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怀疑与学问1
- 格式:pdf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9
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相关推荐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怀疑与学问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1.指导预习,要求学生找出论证过程中讲道理和举事例的句子。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点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2.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教学难点1.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
一、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二、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三、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四、第6段“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怀疑与学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怀疑”与“学问”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语法和用法,能够将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
3.通过阅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掌握并运用“怀疑”和“学问”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加深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运用间接引语的语法,将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
3.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三、教学难点
1.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怀疑”和“学问”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们有机会自主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设计
1.自主探究(10分钟)
由于“怀疑”和“学问”是本节课的重点,先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思考,梳理出两个概念,归纳它们的差异和联系,并参加普及性的测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导入新知(10分钟)
通过活动,在课堂上引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基本概念,将这一内容自然引向本次课的主题,即《怀疑与学问》。
3.阅读讲解(15分钟)
分组讲解文章,聚焦一段细节剖析,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