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化电网的要求规划上海市负荷管理系统再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398.21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四版)上海市电力公司2011年11月前言为有效指导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网建设相关工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从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对《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三版)进行修订,形成第四版。
本规定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师室。
对个别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本规定所明确的技术原则时,应说明情况向公司总师室申报批准。
本规定起草单位:发展策划部、生产技术部、基建部、营销部、科技信息部、安全监察(保卫)部、智能电网办公室、调度通信中心、信息通信中心、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电网规划组:诸纪新应志玮祝达康黄薇李亦农袁智强变配电组:张怡邹俭张弛余钟民周谷亮吴欣烨吕伟强叶军架空线路组:沈兆新刘新平张锦秀方浩电缆组:龚尊张丽姜芸孟毓继保及自动化组:诸纪新毛俊杨建平涂崎秦杰李超群信息通信组:王锐葛剑飞林亦雷姚贤炯陈志杰顾立新电力营销组:刘纪平盛明袁检黄俐萍康继光陈磊吴志群魏奕电网建设组:曹春平倪镭李钧王怡风徐萍唐宏德曹林放智能电网及综合组:谢伟华斌任年荣龚波涛陆文宇倪振华张征张汲陈文升本规定批准人:阮前途1总则 (1)2电网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2)3上海电网的电压等级和电网结构 (4)4供电可靠性 (7)5变电站主接线选择 (10)6短路电流的控制 (14)7绝缘配合 (16)8发电厂接入系统与厂网协调 (18)9变电站设计 (20)10环境保护 (28)11变压器若干参数的选择和配置 (29)12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 (35)13电能质量 (37)14接地和接地装置 (39)15继电保护和自动化 (41)16通信系统 (45)17电能计量 (49)18电力线路 (51)19中、低压配电网 (56)20配电自动化 (63)21用电管理 (64)附录A参考接线模式 (72)附录B上海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和选型原则 (78)附录C关于上海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地区分级的原则(2010年修订版) (84)附录D单排管最大孔数断面示意图 (87)附录E考虑电缆临近影响的电缆载流量算例 (88)附录F“N-1”准则细则 (90)附录G配电站分类及符号标记 (92)附录H轨道交通主变电站供电接线方式图 (93)附录I电力电缆并行敷设载流量计算原则 (94)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1总则1.1为使上海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输、变、配、用电工程和供用电技术业务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城乡电网一体化的管理,达到优化电网结构、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改善电网经济性、合理使用资金、满足安全环保要求、促进技术进步、以信息化带动上海电力的发展、提升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建设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电网,特制订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3.09.21•【文号】发改能源〔2023〕1294号•【施行日期】2023.09.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12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电力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电力系统技术特性和发展规律,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刻认识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电力系统仍将维持交流电为主体、直流电为补充的技术形态,稳定问题将长期存在,牢固树立管电就要管系统、管系统就要管稳定的工作理念。
立足我国国情,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坚持先立后破、远近结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
(二)总体思路夯实稳定物理基础。
科学构建源网荷储结构与布局,保证电源结构合理和电网强度,建设充足的灵活调节和稳定控制资源,确保必要的惯量、短路容量、有功、无功和阻尼支撑,满足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四版)上海市电力公司2011年11月前言为有效指导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网建设相关工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从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对《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三版)进行修订,形成第四版。
本规定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师室。
对个别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本规定所明确的技术原则时,应说明情况向公司总师室申报批准。
本规定起草单位:发展策划部、生产技术部、基建部、营销部、科技信息部、安全监察(保卫)部、智能电网办公室、调度通信中心、信息通信中心、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电网规划组:诸纪新应志玮祝达康黄薇李亦农袁智强变配电组:张怡邹俭张弛余钟民周谷亮吴欣烨吕伟强叶军架空线路组:沈兆新刘新平张锦秀方浩电缆组:龚尊张丽姜芸孟毓继保及自动化组:诸纪新毛俊杨建平涂崎秦杰李超群信息通信组:王锐葛剑飞林亦雷姚贤炯陈志杰顾立新电力营销组:刘纪平盛明袁检黄俐萍康继光陈磊吴志群魏奕电网建设组:曹春平倪镭李钧王怡风徐萍唐宏德曹林放智能电网及综合组:谢伟华斌任年荣龚波涛陆文宇倪振华张征张汲陈文升本规定批准人:阮前途1总则 (1)2电网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2)3上海电网的电压等级和电网结构 (4)4供电可靠性 (7)5变电站主接线选择 (10)6短路电流的控制 (14)7绝缘配合 (16)8发电厂接入系统与厂网协调 (18)9变电站设计 (20)10环境保护 (28)11变压器若干参数的选择和配置 (29)12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 (35)13电能质量 (37)14接地和接地装置 (39)15继电保护和自动化 (41)16通信系统 (45)17电能计量 (49)18电力线路 (51)19中、低压配电网 (56)20配电自动化 (63)21用电管理 (64)附录A参考接线模式 (72)附录B上海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和选型原则 (78)附录C关于上海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地区分级的原则(2010年修订版) (84)附录D单排管最大孔数断面示意图 (87)附录E考虑电缆临近影响的电缆载流量算例 (88)附录F“N-1”准则细则 (90)附录G配电站分类及符号标记 (92)附录H轨道交通主变电站供电接线方式图 (93)附录I电力电缆并行敷设载流量计算原则 (94)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1总则1.1为使上海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输、变、配、用电工程和供用电技术业务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城乡电网一体化的管理,达到优化电网结构、保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改善电网经济性、合理使用资金、满足安全环保要求、促进技术进步、以信息化带动上海电力的发展、提升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建设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电网,特制订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4.01.27•【文号】•【施行日期】2024.0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管委,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重庆市、四川省、甘肃省工信厅(经信委),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主要举措,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现就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统筹优化布局建设和用好电力系统调峰资源,推动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灵活智能的电网调度体系,形成与新能源发展相适应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支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问题导向,系统谋划。
聚焦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坚持全国一盘棋,推动规划、建设、运行各环节协同发展,推动技术、管理、政策、机制各方面协同发力,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
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提升服务发展能级——国网上海电力建强电网助力上海高质量发展2月20日,在220千伏华为上海青浦研发中心供电配套项目施工工地,吊车将钢管桩一根接一根地从运输挂车上转移到材料堆场。
该项目将于近期复工,复工后首先启动的是水平顶管始发工作井深基坑围护作业,这些钢管桩将被液压振动锤夯入地下。
该项目由华东送变电公司项目部负责施工,预计9月底前送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拿出开局即冲刺的干劲,在确保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眼下,在电网建设现场,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建强主网网架,提升电力保供能力2月13日,在500千伏崇明变电站施工现场,上海送变电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员正逐串拼接500千伏软母线绝缘子串。
目前,上海电网两项500千伏基建工程已全部复工,各电压等级的工程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500千伏崇明输变电工程由变电站和线路两部分组成,建成后将为上海电网与江苏电网新添一条联络线,进一步优化上海主网网架结构,未来还将成为上海的外来电通道,意义重大。
春节前,变电站已完成22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及500千伏构架的安装。
上海送变电公司500千伏崇明站变电施工项目负责人沈棋棋表示:“复工后,我们将逐步开展500千伏新型高压开关设备安装、电缆敷设、二次设备安装,确保整体工程年底投运。
”今年,国网上海电力将继续打造坚强主网,提升外电入沪可靠性,加快“双环、十一通道”网架建设,增强主网架互联互通和受电能力,确保电能送得进、落得下、用得好。
面对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重任,国网上海电力多措并举,推动完善保供机制,科学制订电网规划。
“这些举措最终都要有一张坚强、韧性的主网作为基础。
”该公司建设部项目管理处处长施红军表示,今年该公司将统筹安排施工计划、用足用好时间窗口,全面完成电网建设任务。
今年,该公司将开工500千伏远东—亭卫线路加装电抗器工程、500千伏重燃送出工程等39项工程,建成投运220千伏逸仙、奉贤热电等58项工程。
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管理办法上海市经济委员会2003年5月22日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正常、可靠和规范运行,稳定供用电秩序,保证上海市电网安全和提高供电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用电检查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电力负荷控制装置装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是确保本市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全市高压电力用户(以下简称“负管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无线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控制,以做好全市电力的供需平衡和提高对用电负荷的管理水平。
第三条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指导和监督本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审核本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限电预案原则和程序。
第四条上海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市电力公司)负责本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规划编制、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负责本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限电预案的编制并上报市经委备案,负责协助和指导负管用户做好企业内的限电预案。
市电力公司对外设立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用电负荷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
第五条市用电负荷管理中心应按照本管理办法规范各项工作,并充分发挥双向终端的功能,为负管用户的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提供服务,进一步加强管理系统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使负控用户能通过计算机采集双向终端提供的各类基础数据,帮助负控用户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各负管用户应认真做好本企业内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按照企业自我控制和自我限电的原则编制企业内的限电预案和限电措施,保证在必要时可控开关的正常运行,并负责保管负荷管理系统装置。
二、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第六条本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中央控制系统(主站)、通信中继站、无线(有线)信道、双向终端装置(以下简称双向终端)、计量表计的脉冲输出和485接口输出、用户的被控开关以及相关联结线等。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6•【字号】沪府发〔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16日上海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保障本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用能需要,进一步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上海能源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能源安全保障、结构优化、改革创新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四五”上海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建设有序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保障能力强的标志性能源项目。
随着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通道和500千伏五角场变电站等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运,以“五交四直”市外来电通道和500千伏双环网为支撑的城市主干电网结构更为完善。
奉贤、崇明等燃机项目建成投产,闵行燃机项目开工建设,石洞口电厂等容量替代项目启动实施,新增电源全部为清洁能源发电。
建成洋山LNG储罐扩建工程、临港-上海化工区天然气管道等一批重点油气项目,形成以“6+1”多气源和C字形城市主干管网为支撑的联供体系,出台《上海市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方案》,油气应急储备能力有效提升,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能源需求平稳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更加趋于优化“十三五”前四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为1.7%,略高于“十二五”前四年1%的水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下降至1.11亿吨标准煤,比2019年减少600万吨标准煤。
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8•【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19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六届〕第十九号《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推进本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能源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消费等领域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活动。
第三条本市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创新驱动、协同增效的原则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形成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制度体系,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绿色低碳模式转变。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工作的领导,将绿色转型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署推动相关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所辖区域内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拟订并推进实施重大政策措施。
经济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管理、交通、生态环境、规划资源、绿化市容、科技、商务、农业农村、水务(海洋)、市场监管、邮政管理、教育、统计、财政、国资、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