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宁波城市综合体研究及国内外案例分析下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3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中商业综合体建筑正逐渐增多,这样的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将空间有效利用,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同时比起传统的单一商业更能吸引人流,但就当前情况来看,目前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引言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象征,这项建筑内部采用了集约高效建设形式,融合了多种功能,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从消费群体角度对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才能满足消费群体个性化要求。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时代要求,结合建筑物使用需求,对商业综合体功能进行持续拓展,还要将人性化理念融合到设计各个环节中,进一步提高设计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为后期实际运营和使用提供有效帮助。
本文就商业综合体设计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1商业综合体建筑特点商业综合体在建筑面积方面具有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的开敞空间,建筑物各层之间采用扶梯或者直梯上下联通,很多商业综合体还具有大面积的中庭设计,使得发生火灾时候,烟气扩散速度快、扩散面积广,尤其是竖向联通空间的“烟囱效应”直接加大了烟火向上的蔓延速度。
有关研究表明,由于“烟囱效应”的影响,烟火竖向传播速度达到水平传播速度的七八倍之高[2]。
因此对于商业综合体,尤其是高层商业综合体的火灾危害更严重,更不易控制。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开敞空间的建筑面积很大、管道设备井道较多,火灾蔓延更加迅速。
(2)由于商业体内部陈列了大量的易燃物品,火灾发生后的扩张蔓延更加迅猛,对结构产生更加严重的破坏。
(3)由于商业体内大量的人流客流量,发生火灾时极易产生大量人员伤亡的情况。
2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理念商业综合体往往是一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在设计上应重视并给予充分的考虑,应该思考其项目的主题与方向,根据其特点确立设计目标。
其次,设计应该符合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及与环境相融合,可以传递给大众该地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内涵,引领时代潮流文化基因。
未来社区的设计思考及案例分析摘要:未来社区是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来的,这一概念被视为浙江“十三五”期间继特色小镇之后的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之一。
为了丰富社区的功能,完善社区的管理模式,就要加强未来社区的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及时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同时兼顾居民文化、邻里关系、健康、教育、出行等多样需求,因地制宜,融合地域特色,使未来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未来社区;城市规划;设计思考1. “改造更新”和“规划新建”概述从字面意思来看,改造更新和规划新建,区别主要就在于新建与改造,一个是在现有基础上补充功能优化设计,另一个则是重新规划整体设计。
最近我们参与的衢州未来社区规划单元旧城改造项目,虽然是在原申报的衢州礼贤未来这区的基础上,针对规划单元甚至更大范围,进行整体思考,算是属于“改造更新类”的。
对于项目内的服务人群和地方特色的话,我们前期调研更加关注的是区域内的原住民以及我们在设想中的区域新住户和拆迁户的相对急迫的基本述求,比如老旧小区停车难,区域内部缺乏邻里社交的街角公园或不同使用人群的功能偏好选择,同时还需要考虑衢州当地的地方特色风俗。
整个项目需要通过和政府部门,开发运营商和当地设计研究院形成平行推进的工作坊,以三化九场景的基本逻辑对于社区整个区域进行分类解读和顶层设计思考,以自上而下的分析调研,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形成社区场景解读的设计导则,指导后续各专业设计和运营方的不同工作。
那么“新建规划类”的未来社区项目,我们近两年参与的比较多。
比如去年参与的南太湖长东片区未来社区,服务人群主要是南太湖CBD工作的商务人群和新引进的湖州高新人才。
项目所在的场地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溇港,也是湖州的名片之一,场地被水绿资源环绕,生态本底极优。
因此,我们前期调研更注重场地的自然生态本底以及湖州的历史文脉,思考如何将新建的城市设计延续溇港文化,打造具有当地特质的未来社区,通过水网和溇港渗透和肌理重现,进行极具肌理感和在地性的城市设计。
浙江省“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建设案例分析范恺凯引言党的十九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漓渚镇的基本概况漓渚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南部,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设有1个居民委员会,1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万多人,主要是农业人口。
漓渚历史悠久,尤以艺兰闻名于世,传承今日,素享“千年兰乡”之誉。
古代“勾践种兰渚山”,是古越兰文化的滥觞,后经发扬。
兰花事业兴旺繁盛千年之久,加之挺尸山、兰渚山、漓渚江等优质山水环境和清代古民居建筑,所以漓渚成了柯桥区古老而繁华的历史名镇。
漓渚镇位于长三角杭州湾经济区,北依柯桥,东邻越城,西接杭州,交通方便。
漓渚镇东侧有在建的杭绍台高速,大大缩短了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客商、游人到达漓渚的时间。
二、漓渚镇“花木”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千百年来,漓渚人养成了种兰、养兰的习惯,出现了许多世代相传的花农,形成了漓渚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漓渚花卉产业日益繁荣壮大,漓渚成了浙江省主要的花卉繁殖基地和产品集散地,素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称。
因此,花木种植是漓渚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漓渚镇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
全村95%的土地种植花卉,村里95%的劳动力从事花卉种植与经营,村民95%的收入来自于花卉产业。
养老服务实践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养老服务实践综述在世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家庭照护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通过对发达国家现存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有利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养老模式。
如果仅通过福利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不仅会使各国面临着巨大的负担,同时群众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也很难得到切实的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发达国家通过制定社会养老功能更加强大的养老服务政策,以此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有英国、美国等。
据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是英国,英国通过全面的探索以后,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通过建立私人机构和社会公共部门。
针对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同时也创建了可行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该国家有多种养老服务类型,其中包括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不同主体在养老服务上有着明确的分工,志愿者与私人机构能够直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并客观的评估监管私人机构的发展状况。
从整体上来看,英国在养老服务体系上具有显著的特点: 强调的理念为“以人为本”,鼓励社会不同组织共同配合,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同时通过制定全面的监管机制,以此来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稳定发展。
根据日本的情况可知,该国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为了使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日本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养老保障法律体系,并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家庭-社区共同服务”体系。
目前来看,日本养老服务有多个参与主体,例如公益机构、政府、社会资本等,其在社会化养老方面具有的特点主要是不仅强调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也重视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使老年人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根据美国的情况可知,其在上世纪60年代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模式,并进一步指出老年生活的主要目标是“安养-乐活-善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外城市规划案例篇一: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自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以来,人们就把城市综合体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
就像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日本的东京中城、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中国深圳的万象城、北京的国贸,它们外在以摩天大楼的形式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内在以功能集约的聚合力量营造着城市新中心。
它们是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动力旗舰,用钢筋铁骨般的巨桨把城市进程大步推向前进。
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一)洛克菲勒中心简介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部,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集商业、娱乐和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大型建筑群。
主要建筑始建于1931年,1940年完成。
建筑群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以及第48大街至52大街之间,共占地45000平方米。
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共有70层,高259米。
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201X年12月10日,孩子们在“便士丰收的田野”开幕式上摆放硬币的情形,放置这1亿枚硬币区域长49.5米、宽9米,宽度相当于一条街道。
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时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二)案例启示洛克菲勒中心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先河,因此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密集有序。
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师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目的。
第1篇一、项目背景某城市综合体项目位于我国某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办公及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由某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建设。
项目于2016年6月正式开工,预计2019年6月竣工。
二、项目概况该项目由A、B、C三个标段组成,分别对应住宅、商业和办公部分。
A标段由甲施工单位承建,B标段由乙施工单位承建,C标段由丙施工单位承建。
三个标段分别采用装配式建筑、现浇结构和钢结构三种不同的施工工艺。
三、案例分析1. 项目管理(1)进度管理:项目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并实时跟踪项目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丙三个施工单位均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2)质量管理:项目采用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
各施工单位均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安全管理:项目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各施工单位均配备专职安全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技术(1)A标段: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2)B标段:采用现浇结构技术,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较为成熟。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3)C标段:采用钢结构技术,现场拼装钢结构构件。
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3. 风险管理(1)工期延误风险:项目采用分标段施工,各施工单位需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各自标段的施工任务。
针对工期延误风险,项目成立了工期延误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2)质量问题风险:项目质量要求较高,针对质量问题风险,项目建立了质量追溯体系,对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工程质量。
宁波鼓楼研究性小论文基于消费体验的宁波鼓楼商业街业态规划研究文献综述1.引言伴随着我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社会消费多元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在国家宏观土地调控政策等诸多利好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商业街在各大城市迅速发展,其数量、规模以及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城市商业街作为城市中的一种空间存在,还在学术空间上成了多学科研究互相渗透地带。
其中,以商贸、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城市旅游三大领域对于城市的商业街讨论最为集中。
在这样全国一片大举兴建商业街的热闹形势中,冷静地从学术角度对商业街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思考, 并对商业街发展趋势进行把握,有重要的实践和研究意义。
2.商业街更新理论国外对城市商业街的研究始于郊区化和汽车工业化等现实背景的影响,人们的出现方式,生活习惯,消费方式上的一系列改变,城市中的传统商业街出现了在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不适应性,针对时代变迁所带来的问题做出的相应调整诉求。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和人们出行,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传统商业街的冲击,商业街经历了从城市干道向封闭或班封闭步行街的转变过程。
从单一的街巷式平面布局调整为多方位的立体式构建模式。
功能上也趋于复合化,并伴随之出现了商业区规划的HOPSCA原则。
HOPSCA其实是Hotel、Office、Parking、Shopping、Convention、Appartment六个英文单词第一字母组合的音译。
HOPSCA原则的核心观念是:城市商业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必须是一个综合了购物、娱乐、体闲、居住、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空间。
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城市商业中心逐渐被郊区购物所取代,为转变内城衰败情况的恶化,提出了“商业区重返城市”的口号。
在满足商业街适合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以步行街的方式,改变原有的旧形态,结合城市改建的计划,对城市空间进行在评估,重新认识商业区对城市景观的营造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地位。
40年代的英国,荷兰在西方城市商业街更新的实践过程中率先做出了尝试,考文垂和林巴恩步行街的改造,体现了其改造模式的特点和内涵:街道中提供可供消费者休息和驻留的空间,中部由草坪,雕塑,座椅等设施组成,除了满足商业街购物消费功能的同时,还给人们提供了交往,休息的机会这体现了步行街和街道商业街的功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