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与青铜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47.46 KB
- 文档页数:4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商朝的建立、内外服制;知道后母戊鼎是世界青铜文化史上罕见的瑰宝;知道商朝青铜器的主要用途和功能;知道甲骨文是当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理解中国的青铜文化是以青铜器物为载体所折射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社会全风貌,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时期的鼎盛。
从后世文献和考古发掘(包括青铜器物和甲骨卜辞)中解读商朝历史,掌握后世文献与考古资料互相补充、印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商朝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养成讲证据、讲逻辑的严谨治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二重证据法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玄鸟生商”玄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燕子。
话说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名女子叫简狄。
有一次,她和同伴在河边洗澡,看到一只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望了望她,留下了一颗蛋,然后飞走了。
简狄吃了蛋以后,没想到竟然怀孕了,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契”。
契长大以后,佐助大禹治水有功,当时的首领舜;就给了他一块封地,取名为商。
契和他的后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发展为一个部族,商也就成了这个部族的名称。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司马迁把它记入了他的《史记·殷本纪》中,“殷契,母曰简狄……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帝舜时)封于商,……。
”那时的商还是一个原始部族,再发展到后来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商朝。
那么,商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商王朝表现的是怎样一番气象呢?我们是如何科学地了解到几千年前的商朝历史的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踏上商朝历史的发现之旅!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板书:课文标题)(二)讲授新课1、后世文献中的商朝了解商朝历史的途径有许多。
比如像刚才我们翻看司马迁的《史记》,就属于从了解商朝历史?。
商朝与青铜文化范文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阶段。
商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主要包括早商、中商和晚商三个时期。
在商朝的发展过程中,青铜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青铜文化是指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文化传承。
商朝时期,青铜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商朝的统治者将青铜器作为礼仪、宗教、政治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象征,用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在商朝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商代的青铜器造型雅致,纹饰丰富,技艺精湛,金工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青铜器在商朝的政治仪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商朝的王室和贵族阶层把青铜器作为仪式祭祀中的主要器物。
在商朝的社会中,政治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
商代的国君和贵族们进行祭祀活动时,经常使用青铜器来承载和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敬意。
这些仪式既是政治权威的象征,也是统治者与神灵之间的交流方式。
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使得政治权力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统治者的地位。
青铜文化对于商朝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青铜器的生产需要集中的劳力和技术,这促进了商朝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
青铜器的使用也催生了市场经济的出现,以及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商朝时期,青铜制品不仅在国内得到重视,而且出口到外国,助推了中国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青铜文化不仅对于商朝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为后来的周朝文化和其他王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商朝与青铜文化密不可分,青铜文化在商朝社会的方方面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青铜器作为礼仪、宗教和政治的象征,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提高了社会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青铜器的商品交流和贸易,促进了商朝与外部地区的文化交流。
商朝与青铜文化的相互影响,为华夏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朝青铜文化特点商朝青铜文化是指商朝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在中国大陆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以青铜器为主要载体,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青铜文化在商朝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了商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美学观念,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程度。
本文将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物形态、纹饰图案和象征意义四个方面来解释商朝青铜文化的特点。
商朝青铜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制作工艺精湛。
商代青铜器制作使用了铸造的方法,这是中国青铜器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
青铜器制作需要进行模型制作、铸造和整理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工艺要求。
商代的青铜器工艺技术非常发达,铸造出的青铜器形态规整,纹饰图案精细,工艺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高度文明程度,也体现了商朝统治者对青铜器的重视和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商朝青铜文化的特点之二是器物形态多样。
商代青铜器形态丰富多样,包括鼎、觚、簋、爵、斝等各种器型。
其中,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性器型之一,通常由两个或三个支脚、两个耳和一个提梁组成,形状庄重大气。
觚是另一种常见的青铜器形式,它通常由一个圆筒形的身体和一个长柄组成,形态优美。
商代青铜器的器物形态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器物功能的需求,也反映了商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第三,商朝青铜文化的特点之三是纹饰图案独特。
商代青铜器的纹饰图案丰富多样,包括动物纹、人物纹和几何纹等。
其中,动物纹在商代青铜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常见的动物纹有龙、鸟、虎、象等,它们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
人物纹则主要描绘了商代社会的统治者、贵族和仆从等,展示了社会等级和阶级差异。
几何纹是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直线、曲线、点等组成,形态简洁明了,寓意丰富。
商朝青铜文化的特点之四是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商代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是贵族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也代表着世俗和宗教的意义。
商朝的青铜器文化炫耀贵族身份的象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自公元前16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在中原地区盛行。
商朝的文化传统深厚,其青铜器文化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了炫耀贵族身份的象征。
本文将就商朝的青铜器文化进行探讨。
一、商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商朝时期,青铜器成为了贵族社会的重要物质财富和身份象征。
商代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商代的统治者必须通过青铜器来展示自己的尊贵地位和统治力量,青铜器才能成为一种社会符号。
因此,商朝的贵族极度重视制作和传承青铜器文化。
二、商代青铜器的形制特点商代青铜器形制繁多,制作工艺高超。
主要包括酒器、祭器、兵器和乐器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是鼎。
古人云:“鼎为器之大者,三足。
高腹大底,上铭。
”鼎体采用鳕鱼三足设计,稳固耐用。
鼎的外部装饰非常华丽,刻有精美的纹饰,反映了商代贵族的高超艺术水平。
三、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商代青铜器不仅是一种实用物品,更是贵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商朝的统治者通过制作和藏匿大量的青铜器来炫耀自己的高贵血统,确定自己的统治地位。
同时,商代的贵族通过拥有独特的青铜器来彰显自己和族人的社会地位,显示社会等级制度。
四、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纹饰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它们通常与祭祀活动有关,被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
青铜器纹饰中常见的神话传说和祖先图腾反映了商代人对宗教和祖先崇拜的重视。
这些神话和图腾的表现使青铜器具有了神秘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五、青铜器的地理分布商代青铜器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其中以河南、陕西等地最为集中。
这些地区是商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青铜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大量的青铜器被制作和使用,表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六、青铜器的价值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纹饰精美,艺术价值很高。
同时,由于青铜器制作需要大量的金属资源和炉膛,青铜器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
因此,商代的贵族将青铜器视为重要财富,不仅用于祭祀和仪式,也用于展示财富和地位。
商朝的青铜文化与商代文字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显著特征是青铜文化和商代文字。
青铜文化和商代文字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文化现象,它们不仅反映了商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科技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世俗观念。
本文将从青铜文化和商代文字两个方面,探讨商朝的文化特征。
一、商朝的青铜文化青铜文化是商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商朝时期生产出的各种青铜器物和与之相关的产业。
商代青铜器物在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方面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商代青铜器物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包括熔铜、铸型、精制、倒腹、打磨等。
这种工艺水平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属于最高水平。
青铜器物的设计和铸造技术是商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代青铜器物的造型设计和题材丰富多样,呈现出鸟、兽、人物、器皿等多种形态。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商代青铜器上的“纹饰”,这些纹饰具有古朴的风格和雕刻精细的技巧,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青铜文化还反映了当时的制度和信仰。
商朝时期,世界上的许多人都相信生命与死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他们在死者的墓葬中放置了许多珍贵的青铜器物,以示对死者的敬爱和祭奠。
商朝青铜器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
二、商代文字商代文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商朝时期流行于黄河流域地区的一种象形文字。
商代文字表现出了商朝人民的智慧和社会文化水平。
商代文字的具体形式是“甲骨文字”和“金文文字”,前者出现在商朝晚期,而后者出现在商朝的后期和西周早期。
甲骨文字记录了商朝时期的各种信息,包括那个时期的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历史事件等。
甲骨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方便了人民的交流,也为后人研究商朝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文化史资料。
金文文字是商代文字的一种变体,它的出现时间要迟于甲骨文字。
与甲骨文字相比,金文文字的形式更为规范和统一,具有更强的书写美感和陶瓷感。
商朝与商代青铜文化的发展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它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商代青铜文化作为商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
本文将围绕商朝与商代青铜文化的发展,探讨其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商朝的历史背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约1600年至公元前约1046年的一个历史时期,其繁盛时期称为中原王朝的发祥地。
商朝的兴起与中原地区北方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相关。
在那个时期,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催生了部落联盟的形成,而商朝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崛起的。
二、商代青铜文化的特点青铜文化是商代文明的瑰宝,它以青铜器为代表,展示出商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1. 青铜器的制作与演变商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极其精湛,体现了当时冶炼、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
商代初期的青铜器以祭祀器具为主,包括大量的鼎、爵、簋等。
而到了商代中晚期,青铜器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不仅涵盖了生活用具,还有各种装饰器物。
2. 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商代青铜器作为当时社会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物品,常常与祭祀、宗教仪式密切相关。
青铜器上的纹饰以神兽、神人等形象为主,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拜和对宗教仪式的尊重。
3. 青铜文化的区域影响商代青铜文化不仅在中原地区盛行,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代青铜器的出口贸易繁荣,使得商代文化传播到了远离中原的地方,成为当时国内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三、商朝与商代青铜文化对后世的影响1. 对后世社会制度的影响商朝的兴起打破了原有的部落制度,建立了族长、商王统治的等级制度,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模式。
这一制度模式对后来的东周、秦、汉等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统治格局。
2. 对后世冶铸技术的影响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为后世冶铸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铜器的制作技术逐渐演变和创新,为后来青铜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古代中国的商朝青铜文化的兴起古代中国商朝时期,青铜文化迎来了全面的发展和繁荣。
青铜器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商朝统治者的象征,并承载着当时社会的价值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代中国商朝青铜文化的兴起,包括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青铜器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以及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青铜器的制作工艺1. 青铜制作的基本工艺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铸造、鎏金、浑金等步骤。
首先,以铜为主材,配合少量的锡、锑、铅等,经过高温熔化铸造。
在熔化的铜液中加入锡可以提高铜的硬度和耐腐蚀性,锑和铅则可以改善铜液的流动性。
铸造完成后,还可对铜器进行打磨和鎏金等装饰加工,以提升器物的美观度。
2. 铸造技术的发展商朝时期,铸造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工匠们掌握了精湛的技艺,所制造的青铜器造型各异、工艺精细。
青铜器的铸造需要使用复杂的模具,而青铜器的模具由精美的木质或泥质制成,可以用于复制多个相同的器物。
这种模具的使用,提高了产量、缩短了制作时间,使青铜器制作得以规模化和产业化。
二、青铜器的功能和象征意义1. 社会地位和身份标识在商朝社会中,拥有或制作青铜器成为展示个人或家族财富和地位的重要方式。
青铜器的材质、制作工艺和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制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拥有更多的青铜器代表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尊贵身份,因此,商朝贵族阶层对青铜器的追求更加热衷。
2. 祭祀和宗教意义青铜器在商朝的祭祀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朝人相信通过祭祀活动,可以与祖先沟通并获得神灵的保佑与指引。
青铜器被用来制作祭祀器具,如鼎、觚等,用于放置祭祀品或者举行祭祀仪式。
青铜器的丰富雕纹和精湛制作工艺,也赋予了祭祀活动以肃穆庄重的氛围。
三、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1. 商朝的政治与经济发展商朝统治者和其家族控制着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因此青铜器逐渐成为了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通过制作和掌控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者巩固了自身的权威和地位。
同时,青铜器的制造也带动了冶铸业和相关手工业的兴旺发展,推动了商朝经济的繁荣。
商朝的崛起与商代青铜文化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支伟大的古代文明。
商代(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商朝规模空前的崛起和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商朝的崛起和商代青铜文化的重要性。
一、商朝的崛起商朝的崛起是在商纣王时期取代了夏朝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商朝的崛起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商朝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商朝国家机构的建立和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商朝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朝建立了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世袭制,确保了王权的稳定性。
同时,商朝建立了强大的军队,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疆域并对外扩张。
其次,商朝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也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
商朝位于黄河流域,土地肥沃,水利充足,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商朝通过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实行灌溉农业,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最后,商朝在文化和宗教方面的繁荣也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代的社会状况复杂多变,各种宗教信仰和巫术活动盛行,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和牺牲活动十分重视。
商朝的王室借助宗教信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为商代的社会秩序提供了一定的规范。
二、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商朝的崛起也标志着青铜文化的繁荣。
商代青铜文化的最大成就是青铜器的制作。
商代的青铜器在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商代青铜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礼器、冠带器、兵器等各种类型。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商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精湛,器物的造型多样,纹饰丰富,展现了秦人对于美的追求。
商代青铜器不仅作为实用器物使用,更是作为礼器使用。
商代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凝聚了商代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并成为了社会交往和祭祀活动的重要象征。
通过青铜器的使用,商代统治者展示了他们对于神灵的崇拜和自己权力的合法性。
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还体现在器物以外的艺术领域。
商朝的青铜文化及其影响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进步和繁荣。
在商朝时期,青铜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和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商朝时期青铜文化的特点在商朝时期,青铜文化仍然是一种原始而有机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大量器物形成商朝时期青铜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器物的繁荣。
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创造出了不少的艺术精品。
象洛阳铲、四羊方尊、虎鎣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青铜器都是商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2. 精湛工艺技术商朝时期的青铜文化,技术化、规范化,工艺技术水平高,制作工艺也变得越来越细致。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基本上遵循“铸造、打磨、冶金、毛刺”四个基本工艺步骤,制作通常需要分别铸造器身和器足,然后将其两者合在一起上手工镶嵌、印花、蚀刻等表面加工工艺手段。
3. 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纷繁复杂商朝时期的青铜文化,艺术作品的形态和多样性丰富极了。
从追求实用性的器物到装饰性的艺术品,从简单的形态到极度复杂的纹饰等,无所不包。
二、青铜文化对商朝经济和政治的影响青铜文化对商朝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很大。
商代青铜器制作的大量投入,有效地推动了商代冶铁、冶金工艺的发展,增强了商代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是商代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
青铜器作为一种奢侈品也受到了商代贵族的青睐,成了商代的奢侈品,江南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为贵族阶层提供了大量消费品,或用于礼赏,或用于祭祀,或用于加强统治。
在政治上,青铜文化被认为是商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代青铜器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深厚,常被用于传达统治声威,巩固政治地位,表达统一意志。
三、青铜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青铜文化不仅对商朝时期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 关于服饰和建筑的影响商代青铜器的形态图案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氛围,因此不仅对当时的建筑、陈设和服饰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后来的建筑、装饰和室内陈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商朝的青铜文化与铸造技术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
商朝以其丰富多样的青铜器而闻名于世,这些青铜器不仅展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宗教、礼仪和社会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商朝的青铜文化与铸造技术。
一、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青铜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商朝的前身夏朝时期,青铜器已经开始出现,但在商朝时期,青铜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商朝统治者及贵族阶层对青铜器的生产和使用非常重视,青铜器成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也成为礼仪活动和宗教仪式的重要器物。
二、商朝的铸造技术商朝的铸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杰出。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制备、铸造模型的制作、铸造工艺的操作等环节。
商朝的铸造技术在其后的历代继承和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代的青铜器制作过程包括挖掘、提炼、熔炼、浇铸、打磨等环节,这些环节的每一步都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才能完成。
三、青铜文化的意义与价值青铜文化在商朝的时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象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商代青铜器的形制、纹饰和铭文都包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商代社会的宗教、礼制、艺术和思想。
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贯穿了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展示了商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程度。
四、青铜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商朝的青铜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重要节点。
商代青铜器在后世的铸造工艺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后世青铜器的制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同时,商朝的青铜文化也对后世的艺术、宗教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商朝的青铜文化与铸造技术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瑰宝,它们展示了商朝社会的繁荣和文明程度。
商代青铜器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商代铸造技术的高超程度为后代铸造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后世得以传承和发展。
保护和研究商朝的青铜文化与铸造技术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与商朝文化
授课时间:2010.12.7
班级:高一(3)班
授课人:仙霞高中刘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商的建立、内外服制;知道商朝青铜器的主要用途和功能;知道
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
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殷墟考古资料,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二重证据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青铜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文明辉煌的历史;通过学习
甲骨文字,懂得汉字的演变过程在联结和维系中华名族的文化上的贡
献;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了解商朝的社会特征
●教学难点
青铜器的社会功能
●教学过程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提问引入:
中华文明的诞生融合的核心区域在哪里?(提示:PAGE4 图)
黄河中游地区
引入:夏、商、周其实既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也是先后更迭的三个王朝;
(一)商族的兴起和汤建商朝
1、商族的兴起商族长期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
商族大约以玄鸟为图腾,大致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
《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就是记述并歌颂这一故事。
(说明当时还处于部落联盟的状态中)
2、汤灭夏建商朝夏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腐朽,诸侯互相攻伐。
商族首领汤乘机灭掉了一些亲夏的诸侯国,举兵西向伐夏。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打败夏桀,夏朝灭亡。
Ppt 图释:这是山东嘉祥汉代武氏祠的画像石拓片摹绘。
描绘夏桀腐化的生活和残暴的统治;
3、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甲骨卜辞:“求年于大甲十牢祖乙十牢”牢是祭祀时猪牛羊的组合,大意是为了祈求丰收,用十组猪牛羊祭拜大甲,用十组猪牛羊祭拜祖乙。
通过考古挖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商朝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
1、商朝的内服外服制度(核心管理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管辖的王幾之地;甲骨文中称:“大邑商”或者“天邑商”,主要在今天的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甲骨文中称:“四土”或者“四方”
阅读材料:
1)、“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 《战国策·齐策四》
2)、“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
”---《尚书·酒诰gào 》
释义: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
商朝的内服官有五六十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百僚庶尹”。
包括地位很高的旧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
其中还有负责出纳王命的史官。
二是“惟亚惟服”。
主要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军职官员。
三是“宗工”。
指负责王室祭祀和某些具体事务的官员。
四是“百姓里君”。
指管理地方上的诸族与普通民众的官员。
3)、“商朝国家内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显然还不是非常严密的,地方势力在相当大程度上享有自治权。
各地方势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很大的。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
可见:商王的统治仅仅限于狭小的中央地带,四周及边缘地区是王室诸子及各族的领地,中央集权还没有形成。
2、(练习与测评1)商王为什么要采取内外服制?我们如何来看待它?
1)这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的延续;
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3)巩固整治的需要;
商朝的矛盾在中期后加剧,王权的争夺尤为激烈,同时还有奴隶的反抗斗争。
纣王时用武力镇压,但最后引火烧身而灭亡了。
商共传十七代,三十五王,存在了约六百年。
(三)青铜时代
1、什么是青铜时代?(概念)
以青铜为原料制造器具的物质文明发展阶段
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是铜,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
合金。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出现了繁荣的青铜文明,所以这一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
商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2、阅读课本10页中间关于商朝青铜器的描述。
总结:商代青铜器的功用;1)、商朝的青铜主要用于礼器,用于王室和贵族的典礼祭祀;
2)、身份地位象征;
3)、被赋予沟通天地合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3、商代青铜器代表:
商朝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王都,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来看,以礼器为主,礼器包括酒器、蒸煮器、盛食器、洗濯器,除礼器外,还有大量兵器以及一些生产工具等。
商朝铸造技术精湛先进,最著名的司母戊鼎,据计算,铸造八百多公斤的司母戊鼎需要二三百人的合作才能完成。
1)、司母戊鼎(河南出土)--------充分体现了青铜冶铸技术水平。
雄伟端庄,气势凛然。
是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代表。
2)、四羊方尊(湖南出土)---------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提醒学生注意:商朝的青铜冶炼和制作的分布区域极为广泛,商王国核心区域以外的地区,如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古蜀时期的青铜器,同样造型独特,璀璨夺目。
3)、青铜立人,青铜面具,青铜树(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结构精妙,造型奇异,风格独特;纹饰上具有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4、商朝青铜冶炼技术演示复原
(四)甲骨文
1、什么是甲骨文
指出: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2、甲骨文的功用及内容
绝大部分用来占卜,极少数用于记事。
从所发现的10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有两个特点:
一是占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商王凡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占卜,以取得上天神的应允和指示。
二是占卜时神在龟甲或骨上的指示,是吉是凶,是否可行,要由商王来做判断。
因此,商代的王,是全国一位最高宗教领袖。
如何来占卜?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图释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3、为什么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已经具备汉字构成及使用的“六书”规律。
4、出示图例:几个汉字的演变发展;
(视时间)思考:page12 探索与争鸣
(五)商朝的农业发展状况
1)生产工具:主要还是石器和木器;
提问:为什么商朝时期我国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但还主要以石器和木器工具为主?
青铜生产能力有限,主要用来制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品,还不能大量用于农具2)由甲骨卜辞的内容得知——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
3)主要作物:谷物,谷物同时也是酿酒主要原料,商人饮酒成风;(商朝衰败的主因之一)
(六)总结归纳本课内容
商朝的政治:内服外服,方国联盟
商朝的文化:青铜辉煌,甲骨占卜
商人的经济:农业主导,工具非铜
商朝的历史:二重论证,成为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