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及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筛查
- 格式:pdf
- 大小:112.51 KB
- 文档页数:3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指标指标一、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实际患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二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真阳性的孕妇数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真阳性孕妇数+假阴性孕妇数说明:根据不同血清学产前筛查方法(二联、三联、四联筛查)分别统计该指标。
指标二、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实际未患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率二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的孕妇数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孕妇数+真阴性孕妇数指标三、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高风险孕妇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比例定义:单位时间内,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以下简称cffD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中,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cffDNA检测高风险孕妇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比例二cffD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且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孕妇.nno/x I UU/o 数同期cffD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总数说明:cffDNA检测目标疾病是指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指标四、cffDNA检测目标疾病复合阳性预测值定义:单位时间内,cffD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中,经遗传学产前诊断确诊为胎儿患目标疾病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CcffD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真阳性的孕妇数X100%同期cffD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总数说明:cffDNA检测目标疾病是指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综述•产前超声评估胎儿胼胝体发育状况的研究进展曾晴 李胜利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03.0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758);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SGG20160428154812749);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201506059)作者单位:518028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通信作者:李胜利,lishengli63@胼胝体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白质束,作为人类脑神经系统最主要的连接通路,主要负责协调、传递和整合两侧大脑半球间的信息[1]。
由于胼胝体在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评价胼胝体发育状况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目前为止,评价胼胝体发育状况的研究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二维超声颅脑正中矢状切面法、冠状切面法、横切面法以及三维超声获取正中矢状切面法。
其中,二维超声颅脑正中矢状切面法及冠状切面法均有经阴道和经腹部途径。
但作为筛查和确诊胼胝体异常的超声方法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二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法和冠状切面法显示率不高,横切面法只有几个相关间接征象且并非存在于所有的胼胝体异常中,三维超声图像分辨率较低等。
以上评价胼胝体发育状况的方法中尚无一种方法能100%筛查出所有的胼胝体结构异常。
目前仍缺乏一种行之有效且方便快捷评价胼胝体发育状况的方法作为筛查手段在临床上应用。
本文就多年来国内外产前超声对胎儿胼胝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重点综述。
一、胼胝体的胚胎发育人类大脑的发育始于妊娠早期,是一个循序渐进且极其复杂的过程。
神经系统发育始于受精后23 d ,但直至受精约51 d 胼胝体才逐渐发育[2],其基本结构在妊娠18~20周完成,继续增长至整个晚孕期。
胼胝体胚胎发育过程一旦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干扰,将导致胼胝体结构异常。
对于胼胝体胚胎发育的顺序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大部分学者最认同的观点为“单向发育学说”,即胼胝体首先发育形成喙部,然后向后上方形成膝部、体部,最后形成压部[3]。
简述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简称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每年我国都有上万的DS患儿出生,患儿主要表现为先天愚型,精神体格发育迟滞,且常伴发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胃肠道发育异常等生理缺陷。
任何孕妇均有出生DS患儿的可能,而且目前国内外对此病尚无任何治疗措施,从而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做到产前诊断普通孕妇中的DS胎儿,是防止和降低DS胎儿出生率的关键所在。
产前筛查是通过经济、简便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怀有DS或其他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进而行产前诊断,最大限度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
目前的唐氏筛查方案主要是针对发病率较高的三项遗传缺陷:唐氏综合症(1:700)、18-三体综合症(1:6000~8000)、开放性神经管缺损(1:1000~2000)。
而产前血清学筛查因其对孕妇和胎儿是无创性的,方便快捷,筛查准确性高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母血产前筛查只需从母亲身上抽取3ml静脉血,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某些特定标记物,间接地判断胎儿患遗传缺陷疾病危险性。
唐氏综合征筛查一般可分为早期及中期筛查。
早期筛查是指9~13+6周时进行的筛查,是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筛查方法,主要是检测胎儿颈部半透明膜-NT,母血PAPP-A,及游离β-hCG浓度。
中期筛查是指第14~20+6周进行的筛查,这种筛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比较多的组合方法,主要包括二联筛查(使用母血中AFP、游离β-hCG作为标记物)和三联筛查(使用母血中游离β-hCG,游离E3,AFP作为标记物)。
因孕妇AFP一般在15周后才稳定下来,故妊娠第14-14+6周不提供NTD的风险评估,通常建议孕妇15周后再进行孕中期筛查。
筛查方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系统,采用多种血清标记物联合筛查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动态测量范围宽、重复性好、无放射性污染、试剂及标记化合物的有效期长等优点。
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无创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无创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 年1月至2020 年12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检测的401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征得孕妇同意后行 NIPS,对检测阳性孕妇建议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对比分析 NIPS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本组4010例孕妇经 NIPS检测共筛查出82例阳性,其中21-三体19例, 18-三体11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30例,染色体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20例,以核型分析结果为金标准,NIPS检测 18-三体高风险、21-三体高风险及 13-三体高风险的复合阳性预测值为80%,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复合阳性预测值为44.82%,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的阳性预测值为26.32%。
4010例孕妇通过NIPS检测得出阴性结果人数为3928人,在后续随访中发现12例流产,4例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其余3912例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论:无创基因测序技术在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但是无创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中对常见非整倍体疾病的阳性预测值较高,而在微缺失/微重复、性染色体异常等的检测中阳性预测值尚有待提高,临床中应根据孕妇风险情况合理选择【关键字】胎儿出生缺陷;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S);微缺失/微重复疾病;CNV-seq检测;临床应用前言出生缺陷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
目前用于评估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综合征风险的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S,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NIPS检测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已有研究报道,利用NIPS技术也可以检测胎儿基因组疾病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2]。
早、中孕期胎儿遗传学超声标记物的临床认识和处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超声卜鲜绿以往产前超声检查主要重点为发现胎儿的结构异常,监测胎儿生长发育。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工作者经验的积累,产前超声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细,可检出的疾病越来越多,超声检查被逐步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中。
卵黄囊(yolk sac YS)卵黄囊功能营养、内分泌、新陈代谢、免疫、排泄、造血正常卵黄囊声像图妊娠囊内最早出现( 5~6 w)与胚胎连接半透明的圆形环直径 >3mm—<10mm12周后变小萎缩卵黄囊异常声像图卵黄囊过大、过小、消失、亮度增加(钙化)同时出现妊娠囊过大、过小胚芽大小与胎心动出现时间不同步染色体异常导致妊娠囊及囊内结构形态改变卵黄囊与染色体异常关系自然流产中60%有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导致卵黄囊、胚胎发育异常卵黄囊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Lindsay卵黄囊缺如导致胚胎死亡 Stamper卵黄囊直径大于10 mm,胚胎92 %预后不良常才卵黄囊异常预示染色体病发生率升高早期妊娠监测卵黄囊、胚胎发育与NT检查对筛查染色体异常有同样重要意义通过超声对卵黄囊胚胎观察,可以帮助产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绝大多数18-三体综合征及13-三体综合征伴有严重的多发畸形,而21-三体综合征约1/2~1/3的胎儿无解剖结构畸形。
有些仅表现为微小结构的异常即超声遗传标记物,或被称为非整倍体标记物(aneup loidy marker)、软性标记物(soft marker)。
遗传标记物的出现被认为有可能增加胎儿患有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但是大多数的遗传标记物是非特异的,短暂出现,也可能仅仅属于胎儿生长发育中正常的生理变化,这就给医生和产妇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如何正确的评价这些标记物,对孕妇提供正确的咨询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着重就常见遗传标记物:颈项透明层增厚、颈项皱褶增厚、轻度肾盂扩张、轻度脑室扩张、心室内强光点、单脐动脉、肠管强回声、鼻骨缺失或短鼻骨、脉络膜囊肿等超声图像特点,临床意义及临床处理进行阐述。
干货了解!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重要性对于一些在备孕期间或者是处于妊娠阶段的女性,为了保护身体的健康,也为了避免一些遗传疾病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配合医生做好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这样才可以避免胎儿有畸形的情况,也可以减少对女性身体造成的影响。
一、什么是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指的是对胎儿畸形的筛查,这包括早孕期或中孕期通过血清学和超声检查等来预测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和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早唐、中唐、超声软标志物等),以及在中孕期通过超声进行胎儿结构异常的“大畸形筛查”,也叫“大排畸”。
无创胎儿DNA检查(NIPT)也是属于筛查,是高级筛查,不是诊断。
二、什么是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指的是对高风险的胎儿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例如对唐氏筛查高风险,NIPT高风险,不良孕产史,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孕妇进行检查。
可以采用绒毛膜活检,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等侵入性方法获取胎儿组织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检查。
产前诊断以往主要指的是对染色体异常的诊断,现在也扩展到对胎儿结构异常的影像学诊断,超声检查既可以是筛查,也可以是诊断,另外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是胎儿的磁共振(MRI)检查。
三、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区别?产前筛查针对的是所有的孕妇,目的是筛查出高风险的胎儿和母亲。
针对高风险的人群的检查不叫筛查,筛查指的是全覆盖的健康人群。
产前诊断的目的是确诊,针对的是筛查高风险或者是有不良的孕产史或家族史的孕妇。
一般情况下,产前筛查是无创性的,侵入性的产前诊断方法会有小概率的胎儿丢失。
四、哪些孕妈需要产前诊断呢?1、高龄孕妇(年龄>35岁);2、不良生育史的孕妇,如生育过先天性畸形、无脑儿、先天愚型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患儿等的孕妇;3、有反复流产、难孕、不能解释的围产期死亡史的孕妇;4、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5、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史或夫妇一方患有遗传疾病的孕妇;6、羊水过多或过少;7、孕期有可疑病毒感染的孕妇;8、孕期使用有致畸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孕激素等的孕妇;9、孕早期存在有害物质接触史如大剂量放射线、有害气体等病史;10、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妇,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癫痫、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心脏病、肾脏病等;11、产前母血筛查高危者,如先天愚型或ntd(胎儿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高危孕妇。
胎儿超声异常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结果分析杜鹏;张翠霞;韩华;王微;李婵;潘丽华【摘要】目的分析胎儿超声异常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价值,探讨无创DNA 产前检测技术在产前胎儿超声异常筛查中的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14050例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异常并接受无创DNA检测者258例,其中194例进行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4050例接受超声筛查者中,258例胎儿超声存在不同程度异常,单项软指标发生率为38.76%,多项超声软指标发生率为16.67%,超声结构及合并存在者发生率为44.57%;对258例胎儿超声异常孕妇行无创DNA检测,高风险6例(2.33%);进一步对胎儿超声异常者行产前诊断194例,核型异常13例,其中非整倍体异常7例,结构异常6例,其中2例为染色体多态.结论胎儿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产前筛查手段,能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超声软指标提示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的同时,还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风险;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可作为准确性较高的补救性筛查方法,运用于超声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检测中.【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7)010【总页数】4页(P1234-1237)【关键词】超声软指标;结构异常;无创DNA产前检测;染色体异常【作者】杜鹏;张翠霞;韩华;王微;李婵;潘丽华【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银川75000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胎儿超声异常包括结构异常和软指标,胎儿超声结构异常预示着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
需先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染色体异常;继而综合评估胎儿超声结构异常的预后;超声软指标作为超声异常的一类,有一定的临床发生率。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都是什么,你能分清吗?每一个孕妇都有概率生出先天缺陷儿,先天缺陷儿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发生率较高。
诸如染色体异常这样的疾病没有治疗手段,这一类缺陷儿的降生会对其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只能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检出,当发现时终止妊娠,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降低对家庭和社会的损失。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都是预防某些先天缺陷儿出生的手段。
产前筛查,是通过检查孕妇和胎儿的特定生理特征和特异性指标,结合孕妇的年龄、孕期信息,筛查出先天缺陷风险较高的胎儿,根据筛查结果,评估孕妇可否继续妊娠、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的对象是胎儿,通过有创或无创的检查手法,获取胎儿的形态、染色体数目和细胞生化成分等特征,其目标是对高风险胚胎进行明确诊断,判断其是否发生宫内感染或有先天缺陷,根据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终止妊娠或对患胎进行引产。
在具体的检查项目上,无创DNA检查、超声检查既被认为是产前筛查的手段,也被用作明确的产前诊断。
唐氏筛查可明确归类为产前筛查,羊膜穿刺等有创检查方法则可明确归类为产前诊断。
其他如地中海性贫血、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等检测,属于常规检查。
1、产前筛查1.1产前筛查的定义产前筛查是在怀孕的早期或者中期,通过经济、简便且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对危害较严重的遗传病、胎儿先天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妊娠期并发症畸形筛查。
是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步骤。
目前所说的产前筛查主要是母血清产前筛查,通过特定孕妇血液中的生化成分,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和生理指标,对胎儿患遗传病的风险进行评估。
产前筛查只是评估风险度,且不会对母婴造成损伤。
一般建议所有孕妇,不论年龄大小,都应当进行产前筛查。
遗传病检测,如地中海性贫血;妊娠期并发症检测,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传染病检测,如梅毒、HIV等,此类检查一般算作常规检查,既不属于产前筛查,也不属于产前诊断。
1.2产前筛查的目标(1)胎儿畸形:包括开放型神经管缺陷,如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腹裂、唇裂等。
·专题笔谈·《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4卷第1期13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及单亲二体的临床特征及产前诊断谢天1# 薛婷1# 刘维强2 章钧1 田琪1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产前诊断中心,广东广州 510630;2.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广东深圳 518172)【摘要】 13号染色体属于D组中等大小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常可由于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三体现象,由于染色体挽救机制产生的13号染色体单亲二体(uniparentaldisomy,UPD)在临床常见。
完全型的13 三体可导致胚胎停育或自发流产,活产13 三体胎儿表现为多发畸形,1年内死亡;嵌合型13 三体则是一种较罕见的染色体异常,可在活产儿中存在,表型存在异质性;13号染色体的UPD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风险,但无印记基因致病。
产前诊断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综述汇总既往的文献报道,对13 三体的产生机制、发生率,嵌合型13三体、母源性及父源性13号染色体单亲二体的临床表型、检测、临床应对等进行总结,以期对13号染色体产前遗传学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帮助。
【关键词】 13号染色体;三体;嵌合;单亲二体【中图分类号】 R714.55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22.01.002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130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4020114)#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田琪,E mail:297041551@qq.com 13号染色体为D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全长共115169878个碱基,编码基因1454个,其中OMIM注释基因279个(https://www.gena.tech/)。
13号染色体涉及的染色体病包括:13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1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物质的不平衡易位(包括单体和三体),13号染色体遗传物质异常的嵌合体以及13号染色体的单亲二体(uniparentaldisomy,UPD)。
第 44卷第5期2023 年9月Vol.44 No.5September 2023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罕见完全性易位型18-三体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及溯源分析叶燕绸1,陈武斌2,黄秀静1,黄容1,郝颖2,方群1,3,陈争1,郝秀兰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妇产科,广东深圳 518107; 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广东深圳 518028;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广东广州 510089)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提示18-三体高风险胎儿的罕见异常核型起源及对生育的影响。
【方法】 产前诊断一例罕见完全性易位型18-三体病例,结合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溯源。
以“易位型18-三体”、“18-三体易位型”(包括中、英文)为检索词,对PubMed、CNKI、SinoMed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病例资料。
【结果】 胎儿SNP array提示18-三体,经父母G-显带核型分析验证,孕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t(9;18)(q31.2;q23),胎儿最终确认核型为47,XN,t(9;18)(q31.2;q23)mat,+18,为罕见的完全性易位型18-三体;与父母SNP array溯源分析显示胎儿有2份完整18号染色体遗传物质来自染色体平衡易位的母亲。
文献检索发现国外报道2例完全性易位型18-三体患儿,均有18-三体表型且都来源于亲本18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的平衡易位。
【结论】 NIPT能有效提前预警或预诊18-三体;SNP array技术不仅能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还可以对异常染色体进行溯源;胎儿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