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远程教育课件: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39.50 KB
- 文档页数:29
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习心理规律和原理的学问,它揭示人类如何获得比较持久的行为经验和变化的经验, 分析、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仍然应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研究学习规律、学习心理、行为经验和学习的因素关系。
因此, 学习理论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
离开了学习理论的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它的教学设计, 便不可能站立起来。
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斯金纳等。
其基本观点为:.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有什么样的刺激, 就会有怎样的反应。
.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过程, 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学习应重知识、重技能、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2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纽厄尔等。
其基本观点为:.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
客体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 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
. 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人脑好比电脑, 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用计算机程序的解释去理解人的学习行为。
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 决非盲目的尝试。
认识事物首先要整体认识, 整体理解有问题, 就很难实现学习任务。
学习应重人的智能培养。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等。
其基本观点为:.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 是丰满人物的形成过程。
.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 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它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
学习应重学习的情感因素。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远程教育中强调要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并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的。
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 尤其在设计和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的各个教学要素中, 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何帮助学生在独立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刺激学习兴趣, 如何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如何建立优良的非人力学习资源库并方便有差异的学生学习等。
远程教育基本理论1. “三大理论学派”是指“革命学派、趋同学派和谱系学派”。
革命学派: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的革命。
主要观点:远程教育是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是教育形态的大革命;远程教育使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第一次在时空上实现了分离;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
只有在教学、媒体、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相信远程教育有光明的前途,可以与传统教育并行发展,共同繁荣。
趋同学派: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
主要观点:远程教育不仅是对传统的母体教育的一种革新,同时也是对远程教育历史的一种自我扬弃;在实现革新和扬弃的过程中,远程教育与两种意义上的传统教育(传统母体教育和传统远程教育)不是对立,而是相互吸取与并合;现代意义上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在教育和教学理论上不是要自立门户,而是要实现理论上的“一体化”。
谱系学派: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嬗变。
主要观点:开放与远程教育同传统教育的面授都是两种理想化的抽象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不仅仅是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专利,而且传统大学也在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实现自身的开放性;在实践上各种远程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学条件与证据。
2. 工业化理论:远程教育的一种宏观解说代表人物:奥托·彼得斯、密克·堪培奥、格伦维尔、鲁姆波尔等彼得斯认为:大众所具备的“工业精神”是西方模式远程教育的“心理准备”,而工业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则是西方模式远程教育成功的前提。
所谓工业精神的“心理准备”可以用“科学性、线性/分析性思维、量化性、归纳性、控制性、探索性”来总结其内涵。
彼得斯的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被堪培奥、鲁姆勃尔等人及彼得斯自己发展了。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果:关于远程教育的福特主义(Fordism)、新福特主义(Neo-Fordism)和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的理论,后工业化时代和后现代社会的远程教育形态的理论。
3学习活动——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一、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谈谈你对远程教育均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答:①均等理论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美国远程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而产生的。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实时交流,开展协作学习,也可以做实验、查资料和参与课程讨论等,因此远程学习者也能获得跟常规学习者相同的学习体验。
②均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远程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与那些常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越相等,则两者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也越接近。
这说明,即使不同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使用、学习过程和参与活动的情况不同,但教学设计者都应该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与常规学习者相当的和均等的学习经验。
因此,教学设计者在设计课程时,要尽可能地开发出于常规学习相同的教学材料、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③均等理论是建立在美国远程教育的实践基础上的一套有价值的时间方法,也可以对我国的远程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为了使远程学习者和常规学习者取得的学习成功最大程度地接近,教学设计者要尽量给远程学习者提供与常规学习相近的学习经验。
比如,可以开发有强大交互功能的通讯系统、选用常规教育的教师来承担远程教育的部分工作,组织小规模的教学班、加强师与生之间的融合等等。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关于英国开放大学的案例材料,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远程教育基本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及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
材料:英国开放大学在教学上的成功有两条基本经验:一是精心设计制作高质量的多种媒体课程材料,二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支助服务。
开放大学在开展电子远程学习时,也始终把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持服务放在了首位。
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来作介绍:1.课程材料考虑到要在课程和材料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开放大学已经开发出了三类主流的电子远程学习课程:——网络提高型(Web enhanced)课程:在这类课程中,学生选择性地使用基本的电子远程服务,包括数字资源、课程网站或电子桌面、计算机会议和学习支助。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学习理论:(1)学习的本质是“刺激—反应”(S—R)联结的形成,其中刺激是指学习主体所在的特定环境,反应则是指在刺激作用下主体的反应。
(2)联结和强化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已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如果在短时期内不断地进行强化,那么这个联结就会变得更加牢固,也就意味着学习的效果就更好。
因此,强化是学习成果的关键。
2,学习特点:(1)重在研究外显的刺激与反应。
(2)强调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个体内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学习理论:(1)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知觉世界或心理世界的重新组合。
人根据自己的内部结构,能动地对待潜在的环境刺激,感知外部世界,并不断地选择,修正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
因此,学习是人的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2)学习是将新概念和新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新的认知结构始终受到个体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学习特点:(1)重在研究学习者对环境刺激(信息)的内部加工过程和机制,而不限于外显的刺激与反应。
(2)强调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个体内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学习理论:(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替代的。
(2)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4)同化(量变)和顺应(质变)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
2,学习特点:(1)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自己决定的,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建构客观现实世界。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4个要素或4大属性。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现代远程教育基本概念教育的含义正在发生变革。
1997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个新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在这个新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里边,把教育定义为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简单地讲,教育已经变为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教育报告,叫德洛尔报告,现在中文的翻译叫《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但是英文原文的教育并没有用“Education”而是用的“Learning”。
所以,国际上认为教科文组织把21世纪的教育直接用Learning来表示,就表明21世纪的教育正在变为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会引起教育上一系列的变革。
所以,我们也应该从学习化社会、知识社会教育的这种本身的变革来考虑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在全球发展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远程教育在我国也有几十年的经验和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启动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已有、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理论、政策、技术、教学、管理、服务、模式、机制等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需要研究。
教育部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1.定义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德国(蒂宾根小组,The Tubingen Group)的学者多曼(Dohmen)、彼得斯(Peters)、以及美国的穆尔(Movre)和瑞典的霍姆博格(Holmberg)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给出了对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学》P19).1980年基更(Desmond Keegan德斯蒙德.基更)发表<<关于远距离教育定义>>,提出了远距离教育的6个基本定义要素: *教师与学生分离,以此与面授教育区别;*教学组织的影响,以此与个别学习区别;*技术媒体的使用,通常以印刷教材为主,把学生和教师联系起来并传递教学内容;*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从中受益或启发对话;*为教学和社会目的可能召开必要的会议;*参与教育工业化形式(如果承认这一条,工业化形式就把远距离教育与教育家族中的其他形式区别开来)。
第三节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从20世纪中叶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了对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为数众多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是在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提出的。
然而,限于远程教育目前的发展阶段,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下面简要介绍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六种理论学说。
一、约翰·丹尼尔的远程教育理论约翰·丹尼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教育助理总干事,西方高等教育界杰出的领导人、决策者和行政管理首脑,国际开放远程教育界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
1982至1985年,担任国际远程教育协会主席。
1990至2001年,任英国开放大学主持工作的副校长。
1994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的“圣约翰·丹尼尔”荣誉爵士称号。
2001年起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教育事务的助理总干事。
2004年5月退休,应聘担任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
作为国际远程教育界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者和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丹尼尔从1967年开始就公开发表了大量有关远程教育的学术论文,其代表性著作《巨型大学与知识媒体——高等教育的技术策略》在世界远程教育领域享有盛誉,是多国远程教育研究生的必读书目和远程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我国学者陈娬和丁新对丹尼尔的理论建树进行了介绍,本书认为丹尼尔在其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对国际远程教育的理论建树主要包括2个部分,它们分别是交互作用和独立学习平衡论,巨型大学和竞争优势理论。
(一)交互作用和独立学习平衡论丹尼尔认为学生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活动,一种是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一种是同其他人进行交互的学习活动。
第一类活动是“独立学习”,后一类为“交互作用”。
独立学习是指通过读书,使用电脑软件,听讲座,听录音带,看电视,写作业等活动进行学习。
这些活动是任何类型学习的主要部分,在远程教育中尤其如此。
但是大多数学习者不能独自成功地完成这些学习活动,他们需要互动的学习。
互动在教育词汇中是个含糊的概念,它是指学习者的一个行为引发了来自另一个人的反应,此人可以是教师、指导教师或另一位学习者,这种反应是专门针对这位学习者的行为。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是指那些反映远程教育与所处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的各种特定理论。
一、对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和探索没有间断过。
二、对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在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为什么远程教育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
对远程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丁兴富关于远程教育发展的“五原理”理论:战后各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动力;战后教育思想的演变和革新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战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长足进步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战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政府对智力投资的重视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决策基础;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
三、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是在远程教育思想界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理论学说。
过去30余年中,德国的彼得斯一直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发展者。
1967年,彼得斯首次用德文发表了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并于1983年发表了这一理论的修订的英文论文。
彼得斯理论的核心是将远程教育比做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将传统的、面授的和集体的教育归结为教育的前工业化形态。
四、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远程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始终都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函授教育和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大众媒体开展多种媒体教学(以各国开放大学为主要代表)是普遍公认的远程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
伽利森1985年在澳大利亚国际《远程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远距离教育中的三代技术革新”的论文。
他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与三代技术革新——函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