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微波消融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12
肝微波消融术健康教育
一、概述
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将植入式微波天线插入到肿瘤组织中在极短时间内产生65~100℃的局部高温,使肿瘤组织发生完全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肿瘤原位灭活或局部根除的目的,而周围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损伤较小。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微波消融治疗认识不足,导致心理恐惧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使其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2.肝癌患者多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比较小,肠管易覆盖肝表面,为了避免术中损伤相邻脏器和刺激引起呕吐。
所以要求患者术前需禁食。
三、术后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释手术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不必紧张,多数为治疗反应,一般1天后消失,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血压和心率。
观察是否有出血现象,密切观察有无剧烈腹痛、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血压下降、脉速及大汗淋漓等腹腔内出血现象。
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舒适,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加强
基础护理。
1
参考文献:《实用肿瘤护理》
拟定:许**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癌的方法,需要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关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一起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收集患者的病史并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
2. 手术室准备:护理人员应协助医护人员准备手术室。
这包括准备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室和贴醒目标识牌。
3.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定期记录相关数据。
术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患者的疼痛需求,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4.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区,并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术后,需要观察患者
的伤口是否有出血或感染的迹象。
护理人员还应确保患者
舒适,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和康复措施。
5. 术后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术后护
理和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活动限制、药物管理和定期随
访等。
6. 心理支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提供情感支
持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和家属处理他们可能面临的恐惧
和焦虑情绪。
总之,护理人员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得到适当的照顾,并提供必要的术后护理和支持。
十一、肝癌射频消融术与护理【概述】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将微波治疗天线或射频探头插入靶组织癌肿内,通过微波或射频对局部产生高温化,使肿瘤及其周边组织迅速产生球形或扁球形的变性、坏死。
【适应证】适合于肝脏恶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者、不能耐受手术者或不愿意手术者。
1.单发肿瘤结节直径<5cm者。
2.多发肿瘤结节,最大结节直径4cm以内,肿瘤数目≤3个;若肿瘤结节径在3m以内,肿瘤数目可≤5个3.单发肿瘤结节直径>5cm者,可先行TACE后再行RFA治疗;或可做。
姑息性治疗,减少肿瘤负荷,为手术创造机会。
【禁忌证】1.凝血功能障碍者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大量腹水者3.巨块型肝癌者。
4.弥漫性肝癌者.5.肿瘤邻近重要组织和脏器,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6.已有肝外转移灶者。
7.不能配合治疗者,如精神异常、剧烈咳嗽者。
8.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检查前护理】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的大概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的并发症和对并发症采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心中有数,从而减轻患者必要的紧张、焦虑及恐惧。
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配合治疗。
2.胃肠道准备低脂饮食,术前12小时常规禁食,4~6小时禁水,日的是防止麻醉或术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皮肤准备(备皮)术前去除术区毛发,清洁皮肤。
【检查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术毕嘱患者平卧12-24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2.穿刺处伤口护理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渗液,敷料是脱落等。
如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腹痛护理可出现肝区、剑突下及右肩背部疼痛,一般术后24~48小时达高峰,3~4日缓解,这是因射频能量发射时刺激胸膜或肋间神经所致疼痛感可能造成患者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和焦虑,认为病情加重,治疗效果好,心情消极,烦躁不安。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护理观察要点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协助医生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化验及检查。
2.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术前排空膀胱。
3.遵医嘱应用镇静止痛剂。
4.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治疗的基本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轧老师,上述2、3条根据查阅文献书写,实际工作中第2条饮食要求不是很严格,第3条目前我院大多采用无痛治疗(麻醉科)。
(二)术后护理:
1.执行一级、二级护理常规。
2.术后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腹部穿刺点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术后吸氧1~2天,减少肝细胞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此条根据文献书写)
5.注意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肝性脑病。
6.严密观察有无发热、出血、癌肿破裂、气胸、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7.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树立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
肝癌微波消融护理常规【疾病护理】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协助做好各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X光、心电图、肝脏B超、CT等,对肝功能较差者应加强护肝治疗,对合并有腹水者予补充白蛋白、利尿治疗,并加强饮食指导,嘱其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多吃瘦肉、鱼、新鲜蔬菜、水果等术前禁食6h,测生命体征,排空大小便,开通静脉输液通道,方便术中抢救及麻醉用药。
(2)心理护理关心理解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个体选择治疗方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术后护理(1)常规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取平卧位2~4h,术后绝对卧床8h,同时禁饮食,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补液、止血、护肝等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落实基础护理。
(2)疼痛的护理:应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及程度,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协助其取舒适卧位,采用各种缓解措施,如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如曲马多、吗啡等。
(3)发热的护理:消融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大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原因及应对措施,以取得配合。
每天监测体温4次直至正常,根据发热的程度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发热期间及时擦汗及更换潮湿衣服和床单被套,多补充水分,注意保暖,做好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
(4)内出血的护理:如出现腹部紧张,腹部膨隆,并有压痛及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腹式呼吸消失,提示腹腔内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按医嘱使用止血药进行止血处理;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诉腹胀、腹痛,心率加快,脉搏细速时应提高警惕,早发现,早处理。
(5)肝功能异常的护理:微波消融治疗引起的肿瘤周围肝细胞坏死及坏死组织吸收,可加重肝脏组织的受损,大多表现为一过性肝功能损伤。
【健康宣教】1、避免剧烈运动2、术后肢体功能锻炼3、营养支持,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腹水患者应限制钠的摄入。
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护理体会3.2穿刺部位的护理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并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术后两天内不能洗澡,可行擦身,防止水污染伤口,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或有脓液渗出,为伤口感染,应按医嘱给予抗炎、换药等处理,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本组出现3例伤口感染。
3.3 疼痛的护理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由于微波消融治疗,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坏死,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其热效应,也导致肝包膜灼伤刺激引起疼痛。
主要表现为胀痛,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肿瘤大小、位置的深浅及患者的耐受程度等因素有关。
术后两天内疼痛较明显,持续3~5天。
护士应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及是否合并腹膜炎体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疼痛的原因及缓解的时间,疼痛较剧烈者,在排除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时可适当给予止痛剂,如杜冷丁、吗啡等,观察药3.4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消融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5℃,最高可达到39℃,一般2~7d转为正常,患者体温升高有多种因素,早期发热是治疗后肿瘤组织坏死被机体吸收后所引起的, 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对症处理,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3]。
对高热前有寒战者应注意有无感染。
发热超过1周,注意继发感染可能。
发热患者及时更换汗湿衣物,注意保暖,做好皮肤护理及基础护理。
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微波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虽然损伤小,但也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疼痛比较常见、黄疸、腹腔内出血、皮下出血、胆汁漏、结肠穿孔、电极板烫伤、肝昏迷、呕吐窒息、腹水、肝脓肿,肠梗阻[4]。
如出现腹肌紧张、腹部隆起、有压痛及转移性浊音、皮肤巩膜黄疸加重等应立刻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情况,观察皮肤、巩膜颜色,腹部情况,并积极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嘱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的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方法,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肝癌微波消融护理常规相关知识点肝癌定义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原发性肝癌指肝脏内的细胞所引发的癌变;转移性肝癌是指肝外的癌细胞透过血液或其他途径转移至肝脏的肿瘤[25]。
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
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12]。
肝癌病因中国肝癌(肝恶性瘤)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17],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23],以及农村中饮水污染[17]检查方法1、定性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可用于普查,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病人,如AFP呈持续阳性或定量>500ug/L,应高度怀疑肝细胞癌。
2.定位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MRI、放射性核素扫面、血管造影,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
B超是目前肝癌定位检查中首选的方法,能发现直径为2~3cm或更小病变【6】。
CT和MRI检查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小肝癌,并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的关系【13】。
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肝穿刺活检,虽有确诊意义,但有出血、肿瘤破裂和肿瘤沿针道转移的危险。
1 / 12临床表现症状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
其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其次是上腹部包块。
纳差、乏力、消瘦、原因不明发热、腹泻、腹痛、右肩酸痛等。
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肝硬化的一些并发症,如黑便、呕血。
黄疸等。
少数患者因转移灶引起的症状而人院,这些症状多不具有特殊性。
【17】体征占94%患者伴有肝肿大,1~3个月内肝脏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边缘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肿物,部份伴有明显压痛【17】。
部分患者伴有脾肿大,多见于合并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患者。
晚期体征,约半数为血性腹水,可因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肝静脉、门静脉癌栓所引起,且有占三分之一病人有梗阻性黄疸,并进行性加重。
肝癌微波消融护理常规
【参考文献】
【1】.Ashoori N;Paprottka P;Trumm C;Bamberg F;Kolligs FT;Rentsch M;Reiser MF;Jakobs TF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with conventional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gestion.2012V85N1 :18-26 [IF:2.046]
【2】. Adanja B;Gledovic Z;Pekmezovic T;Vlajinac H;Jarebinski M;Zivaljevic V;Pavlovic M ;Mortality trends of malignant tumours of digestive organs in
Belgrade, Yugoslavia, 1975-1997. Dig Liver Dis.2000V32N5 :386-91 [IF:3.054]
【3】. Huo TI;Lin HC;Hsia CY;Wu JC;Lee PC;Chi CW;Lee SD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based cancer staging systems are better prognostic model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ospective sequential survey. Am J Gastroenterol.2007V102N9 :1920-30 [IF:7.282]
【4】. 王伟,董加纯,金永焕,等.肝总管、空肠Roux - en - Y 吻合术后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 附1 例报告)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6( 6) : 564 - 565.【5】. 何效东,崔泉,赵晓雷,等.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16 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 2) : 111 - 113.
【6】.付志勇; 孙智芳; 管湘霞; 彩超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3年01期;R445.14;;R735.7;;R181.2;;R730.267;;R4;;R322.47;;
【7】. 刘国红,周丽华,高琴,等.肝癌患者经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I 粒子植入后并发症的护理[ J ]. 护理学报,2011, 18(6B):59-60.
【8】.潘红,陈丽.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63 例术后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 24) : 2499 - 2500.
【9】.王敏; 贾月霞;解析对于肿瘤护理几种途径;中国保健营养, 2013年 01期;R473.73;;R195;;R47;;R73;;R197.323;;R195.1;;
【10】.孙学华; 李玉苹;肿瘤病人护理方法探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 03期;R473.73;;R471;;R197.323;;R-0;;R35;;R395;;R-054;;
【11】.唐家明;介入治疗肿瘤护理;中国保健营养, 2013年 06期;R459.9;;R473.73;;R493.3;;R472;;R73;;R322.99;;R;;R-05;;R446.8;;
【12】.杨会波; 周静; 孙扬;肿瘤与护理;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3期; R473.73;;R47;;R473;;R73;;R244.996;;R441;;R815;;R453;;R-056;;
【13】. 胡永刚; 巩红; 刁丽荣; 石磊; 李季; 陈志功; 安纪文; 马金明;CTA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价值;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05期;R735.7;;R459.9;;R814.42;;R814.43;;R322.121;;R322.492;;
薛继莲; 吴秀丽; 幸永凤; 李称心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护理;; 护理研究, 2013年06期;R473.71;;R454.12;;R735.7;;R373.21;;R512.62;;R971.1;;R197.323;;
【14】. 王春梅; 刘平; 赵晓丽; 介入放射学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 22期;R814.43;;R814.47;;R473.73;;R73;;R197.323;;R-4;;
【15】.江雨芬; 范钰; 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 20期;R195;;R473.73;;R730.267;;R453;;R197.323;;R339.4;;R47;;R471;; 【16】. 张瑞香; 王萍; 范宏宇; 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及其辨证施护;光明中医, 2009年 03期;R730.267;;R248;;R473.73;;R48;;R2;;R441;;R197.323;;
【17】. 戚洁; 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 01期;R473.73;;R453;;R73;;R99;;R163;;R454.22;;R122.4;;
【18】. 王宁; 肝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07期;R473.71;;R61;;R473.73;;R47;;R735.7;;R657.3;;R322.123;;R977.26;R973.1;;
【19】.李俊鹏; 魏玮; 杨汇娟;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3年 03期;R445.1;;R454.12;;R735.7;;R45;;R197.323;;
【20】. 陈明明; 肿瘤化学治疗的心理护理;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1年31期;R453;;R244.996;;R730.267;;R-055;;R473.73;;R197.323;;R446.8;;
【21】.王斌全; 赵晓云; 癌症的治疗与护理史;R47;;R730.267;;R45;;R473.73;;R61;;R192.6;;R-05;;R331.55;;
【22】.侯敏;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医学临床研究, 2005年07期;R395.3;;R493.3;;R229.4;;R472;;R73;;R473.73;;R47;;R471;;
【23】.李桂雪; 刘惠敏; 刘松梅; 赵丽萍; 刘立军; 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的综合护理;黑龙江医学, 2011年 07期;R730.267;;R473.73;;R197.323;;R192.6;;
【24】.吴再德,吴肈汉. 外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6-427
【25】.吴孟超.肝脏外科学[M].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02-503
【26】.张定凤现代肝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0)。
【27】.陈孝平,陈汉. 肝胆外科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9 - 230.
【28】.谌永毅马双连主编.实用专科护士从书肿瘤科分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9】.林桐榆黄河李学莹主编,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0】.江玉玲主编.最新肿瘤科临床护理精细化操作与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化管理机考评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1】.王继华,刘小明主编.护理常规分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
【32】.钟丽,莫新少.肝脏移植病人围术期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20(1):78.
【33】.薛继莲; 吴秀丽; 幸永凤; 李称心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护理;; 护理研究, 2013年06期;R473.71;;R454.12;;R735.7;;R373.21;;R512.62;;R971.1;;R197.323;; 【34】.陈敏华.肝脏射频消融-基础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