。
从长远来看,临床路径必将改善目前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鸣明,刘鸣.循证医学概念和起源[j].华西医学,1998,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