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色素变性ERG和VEP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55.57 KB
- 文档页数:2
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心理物理检查(如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部超声波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七大类。
(一) 视力视力分为远、近视力,是测量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代表黄斑中心凹的视觉敏锐度,正常人视力一般在1.0或以上。
1. 远视力检查法(1) 目的:1) 了解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觉敏锐度。
2) 辅助眼科疾病诊断。
(2)用物准备:标准对数视力表、遮眼器、视标指示棒、平面反射镜(用于检查空间小于5米时扩大检查距离)。
(3)操作步骤:1)受检者距离视力表5m。
如空间小于5m,可使用平面反射镜,距离2.5。
2)先查右眼后查左眼,由上向下指示视标,让被检者在5秒内说出或指出缺口方向。
3)如被检者在5米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则让其慢慢走近视力表直至看清,按实际检查距离换算后记录。
换算方法为:d/5 X 0.1,d为看清最大视标的距离。
如在2米处能看清最大视标,则视力为2/5X0.1=0.04。
4)如被检者在1米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则让其背窗而坐,检查人员在暗背景前伸出手指,指距等于指宽,让被检者辨认手指数目,并记录能辨认指数的最远距离,如“40cm数指。
”5)如被检者在最近距离不能辨认手指数目,检查人员可用手在其眼前慢慢摆动,并记录辩知手动的最远距离,如“眼前手动”。
6)如被检者不能辨知手动,则在暗室中检查其能否感知手电亮光,光定位检查通常检测9个方位,呈“米”字形,用“+”和“-”表示光源定位的阳性和阴性。
如各方位光感均消失,记为“无光感”。
(4)注意事项:1)视力表应有充足的光线照明,使用灯箱视力表时,视力表白底的亮度应达80-320cd/?。
2)被检者眼应与1.0视标在同一高度。
3)戴镜者应测裸眼视力,然后再测戴镜视力和记录矫正眼镜度数。
4)检查视力时应使用遮眼器,用后应消毒。
遮挡眼睛时避免压迫眼球,防止被检眼斜看、眯眼或偷看。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介绍视觉电生理是应用电生理仪器,测定视网膜被光照射或图像刺激时,在视觉系统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及视觉诱发电位(VEP)三大部分。
视网膜电图可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
FERG又有暗视ERG、明视ERG、闪烁ERG、OPS等。
视觉诱发电位(VEP)又可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
一、检查前准备:1、心理准备:检查前向患者热情、耐心地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以取得受检者的信任,消除受检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眼部准备:除VEP外,ERG、OPS检查需散瞳,检查前30分钟用托吡卡胺充分扩瞳,至少20分钟,其目的主要是使视网膜视杆细胞达到最大反应期,以利全视网膜受到光照刺激。
3、皮肤准备:放置皮肤电极前需用清洁剂(75%乙醇)清洁电极区域皮肤的汗液、油脂、污物及皮肤碎屑等(患者做检查前最好先洗头),保证皮肤清洁,干燥、无污物,以免皮肤不洁致其皮肤电阻过大,影响检测结果。
二、检查要求:1、体位要求:通常受检者检测时取端坐位,下颌自然放于支架上,支架高度以受检者舒适为宜,以保持受检者头颈部肌肉松弛。
2、固视要求:行VEP、ERG、OPs检查时,嘱受检者保持眼球注视刺激球内固视点若视力太差,无法看清固视点,可令其眼睁大,直视前方保持固视状态。
屈光不正者检测前配戴矫正镜片,但需注意受检时避免镜片偏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如流泪、频繁瞬目、视疲劳、注意力难于集中者,对检查结果均有影响。
三、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VEP(视诱发电位):主要检查视神经传导功能,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至视觉中枢的传导功能。
引起视诱发电位异常的主要病症: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路占位性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病例。
视觉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视觉电生理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人眼睛视觉功能进行检测,已经成为眼科疾病中系统、全面检查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视觉电生理的视网膜电图、视诱发电位和眼电图,视网膜电图主要有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图形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三种,视觉诱发电位主要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为主,然后详细阐述了视觉电生理操作技术的关键,需要向患者详细的介绍检测的目的、方法等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最后对视觉电生理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说明了其必要性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视觉电生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5)5-0162-03doi:10.14033/ki.cfmr.2015.05.078临床上由于眼外伤的发生原因和伤的部位不同常常对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会导致失明发生,视功能的检查有很多,如视力、红绿色觉、视野检查、光定位等物理上的检查,针对眼外伤还可使用裂隙灯显微镜、X线摄片、B超、CT以及核磁共振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有时仍无法准确地定位受伤的位置,对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一定的影响[1]。
视觉电生理是一种新型的对眼外伤视功能定位检查的方法,针对其临床应用以及研究,具体综述如下。
1 视觉电生理的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和眼电图的标准经典的视觉电生理检查可以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法(英文缩写为F-ERG)、视觉眼电图(英文缩写为V-EOG)、图像视网膜电图(英文缩写为P-ERG)、闪光诱发电位(英文缩写为F-VEP)和图像诱发电位(P-VEP)五项,能够有效地定位诊断视觉功能。
其中F-ERG主要显示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视杆细胞也就是第一神经元和第二神经元的电反应结果,现今已经能够记录到5种反应,分别代表着5中不同的临床意义:“暗适应最大反应”、“明视ERG”、“闪烁光ERG”、“暗视ERG”和“振荡电位”[2]。
视觉电生理参考值VEP:表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至视觉中枢皮层的视神经的传导情况。
(时间最重要,幅值其次) PVEP P100参考值5---18岁105ms-115ms19---30岁98ms-110ms31---40岁103ms-115ms41---50岁105ms-118ms51----60岁110ms-122ms61岁以上110ms-125msFVEP P2参考值100ms----145ms 大于146ms的都是潜伏期延迟–双眼对照;p100潜伏期相差>4ms、波副相差>30%的视认为异常(相同间频率和矫正视力的情况下)小孩p100幅值大于15uv 成人大于7uv–如果单眼检查的,需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注意年龄、矫正视力等相关因素–对于法医鉴定的,需做3个不同空间频率的情况下进行比较ERG:视网膜各层功能1、ROD视杆细胞(视杆细胞功能)≧100uv2、Max最大混合反应(网膜内外层功能)≧360uv3、Ops振荡电位(网膜供血功能)≧90uv4、Cone单闪视锥(大部分视锥,少量视杆功能)≧75uv5、fliker快速重复闪烁反应(完全视锥反应)≧55uv以上ERG标准为18~40岁参考范围值,40岁以后除第一项外其余项目每增加10岁减10%;当双眼幅值相差30%时可表述为X眼幅值降低,ERG主要看幅值,时间一般不做判断依据,但极个别病例有幅值未变化但时间有明显延迟现象,其余表现为单一幅值降低或幅值降低与标记点潜伏期延迟同步EOG :主要检查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Arden=LP/DT Arden =1.8~2.6 不能超过3,超过3就是病人配合有问题MFERG:黄斑中心30度范围内视锥细胞功能中心点RMS≧18nv/deng2 一般要求年轻人RMS≧21nv/de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