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情况分析:

2019年9月我县成立了XX小学,新建工程是我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学校按照6轨制36个教学班设计建设,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于去年9月全面启动建设, 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短短一个学期,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校有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各类专用室29口,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2万余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借阅方便。目前各班都安装了多媒体。学校设施先进,其硬件达到县城区一流水准。不到百天的学校顺利通过了XX省现代化实验学校的验收,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

2.学校的办学理念:以爱为源,生命自觉,打造学习的“乐园”。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教育以爱为源,顺其天性而为,启发生命自觉。我们从关怀生命出发,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关注的中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是否幸福,让学生不仅仅活在未来,更活在当下。学生接受教育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构建独立完整的人格。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和创造,让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关怀并完善生命,提升生命的内存活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面临的挑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适度强

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而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中,除了少得可怜的几篇古诗之外,文言文荡然无存。因为小学的文言文教学缺失,母语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孩子进入高一级学校语文学习的拖累。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意味着课程必须个性化,让课程适应学生。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面对每一个孩子,必须全员参与。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过程如何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如何实现“教师即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二、课程目标

1.培养目标:

具备深厚的人文功底、语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基础;“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既怀民族情感,又有国际视野”。

2.课程总目标: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热爱生命、享受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感受理解鉴赏优秀诗文,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良好健全的个性,为童年打下精神的底色。

3.具体目标:

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理念的人。通过“国学经典、诗歌经典”的诵读活动,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小学生学习积累蒙学经典诵读、经典诗词及吟诵、经典小古文、古代先贤名句名篇等;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对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吸收。广泛接触国内外经典作品,具有国际理解、世界公民、竞争与合作、法制人权民主等理念。陶冶学生高尚美好的情操。将学生长期置于经典的氛围之中,通过经典诵读、儿童文学导读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通过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和积累,提高学生的朗读、诵读、口语表达和记忆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儿童记忆的黄金期,通过诵读,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开发儿童的记忆力和思维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领略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感受经典儿童文学的张力,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奠定语文基础,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创设校园学习氛围,把浩瀚的国学内容化整为零,与现有的语文课程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健康身心,形成良好的人格,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提高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学科的质量。

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在大量接触经典的过程中,通过竞赛、情境引入、表演展示等学习方法,在引领学生感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力、想象力,掌握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复述、浏览等。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年段课程目标分解:

一年级:

阅读并背诵低幼儿歌童谣及诗文120首(篇),开展启蒙教育,学习蒙学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经典,初步学习吟诵;以培养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年级:

阅读并背诵低幼儿歌童谣及诗文120首(篇),开展启蒙教育,学习蒙学经典,诵读《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蒙学经典,初步学习吟诵;以培养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年级:

阅读并背诵儿童诗及古诗文120首(篇),诵读《论语》《孟子》等先贤语录及部分浅显的小古文;诵读浅近的古诗,学习吟诵方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祖国文字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四年级:

阅读并背诵儿童诗及古诗文120首(篇),诵读《中庸》《大学》《孟子》等先贤语录及部分浅显的小古文;诵读浅近的古诗,学习吟诵方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祖国文字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五年级:

阅读并背诵优美诗歌及古诗文120首(篇),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诵读《老子》《庄子》等古代先贤的经典篇目和小古文,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

六年级:

阅读并背诵优美诗歌及古诗文120首(篇),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诵读《史记》以及名家散文和小古文,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

三、课程实施

1.规划课总体框架,精选教学内容,编写教材。

课程的特点是:

选材内容广,富有童真童趣。既有古典诗文等古代经典,也有现代诗文,传统民歌,儿童诗、童谣,还包括国外著名儿童诗人的

大量作品,获得国际大奖的经典绘本和大量童书。童真童趣是儿童诗的核心特质,本套教材中的儿童诗歌和民歌童谣,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感受事物,表现了儿童的情趣,充满了童年气息。

内容的编排呈现阶梯性。主题丰富多彩,体现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内容,依据人类核心价值,渗透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人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于友爱、自我认知、感恩、宽容、创新、公民教育、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主题都有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吸纳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奠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

强化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与孩子的合拍。所选内容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紧密相连,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与重大节日、班级活动相结合,与儿童年龄、心理相结合,跟孩子的生活节奏,生命节律合拍。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历史、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走进社会,关注存在于文本之外更丰富的世界。让课程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养成和发展。

2.课程实施办法与课时分配

(1)日有所诵,周有主题,课型多样。

教材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成一个个小课程。每学期安排16周的课程。每周课程做成PPT课件,一个小课程由一至两首古诗、一首现代诗和古代蒙学经典、小古文组成。每天早晨利用10到15分钟的时间上晨诵,晨诵以诵读为主,辅以简要的点拨,复习前几天学习的诗歌,然后学习一首新诗。利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时间

一节是经典诵读专题。

晨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儿歌童谣、优美的儿童诗、经典诗句的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晨诵诗歌的内容要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紧密相连,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与重大节日、班级活动相结合,与儿童年龄、心理相结合。强调对诗歌的整体浪漫感知,感受诗词、古文的大意和情感,不能肢解分析。强调每个孩子与诗歌进行的独特的心灵对话,不能灌输说教。主要以对诗歌本身进行体验、感悟、吟诵、玩味为主,可以适当改写和创作,但要注意分寸,不能变成写作指导。晨诵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积累,不强调必须背诵,在投入情感、在唤起生命的体验、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让诗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生的记忆中。

(2)活动助推,学科渗透。

课程开发与学科课程结合,拓展基础学科的学习内容,努力夯实学生的学科功底。将本课程的实施与学校的周晨会相结合,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展示诵读的成果;将诵读体验与特色作业相结合,诵读心得交流等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将诵读成果与班级特色创新展板相结合,彰显班级文化特色,构建儒雅的班级文化氛围。将读书与书法、绘画、歌咏、板报、校园剧、辩论、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搭建交流的平台,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本课程的实施与语文教学不能成为两张皮,更不能成为语文教

学的负担,而应成为课内学习有益拓展和广阔背景。打通经典诵读与语文、德育、艺术教学的关节,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实施特点:生活、学习一体,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学习既是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文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读、做、写一体,阅读、生活、写作一体化;课内外一体,打通课内课外的界限。

四、课程评价

1.本课程评价观:

(1)共同进步,达成同一目标的总体评价观。以小组团体的学习情况和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整个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团体成员达标,把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作为追求的最高境界。

(2)尊重个体差异,关注过程体验的发展性评价观。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追求全体学生的平均发展;同时也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既面向全体又珍视个人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包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个体的归属感等。采用分层评价,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的多元评价观。

教师、学生、小组、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师生互动提高的过程。

2.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的诵读兴趣和能力、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量、与同学

的交流合作情况、个性与情感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3.评价方法:

(1)星级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只会读的,一颗星,会读而且会认生字词的,两颗星,会读会认会配画的,三颗星,会读会认会配画而且会仿写的,四颗星,会读会认会配画而且会创作的,五颗星。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夺星计划和目标,期末按照得星的多少,评选读写绘之星、小书虫等。根据阅读书目的多少和读书笔记、阅读展示的情况和质量,评选书香个人和书香小队。

(2)成果展示法。一个小课程单元学习结束后,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形式有:写绘作品展示、诵读笔记展示、诵读小报展示、发布调查报告、小组合作表演、全班排演传统剧等等。

(3)档案袋评价法。

学生建立诵读档案,把学生诵读的参与讲故事演讲等诵读活动的照片、诵读读方面的获奖证书、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都收集在内,每学期进行一次展示。

五、课程管理

学校成立了“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为教师的课程开发提供帮助服务指导,并规范教师课程开发的行为,要求每一门课程都有清晰的课程目标表述,每一门课程都有细致的实施要求,每一门课程都有科学的内容设计,每一门课程都有合理的课程评价计划等。

学校制定了课程保障措施:

奖励制度,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态度、能力以及实施效果对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教研制度,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进

行分学科的教研活动,研讨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质量监测制度,研究小组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队伍保障制度,聘请校外专家、学者讲座,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鼓励、支持教师研究课程实施的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进行课题研究。经费保障制度,实行经费倾斜政策。筹措资金优先用于课程开发,设备添置,印刷、或出版成熟的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最新资料。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在“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指导与管理下,规范地进行开发、实施。

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昆教委《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1.建立一支经典诵读团队,各年级挑选3-5名诵读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组建校经典诵读团队,定期排练节目,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表现及时更换人选,以备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等比赛和展示活动。主要负责:校长室。 2.编印一份诵读教材,先由教科室收集整理中华经典诗文,然后由总务处协助编印。主要负责:教科室、总务处。 3.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具体时间和指导老师(各班语文老师)安排见教导处下发的课外活动安排表,并由教导处定人定期检查(崇真楼熊瑛主任、笃实楼张红梅主任、致远楼王万萍主任)。主要负责:教导处。 4.每班开辟一个经典诗文角,每周更换一次内容。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每堂课的课前两分钟、吃饭前的两分钟,放学的路队上等时间,每班都在班长的带领下诵读老师布置的每周诵读内容,做到熟读成颂。主要负责:各班班主任。 5.每周播出一期“书香广播”,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每期都进行有奖竞猜活动,激发学生收听和参与的兴趣。主要负责:冯丽萍。 6. 进行校园内的阅读文化环境布置。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通城各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课程名称:书香满校园、经典伴童年 二、课程类型:校本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区都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四)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 (四)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南郊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一、开设宗旨 1、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传统的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熟背这些古典诗文,能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对人的训练又是多方面的。文以载道,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大课。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基因,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2、启迪心智,用传统文化充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孩子13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13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一个人在13岁以前记忆的东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只要读熟背诵,不要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天性、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法则。熟读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

3、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1-2年级学生识字不少于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认识汉字累计3000个,会写2500个,背诵优秀诗文60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7—9年级累计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背诵优秀诗文8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有助于快速提升儿童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加识字量,从而促进儿童记忆力开发,并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其从典籍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国学,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3)为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们能潜移默化地把那些道理应用出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古典名句成了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 二、活动内容 1、必背古诗词120首。 2、国学经典经典诵读: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中华成语千句文》,五年级《论语》。

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旨在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依据 今天,有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基本理论有以下几条: (1)经典诵读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灵越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典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才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 (2)经典诵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和智慧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另有研究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习成效、提升学习能力的项次记有:提升记忆力、增进日后的理解力、加强阅

读能力、思考的触角多且广、提高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好、提升作文能力、增加语汇、认识更多字、较易了解文言文、提升专注力、持续力增加、开发理性等。 (3)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简单易行,成效显著 古诗文诵读采取的是“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小学生每天用10—20分钟诵读经典,重在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施目标与定位 (一)实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全体学生和教师理解“诵读经典”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在学生中开展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得以“童蒙养正”。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古诗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文化的鉴赏能力,感受先辈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理解。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使学生在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成败等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孝仁礼仪等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所提供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 一、课程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和风浪,都能昂首挺胸走出来。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在此阶段实施中华经典教学,更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 此外,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益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根据《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高教体…20xx‟14号)文件精神工作安排,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中国古代、现代的优秀诗词。 2、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瑰宝,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通过经典文化的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参与性原则:大众参与,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如: 五、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 利用课前十分钟诵读经典。 2、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 (1)每周一节的语文阅读课 (2)每周二第四节课外活动学校安排的读书时间。 (3)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六、活动方法 1、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经典朗诵海量阅读和习作教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 “经典朗诵、海量阅读和习作教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新世纪具有创造性人材所必备的精神底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黄金般记忆年段,指导孩子朗诵大量的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增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1.培植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朗诵和背诵进程中,熟悉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2.提高师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硕学生的文学储蓄,增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材。 3.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 4.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有较为丰硕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硕自己的精神世界。 5.背诵优秀诗文30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150万字。 6.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按照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珍惜图书的习惯。 2.在朗诵进程中,展开想象,取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积累自己喜欢的文句。背诵优秀诗文10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5万字。 5.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熟悉和感想) 6.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7.学习利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朗诵产生浓厚兴趣。在朗诵进程中,能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取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养成念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 3.学习主动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取得的语言材料。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背诵优秀诗文10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40万字。 4.留意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或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8篇)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8篇〕 第1篇: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综合方案 环秀街道办事处 庙头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经典诵读为抓手,创立书香校园,进步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开展。 二、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程度和人格素质,进步德育效能,培育具有民族精神,高尚道德、聪明才智、承当起振兴中华重任的创新人才。 〔一〕诵读经典、进步修养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理解民族文化传统、承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教

育的详细表达。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成效。 〔二〕拓展视野,启迪心智 “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丰富,且富有哲理,读起来琅琅上口,青少年儿童诵读,既可以增强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根底,扩展视野,进步学习效率。 三、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施行、检查落实;全体语文老师,负责组织辅导本班经典诵读及考核。 四、诵读内容:各年级配套读本五、详细施行〔一〕诵读时间 1、利用每天晨读非常钟时间,采用老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重的家庭诵读气氛。〔二〕诵读要求 1、变换朗读方法:学生喜欢求新求变,新奇的东西总能让他们乐于去尝试,因此我在诵读的过程中采用了多变的朗读方法,有跟读、齐读、引读、接龙读、男女生读、小组表演读、配乐朗读,灵敏多变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2016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中华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篇一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古诗10首。 小学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千字文》,古诗20首。 小学四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论语》,古诗30首。 小学五年级:诵读《笠翁对韵》《诗经》,古诗30首。 三、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上午第一节课前的预备时间以及每周一节诵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一——五年级利用每周一节诵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学校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数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六)指导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七)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

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海量阅读和习作教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 “经典诵读、海量阅读和习作教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新世纪具有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黄金般记忆年段,指导孩子诵读大量的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1.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2.提高师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才。 3.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 4.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背诵优秀诗文30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6.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优秀诗文10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合集1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1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经典诵读活动意义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经典名著以及千古传诵的诗词曲赋可视为重要代表。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情义、懂感恩、要阳光的恩阳人。 二、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三、学段任务 (一)一直二年级: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以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感受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诵读《三字经》;背诵以绝句、律诗为主,每学年30首(包含课内篇目)。 (二)三至四年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感染力为重点,提高学生学习领悟祖国优秀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爱经典、诵经典、忆经典、传经典”的习惯。诵读《弟子规》;背诵以绝句、律诗为主,辅以浅易词、曲,每学年30首(包含课内篇目)。 (三)五至六年级:在学生已诵读、感悟、认知的基础上,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外搜集经典,诵读名篇,传承文明的能力。诵读《笠翁对韵》;背诵以绝句、律诗为主,辅以浅易词、曲,每学年30首(包含课内篇目)。 四、背诵篇目 各年级背诵篇目见附件。 五、活动措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上午第一节课为经典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诵之,同时利用每周早读时间,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3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1 读书能扩展人生的宽度,滋养“底气”,带来“灵气”。为进一步进深入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广泛阅读与主题阅读相结合,丰富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在读书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品格的陶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经校行政研究决定,学校将开展第九届“师生共读书卷留香”读书节活动。为使读书节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口号:“沐浴经典传承文化” 二、活动时间:10~12月份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准备阶段(10.29~11.2) 1.举行读书节开幕式 责任人:xx 活动时间:10月29日(周一)早晨 活动地点:校门口、大操场 具体要求: (1)电子屏:“第九届‘师生共读书卷留香’读书节开幕啦!” (2)升旗仪式时,举行开幕式,议程包括读书节致辞、经典诗词诵读等,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阅读书目,激发阅读兴趣。 2.建立“班级诚信书吧” 责任人:班主任、语文老师 检查时间:11月9(周五) 具体要求: (1)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发动学生自带课外书,建立“班级诚信书吧”,为班级学生阅读提供方便; (2)班内由2位同学担任书屋管理的志愿者,做好图书的整理工

作;学生在课间根据兴趣自主借取、登记,阅读结束还回“书吧”、登记还书日期,实践诚信观念; (3)读书节闭幕时,将《“班级诚信书吧”借阅记录》上交德育处。 (二)常态化阅读活动(10月~12月) 1.课前集体吟诵:每堂课预备铃至上课铃之间的两分钟,各班学生在课代表带领下,齐诵各年段课前诵内容,积累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2.课上教师导读:每周1次早读时间,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乘风雅诵》;每周1次绘本课,任课教师指导阅读“绿种子”绘本。 3.课后自主阅读:每天早读课之前,自主阅读必读书目或其他阅读书目;每位学生根据教育局下发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进行课间、午间的自主阅读和傍晚的亲子阅读。(开学初教务处已下发《张家港市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三)特色化阅读活动(第十~十七周) “小小诗歌王”竞赛 责任人:班主任、语文老师 活动时间:11月 具体要求: (1)各班每位学生均要参加,背诵年级组自定的诗歌; (2)月末,通过班级竞赛推选每班4位学生参加年级组决赛; (3)各年级组语文备课组长牵头,交换出题,以诗词对答的形式制作PPT,组织年级组决赛,班主任老师现场评分,选出“**年级十佳诗歌王” (4)决赛地点:“集韵讲堂”。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天河区教育局提出学习经典文化要求,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推进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的成果,带动家庭开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铸造健康人格,提高汉

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诵读古诗词,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韵味,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古诗文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诵读中积累名句,不断积累语言,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品味诗词精华。 三、活动目标 发现校园中的背诗小能手,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乐背古诗词文,善背古诗词文,形成浓浓的校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精髓的热情,最终使此次活动逐渐成为学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并形成校本特色。 四、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语文老师 考级评审委员会成员:全体语文老师,部分考过七、八、九、十级、特级的学生,部分家长志愿者。 五、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六、古诗词文考级内容

中国历代优秀诗词文章 古诗词文考核内容选择:《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历代散文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 七、考级形式 1、考级共分为10级,附加特级,逐级申报考核。考级顺序按照“学生个人申报—小组长及成员——家长—语文教师(或古诗小考官)——学校考核组测评确认——颁发考级证书(证书由学校统一印制)。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自由到语文老师处报名,并填写古诗词文考级申请表,经班级统计,交到教导处。 2、优秀学生经语文老师推荐后可跳级考核,考核时,申请级别考核内容占50%,前面级别考核内容共占50%, 3、学校考核定级。由学校古诗词考级评审委员会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考级定级,对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等级证书。 4、考核时由申报人持相应背诵目录测考。背诵内容不低于规定内容的60%,考核过关后,依据相应的级别填写班级考核统计表,发放个人考级证书。 八、考级要求及标准 1、总体要求:正确流利、抑扬顿挫、表情达意;背错自己可以重背,思考时间不超过一分钟;评委不得提示。 2、考级标准:一级(1-10首)、二级(11-20首)、三级(21-30首)、四级(31-40首)、五级(41-50首)、六级(51-60首)、七级(61-70首)、八级(71-80首)、九级(81-90首)十级(91-100首)、特级(101-110首)。 九、主要措施 1、古诗词背诵考级这一活动将作为学校特色之一进行开展,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大张旗鼓地组织、宣传和参与。 2、学校为各年级推荐经典古诗词文书籍。 3、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早读、黑板角、广播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和教育,

马鞍山市珍珠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马鞍山市珍珠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扎实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为开发儿童各种潜能,传承中华文脉,陶冶高雅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智慧的启迪,提升人文素养,特制定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二、活动载体模式 多种形式进行,有效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活动。 1.充分利用语文课、早读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4.各班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小能手”、“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5.每年4月定为学校“读书节”,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6.学生建立经典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7.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同时也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评选“书香家庭” “亲子读书”等活动,当好孩子的榜样。 8.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积累等。 三、课程建设。 编写“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 一年级:诵读《弟子规》,古诗10首。必读:(《咏鹅》、《春晓》、《登鹳鹊楼》、《静夜思》、《悯农1》、《赋得古草原送别》)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15首。必读:(《梅花》、《惠崇春江晚景》、《夏日绝句》、《江南(江南可采莲)》、《悯农2》、《古朗月行》、《寻隐者不遇》、《江山渔者》、《江雪》。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精选3篇)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精选3篇)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为了陶冶小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的效果,我校特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 二、参加对象: 1—6年级各班同学。 三、活动时间: 11月25日下午一节课后。 四、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五、活动形式: 在1—6年级各班中开展“诵千古美文,做文明少年”古诗文诵读比赛。 六、活动细则: 1、要求每班全员参加。 2、每班比赛中自选一首诗,随机抽取四名同学各背一首。 3、比赛同学要求服装统一,化妆,仪表大方、自然、得体。 4、各班的古诗文诵读要有创意,采用新颖的形式,体现各班的特色。 5、评委:z君。 6、计分:z 内容(10分)效果(60分)形象(20分)加分(10分)总分(100分) 25分(15分)(15分)(5分) 符合范围及主题,无错漏 集体背诵表演10分 个人背诵5分

小组背诵5+5分 内容与表情动作相宜,自然,有整体感 内涵把握准确,感情充沛,艺术感染力强 音乐、道具、布景等辅助手段运用得当合理 服装整齐、队伍有序,对观众、评委有礼貌 教师参与、有突出创意 七、评分标准:(100分制) 1、形式:形式新颖有创意,体现自己的特色。 2、表情:表情大方、自然、声情并茂。 3、语言:要求普通话标准,背诵流利无错。 4、服装:要求服装统一,有特色,有创意。 5、上下场:要求上下场整齐、安静、快速。 八、备注: 1、音响话筒:总务处 2、摄像、照相:z 3、各班位置划分:总务处 4、主持人:大队部 书香校园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思路,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平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主要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籍,从书集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集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

学生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校本课程的相关要求,学区选编了《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了使该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益,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思路 通过实施“小学生6年背诵300首经典诗词计划”,引导小学生学习积累蒙学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对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吸收。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与圣贤为友,以文化人,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2.通过经典诗词的学习和积累,提高学生的朗读、诵读、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领略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感受经典儿童文学的张力,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奠定语文基础,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创设校园学习氛围,把浩瀚的国学内容化整为零,与现有的语文课程融为一体、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训练

他们的记忆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格,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学生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热爱生命、享受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受理解鉴赏优秀诗文,接受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良好健全的个性,为童年打好精神的底色。 2.学段目标: 低年级(1-3年级): 诵读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背诵经典诗词1首(篇),开展启蒙教育,初步学习吟诵;以培养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高年级(4-6年级): 诵读先贤经典《增广贤文》《笠翁对韵》《经典论语》,背诵经典诗词150首(篇),学习吟诵方法,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中华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和音韵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实施形式 1.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每学年指导学生诵读一部国学经典、背诵50首(篇)诗词。每学期安排15周的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指导学生学习一首(篇)诗词,每天早晨安排10到15分钟晨诵,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XXX《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

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XXX 3、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 1.建立一支经典诵读团队,各年级挑选3-5名诵读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组建校经典诵读团队,定期排练节目,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表现及时更换人选,以备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等比赛和展示活动。主要负责:校长室。 2.编印一份诵读教材,先由教科室收集整理中华经典诗文,然后由总务处协助编印。主要负责:教科室、总务处。

3.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具体时间和指导老师(各班语文老师)安排见教导处下发的课外活动安排表,并由教导处定人定期检查(XXX主任、笃实楼XXX主任、致远楼XXX主任)。主要负责:教导处。 4.每班拓荒一个经典诗文角,每周调换一次内容。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每堂课的课前两分钟、吃饭前的两分钟,放学的路队上等时间,每班都在班长的率领下诵读老师布置的每周诵读内容,做到熟读成颂。主要负责:各班班主任。 5.每周播出一期“书香广播”,诵读国学经典,XXX,每期都进行有奖竞猜活动,激发学生收听和参与的兴趣。主要负责:XXX。 6.进行校园内的阅读文化环境布置。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

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共5篇)

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共5篇) 第一篇: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南海路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根据我校申报的省实验课题研究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主题为“亲近经典,承续传统,提高人文素养”中华美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平台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二、具体方法与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班子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大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将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校组建以校长为首的认真负责的领导小组,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集体共识,突出全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将不断加强日常巡课检查、定期评估、奖励等制度,从而推进诵读工作全面开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二)更新认识,率先垂范 1.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相关文件,提高广大教师对推进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认识,引领全体教师从文本中走出来,让老师明白,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要基于课本,又要高于语文课本的道理;使教师领悟课堂、课本是学生语文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阵地和途径之一,但这并不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使全体语文教师明白推进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白在课外阅读中诵读经典是引导学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有效途径。 2.组织教师率先诵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