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力工程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7.51 MB
- 文档页数:32
包神铁路供电工程概况一、电力部分包神全线设置四个供电工区管辖牵引供电设备和10KV电力线路及高低压设备。
1、10KV线路及设备情况如下:(1)、达旗供电工区维护架空电力线路85KM,电力电缆线路43KM,各型变压器39台。
(2)、东胜供电工区维护架空电力线路105KM,电力电缆线路123.5KM,各型变压器36台。
(3)、石圪台供电工区维护架空电力线路33.4KM,电力电缆线路115.96KM,各型变压器20台。
(4)、河西供电工区维护架空电力线路136.8KM,电力电缆线路16.8KM,各型变压器20台。
2、配电所:包神全线设置10KV配电所8座,分别为河西配电所、万南配电所、达旗配电所、东胜配电所、东胜机辆段配电所、朝脑沟配电所(与牵引变合建)、沙沙圪台配电所(与牵引变合建)、神东配电所。
万南配电所、达旗配电所、东胜配电所、神东配电所、河西配电所(未接管)五个配电所为单电源供电是现有一贯通的配电所。
朝脑沟配电所(与牵引变合建)、沙沙圪台配电所(与牵引变合建)、河西配电所及达旗配电所邦建配电室为即将开工的二贯通的配电所。
二、牵引供电部分包神铁路全线电气化贯通后,电气化总运营里程将达到607.7线条公里,电务段将承担包神铁路全部24站24区间接触网的运营维护工作,其中接触网包含神东-东胜双线电气化区段、东胜-万南单线电气化区段、巴图塔-布尔台专用线、万南-煤制烯烃专用线;在瓷窑湾、沙沙圪台、朝脑沟+6、关碾房、万南设立了5个牵引变电所;在巴图塔设立了一个分区所;在东胜设立了一个分区所兼开闭所。
1、包神线电气化开通历程(1)、2007年7月19日开通巴图塔至神东段接触网,共计154条公里,运行正常。
(2)、2010年1月20日沙沙圪台站Ⅱ、4、6道接触网已开通运行,由东乌铁路活蚕沟牵引变电所越区供电,天窗检修由东乌铁路配合停、送电。
(3)、2010年2月9日万水泉南站南北场、万南机务折返所、万包联络线、万水泉上下行疏解线及与南场接轨的煤制烯烃铁路专用线接触网正式开通,本次开通正线、站线电气化铁路125条公里(其中万南站区72.78条公里、煤制烯烃和煤化工专用线52.22条公里)。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铁路电力工程作为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铁路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详细介绍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
一、铁路电力工程概述铁路电力工程是指为铁路交通提供电力供应的工程,包括铁路电力线路、变电站、电力设备安装和维护等内容。
铁路电力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铁路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车站照明等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铁路电力工程具有线路长、覆盖面广、设备繁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二、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1. 施工准备在铁路电力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图纸的审查、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材料的准备等。
其中,施工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铁路电力工程的特点,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2. 电力线路施工技术铁路电力线路施工主要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施工。
架空线路施工要考虑线路的路径、塔基施工、杆塔组装、导线架设等因素。
电缆线路施工要考虑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接头处理、防护措施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
3. 变电站施工技术变电站是铁路电力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主变压器、配电装置、控制系统等。
变电站施工要考虑设备选型、安装位置、接地处理、调试运行等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设备安装的质量和精度,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4. 电力设备安装与维护技术铁路电力设备安装与维护是铁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维护等。
在安装与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5. 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
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确保施工安全。
铁路四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铁路四电工程是指铁路沿线的供电、信号、通信和电缆保护工程,是铁路交通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铁路四电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施工范围包括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和电缆保护系统。
二、工程内容1.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铁路四电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铁路运输提供电力供应。
供电系统包括变电站建设、接触网施工、电力线路铺设等工作。
2.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铁路运输安全的保障,其主要功能是为列车提供行车指令和控制系统。
信号系统施工包括信号设备安装、数据通信线路铺设等工作。
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中重要的信息传递和联络工具,对列车运行的协调和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信系统施工包括通信设备安装、信号塔建设等工作。
4. 电缆保护系统:电缆保护系统是保护铁路四电系统中的电缆线路,防止外界因素对电缆的损坏和影响。
电缆保护系统施工包括电缆敷设、防护装置安装等工作。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阶段:在项目启动前,需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组织人员和设备,确定施工现场和工艺流程等。
2. 施工过程:(1)供电系统施工:首先进行变电站建设,然后进行接触网的施工和电力线路的铺设。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2)信号系统施工:信号系统施工包括信号设备的安装和数据通信线路的铺设。
施工过程中需确保信号设备的准确和可靠性。
(3)通信系统施工:通信系统施工包括通信设备的安装和信号塔的建设。
施工过程需保证通信系统的通畅和稳定。
(4)电缆保护系统施工:电缆保护系统施工包括电缆的敷设和防护装置的安装。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电缆线路,防止损坏和影响。
3. 施工结束阶段:施工完成后,需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收。
确保铁路四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四、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做好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护工作。
铁路工程中的名词解释一、铁路工程概述铁路工程是建设和维护铁路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承载着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铁路工程涉及的专业名词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铁路工程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二、线路工程1. 铁路线路:指铁路的轨道、道床及其附属设备等组成的线性工程。
2. 轨道:指铁轨铺设的部分,为列车提供运行支撑的基础。
3. 道床:指铁路轨道两侧的基础设施,能够承受列车运行的荷载,保证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4. 轨距:指铁路轨道两轨轨心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435毫米。
5. 轨道衡:用于测量铁路线路轨道的高低差,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三、车辆工程1. 车辆:指铁路系统中运行的机车、车厢和动车组等载送旅客和货物的交通工具。
2. 机车:铁路上的动力机车,用于牵引列车的移动。
3. 动车组:又称高速动车组,是指由多个编组车辆组成的一种列车,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
4. 车厢:指铁路列车中供旅客乘坐或载送货物的车辆。
四、信号工程1. 信号系统:用于指示列车运行状态和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设备和系统,包括信号灯、信号机和信号检测设备等。
2. 列控系统:全称为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列车进行控制,实现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3. 道岔:用于改变列车行进方向的设备,可以使列车从一条轨道转向另一条轨道。
五、电气工程1. 供电系统:为铁路线路提供电能,用于驱动列车以及提供列车运行所需的各种设备。
2. 出版变电所:提供铁路线路电源的设备和设施,将市电电能转化为适合铁路使用的供电电流。
3. 信号电缆:用于传输信号和电力的电缆,保证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架空电缆:安装在高架结构上的电缆,为列车和信号系统提供电力。
六、桥梁工程1. 铁路桥梁:用于跨越地形障碍或水域的桥梁,保证铁路的连续通行。
2. 梁式桥:桥梁的主要承载构件是梁,常用于跨越水域或者河谷等场合。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一、电力工程概述电力工程是指利用能源转化设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配电设备将电能传输、分配给用户的工程领域。
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涉及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调度等多个方面。
二、电力系统1.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用户组成。
电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等不同形式的发电厂;输电线路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主要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用户则是指各种用电场所。
2.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用户的纽带,主要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
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铁塔或电缆进行架设,以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低压配电线路则通过电缆或电线将电能送达用户处。
3. 变电站变电站负责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变频等处理,以适应用户的用电需求。
变电站还承担电能调度和保护的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电力设备1. 发电设备发电设备是电力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火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等。
火电机组通过燃烧煤炭、油气等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水电机组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风电机组则利用风能驱动风轮转动产生电能。
2. 输配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等。
变压器用于承担电能转换的任务,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用户的低电压电能;断路器用于在电路过载或故障时进行断电,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用户安全;开关柜则用于控制电能的传送和分配。
四、电力调度电力调度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供应的过程。
通过电力调度,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结大一电力专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力工程概述、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电力调度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指南1. 介绍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是铁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铁路运输的安全、便捷和高效。
本篇文章将围绕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并提供全面指南,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概述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电力是驱动铁路机车、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能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铁路建设的不断完善,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建造迫在眉睫。
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将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高效节能。
3. 智能化建造技术指南3.1 现状分析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现状分析是进行智能化建造的必要步骤。
通过对系统结构、运行状况、故障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能够为智能化建造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3.2 技术方案设计在进行智能化建造之前,需要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这包括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智能设备的选型和布局、通信网络的规划等内容。
3.3 智能设备应用智能设备是智能化建造的核心。
在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中,智能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故障预警、智能控制等功能,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数据分析与优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数据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4. 个人观点和总结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是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的发展将为铁路运输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我个人认为,智能化建造技术的不断应用将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结语在本文中,我们对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并提供了技术指南。
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共同推动铁路智能化建设的进程。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已经成为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建造技术将在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指南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指南一、引言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是铁路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化建造技术已经逐渐在铁路电力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重点围绕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展开讨论,并探究其在铁路运输中的意义和应用。
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技术概述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是指为铁路牵引电机和辅助设备提供电力的系统,一般由供电系统、牵引变流设备、接触网、接触网冷却系统等组成。
传统的铁路电力技术主要以供电、牵引和接触网为核心,以传统的建造技术为主。
但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铁路运输系统的不断升级,智能化建造技术已经开始在铁路电力领域获得应用。
三、智能建造技术在铁路电力牵引供电中的应用1. 智能供电系统智能供电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实现对供电设备及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控。
这种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智能调整电力输出,保证列车的牵引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2. 智能牵引变流设备智能牵引变流设备通过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对列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这将大大提高列车的牵引效率,并且减少对车辆和轨道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智能接触网和冷却系统智能接触网和冷却系统采用先进的感知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接触网的自动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接触网的故障和异常,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智能冷却系统也能够根据列车运行的实时情况进行智能调控,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智能建造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1. 智能设计和施工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开始在铁路电力工程中得到应用。
智能设计软件可以根据铁路线路的实际情况,自动完成供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而智能施工技术则通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为误差,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铁路外部供电工程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在现代交通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铁路供电工程的建设和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外部供电工程是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提高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概述外部供电工程是指通过架空或地下电缆,将电能从电力系统输送到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
外部供电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线路、变电所、配电设备等组成部分。
通过外部供电,可以使列车牵引电力系统与电网相连,实现列车的电气牵引。
同时,外部供电也有助于减少列车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3. 项目目标本外部供电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选址、合适的技术方案和设备配置,建设一套稳定、可靠的外部供电系统,满足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需求,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4. 方案选择(1)供电线路供电线路是外部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址和布设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供电线路时,需要考虑线路的输电能力、规划布设、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同时,还要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合理选择架空线路或地下电缆,以及绝缘等级、线型等技术参数。
(2)变电所变电所是外部供电系统的核心设施,主要用于电能的变换、分配和保护。
在建设变电所时,要考虑供电负荷、变电所的容量、变电设备的选型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变电所的选址、场地布局、动力系统和安全设备等,以确保变电所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管理。
(3)配电设备配电设备是外部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将变电所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牵引供电系统中。
在选择配电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运行成本等因素。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技术参数、操作方式、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工程实施(1)选址规划选址规划是外部供电工程的前期工作,其目的是确定供电线路、变电所、配电设备等设施的选址和布设。
铁路工程施工工程概况铁路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工程施工工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利用一定的施工技术和工艺,通过组织和管理,完成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
本文将从铁路工程施工的特点、工程组成、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铁路工程施工的特点1. 工程规模大:铁路工程施工涉及到线路、桥梁、隧道、车站等多个方面,工程规模较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2. 施工周期长:铁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受到天气、地形、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
3. 技术要求高:铁路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程,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4. 安全风险大: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5. 环保要求严: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铁路工程施工工程的组成铁路工程施工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线路工程:包括铁路轨道、路基、排水设施等,是铁路工程的主体部分。
2. 桥梁工程:包括铁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是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隧道工程:包括铁路隧道的开挖、衬砌和施工,是铁路工程中的关键部分。
4. 车站工程:包括车站建筑、信号系统、接触网等,是铁路工程的重要配套设施。
5. 电气化工程:包括接触网、电力系统等,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通信工程:包括通信设施、信号系统等,是铁路工程的重要配套设施。
三、铁路工程施工技术1. 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包括路基施工、轨道施工、排水设施施工等,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
2.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包括桥梁基础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等,主要采用预制拼装和现场浇筑等方式。
3.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包括隧道开挖、衬砌施工等,主要采用钻爆法和机械法施工。
4. 车站工程施工技术:包括车站建筑施工、信号系统施工等,主要采用现场浇筑和机械化施工方式。
铁路电力改造工程特点和存在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针对铁路电力改造工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对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施工质量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铁路;电力改造;工程特点;问题分析引言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我国不断实施铁路扩能改造,来提高运输能力,电力改造工程作为铁路扩能改造的重要配套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
电力改造的工程量大、点多线长、施工复杂,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特点,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加强施工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工程特点分析1.1点多线长,施工内容繁重铁路电力改造工程施工里程长,一般每个施工标段施工范围在100公里左右,车站多、区间长,施工工点分散,作业地点不固定,集中管理困难。
施工内容繁重,主要施工内容包括10KV贯通线和自闭线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杆式变台、箱变、变电所、电力远动、防雷接地、低压配电等工作。
针对这一特点,施工企业需要统筹谋划,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工点分散不利条件,组织多点平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1.2沿线穿越地形地貌多,环境条件复杂铁路贯通和自闭电力线路一般布置在沿铁路两侧布置的铁路区保护范围之内,经过城市、乡镇、农村等区域,穿越山林、河流、平原、沙地等,沿途地形地貌复杂。
为保证电力线路适应各种复杂条件,设计采用架空线路和电缆混架的方式,区间一般采用架空线路,具有节省投资、施工维护和检修方便的优点;站区及接引至变配电装置、跨越交通干道、河流主道或其它复地形时一般采用电缆,电缆线路投资相对较大,但是可以避免环境条件的影响,供电可靠性高。
1.3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转接,停送电作业多既有线电力线路和设备正在使用,为减少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电力改造一般采用分段施工、分段验收、分段投入使用的方案。
确定新建电力线路两端接入既有线路的方案后,先完成新建电力线路施工,验收合格后,向铁路局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计划和停电作业票,进行转接工作,拆除旧线路,新线路送电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