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及物流分析综合
- 格式:pdf
- 大小:310.83 KB
- 文档页数:11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报告一、引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报告旨在对某公司的设施规划和物流运作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将从设施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物流分析的数据和情况,为公司提供优化设施规划和物流运作的建议。
二、公司概况1. 公司简介该公司是一家以物流运营为核心的企业,提供包括仓储、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服务。
公司成立于xxxx年,总部位于xxxx地区,拥有xxx个仓库和xxx辆运输车辆。
2. 设施规划背景由于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现有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设施规划,以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设施规划分析1. 现有设施情况目前,公司拥有xxx个仓库,分布在不同地区。
根据物流分析数据,发现现有仓库的位置和规模并不彻底适应当前的物流需求。
例如,某些仓库的地理位置与客户分布不匹配,导致配送时间过长。
此外,仓库的面积和存储能力也存在不足之处。
2. 设施规划目标基于现有设施情况和物流需求,公司设立了以下设施规划目标:- 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通过合理规划仓库位置和规模,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
- 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仓库的存储能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减少定单处理时间。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设施规划,优化仓库布局和运输路线,降低运营成本。
3. 设施规划方案为了实现设施规划目标,公司制定了以下方案:- 调整仓库位置:根据客户分布和物流需求,将某些仓库进行迁移或者关闭,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 扩大仓库面积:对于存储需求较大的仓库,考虑扩大其面积,以增加存储能力。
- 优化仓库布局:在仓库内部进行布局优化,提高存储效率和定单处理速度。
- 优化运输路线:通过物流分析数据,调整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四、物流分析1. 物流运作流程分析了公司的物流运作流程,包括定单处理、仓库管理、运输配送等环节。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定单处理时间较长:由于仓库布局不合理和物流信息不畅通,导致定单处理时间较长。
202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料搬运系统设计》CATALOGUE目录•设施规划概述•物流分析•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料搬运系统设计的结合•案例分析与应用01设施规划概述设施规划是企业或组织为了满足生产、运营和发展的需求,对土地、空间、建筑、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设计的活动。
定义设施规划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或组织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减少浪费。
目标设施规划的定义与目标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合理的设施规划能够减少物料搬运距离,提高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设施规划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土地、设备和人员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
合理的设施规划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有效的设施规划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需求分析了解企业或组织的生产、运营和发展需求,明确设施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收集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资料,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人员等资源的信息。
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料收集的结果,制定多个设施规划方案。
对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
实施所选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设施规划的步骤与要点收集资料评估与选择实施与执行制定方案02物流分析定义物流分析是对物料、信息、资金等流动进行规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旨在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目标物流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优化,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它通过对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等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物流策略和方案。
物流分析的定义与目标1物流分析的重要性23通过物流分析,企业可以优化运输、仓储等环节,减少时间和成本浪费,提高整体效率。
提高效率合理的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输和库存成本,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降低成本有效的物流分析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竞争力。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论文题目: 现代企业设施规划与设计分析专业班级:物流0802学号: 200846900812学生姓名:李志浩现代企业设施规划与设计分析摘要:物流设施规划是在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以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等,做到最有效的组合与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设施协调。
物流规划涉及到物流系统生命周期内系统的不同时段、不同层级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规划工作中,包括物流设施策略规划和物流设施系统规划两个阶段。
企业通过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使人力、财力、物力、人力、物流和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配置和安排,使企业确保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精益物流物流系统规划设施规划设计核心竞争力规划策略规划,《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全面是对规划内容在广度上的要求,长远是对规划在时域上的约定,计划表明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存在的能动作用的产物,发展则说明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所以,物流规划是一个以物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一定时域内总体行为的目标和效果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从而所获得的关于系统在生命周期内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与结论。
物流设施规划是在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以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等,做到最有效的组合与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设施协调。
物流设施布置设计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等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布置最优化。
传统的观点认为,降低生产成本主要着眼点在于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方面的改进。
但是,据资料统计表明,产品制造费用的20%-50%是用作物料搬运的,而物料搬运直接与物流设施布置规划情况有关,有效的布置设计大约能减少搬运费用的30%。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设计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转流畅状况,而且也成为了决定产品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良好的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
设施规划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对所需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设施规划涉及建筑物、设备、办公空间等方面的布局和提供。
一个合理的设施规划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设施规划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环境、通风、照明等,以及设施的维护和维修。
其次,设施规划还可以提高生产流程的流畅性和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线的布局,减少物料搬运的时间和步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工时。
此外,设施规划还可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提供灵活和可扩展的设施,并为企业未来的拓展提供空间。
物流分析是指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综合性、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评估。
物流分析的目标是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分析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方面。
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减少库存和供应瓶颈。
在库存管理方面,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库存,减少库存损耗和滞销商品,并提供准确的需求预测和补充策略。
在运输管理方面,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优化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在配送管理方面,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配送路线,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并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
综上所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持。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务必重视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不断优化和改进,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战略考虑。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优化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一、名词解释1.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2.设施: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
3.规划:指如何将一个系统的资产做最有效的分配、安排,使系统达到最佳绩效表现。
4.生产纲领:指在一定时间内(1年),制造主要产品的数量、规格、品种。
5.生产能力:指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一定种类的最大数量。
6.设施规划:指在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转换和生产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施等,做最有效的组合和规划,使系统能够有效的运行,达到预期目标。
7.当量物流量:指物流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规定的标准,修正、折算的搬运和运输量。
8.物料搬运:在同一场所范围内,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9.库存:指在生产或流通领域中持有的原材料、零部件成品。
10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和控制物料的艺术和科学结合。
11.精益物流: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料搬运/仓储设备及有关支持性设备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类:1)→传送带和输送机械2)↑起重机械3)▲储运和拣货设备4)β自动辨认和识别设备5)¥组成单元载荷的设备和容器6)▃工业用车辆二、供应链管理1.原则:1)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2)供应链中个企业应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2.目的:1)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提供成套产品2)根据市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供应市场和需求的距离。
3)供应链中企业要努力降低成本,努力降低库存量,利用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三、仓库规划1.要求:1)应按照仓库的作业顺序做出布置,提高运作效率。
2)缩短人员、物料的移动距离,节约仓库空间。
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仓库规划与设计物流分析设施规划是一项涉及到物流管理的重要工作。
仓库规划与设计作为物流设施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物流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仓库的选址、布局、设备及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规划,以期达到提高物流效率的目标。
一、仓库选址仓库选址是物流设施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进行仓库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交通便利性:仓库应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以方便货物的快速运输和配送。
2.地理位置:仓库应尽量选址在经济发展区域,以确保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的有效对接。
3.配送网络覆盖范围:仓库选址应充分考虑配送网络覆盖范围,以确保货物能够及时送达目的地。
4.周边环境:仓库选址应尽量避免选择污染源附近的位置,以保证货物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5.土地成本:仓库选址还需考虑土地成本因素,确保规划设计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仓库布局仓库布局是仓库规划与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在进行仓库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空间利用率:仓库布局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仓库内部的存储空间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货物储存能力。
2.流线作业:仓库布局应考虑货物流动路径,使货物在仓库内部的流线作业更加顺畅、高效。
3.装卸设备布局:仓库布局还需考虑装卸操作区域,以确保装卸设备与货物流动路径之间的协调性。
4.储货方式:仓库布局还需根据不同货物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存储方式,如架式、托盘、货架等。
5.人员活动区域:仓库布局还需考虑员工的活动区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三、设备与技术应用在仓库规划与设计中,设备与技术应用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及技术应用:1.自动化设备:仓库可以引入自动化设备,如无人机、AGV(自动导引车)、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实现自动化操作和处理。
2.系统集成:仓库规划与设计还可以采用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软件的集成,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仓库管理的智能化。
一.折合纲领的确定Q分析(产量分析)产量指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也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提供,可用件数、重量、体积等来表示。
产量Q这一要素影响着生产系统的规模、设备的数量、运输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等。
为了完成工厂的总平面布置,需要从产品P和产量Q出发,首先对产品组成分析,其次确定个零部件的生产类型。
根据产品明细表及产量(1000),该厂的生产类型为多品种中批量生产。
选定代表产品将被代表的产品折合为代表产品的当量数即Q=aQxQx被代表产品的数量Q折合为代表产品的当量数折合系数a可用下式计算a=a1a2a3a1 重量折合系数可用下式计算a1=(Wx /W)²´³Wx 代表单台产品的重量W 被代表产品的单台重量12产品类型年产量(件)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大批中批 小批 重型零件 >1000 1000-300 300-100 100-5 <5 中型零件 >5000 5000-500 500-300 300-10 <10 轻型零件>50000 50000-50005000-500500-100<1004种齿轮油泵的数量及重量表以年产量最大的KCB-200齿轮油泵为代表产品,其他产量见下表。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年产数量(台) 每台重量(kg) 年产重量(t )齿轮油泵 KCB-18.3 120 62.15 7.485齿轮油泵 KCB-33.3 170 66.8 11.365齿轮油泵 KCB-55 200 64.15 12.830 齿轮油泵 KCB-88.3200 70.15 14.030 合计690263.2545.714种被代表产品的折合产量产品型号重量折合系数批量折合系数复杂性折合系数a3总系数a=a1a2a3折合产量a1 n/nx a2KCB-18.3 0.97 1000/120 5 1.00 4.85 5820 KCB-33.3 0.79 1000/170 12 1.00 9.48 4740 KCB-55 0.71 1000/200 2 1.00 1.42 4260 KCB-88.3 0.65 1000/200 7.5 1.00 4.875 3900 合计24147折合纲领=代表产量+被代表产量=(6000+24147)套=30147套二.基本要素的分析1.输入条件:a. P-Products 指系统物料的种类a. Q-Quantity 指数量3b. R-Routing 指路线c. S-Service 指辅助生产与服务过程的部门D. T-Time 指物料流动时间2.SLP程序模式图3.作业单位明细表4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序号作业单位名用途建筑面积(m*m)结构形式备注称1 原材料库储存钢材铸锭45*30 砖混露天2 铸造车间铸造30*24 框架3 机加工车间车,铣,钻削36*18 框架4 热处理车间对零件进行热24*24 框架处理5 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30*24 砖混露天6 标准件库储存外购件24*18 砖混7 装配车间组装齿轮油泵36*18 排柱8 成品库成品储存30*24 砖混9 服务楼办公室,食堂等60*21 框架机床,设备维修24*18 排柱10 设备维修车间11 锻造车间锻压与锻造24*18 砖混12 变电所调配电力9*9 砖混4.零件工艺过程表和零件工艺过程图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重量计划年产量年产总重56泵体 6 HT200 16kg 1000件 16000kg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铸造车间 铸造 65% 3 机加工车间 刨,铣,钻削 80% 4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原材料 HT20030.77 Kg20/0.65 = 30.77 Kg16/0.8 = 20.00 Kg 废料10.77 Kg16.00 Kg废料4.00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螺塞Q2750.2 kg1000件200kg132571 原材料库 备料2 锻造车间 锻压与锻造 65%3 机加工车间 铣,削 80% 4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原材料 Q2750.38 Kg0.25/0.65= 0.38 Kg0.2/0.8 = 0.25 Kg 废料 0.13 Kg0.2 Kg废料0.05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衬套9ZCuSn383.2 kg1000件3200kg1311581 原材料库 备料2 机加工车间 刨,铣,钻削 80% 3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原材料 ZCuSn384.00 Kg3.2/0.8 =4.00 Kg3.2 Kg 废料0.8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齿轮 11 456kg 1000件6000kg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2592 锻造车间 锻造与锻压 65%3 机加工车间 刨,铣,钻削 80% 4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原材料 4511.54 Kg7.5/0.65= 11.54 Kg6.0/0.8 =7.5 Kg 废料 4.04 Kg6.0 Kg 废料1.5 Kg半产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 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中泵体 HT20011.57kg1000件11570kg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1325102 铸造车间 铸造 65%3 机加工车间 车.钻. 刨.铣 80%4 装配车间 组装 100% 5半成品车间储存半成品原材料 HT20022.25 Kg14.46/0.65=22.25 Kg11.57/0.8=14.46 Kg 废料7.79 Kg11.57/1=11.57 Kg废料2.89 Kg 11.57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13 27 5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重量计划年产量年产总重轴 2 45 4.2kg 1000件4200kg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 原材料库下料2 锻造锻压80%3 热处理车间调质98%4 机加工车间车,铣100%5 热处理车间表面处理(齿部)100%6 机加工车间磨削80%7 半成品库暂存原材料456.70 Kg 15.36/0.8=6.70 Kg5.25/0.98 = 5.36 Kg 废料1.34 Kg废料0.11 Kg5.25 Kg5.25 Kg4.2/0.8=5.25 Kg4.2 Kg 废料1.05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三.物流分析1.物流强度分析表4113 4 3 5据资料统计分析,产品制造费用的20%~50%是用作物料搬运的,而物料搬运工作量直接与工厂布置情况有关,有效的布置大约能减少搬运费用的30%左右。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指在企业或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对设施的规划和物流的分析进行系统的研究和优化。
设施规划是指根据企业或组织的需求和目标,对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设施包括生产设备、仓储设备、办公设备等。
设施规划需要考虑到设施的数量、类型、布局等因素,以满足企业或组织的生产和运营需求。
设施规划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降低成本和风险。
物流分析是指对物流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物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成品的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物流分析需要考虑到物流的流程、时间、成本等因素,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分析的目标是优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紧密相关。
设施规划需要考虑到物流的需求,而物流分析需要依赖于合理的设施规划。
通过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综合优化,可以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生产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设施规划:是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对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物流:是由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引起的物料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物流系统:由生产(服务)过程中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搬运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等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服务于企业目标的有机整体。
设施规划的内容场址选择——对设施进行地区、地点的选择布置设计——对建筑物、设备、运输通道、场地进行合理配置搬运设计——对物料搬运路线、方法、器具及储存场地做合理安排建筑设计——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以满足功能、空间、经济等需要公用工程设计——对电力、照明、排水、通风等进行协调设计信息通信设计——对信息通信的传输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用相同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设施布置设计和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区别:设施规划中的土建、公用工程和信息通信工程等,在物流分析中涉及得较少;而物流系统中的管理与控制等问题,在设施设计中又不是重点内容。
设施规划的目标改善物料搬運、控制、內部管理有效运用人力、设备、空間、能源最少的设备投資易於实施维护作业提供員工安全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滿足工程設計程序:定义设施规划的目標->指定主要的支援性作業->決定作業間相互关系->決定作業空間需求->发展可行设施方案->評估設施设施->选择方案->实施方案->修正方案->再定义新设施目標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合1.试述仓库规划目的以及合理布置的要求。
答:仓库规划目的:①空间应用最大化。
②设备应用最大化。
③休息力应用最大化。
④一切物料最容易接近。
⑤一切物料失掉最好的维护。
仓库内合理布置的要求如下:①应该依照仓库作业的顺序作出布置,便于提高作业效率。
②延长货物与人员移动距离,浪费仓库空间,也便于提高消费效率。
③应便于仓库各种设备、各种搬运和贮存设备、各种机具都能充沛发扬效率。
④充沛应用仓库的空间,提高仓库应用率。
⑤保证仓库平安,要契合防火、防水、防盗和防爆的各种要求。
2.试论DRP和MRP的关系。
答:DRP和MRP一样都是需求管理的一局部,不同的是,DRP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议,企业无法或许很少能加以控制;而MRP是消费方案所决议的,消费方案是由企业决议和控制的。
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思索,制造和装配之前的库存管理是由MRP停止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工厂的仓库,就由DRP来管理存货了。
3.试述SLP法中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剖析的详细步骤。
答:1、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首先对用对应的物流剖析方法对实践设备间的物流量停止统计,然后依据划分的物流强度等级绘制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相关表的结构:依据阅历也就是定性剖析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亲密水平后,应用与物流相关表相似的表格方式,树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3、树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首先是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
然后,依据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亲密水平等级的上下停止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
最后对综算计算结果经过等级划分,树立与物流相互关系表相似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4.试从系统整合方面论述物料搬运系统的原那么。
答:〔1〕指点原那么:在停止方案之前,应对效果实质彻底研讨,以便明了现有的处置方法为何在经济上和实务上有何限制,同时可树立未来的需求内容和设计目的。
〔2〕方案原那么:制定一个全体方案,应包括基本需求内容、方案的选择范围,以及对一切物料搬运和贮存活动的权宜思索。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产品名称 (1)二、原始给定条件 (1)三、产品——产量分析 (5)四、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5)五、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9)六、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11)七、工厂总平面布置 (14)八、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20)九、设计体会和心得 (21)十、参考文献 (22)一、设计产品名称某齿轮泵厂总平面设施布置设计。
二、原始给定条件计划建成年产102200套齿轮泵的生产厂。
根据产量及加工工艺的要求对齿轮泵生产加工工厂进行设施规划与物流设计,提出三套布置方案,并对三套方案做出评价,选择最好的方案。
(一)齿轮泵的结构分析及有关参数齿轮泵由7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2-1,2-2,2-3所示。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2-1中。
表2-1 齿轮泵零件明细表(二)作业单位划分根据齿轮泵的结构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2-2所示的8个单位,分别承担原料储存、备料、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产任务。
查资料得一台车床的占地面积10平方左右,根据产量102200件可知,机加工车间34台机床包括17台车床,5台钻床,12台铣床,所以总占地面积28*50平方米。
精密加工车间大约需要17台镗床,所以占地面积14*50平方米。
原材料库是堆码堆放,查资料可知一平方米可放 1.3顿,面积利用率约为0.6,所以占地面积为20*35平方米,标准件、半成品库每平方米可放置1吨左右的物料,面积利用率约为0.6,一年的产量404吨,占地面积为20*35平方米。
成品库货架堆放,每层堆放4层,每平方米1吨,占地面积20*35平方米。
组装车间,2平米一个工位,一条流水线5个工位,且2*5=10平米,加上过道及流水线共需60平米,且最后需要检验所以总占地面积为12*36平方米。
办公楼、服务楼里面包括办公室,食堂等,员工有更衣间,休息室,大概每人两平米,所以总占地面积约为60*80平方米。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个背景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设施规划能力和物流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物流设施规划与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物流分析的关键要素和流程,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
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设施规划理论、物流分析方法、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1. 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商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已经成为了众多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课程设计的背景在于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资源配置、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对于物流设施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将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
意义在于该课程不仅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更是为物流业及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输送专业性强、实操经验丰富的人才的重要保障。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物流环境和多变的业务需求时,具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课程设计内容,学生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
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目标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熟悉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理解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