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 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1.50 KB
- 文档页数:7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解题关键:准确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一国──另一国──待遇思路引领:①材料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目的和宗旨答案要点: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
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解题关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
思路引领:①各国经济变化②美国战后的意图③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答案要点: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主要经过了如下步骤:①1944年夏,美、英、中等战时盟国的代表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确定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确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两大支柱。
②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从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的又一大支柱。
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学习延伸你如何理解罗斯福的这段话?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抓住核心语句: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建议书。
思路引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答案提示:(略)。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用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材一方面系统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内容,理解其特征和影响;了解《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的情况,理解其性质和作用;了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理解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政策对比了解战后美英对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争夺;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通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和在此趋势下,各国应如何面对历史与现实,消除隔阂,加强合作。
(3)学会搜集身边的相关材料,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项政策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1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考要求: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理解);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识记)。
教学过程【基础过关】(一)背景:一次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即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召开1、背景:二战后期,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时间:1944年7月1日~22日3、地点: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4、与会国:中美英法苏等44国5、成果:《布雷顿森林协定》(1)基础:美国怀特计划(2)内容①决定成立两个组织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②决定货币两个挂钩、一个固定A两个挂钩a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b美元与黄金挂钩(美金)B一个固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3)实质:美元中心或美国中心(4)影响①积极A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B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C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消极A美国取得绝对控制权,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B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二)标志:两大体系、三大支柱的出现【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
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
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经济发展史》材料三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经济危机。
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纲课标解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知道《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目的和宗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及宗旨理解美国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知识概括梳理】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背景2过程3构成:一是制度二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4基本特征5作用: 积极作用局限性6瓦解:2.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建立原因2建立3主要目的4特点5影响:积极影响局限性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构成2影响:积极影响局限性【重点难点突破】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中的比重%美国的外汇黄金储备在1937年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总储备的46.4%,到1948年占74.6%。
——王斯德等主编《世界当代史》材料二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
……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为谋取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3材料一、二有什么内在联系2、试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
【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是①二战后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②德、意、日等战败国经济遭到较大削弱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④美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表中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有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①二战后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性优势②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③二战后,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④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一半以上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3、下列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成③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④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说明了A.世界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B.美国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C.苏联与美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D.美国放弃了用战争的方式称霸全球5、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①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②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④便利了美国对外侵略扩张和资本输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6、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日本等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重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三、检测反馈知识点1 布雷顿森林会议★1.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2.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①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②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④美国对世界银行有绝对控制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③④★3.下列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B.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知识点2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4.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突出地说明世界经济A.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B.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C.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 D.发展速度明显加快★5.二战后美国在国际金融上确立其统治地位是通过A.推行“金元外交”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操纵联合国6.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7.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维持美元价格B.赚取更多英镑C.支持浮动汇率D.制造金融混乱知识点3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8.二战后美国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的目的是A.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 B.扶持欧洲国家恢复经济C.借此遏制社会主义经济 D.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双边贸易协定 B.其宗旨是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D.美国完全操纵了世界市场10.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②世贸组织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11.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拥有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的关键是A.世界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护美国的主张C.美国认缴的资金最多 D.美国在两个组织中拥有绝对多数的投票权12.二战后,美国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有①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②实施马歇尔计划③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④组建北约,对抗苏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13.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网络纲要,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1.背景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A.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稳定世界经济B.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①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C.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内容A.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金融货币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B.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C.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3.影响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a.“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成员国货币与美元,维持固定汇率b. 加权投票制度:认缴资金的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大小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证②,稳定世界经济金融秩序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③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为④,为成员国提供⑤和技术援助A.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B.积极:为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稳定战后世界金融秩序,为⑥创造了条件C.局限: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⑦地位,美元成为各国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1.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B.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体系——可能性4.作用2.建立:⑧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和贸易总协定》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⑨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三大经济支柱的建立A.积极: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B. 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利,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2.作用A.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⑩方向发展的反映B.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三、重点拓展■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条件1.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意义,并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2)根据案例区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宗旨和主要作用。
(3)以中国复关为例认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4)结合图例,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和方法问题探究、材料分析、案例剖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英美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的实例中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的一般规律;(2)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从中国政府长期被拒绝于《关贸总协定》之外和林毅夫就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两个案例中认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特征及其全球化的总体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1.教学方式:讨论法、学案教学。
2.教学用具: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学案部分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 背景(1)各国共识:(2)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3)美国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2. 建立: 1944年美英中等国签订《协定》3. 核心内容:(1)施行制度与双挂钩-固定制度(2)建立组织与(组织)4. 影响:二. 《关税与总协定》的成立(非正式国际贸易组织)1. 签署: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简称关贸总协定。
2.宗旨:降低,减少,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
3.作用:创造了一个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贸总协定通过多边贸易谈判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从背景、内容和影响等角度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影响||。
2.结合教材||,从背景、内容和影响的角度看待《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难点:全面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
三、核心概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核心内容包括: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国际货币事务进行磋商||,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融资支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即“双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其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
应当注意的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关贸总协定只是在国际贸易组织成立前的一个过渡性步骤||,它的大部分条款将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被各国通过后纳入其中||。
但是||,鉴于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的分歧以及多数国家政府在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这样范围广泛、具有严密组织性和国际条约所遇到的法律困难||,使得该宪章在短期内难以被通过||。
因此||,关贸总协定的有效期一再延长||,并为适应情况变化而多次修订||。
于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便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的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复习要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知识梳理】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二战后,国家普遍衰落。
(2)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3)随着以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因英国的实力下降而难以为系。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2、布雷顿森林会议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以基础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协定》。
World Bank (WB)1945年【宗旨】初期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1)美元与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
(3)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5、影响(1)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的正常运转;(2)为世界经济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加强了美国在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阶段和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
深刻的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与的必要性。
223个国家在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降低,减少,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
4、性质: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5、作用:(1)积极:客观上创造一个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消极:国试图通过这一组织操纵世界贸易,进行经济扩张。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构成:、、“”三大经济支柱,构成了战后以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作用: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是世界经济朝着和方向发展的反映。
【拓展与运用】1、绘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示意图:2、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体现美国意志(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前者首要的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第 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问题导学案有答案第22 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结合教材,从背景、内容和影响等角度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影响。
2.结合教材,从背景、内容和影响的角度看待《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难点:全面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
三、核心概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核心内容包括: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国际货币事务进行磋商,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融资支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即“双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其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
应当注意的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关贸总协定只是在国际贸易组织成立前的一个过渡性步骤,它的大部分条款将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被各国通过后纳入其中。
但是,鉴于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的分歧以及多数国家政府在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这样范围广泛、具有严密组织性和国际条约所遇到的法律困难,使得该宪章在短期内难以被通过。
因此,关贸总协定的有效期一再延长,并为适应情况变化而多次修订。
于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便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的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
GATT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案【课标要求】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史实及其它的构成。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
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学习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学习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学习方法】学习本课内容前,可让学生通过报刊、互联网了解美元、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知识。
理解美元的强势地位的形成是建立在美国国力强大基础之上的。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本课知识梳理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1.含义:是指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背景:(1)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持。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的最大债权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目的:直接目的是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本目的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4.过程(1)《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出台(1944年)在1944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两个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5年)这两个机构都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而成立,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取得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了,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宗旨: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5.《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特点)(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6.《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作用(影响)(1)积极: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这个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体系)的签订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3)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占领世界市场;根本目的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时间:1947年美国、中国等23国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194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作用(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5.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又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协定,一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组成: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2.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放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3.评价:①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
有利于美国控制世界经济。
②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③对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经济环境;④对中国:一方面中国获得了大量贷款,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条件。
⑤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二、难点突破,加深理解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制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中国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纽织与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席位曾长期被台湾占据。
1980年5月15日,迥国恢复了在这两个组织中的合法席位。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世界银行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
中国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方之一。
1947年10月30日,23个国家最早在日内瓦签署关于关税减让的关贸总协定时,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国是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国之一。
1950年3月,台湾国民党当局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从此我国一直被排斥在关贸总协定之外。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我国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86年7月,我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与挑战机遇:①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⑤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市场的开放、关税的减让,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三、强化训练,提升能力()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这里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是指A.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 B.市场经济的恢复C.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D.计划经济的建立()2、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维持美元价格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3.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联合国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4、一战到二战期间,主要西方国家把一些在金融贸易上与其关系密切的国家和海外殖民地联系起来,组成不同的货币集团相互对抗。
二战后为改变该混乱局面,国际社会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签订关贸总协定()5、2010年“十一”前夕,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由汇率引发的经济“保卫战”开始打响。
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①设法稳定国际汇率②设法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③对国际收支困难成员国提供短期货款④对国际收支困难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010年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
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这说明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B.发展中国家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话语权扩大 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7、右图反映的是二战后成立的某一经济体系特点的直观表示。
关于这一经济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1944年在美国正式成立的B.其宗旨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C.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特权D.不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原正常运转()8. (广东省深圳高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测试,22)下列机构成立初期的宗旨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所宣扬的目标相一致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世贸组织()9.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现“凯恩斯计划”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10.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11.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12.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
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
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A.美国借北约控制着英国B.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处于等同于黄金的地位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13.2008年初,我国南方数省普降大雪,遭遇严重雪灾,使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4.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说明了A.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日本、欧共体B.美、日、欧共体矛盾愈来愈尖锐C.因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15.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