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卒章显志》
- 格式:ppt
- 大小:414.00 KB
- 文档页数:16
卒章显志加以小见大的手法作文英文回答:The technique of "final sentence revealing the theme and using small to illustrate the large" is a commonly used literary device that serves multiple purposes in writing. Firstly, it provides a sense of unity and coherence to the piece by succinctly encapsulating the central theme or message in the concluding sentence. This technique ensures that the reader is left with a clear and memor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writer's intention.Moreover, this literary device allows writers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seemingly minor details or events. By juxtaposing a small, seemingly insignificant element with a larger concept or theme, writers can draw attention to the subtle nuances and complexities that may otherwise have gone unnoticed. This juxtaposition creates a powerful impact, inviting readers to reflect on the broader implications of even the smallest actions or observations.By utilizing this technique, writers can also convey profound messages or truths in a concise and impactful manner. The final sentence often serves as a revelation, shedding new light on previous events or characters. This unexpected insight can leave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the readers, encouraging them to reconsider their own perspectives or beliefs.中文回答:卒章显志,加以小见大的手法。
记叙文写作之卒章显志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16年第07期【写作目标】了解卒章显志法的类型;并学会在记叙文中妙用卒章显志法行文。
【技法指津】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卒”乃“完毕”“结束”的意思;“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者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图。
换句话说,卒章显志就是指在文章结束时才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文章即将结尾时才将写作意旨交代清楚,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作“篇末点题”。
“卒章显志法”在作用上与“开门见山法”恰好相反,后者的意旨往往显现于文章的起始,而前者的意旨总是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一般来讲,卒章显志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总结评述式。
即在全文结尾处收拢笔势,对前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述和明确的点示,从而显现作者写作此文的题旨,给读者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精粹点化式。
即在对所写的人、事、物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极精练的语言,把它们的精髓点化出来。
三、蓄势引申式。
这种结尾所显之“志”,不是对全文内容的评述、总结、概括或点示,而是宕开一笔,将全文的内容引申到一种深刻的意义或深化的意境中去。
可以说,在这样的文章里,全文的铺叙、描写,都是为了结尾那含义深刻的“一刹那”,都是在为结尾“蓄势”。
四、寓意点破式。
这是一种形式独特、不可或缺的方法。
即在一篇短短的寓言之后,有时可用寓言中“人物”的语言进行点题,有时则可用作者的旁白进行点破。
由于有了这种“点破”,寓言的主旨、意趣便赫然显现,寓言的“身体”便活现出了“灵魂”。
【牛刀小试】一路历练,一路成长□陈苏晗相信吧,经过历练的你,定能变得更美!——题记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有点凄凉;窗内,只留我独自一人,默默悲伤……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考砸,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独自悲伤,只知道这一次次考试正如一次次打击,一次次地将我击垮!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带着些许郁闷,我走出门外,泥土的芳香扑鼻而来,几只蝴蝶在空中盘旋,一下子,我竟觉得春天来了。
一技一文一评:卒章显志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3年第36期【一技】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的一种方法。
“卒”,结束的意思。
“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者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图。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才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文章即将煞尾时才将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人们把这种结尾方法也称为“篇末点题”。
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尤其在考场作文中,更有助于阅卷老师快速把握文章主旨。
使用这种手法应注意:一、“志”应是文章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不能勉强“显志”而任意拔高或曲解。
二、“志”要与全文构思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干净利索,不可泛泛而谈,无病呻吟。
【一文】钥匙的故事赵丽萍晚自习后,等同学们离开教室,我们几个女生锁上教室门就往宿舍走去。
到了宿舍门口,我习惯性地伸手到口袋里,却发现钥匙不见了。
“糟了,钥匙忘在教室里了!”我这一惊不要紧,把几个女同学急得团团转。
我们一溜小跑来到教室外边,可教室被“铁将军”把门,根本进不去。
我们围着教室转了起来。
忽然,我发现教室后门上的窗子没有关。
“太好了,天助我也!”可让谁爬进去呢?天这么黑,我们都是胆小的女孩……唉,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呀!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我又万分后悔时,邻班的几个男同学说笑着走过来了。
他们问明了情况,其中一位“临危不惧”的“英雄”二话不说,迅速从窗口爬了进去,很快打开了教室门。
当把钥匙交给我时,他笑着说:“我这么热心助人,救人于危难之中,你们也不说声…谢谢‟?”我们听了,先是一怔,随即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太感谢了!”“别,别,这么多人感谢,我可受不了!”翻窗的那位“英雄”羞涩地答道。
他赶紧拉上朋友逃也似的离开了教室。
看着这几位男同学走远了,我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凡事要细心,不要粗枝大叶;出了差错,不能惊慌失措,要想办法补救;别人帮了忙,要有礼貌,主动致谢。
卒章显志的作文初中【篇一:“卒章显志”作文升格】【文题设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世间万物,有着不同的韵味:天空的广袤、海洋的宽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花的争妍斗艳、树的婀娜多姿??请以“________的韵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山、梅、荷、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病文展示】茶的韵味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中学陈烈热爱生活的人总觉得世界充满了韵味。
即便是跟油、盐、酱、醋一样寻常的茶,只要你稍加留意,也能体会出它的“韵味”来。
茶的韵味,我最初得之于故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苏轼到黄州上任,王安石要他帮忙捎带些“瞿塘中峡水”。
他到了下峡才想起来,一时自作聪明,妄取下峡水企图蒙混。
谁知王安石当场点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
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
现在我看到茶色半晌才出现,就知道是下峡的水。
”苏东坡才高八斗,怎么就不知道“茶”和“水”的关系呢?他以前在杭州当过太守,不会不知道龙井茶叶是要用虎跑泉水冲泡的吧?茶,韵味无穷。
生活,韵味无穷。
(开头点题,引出下文所要论述的对象。
)(文章主体部分以“最初得之于”“还得之”“更多得之于”的句式作为每段的开头,层次井然,结构清晰。
然而中心却不够明确,如果能在叙述的基础上多一些画龙点睛之笔来激活文章的灵魂,那就更好了。
)【病文诊断】这篇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小作者对茶的认识过程为线索来构思全篇,从关于茶的故事写到爱品茶的爷爷,再写出自己对茶的“研究”和思考,文章井然有序。
但美中不足之处是文章的中心不够明确,可以运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对其进行升格。
首先,在第二段末适当议论,表明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如可以加上“一段故事,凭添了几分茶韵,原来,茶是有性格的”这样的句子。
其次,在第三段的段末加上适当的内容,点明爷爷的品茶之趣。
初中语文备考-写记叙文如何卒章显志题目:用"卒章显志"之法对下面的文题进行构思。
颂(横线上可填"青松"、"翠竹"、"小荷"、"小草"、"泥土"等等)?2.走过去,前面是个天3.我学会了提示:1.用这个题目可写一篇因物及人、托物寄意的记叙文。
如课文《荔枝蜜》、《白杨礼赞》那样。
写这样的文章应做到:①先写物,后写人或先状物,后抒情;②咏物绘形详尽细致,生动深刻;颂人抒怀,精炼概括,神韵丰富;③其结构多为引出--描绘--联想三部分组成;④在"联想"之中进行议论或抒情,点出题旨2.这个文题,是一句很有韵味的歌词,读着它,可以引发一些思索和回味,可以激起一种眷念,一种欣慰,或是一种豪情。
围绕这个文题,可以表现:①困境中的奋斗。
如青春少年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坚韧不拔、一个家庭在突然而至的意外面前齐心合力、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为生存的发展而团结奋斗等。
②挫折中的努力。
如为恢复友谊而进行诚实耐心的工作。
在遭到误会时对自己心理、行动的准确把握,在环境不顺畅时富于理智和智慧的运筹等。
③生活本身给人的感悟。
有些事情不是困难和挫折,例如愉快的登山旅游,深夜之中完成了小论文的写作,严冬过去春天给人带来喜悦等。
在这些内容中点缀一点细节,紧扣文题去点化意境和主题,也同样是耐读耐看的。
3.通过认真审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事为主。
又可以想到,这类文章,最容易写得枯燥无味。
实际上,记事类文章中,往往都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或表达一种见解,或引出一种意义,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一种道理。
所以我们写作此文,要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多下功夫,拿开头来讲,应尽量做到富有吸引力或感染力,可以用倒叙的方法设置悬念,可以用抒发情感的方法引出故事,也可以用引用语录、格言、警句的方法点示主题。
拿结尾讲,则应尽量做到点示出事件的深刻含义,如写学会了骑自行车,能够引申出实践出真知,循序而渐进,要敢于独立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等多方面的意义,又如写学会了烧饭,能够引申出吃一堑长一智、有失则有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各种深刻含义,这样,文章就可以做到既感人又深刻。
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卒章显志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极常用的方法。
“卒”,“完毕”,“结束”的意思。
“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者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图。
卒章显志,就是在文章结束时才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文章即将煞尾时才将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人们把这种结尾方法也称为“篇末点题”。
一篇文章主题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确,写作意旨是否清楚,就全在结尾“志”的表现上,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卒章显志的“志”,应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勉强“显志”或任意拔高,更不是硬贴上去的。
2)“志”,不但要高度集中,而且要精炼明确、干净利索,有似“画龙点睛”。
3)“志”要鲜明有力,决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歌颂、批判、提倡、反对,肯定、否定,立场要鲜明。
4)“志”,要与全文构思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恰到好处,不可泛泛而谈,无病呻吟。
[例文欣赏]书昨天,翻箱倒柜,找出许多我由小至大看的书,一股往日的温情从心底蔓延开来,书——我的故人。
书,我的老师信手翻阅,一本彩色封面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是卡通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这是一本很旧的书,但我的童年,却全是由它陪伴的。
孩提时,对什么都新奇,提问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又难回答。
每每问得大人们说不出所以然来。
故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便堵住了我的嘴。
从此,我再也不问父母问题了,一旦有疑问,就去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再把眼光调到书桌上,一本黑色封面的《阿爸教现代科技》正静静地躺在那儿。
这是一本体现当今世界主要学科前沿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同时兼顾各科基础知识的书。
故人新友相见,恐怕那彩色封面的书的确是相形见绌了。
但我决不会忘它,就像没有人去忘记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
书,教给我知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书,我的朋友年龄在增长,知识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我早已无法满足于对事物的一般了解。
我想知道更多,明白得更多。
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深奥的情感问题,更是强烈地吸引着我。
于是,我读了许多传记和名著。
记叙文阅读之卒章显志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6年第07期【阅读前言】“卒章显志”指的是在文章结尾处,用一两句话将写作意图交代清楚,将自己的思想或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以点明中心、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的一种写作技法。
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以简洁精练的文字写“志”。
篇末之“志”是文章思想的集萃。
阅读此类文章,要学会欣赏结尾简洁、精练的表达技巧。
二、以水到渠成的思路写“志”。
文末之“志”是文章从头到尾,思路和线索到最后汇集到一点而形成的自然表达。
阅读此类文章,要学会欣赏作者是如何顺理成章地写好“志”的。
三、以褒贬鲜明的态度写“志”。
文中之“志”是作者在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所抒发的情感,带有鲜明的思想倾向。
阅读此类文章时,须注意作者是如何书写其“志”的。
四、以深刻高远的思想写“志”。
阅读此类文章,须思考作者是如何巧妙地点出文章所写内容的深意,并通过某句话深化主题的。
【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炎凉□张晓风我有一张竹席,每到五六月,天气渐趋暖和,暑气隐隐待作时,我就把它找出来,用清茶的茶叶渣拭净了,铺在床上。
一年里面第一次使用竹席的感觉极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叶小筏子上。
清凉一波波来拍你入梦,竹席恍惚仍饱含着未褪尽的竹叶清香。
生命中的好东西往往如此,极便宜又极耐用。
我可以因一张席而爱一张床,因一张床而爱一栋屋子,因一栋屋子爱上一个城……整个初夏,肌肤因贴近那清凉的卷云而舒缓自如。
触觉之美有如闻商士说法,凉意沦肌浃髓而来。
古人形容喻道之透辟,谓一时如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轻轻撒落──花瓣触人,没有重量,只有感觉。
但人生某些体悟却是由下而上,仿佛有仙云来轻轻相托,令人飘然升浮。
凉凉的竹席便有此功。
一领清簟可以把人沉淀下来,静定下来,像空气中热腾腾的水雾忽然凝结在碧沁沁的一茎草尖而终于成为露珠。
人在席上,也是如此。
阿拉伯人牧羊,他们故事里的羊毛毯是可以飞的。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作文The phrase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originates from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details in order to achieve greatness. This concept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from personal growth to professional success. By focusing on the small things and seeing their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bigger picture, individuals can cultivate a mindset of diligence, precision, and vision. Thi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and fulfillment in the long run.这个“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的概念源自中国书画,强调重视细节以实现伟大。
这一概念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个人成长到职业成功。
通过专注于细节并看到它们对整体的潜在影响,个人可以培养勤奋、精确和远见的心态。
这可以导致长期来说产生重大成就和满足感。
In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idea of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can be a powerful tool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striving to grow and improve themselve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even the smallest details of their actions, habits, and mindset, individuals can make incremental changes that lead to significant personal growth over time. It's oftenthe small, consistent efforts that make the biggest impact on one's personal development journey, and by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details, individuals can set themselves up for long-term success and fulfillment.在个人发展中,“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的理念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帮助那些正在努力成长和完善自己的人。
运用卒章显志的写法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1. 运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写一段话100字人们常常赞扬公园里的花朵,树木的娇艳美丽、翠绿挺拔。
然而人们却常常忘记了这样一种树,这种树整日灰头土脸地站在马路的旁边,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景线。
这便是行道树。
它们每日静静地站在车水马龙的马路旁边,在尘土飞扬、尾气漫天的环境中默默地生长。
它虽不像松树般坚毅,但也算得上是挺拔;虽不像梧桐树般繁茂,但也算是繁荫;虽不像银杏般翠绿美丽,但在盛夏时也能缓解路人紧张而焦急的心情;它便是行道树,它几乎没有什么特点,导致被人们随意地安插在马路旁边,随意地起了个名字——行道树。
2. 要一篇用卒章显志写法的中学生作文500字写的别太好要不好的那种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整天在你耳边唠叨,为你提心吊胆。
你伸手要钱时,边说你不好好珍惜,一边拿钱给你。
这种人叫做父母。
以前小时侯,不懂事。
“不乱跑,小心车。
”在我们玩的时侯,父母总在身后看着你,我们感觉到:“爸爸妈妈真好!”每当我们睡后,父母总是还不放心,轻轻地打开门,看看有没有睡安稳,再轻轻地掩门,像怕惊扰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总是那么小声,甚至屏息也听不到。
亲情原来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动作。
现在渐渐的长大,经历得更多了,随时经历着风雨。
曾几何时,我生病在床,高烧让我的眼神迷迷糊糊,是父母在病床旁无微不至地呵护照顾我,鼓励我和病魔作斗争,因为有了父母的呵护,病魔远离了我;曾几何时,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父母给了我开导和教育,让我明白困难并不可怕,可怕地是面对困难失去挑战的勇气,因为你们的鼓励,我变得更加自信;曾几何时,我获得了些微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是您们告诫我说,前方的路还远着,怎么能够因为这一点点的收获而裹足不前呢,因为你们的警诫,我变得更努力。
亲情原来就是对你的每件事都那么在乎。
将来亲情其实很简单,但又那么伟大。
它是那么无私,却不求回报。
或许将来父母会离开我们,但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去回报他们对我们的爱,回报亲情。
“卒章显志”作文升格指导【文题展示】旅游,可以欣赏草原的辽阔,可以领略大山的巍峨,可以感受瀑布的壮阔,可以见证溶洞的神奇……旅游,还可以放松身心,洗涤心灵。
在你的旅途中,一定有一些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细细回味,把你的旅游美景“晒”出来,以“旅游”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诗歌除外。
【原文展示】登山之旅山东省高密市豪迈中学单鹏一大早就来到山脚下,准备登上顶峰。
迎着清风,心里感觉好清爽!踏上一条幽径,穿梭在绿林间。
清晨的山中,显得格外寂静,草儿们还在安静地睡着,只有偶尔的一声鸟鸣和游人过路时的脚步声与喘息声在幽深的峡谷徘徊、游荡。
越往上走,山越陡峭。
路两边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它们展开了巨大的树阴,几乎遮住了狭窄的山路。
坏顾四周,那一片片醉人的绿闯入眼球。
那绿,仿佛一块偌大的翡翠镶嵌在山林深处;乂仿佛一幅绿意盎然的晨景图,向人们展示它的魅力。
整个山林都融入了绿的意境中,我也沉醉在了绿的怀抱里。
走了一半多的山路,我和表妹累得气喘吁吁。
我一屁股坐在了一块岩石上,用衣袖抹了一把汗水。
突然表妹拉了拉我的衣角,喊道:“姐姐,看!”我顺着她的手指望过去,只见一位大爷一手拄着青竹杖,一手扶着山石,正在一步步地吃力地往上走。
我心屮猛然涌起一股豪气,起身径直往上攀爬,因为走得太急,都没有听见表妹的呼喊。
一路挥洒汗水,等我回过神时,才发现,我竟然已经站在了高高的山顶。
那一刻,我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说,任心跳猛地加速,任身心沉浸山林。
放眼望去,表妹还在山腰吃力地攀爬。
看到这,我笑了,顷刻间,感觉自己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等表妹爬上了山顶,我们只休息了片刻,便开始下山。
回来的路上,我才想起要好好地欣赏刚才那些被我抛在脑后的景色。
于是换了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满山的景色似乎又增添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也许,人生本该这样不知休止地向前跑,把一切犹豫与顾忌都抛于脑后,拿出十足的干劲去拼搏,朝着目标奋进!(开头简洁明确,交代了所做之事和心中感受。
中考作文写僧朗课堂:卒章显志,主艘明一些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只顾写人记事,把故事讲述完,就给文章画上了句号,至于作文主题,并没有意识地去点明,让人读来有主旨不明之感。
如果能卒章显志,效果就大不一样,阅读者就能迅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原文呈现】慌舌L周天一暑假的到来,对我来说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到来——畅玩游戏。
一学期对游戏的渴望能在假期里得到满足了,我这样想着。
嘿嘿,只要时机成熟,我就会偷玩游戏,比方今天。
(文章开头略显平淡,应加以润色,让开头更加生动引人。
)吃过早饭,为了防止父母生疑,我便先打了个幌子,装模作样地坐在书桌前,心却早已牢牢地被吸附(“吸附'一词用得不太妥当)在电脑上了。
“哟,放假了还这么认真,哪年暑假看见你这样?”“我可是从不懈怠的。
”我装作看书的样子,口是心非地答道。
房门关上,父母离开。
我以百米冲刺(“百米冲刺”写出“我”内心对玩游戏的极度渴盼)的速度找寻妈妈费尽心思藏了一学期的电脑。
(此处应强调一下是笔记本电脑,因为台式机很难藏起来。
)在抽屉、衣柜、床底一番大搜索之后,我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终于找到了。
"我暗自窃喜。
紧接着,我便沉浸在网络游戏的激战之中。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沉迷虚拟世界的我完全忘记了时间。
“吱嘎一”熟悉的开门声仿佛一盆冰水浇到我的头上(比喻生动)。
我的心猛地一沉,以最快的速度将电脑甩(“甩” 改为“塞”较为恰当)进床底,又拽来窝在墙角的作业本。
做完这些,我喘着大气(改为“粗气”较为准确),暗自祈祷:“不要被发现,不要被发现……”我慌得握着笔的手不断颤抖,牙齿上下打战。
等待妈妈翻开我房门的时间很漫长,空气似乎凝固到了极点,让人窒息(夸张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
“你还在做题,没休息啊?”“没……没有。
”我结结巴巴地说,再精湛的演技还是无法掩饰我内心的紧张。
“你这么慌乱,是不是耍什么花招啊?”妈妈的话如一阵寒风包围了我的心。
“不不不,哪里有?电脑不是早就被你收……收起来了呀!我哪能找得到?” 说出这么违心的话,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似乎有一座大山在我头顶上,只要我犯一点错,那座山就会轰然塌下。
卒章显志作者:孙中洋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5年第04期【阅读前言】“卒章显志”,亦称“篇末点题”。
“卒”,意为“完毕”“结束”;“志”,是指文章的主旨、作者写作的意图。
此写作技法是在文章结尾处,用一两句话将写作意图交代清楚,将自己的思想或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以点明中心、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
此写法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我们阅读文章时,要揣摩作者如何写“志”。
1.以简洁精练的文字写“志”。
篇末之“志”,是对全文的总结,是文章思想的集萃。
所以,这“志”不但要高度集中,而且要精练明确,干净利落。
阅读此类文章,我们要学会欣赏结尾语言简洁、精练、优美的表达技巧。
2.以水到渠成的思路写“志”。
文末之“志”,是文章各个部分的综合,是文章从头到尾,思路和线索到最后汇集到一点而形成的自然表达。
我们阅读此类文章,要学会欣赏作者是如何自始至终、层次井然、顺理成章地写好这“志”的。
3.以褒贬鲜明的态度写“志”。
文中之“志”,是作者在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带有鲜明的思想倾向。
阅读此类文章时,我们须注意作者是如何旗帜鲜明地书写其“志”的。
4.以深刻高远的思想写“志”。
“意犹帅也”,立意高,文章才有高度。
阅读此类文章,我们须思考作者是如何自然地、巧妙地点出文章所写内容的深意,并通过某句话深化主题的。
【即学即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落叶□贾平凹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
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风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
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