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28.46 KB
- 文档页数:4
湖南铁路电气化铁道概论期末考试手写总结版第一篇:湖南铁路电气化铁道概论期末考试手写总结版第一章铁路基本知识1、构成铁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线路、车辆、机车、车站和信号与通信设备。
2、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3、路基的常见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4、轨道由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主要部件组成。
5、钢轨的断面形状采用“工”字形,标准钢轨类型有75kg/m、60kg/m、50kg/m。
6、铁路车辆一般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7、按牵引动力分,机车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第二章电气化轨道技术1、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于1863年诞生在英国首都伦敦。
2、中国于1965年(5月1日)开始修建北京地下铁路。
(建成于1969年10月1日)3、地铁组成:地铁线网、轨道与线路、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环控系统、车辆。
4、车站组成:站台、站厅层、出入口、设备层。
5、电气化铁路由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机车及其机务系统组成。
6、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
第三章电力系统基本知识1、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输电线路、用户等在电气上相互连接所组成的整体。
2、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①电能不能大量存储、②电力系统暂态过程非常迅速、③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3、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①保证可靠持续运行、②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③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高压电气设备有哪些: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熔断器、接触器、重合器、分段器、开关柜、组合电器等。
5、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构成中连接生产和用户,起着电压升降和变换电能的作用。
其中有: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几类。
6、一次设备是指高压侧的设备,用于直接生产。
转换和输配电能。
主要有:电能生产和转换设备、接通和断开电路的高压开关设备、限制过电流和过电压设备、载流导体及其绝缘设备、互感器、接地装置。
第一章电气化铁路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我国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目前主要有蒸汽牵引、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三种形式。
以电力牵引作为主要牵引方式的干线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始建于1958年,1961年8月15日宝鸡——风州段91km建成通车,采用了较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供电方式。
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电气化铁路两万公里,成为继俄罗斯、德国之后世界第三电气化铁路大国。
目前,世界高速电气化铁路最高已达330km/h(德国汉诺威——柏林),最高试验速度已达515km/h(法国巴黎——勒芒——图尔)。
我国于1998年已建成广深为200km/h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秦沈试验为321.5km/h。
到2020年,我国将达到电气化铁路总里程5万公里,是铁路建设的高潮。
电气化铁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多拉快跑,提高运输能力。
由于电力机车功率大、速度快,因而能多拉快跑,提高牵引吨数,缩短在区间运行时间,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
二、能综合利用资源,降低燃料消耗。
由于电力机车的能源可以来自多方面,因而可以综合利用资源,即是在纯火力发电的情况下,电力机车总效率也可达25%左右,为蒸汽机车的四倍多。
三、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电力机车构造简单,牵引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因而机车检修周期长,维修量少,可以减少维修费用和维修人员。
电力机车不需要添煤、加水和加油,整备作业少,宜长交路行驶,因而可以少设机务段,乘务人员和运用机车台数相应减少。
这样就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能改善劳动条件,不污染环境。
由于电力机车没有煤烟,使机车乘务员不受有害气体侵害,同时也对沿线的环境不产生污染。
第二节电气化铁路的组成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组成的。
一、电力机车——用电力驱动的机车。
电力机车由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系统组成。
机械部分,主要包括车体和走行部分。
电气部分,主要包括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转换硅机组、调压开关、整流硅机组、平波电抗器、牵引电动机和制动电阻柜等。
《铁道概论》项目8电气化铁路供电电气化铁路供电是指使用电力替代传统的蒸汽或柴油机械以提供动力,使列车运行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
本文将对电气化铁路供电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分析其优点、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电气化铁路供电的原理和组成部分电气化铁路供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触网和供电系统将电能输送到列车上,供给电力机车或电力动车组。
电能的输送和利用过程需要接触网、变电所、继电保护系统、配电系统和动力机车/电力动车组等多个组成部分进行协调工作。
1.接触网: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架空电缆和接触线构成。
接触线通过电气连接将电能传输到机车/动车组的受电弓上,以提供动力。
2.变电所:变电所是将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合列车使用的直流电的设施。
变电所负责电能的转换、配电和监控等工作。
3.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用于监控和保护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运行。
它能够检测系统中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4.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变电所产生的电能传输到不同区段的铁路线路上,以满足列车的供电需求。
5.动力机车/电力动车组:动力机车或电力动车组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最终受益者,它们通过接触线和受电弓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列车行驶。
二、电气化铁路供电的优点电气化铁路供电相比传统的蒸汽或柴油机械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环保:电气化铁路供电可以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清洁能源供电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
2.高效便捷:电气化铁路供电改善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驱动系统响应迅速,加速性能好,能够更好地满足列车运行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动车组的机械磨损和维护成本。
3.运行成本低:电力供电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电力机车和电力动车组的能耗较低,维护成本相对较少。
这也有助于降低铁路运输的经营成本,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
三、电气化铁路供电面临的挑战电气化铁路供电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1.基础设施投资大:电气化铁路供电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接触网、变电所、配电系统等。
电气化铁道的认识一、电气化铁道概述电气化铁道,简称电气化铁路,是指经由电力机车或动车组等电力牵引的铁路。
电气化铁道的功能由其牵引供电系统、电力机车和信号控制系统三者共同完成。
电气化铁道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个是牵引供电系统,另一个是电气机车。
牵引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馈电线组成,负责将电能转化为适用于机车的能源。
电力机车是实际应用电能牵引运行的机车,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二、牵引供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道的能源部分,负责将电能供给电力机车。
它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和馈电线,牵引变电所将电力系统的高电压转换成适合机车运行的低电压,馈电线则将电能传送到电力机车的电机上。
三、电力机车电力机车是一种使用电能作为牵引动力的机车,通常通过接触网或第三轨获取电能。
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运行速度快、运行平稳、环保等优点,是现代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信号与控制系统信号与控制系统是电气化铁道的指挥系统,负责列车的运行控制和信号传递。
它主要由信号设备、联锁设备和集中控制系统组成,保障列车安全、有序的运行。
五、线路与桥梁电气化铁道的线路与桥梁是其基础结构,需要承受列车的重量和运行时的振动。
线路与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满足安全、稳定、耐久等要求。
六、通信与调度通信与调度系统是电气化铁道的神经中枢,负责列车运行的控制和协调。
它主要由通信设备和调度设备组成,保障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调度指令的准确执行。
七、环境保护与安全防护电气化铁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工作。
对于产生的噪音、振动、电磁辐射等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同时,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电气化铁道基本知识目录1. 电气化铁道的概述 (2)1.1 电气化铁道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3)1.2 电气化铁道的优点及发展趋势 (4)2. 电气化铁道电气设备 (6)2.1 电源系统 (7)2.1.1 直流电力系统 (8)2.1.2 交流电力系统 (10)2.2 变压系统 (12)2.3 架空线路 (13)2.4 地面接触线 (14)2.5 线路保护装置 (16)2.6 列车牵引供电系统 (17)3. 电气化铁路控制及通讯系统 (18)3.1 基地局控制系统 (19)3.2 自动驾驶系统 (21)3.3 列车无线通讯系统 (22)3.4 信号控制系统 (23)4. 电气化铁路车辆 (24)4.1 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25)4.2 交流电动机原理及应用 (26)4.3 变频调速系统 (28)4.4 再生制动系统 (29)4.5 车载控制系统 (31)5. 电气化铁道技术标准及安全要求 (32)5.1 安全运行规范 (33)5.2 电气设备标准 (35)5.3 检修保养标准 (36)1. 电气化铁道的概述电气化铁道是将传统铁路改造为使用电力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系统。
这一转变显著升级了铁路运输的效率与清洁度,因为电力驱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电气化铁道的基本原理是,使用架空接触网、第三轨系统或地下电缆为行驶中的电力机车提供连续的电流,这些机车通过受电弓将电能转换为动力,驱动车辆的电动机,推动列车前进。
在技术实现上,电气化铁道系统分为了直流和交流两大主要系统。
直流系统以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883年在伦敦的韦斯特马里铁路采用,其特点是相对于交流系统,构建和维护较为简单,适合于长时间低速度运行,但由于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并不适用于长距离的快速运输。
交流系统则避免了直流系统的一些缺点,特别适用于高速铁路和长途运输,电气化铁路的多数发展都采用了交流系统构架,主要归功于其在大幅度提升能效和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方面的优势。
第一章绪论一、交通运输运输是人与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位移。
由于交通运输涉及的范围很广,因此运输活动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标准。
比如从运输对象看,可以分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从运输方式看,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等等。
运输业不创造新的产品,也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和性质,而只改变其空间位置,所以运输业的产品就是“位移”。
在实际工作中,用周转量作为运输工作量的统计指标。
其单位为“人公里”和“吨公里”。
为了统计方便,一律按换算吨公里计算: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周转量分为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和全部周转量,其关系为:全部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输业的产品是“位移”,因此它的产品不能储存,也不能转让,其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过程,因此衡量运输业的标准,就是服务质量。
为了应对运输对象的随时变化,运输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储备运输能力。
二、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线路,由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的特点:1、运输能力大;2、运行速度快;3、运输成本低:铁路运输成本为汽车运输成本的1/11,能耗为汽车的1/7,且比公路占地少;4、准时、安全可靠:铁路运输基本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并有所有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它是所有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准时的。
铁路运输的缺点:1、一次性投资大,金属消耗量多,建设周期长;2、受既有轨道限制,缺乏灵活性。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整个铁路交通系统就是一台大联动机。
因此它必须有统一集中的调度指挥,统一的列车运行计划和统一的运输组织规章制度。
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一是电气化,二是列车速度、密度和重量,三是信号系统的电子化和自动化。
第二章线路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负责承担列车重量和引导列车轮对运行。
铁路线路是一个工程整体,基本组成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部分。
为保证铁路运输的正常进行,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电气化铁路概论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牵引供电装置一般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铁道部1993年发布的《铁路技术政策》牵引动力与供电一节中做了如下阐述:积极进行牵引动力改革。
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提高电力牵引承担换算周转量的比重。
管好用好蒸汽机车。
合理安排牵引动力的布局。
在主要繁忙干线,高速铁路煤运专线及长大坡道,长隧道地区等线路上,应采用电力牵引,其它线路逐步采用燃牵引。
大力提高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实能力,采用高强度,耐腐蚀,少维修,无维修的导线及接触网零部件。
加强接触网的等电压保护,优化机构与接触网的绝缘匹配,改善引网关系。
逐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控制自动化、远动化及运行管理智能化。
发展牵引供电系统的实时检测技术,实现故障检测现代化,并逐步建立检测及维修的专家系统。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
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
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
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
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
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
我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钢支柱而言的,即钢支柱固定在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给的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
电气化铁路概论
中国铁道出版社王勋
接触网基础
基础网的特点及要求
一.接触网的基本特点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架设的为电力牵引机车提供电源的特殊供电装置
用途:将变电所输出的电能通过接触网的基础导线供给沿线运行的电力机车
特殊性:1.露天设备2.无备用3.机电一体化
受气候影响大
电气上满足电力机车牵引功率、电气强度、电压水平。
绝缘安全等
机械上满足机械强度、机械位置、弓网动态弹性等一系列机械技术要求
二.牵引供电对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1.设备安全可靠,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保证想电力机车正常供电
2.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接触悬挂具有可靠的稳定性
3.有足够的电气强度,保证在牵引高峰时正常的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
4.网上设备的空间位置不影响受电弓取流
5.网上设备的质量应轻且分布均匀,保证接触网的弹性尽量一致
6.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使用寿命尽可能的长
7.在保证接触网悬挂稳定性的前提下,结构应尽量简化,有利于施工、维护及事故抢
修
8.在最高运行速度下,弓网离线率应在可容许的范围内
改善接触悬挂弹性、提高接触网的波动速度成为接触网发展的核心要求
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组成部分1.接触悬挂2.支持装置3.支柱与基础
一.接触悬挂
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中心锚结、补偿装置、以及连接它们的零件等
作用:将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
1.承力索P134
2.接触线P137
3.吊弦P140
分类: 简单接触悬挂,链形接触悬挂
接触网线岔P146
锚段及锚段关节P149
中心锚结P152
补偿装置154
二.支持装置
主要用来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要求的高度上,并将接触悬挂的重量传给支柱。
腕臂柱支持装置P156
软横跨P159
硬横跨P160
大型建筑物上的支持装置P161
三.支柱与基础
接触网支柱是用来安装支持装置、悬吊接触悬挂和附加线索、承受接触网因受气象条件影响而产生的各类荷载的。
支柱分为两大类,即腕臂支柱和软横跨支柱。
腕臂支柱主要用于区间,软横跨支柱用于站场。
支柱高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下列因素: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及结构高度、接触悬挂类型、支持装置类型,以及轨面至基础面(钢柱)或至支柱处地面(预应力混凝土柱)的距离。
1.钢柱及基础P164
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柱及基础P166
四.接触网的附加导线
接触网上常用的附属电线路包括供电线、捷接线、并联线和加强线等
1.供电线
2.捷接线
3.并联线和加强线
接触网的供电分段和设备
一.接触网的电分段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缩小停电事故发生的范围,要进行电气分段。
1.分段绝缘器
2.绝缘子
3.隔离开关
二.接触网的电分相及自动过分相技术
在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电力机车是由单相电供电的,为了平衡电力系统的U、V、W各相负荷,一般要实行U、V相轮流供电。
1.分相绝缘器
2.机车自动过分相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接触网事沿轨道架设的特殊供电线路,将变电所的电能传送给车辆。
目前,主要采用的供电制式有两种:
1.DC750V供电制式。
2.DC1500V供电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接触网有3大类型:
第三轨道接触网
架空柔性接触网
架空刚性接触网
三类接触网的优缺点
第三轨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在安装、维护上的费用和工作量要低于架空接触网(相同电压下),受天气影响也小得多(除了上接触式外),并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尺寸隧道。
但由于第三轨系统距地面很近,无法做到全方位的人员接近防护是一个主要的缺点。
刚性架空接触网与接触轨一样具有结构简单、事故影响范围小、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但由于其作业面较高,运营维护仍须配备专用的维护检修车辆。
柔性架空接触网适合列车高速运行。
但是,柔性架空接触网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且有断线之虞;接触线磨耗快,换线周期短;在隧道内,张力补偿下锚要求高,在地面或高架桥上会对城市景观造成一定影响。
1.接触网的作用是什么?
答:接触网是沿铁路线架设的为电力牵引机车提供电源的特殊供电装置,它的用途是将变电所输出的电能通过接触网的接触导线供给沿线运行的电力机车。
2.接触网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接触网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三个特殊性方面:露天设备、无备用、机电一体化。
3.接触网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答:从结构形式看可分为3个组成部分:
接触悬挂:主要包括承力索、吊弦、接触线及连接它们的零件等
支持装置:由腕臂、拉杆(或压管)、定位装置等连接件组成,用来悬吊和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递给支柱或其他建筑物。
支柱与基础: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和支持装置的全部负荷,并把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
4.常用的接触线材料有哪些,对接触线有什么样的要求?
答:接触线多由铜合金、铝合金制造。
铜接触线具有电气性能好,耐腐蚀,使用寿命较长及施工架设方便等优点。
但由于铜的资源在我国尚不富有,为了节约用铜,我国使用钢铝接触线。
5.整体吊弦和原来的环节吊弦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整体吊弦具有如下特点:
由于吊弦与线夹间为压接连接工艺,接续可靠,工艺简单,机械强度高,整体导流
式结构,避免了环节吊弦产生的磨损和电火花烧蚀等情况;
耐腐蚀、寿命长,适于机械化加工制作,有利于批量生产;
一般来说,经过精确计算后,一次性安装不需调整,减轻了维修工作量。
6.接触悬挂有哪几种形式,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根据悬挂有无承力索,可将接触悬挂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简单接触悬挂是由一根或几根平行的接触导线直接固定在支持装置上的接触悬挂。
它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与维修方便,对隧道净空要求低,投资少造价低等特点。
其缺点是驰度大、弹性布均匀,导致高速运行的机车取流质量较差。
链形接触悬挂高度一致,弹性均匀,稳定性好等优点,所以机车有较好的取流条件,适用于运量大,速度高的干线上。
但存在着结构复杂、投资大、施工和维修任务量增加等缺点。
7.什么是锚段,什么是锚段关节,什么是中心锚结?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为满足接触网在供电和机械两方面的需求,需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每一个分段叫一个锚段。
锚段与锚段之间的衔接部分称为锚段关节。
锚段关节应能使电力机车受电弓平滑、安全地从一个锚段过渡到另一个锚段,且弓线接触良好,取流正常。
在接触网中,为防止接触网线索断线造成整个锚段的接触悬挂解体,缩小事故的范围,同时为了减少因温度变化给线索造成的张力差,增加接触悬挂弹性的均匀性,早锚段中心位置通过中心锚结绳和中心锚接线夹,将接触线和承力索固定在接触网支柱上,这种在锚段中部固定接触线和承力索的结构叫中心锚结。
中心锚结的作用:接触网锚段中安装中心锚结后,当温度变化时,锚段两端的补偿器只能从中心锚结点分别向两端进行补偿,这是由中心锚结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这样就保证了两侧线索张力均匀,是接触线的驰度不会太大的变化,从而保证了弓线间的良好接触。
另一方面,设立中心锚结可以缩小事故范围,中心锚结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当一侧发生断线事故时不会影响中心锚结另一侧悬挂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快速抢修事故和迅速恢复正常供电。
8.分段绝缘器的作用是什么,一般用在何种场合?
答:分段绝缘器又称分区绝缘器,是接触网电气分段的常用设备。
在正常情况下,机车受电弓带电滑行通过。
当某一侧接触网发生故障或因检修需要停电时,可打开分段绝缘器处的隔离开关,将该部分接触网断电,而其他部分接触网仍能正常供电,从而提高了接触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利用分段绝缘器进行分段的处所主要有:同一车站内不同车场之间及复线区段车站内上、下行之间,货物线及有货物装卸作业的站线,机车整备线,电力机车库线、专用线等处。
这些处所由于受线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南移布置绝缘锚段逛街,因而设置分段绝缘器。
它和隔离开关配套使用,实现同相电分段。
通过隔离开关的开合实现独立区段的停电和带电,以保证货物装卸人员、机车或就楚王检修人员及其他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9.自动过分相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答:机车自动过分相技术有地面开关自动切换方式、柱上开关自动断电方式和机车自动断电方式三种。
原理:P173
10.城市轨道交通的接触网有哪几种类型,分别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答:城市轨道交通的接触网有3大类型:第三轨类接触网、架空柔性接触网和架空刚性接触网。
三类接触网的优缺点
第三轨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在安装、维护上的费用和工作量要低于架空接触网(相同电压下),受天气影响也小得多(除了上接触式外),并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尺寸隧道。
但由于第三轨系统距地面很近,无法做到全方位的人员接近防护是一个主要的缺点。
刚性架空接触网与接触轨一样具有结构简单、事故影响范围小、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但由于其作业面较高,运营维护仍须配备专用的维护检修车辆。
柔性架空接触网适合列车高速运行。
但是,柔性架空接触网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且有断线之虞;接触线磨耗快,换线周期短;在隧道内,张力补偿下锚要求高,在地面或高架桥上会对城市景观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